查看拼音

湘口送友人

中流欲暮见湘烟,苇岸无穷接楚田。zhōng liú yù mù jiàn xiāng yān,wĕi àn wú qióng jiē chŭ tián。

去雁远冲云梦雪,离人独上洞庭船。qù yàn yuăn chōng yún mèng xuĕ,lí rén dú shàng dòng tíng chuán。

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连。fēng bō jìn rì yī shān zhuăn,xīng hàn tōng xiāo xiàng shuĭ lián。

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醉及新年。líng luò méi huā guò cán là,gù yuán guī zuì jí xīn nián。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  这是一首送别诗。“湖”,指洞庭湖,诗人即在湘江入洞庭湖的渡口送别友人。全诗大半写景,不见伤别字面,只是将一片离情融入景中。一、二两联写“湖口”所见:先是放眼湘江水岸,看到暮霭、芦苇、田野;接着远眺云梦,但见飞雪、去雁;最后注目孤舟离人。诗的前三句,境界阔大,气象雄浑。“中流欲暮见湘烟”,“中流”即江心,这是江面宽阔的地方,此时在暮霭的笼罩下更显得苍苍莽莽。“岸苇无穷接楚田”,“楚田”即田野,春秋战国时期湘江流域为楚地;“岸苇无穷”已有深远之意,再与“楚田”相接,极写其空旷广袤。“去雁远冲云梦雪”,“云梦”是有名的大泽,在洞庭湖以北的湖南、湖北境内,孟浩然曾以“气蒸云梦泽”(《临洞庭上张丞相》)来状写它的壮伟,这里则以“云梦雪”来表现同样的境界。经过此番描画之后,方才拈出第四句点题:“离人独上洞庭船”。此句一出,景语皆成情语。飞雪暮霭,迷漫着一种凄冷压抑的氛围;四野茫茫,更显出离人的伶仃;大雁孤飞,象征着友人旅途的寂寞艰辛。作者或用正面烘托,或用反面映衬,或用比兴之法,寄寓自己的伤别之情。这里,诗人并没有直接表达心绪,只是将几组景物纳入同一画面之中,使它们发生内在的联系,通过画面显示特定的意境。这样,既有壮阔生动的自然景象,又有深邃内在的个人情致,达到了情景交融的艺术境界。  第三联:“风波尽日依山转,星汉通霄向水悬”。此写洞庭湖的景象,并非实写,而是由“洞庭船”引发的想象,故而在时间上并不承上,“暮”、“雪”不见了。两句是说,洞庭湖波翻浪涌,奔流不息,入夜,则星河璀灿,天色湖水连成一片。洞庭湖是浩瀚而美丽的,然而诗人此写并不是出自对洞庭奇观的激赏,风波之中,星汉之下,始终有着孤舟离人。因而,他对洞庭湖水的描绘,流露着对友人一路艰辛的关切,而有关星河高悬的遐想,则是对孤舟夜渡的遥念。诗人的这种情思同样不是直接表达出来的,而是通过孤舟离人和洞庭景象这前后两幅画面的巧妙组接来加以体现的。  最后一联:“零落梅花过残腊,故园归去又新年”。这是说友人归去当及新年,而自己却不能回去。“零落梅花”是诗人自况,也是一景。由腊月而想到梅花,由“残”而冠以“零落”,取景设喻妙在自然含蓄。此联固然表现了诗人的自伤之意,但同时也表现了念友之情,因为诗人之所以感到孤独,完全是由友人的别离引起的,故而这种自伤正是对友人的依恋。  李频以描写自然景物见长,这首诗堪称其代表作。全诗八句倒有七句写景,湘江的暮霭,江岸的芦苇、田野,云梦的飞雪、大雁,渡口的孤舟、离人,洞庭的风波、星河,以及腊月的梅花,等等,真是纷至沓来,目不暇接。诗文有所谓“主宾”一说,主是中心,“无主之宾,谓之乌合”(王夫之《姜斋诗话》)。在这首诗中,作者把孤舟离人放在中心的位置上,围绕这个中心层层设景;又从孤舟离人逗出情思,把诸多景物有机地串联起来。故而全诗显得章法齐整,中心突出,而且融情入景,与一味作感伤语的送别诗不同,自有一番悠悠远思的风韵。  (周锡炎)

诗人简介

李频(818—876),字德新,唐大中元年(847),唐寿昌长汀源人(今建德李家镇)葬于永乐(今李家),唐代后期诗人。幼读诗书,博览强记,领悟颇多。寿昌县令 穆君 游灵栖洞,即景吟诗:“一径入双崖,初疑有几家。行穷人不见,坐久日空斜”。得此四句后稍顿未续。时李频从行,续吟:“石上生灵笋,池中落异花。终须结茅屋,到此学餐霞。”穆君大为赞赏。但此诗根据史学家考证是李频本人所作。► 203篇诗文

诗文推荐

身兮芭蕉,口兮葛藤。

雪乞人天饭,光传佛祖灯。

机活作春像,念冷摩风棱。

金针玉线兮,谁我绳绳。

鼻直口阔,目深眉低。

灯连少室,派接曹溪。

恰恰混不得,堂堂类不齐。

把手共语,出力相携。

春风浩浩,秋风凄凄。

病得那人妆晃了,巴巴,系上裙儿稳也哪。

别泪没些些,海誓山盟总是赊。

今日新欢须记取,孩儿,更过十年也似他。

铁蛇在握,毒气烁烁。

拟议不来,劈口便著。

君侧无谗人,发口不须婉。

南泉无过,口能招祝。

赵州礼拜,草贼大败。

径山不管,结案据款。

文殊普贤,且过一边。

凄然而秋,眼冷心休。

温然而春,口笑眉伸。

了了无分别智,恢恢不思议仁。

亡机返朴,得用还淳。

图画之巧,那有其神。

酒饮清光滑辣,肉餐软美香甜。

世间迷误总无厌。

个个临头路险。

独我悟来口远,唯余省后心嫌。

十分戒行愈精严。

没分*都赴点。

佛病法病,佛药法药。

本色衲僧,俱不染著。

遇饭开口,要行移脚。

自是现成,谁能造作。

言满天下无口过,行满天下无怨恶。

油煎石磉盘,风吹毛毬走。

虚空背上白毛生,拈得鼻孔失却口。

胡床寒,坐卓卓,只个虚空唱兮万象和。

道契环中有智游,言满天下无口过。

三教圣人,同归一理,说理长则。

理短则止。

虚空无心,墙壁有耳。

不涉言诠,单提直指。

口缝缠开,不是不是。

黑潭水深黑如墨,传有神龙人不识。

潭上架屋官立祠,龙不能神人神之。

丰凶水旱与疾疫,乡里皆言龙所为。

家家养豚漉清酒,朝祈暮赛依巫口。

神之来兮风飘飘,纸钱动兮锦伞摇。

神之去兮风亦静,香火灭兮杯盘冷。

肉堆潭岸石,酒泼庙前草。

不知龙神享几多,林鼠山狐长醉饱。

狐何幸,豚何辜,年年杀豚将喂狐。

狐假龙神食豚尽,九重泉底龙知无。

近时厌雨,喜午日、放开天日。

不用辟兵符,从今去也,管定千祥万吉。

已报甘泉新捷到,况更是、年丰堪必。

任景物换来,蛙鸣蝉噪,耳边口煎唧。

洋溢。

尽教愿乞,兵厨闲秩。

看恰好园池,随宜亭榭,人道瀛洲压一。

且恁浮沈,奈何衰悴,惟怕牧之名毕。

安得去,占却三神绝顶,瑞芝同拾。

咄这枯槁形容,平生太煞揭斗。

电光石火之机,两舌一还无口。

直截根源不肯谈,爱引禅徒荒草走。

禅禅,无党无偏。

迷时千里隔,悟在口皮边。

锦江巨浪连三峡,九陇峰高接五天。

中有导师口生角,眉毛落尽脚跟穿。

击科嘉州石佛眼中火出,惊回陕府铁牛鼻孔生烟。

阿呵呵,莫怨天。

有利无利,不离行市。

伸手缩手,无沈无偏。

酽茶三五碗,意在镬送边。

三花两花疏篱东,玉堂何以茅舍中。

孤芳不受春风涴,千红万紫俱下风。

罗浮梦断孤山杳,寂寂谁蹑二子踪。

谪仙天人霸梅国,骚坛万仞奴群雄。

我交梅花二十冬,梅工於诗例合穷。

我穷於梅诗更拙,岂无膏沐谁为容。

湘累醒眼不相识,兰芷未必臭味同。

何时典衣买酒醉梅下,浇我磊落写我悰。

诗成阁笔对梅笑,此一瓣香为梅翁。

痴坐颓然,山空壑乾。

离微出入,偏正往还。

千年琥珀之松兮鹤巢梦冷,半夜珊瑚之月兮鲸{左马右展}波寒。

全功及尽,借路何难。

转步而回丛林也津津和气,放口而说河汉也浩浩翻澜。

道逢作者,谁敢相谩。

年年端午又今朝。

鬓萧萧。

思摇摇。

应是南风,湘浦正波涛。

千古独醒魂在否,无处问,有谁招。

何人帘幕倚兰皋。

看飞桡。

夺高标。

饶把笙歌,供笑醉陶陶。

孤坐小窗香一篆,弦绿绮,鼓离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