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池上絮

池上无风有落晖,杨花晴后自飞飞。chí shàng wú fēng yŏu luò huī,yáng huā qíng hòu zì fēi fēi。

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穷不得归。wèi jiāng xiān zhì líng qīng jìng,shī què wú qióng bù dé guī。

译文

池塘上没有什么风,只有那落日的余辉,杨花在天晴后又各自从池塘上飞起来了。

柳絮为了依靠它的纤质越过这清镜似的池塘,却满身湿透而不能够归去了。

注释

①晖:日光。
②杨花:即柳絮。

③纤质:谓纤小的身躯。凌:渡过,逾越;清镜:指池水。

④湿却:湿了。

赏析

这是韩愈一首描写柳絮的诗。微风不兴,柳絮满天,夕阳之下,诗人坐在明澈如镜的池塘岸上,静心地看着柳絮怎样轻轻地飘落在水中,那纤细的绒毛又是怎样被水一点一点地润湿而再也不能飞起。这样的观察和描绘,说明诗人对大好春光是有无限情趣的。

  此诗通过对夕阳湖畔柳絮满天,杨花飘落水面,被水浸湿再也不能飞起来这个细节的描绘,体现出作者陶醉于旖旎的大自然风光的情趣。作品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堪称鞭辟入里之作。

  此诗前以写景起兴,后转比拟。意在杨花不过为了飞到水面上照下自己,便落入水中,无复飞扬了。当然有昌黎自况。“为将纤质凌清镜,湿却无穹不得归.”一句抓住在池边欣赏柳絮的情景。杨花飞飞,装点暮春,时节必然,为何又要临水自照呢?人莫不如此,一身于天地间,自然有命,却偏要通过荣誉、权力、财富自见。郭象注《庄子》曰,圣人不对物。“不对物”则无我,无我则无须自见。

诗人简介

韩愈(768~824)字退之,唐代文学家、哲学家、思想家,河阳(今河南省焦作孟州市)人,汉族。祖籍河北昌黎,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又称韩吏部。谥号“文”,又称韩文公。他与柳宗元同为唐代古文运动的倡导者,主张学习先秦两汉的散文语言,破骈为散,扩大文言文的表达功能。宋代苏轼称他“文起八代之衰”,明人推他为唐宋八大家之首,与柳宗元并称“韩柳”,有“文章巨公”和“百代文宗”之名,作品都收在《昌黎先生集》里。韩愈在思想上是中国“道统”观念的确立者,是尊儒反佛的里程碑式人物。► 42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群玉峰头玉帝家。

桥边池上玉横斜。

白头老监今留落,曾领群仙共赏花。

律应黄锺寒气苦。

冰生玉水云如絮。

千里乡关空倚慕。

无尺素。

双鱼不食南鸿渡。

把酒遣愁愁已去。

风吹酒力愁还聚。

却忆兽炉追旧处。

头懒举。

炉灰剔尽痕无数。

春尚浅。

谁把玉英裁翦。

尽道梅梢开未遍。

卷帘花满院。

楼上酒融歌暖。

楼下水平烟远。

却似涌金门外见。

絮飞波影乱。

池上疏烟笼翡翠,水边迟日戏蜻蜓。

卧鸭池头小苑开。

暄风吹尽北枝梅。

柳长莎软路萦回。

静避绿阴莺有意,漫随游骑絮多才。

去年今日忆同来。

莫怪鸳鸯绣带长。

腰轻不胜舞衣裳。

薄幸只贪游冶去。

何处。

垂杨系马恣轻狂。

花谢絮飞春又尽。

堪恨。

断弦尘管伴啼妆。

不信归来但自看。

怕见。

为郎憔悴却羞郎。

西风不落,薄衾孤枕,记起花时些个。

宿愁新恨两关心,说道理、分疏不可。

别愁如絮,佳期何在,古屋萧萧灯火。

打窗风雨又何消,梦未就、依前惊破。

莺语愁春,海棠风里胭脂雨。

酒杯慵举。

闲扑亭前絮。

漠漠斜阳,截断愁来路。

凭阑伫。

满怀离苦。

分付楼南鼓。

春难度。

池浮花,墙拥絮。

枕书睡,树阴午。

日长几何万尺许。

春难度。

香絮乱飘梁苑雪,细秫轻袅楚宫腰。

莺吟翠屏。

帘吹絮云。

东风也怕花瞋。

带飞花赶春。

邻娃笑迎。

嬉游趁晴。

明朝何处相寻。

那人家柳阴。

不著佛求,不著法求。

人天眼目,佛祖冤雠。

香岩下指南作北,剑池上看楼打楼。

机轮妙转一丝头,不得鲵鲸不肯休。

乱似盎中丝,密似风中絮。

行遍茫茫禹迹来,底是无愁处。

好客挽难留,俗事推难去。

惟有翻身人醉乡,愁欲来无路。

池面风翻弱絮,树头雨退嫣红。

扑花蝴蝶杳无踪。

又做一场春梦。

便是一成去了,不成没个来时。

眼前无处说相思。

要说除非梦里。

金花落烬灯,银砾鸣窗雪。

夜深微漏断,行人绝。

风扉不定,竹圃琅玕折。

玉人新间阔。

著甚情悰,更当恁地时节。

无言欹枕,帐底流清血。

愁如春后絮,来相接。

知他那里,争信人心切。

除共天公说。

不成也还,似伊无个分别。

童仆自相语,洞居颇不恶。

人力免结构,天巧谢雕凿。

清泉傍厨下,翠雾还成幕。

我辈日嬉偃,主人自愉乐。

虽无棨戟荣,且远尘嚣。

但恐霜雪凝,云深衣絮薄。

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

官榷利言盈,盗贩弊相汨。

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

虽使日鞭黥,未易穷奸窟。

朝廷用朱侯,提职欲无阙。

侯因许专画,拜疏陈其说。

曰臣有更张,敢以肝胆竭。

荆湘岭下城,恃远不畏罚。

堂堂事私贾,遮吏遭驱突。

愿使商自通,输金无暴猝。

淮江且循常。

约束备本末。

国用必余资,亭民无滞物。

事下丞相府,论议不可拔。

从之东南苏,拒之财赋遏。

听侯侯往施,所便黔黎活。

五味既和调,万里销狂悖。

汴水桃花时,犀舟顺流发。

过淮逢絮鮆,泊岸采芦蕨。

挂帆趋浪头,应不劳岁月。

柳丝挽得秋光住。

肠断驿亭离别处。

斜阳一片水边楼,红叶满天江上路。

来鸿去雁知何数。

欲问归期朝复暮。

晚风亭院倚阑干,两岸芦花飞雪絮。

酴醿过也,酴醿过后,无花堪折。

只有垂杨,垂杨却作,絮惊行色。

海棠半在如无,又争倩、蔷薇恋得。

除是东风,随君归问,玉堂消息。

南方潜璞出寒溪,沉沉紫蔚凝坚姿。

两信肖像磨砻异,三趾承琢饰奇。

银带参华贡双阙,玉蟾分滴润圆池。

微波澄淡当晴景,旌旗半浸龙蛇影。

轻浮春絮拂犀干,微动日华明绮井。

蕊简交辉九禁深,玉枝斜照中宵永。

列璇台兮今得地,迩清光兮叶灵契。

宣丝旨兮扬圣谟,赞云章兮熙睿志。

弥彰盛德冠生民,务以文明化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