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
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
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③纤质:谓纤小的身躯。凌:渡过,逾越;清镜:指池水。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此诗通过对夕阳湖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这个细节的描绘,体现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此诗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意在杨花不过为了飞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无复飞扬了。当然有昌黎自况。“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一句抓住在池边欣赏柳絮的情景。杨花飞飞,装点暮春,时节必然,为何又要临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间,自然有命,却偏要通过荣誉、权力、财富自见。郭象注《庄子》曰,圣人不对物。“不对物”则无我,无我则无须自见。
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律应黄锺寒气苦。
冰生玉水云如絮。
千里乡关空倚慕。
无尺素。
双鱼不食南鸿渡。
把酒遣愁愁已去。
风吹酒力愁还聚。
却忆兽炉追旧处。
头懒举。
炉灰剔尽痕无数。
几年槐市槐花冷,天风又还吹起。
故箧重寻,闲书再整,犹记灯窗滋味。
浑如梦里。
见说道如今,早催行李。
快买扁舟,第一桥边趁流水。
阳关须是醉酒,柳条休要折,争似攀桂。
旧有家声,荣看世美,方了平生英气。
琼林宴喜。
带雪絮归来,满庭春意。
事业方新,大鹏九万里。
君不见官渡河两岸,三月杨柳枝。
千条万条色,一一胜绿丝。
花作铅粉絮,叶成翠羽帐。
此时送远人,怅望春水上。
远客折杨柳,依依两含情。
夹郎木兰舟,送郎千里行。
郎把紫泥书,东征觐庭闱。
脱却貂襜褕,新著五彩衣。
双凤并两翅,将雏东南飞。
五两得便风,几日到扬州。
莫贪扬州好,客行剩淹留。
郎到官渡头,春阑已应久。
殷勤道远别,为谢大堤柳。
攀条倘相忆,五里一回首。
明年柳枝黄,问郎还家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