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酒泉子·无题

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

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

东风官柳舞雕墙。

三十六宫花溅泪,春声何处说兴亡,燕双双。

译文

流水无情送客,潮水拍打着空城,人因离愁而头发变白。听到离别之歌,我不禁抱怨夕阳无情,催人离别,顿生断肠之痛。

东风吹动,柳枝在雕花的宫墙上漂浮。离宫别院里,群花因伤感时节而落泪。双燕声声,好像诉说历代兴亡之事。

注释

(1)潮到空城:唐刘禹锡《金陵五题·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空城:石头城,建康的旧称

(2)叶梦得《满庭芳》:“一曲离歌,烟村人去。”

(3)雕墙:雕花的宫墙。

赏析

词的上片借助景色描写离愁。“流水无情,潮到空城头尽白”,送行的场景是在长江边上,本来没有感情的江水此时扮演了一个无情的角色,因为友人就要离别,就像滔滔的江水不可逆流一样,让人产生无限的伤感,简直就要把人的头发都急白了。“离歌一曲怨残阳,断人肠”,离别的歌曲惹人伤感偏偏夕阳也像是催促友人上路一样越来越向西斜。“残阳”点明了送别的时间,词人送别友人,肯定不会在傍晚才送,这里用“斜阳”是为了说明作者与友人依依难舍,从上午到下午都舍不得分离,一直拖延到了天色将暮,可是词人依然抱怨夕阳为什么不能多停留一会,可见其离愁之深。

  下片由离别之伤感生发而去,写到古今兴亡之事。一般送别作品只是单纯的就事论事,抒发离别愁绪。作者却一反常理,将建康这样一个六朝古都所具有的沧桑的历史兴亡之感用沉痛的语言表达了出来。建康也曾是魏晋六朝时极其繁华的城市,现在却是残柳摇曳,百花落泪,飞燕来去,似乎在诉说那朝代更迭的旧事。

  这首词突破了一般送别词单为离愁而作的窠臼,不仅抒发了深深的离愁,而且还怀古伤今,抒发了沉重的兴亡之感,体现了稼轩沉郁雄浑的词风。

背景

这首词作于南宋孝宗淳熙元年至淳熙二年(1174-1175)春,是辛弃疾送别友人时所作的词。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未信仙都子,曾识老仙翁仙都,槐城所领宫观。

卿卿少年去后,心与道人同。

挥尘不须九锡,开阁苦无长物,闲日醉千钟。

一笑欠伸起,儿戏大槐中时槐城方放妾。

友彭聃,招园绮,傲乔松。

年来多惯世事,莫莫恼司空。

等得三朝好老,恰则而今虚左,梅信已先通。

富贵正不免,从此学痴聋。

花影乱,晓窗明。

莺弄春笙柳外声。

和梦卷帘飞絮入,牡丹无语正盈盈。

马风子,未通玄。

性昏识昧不然。

倚仗予,枉了贤。

听予劝,莫推延。

速当离我便参禅。

就有道,而正焉。

翁婆成匹配,跨虎擒龙。

结帐作三重。

夫妇美,好相从。

午前并子后,炼就殷红。

住在绛房中。

云外路,到蓬宫。

天上云为瑞,人间睡作魔,疏帘清簟汗成河。

酒醒梦回眵眼、费摩挲。

但有寒暄问,初无凤鸟过。

尘生铜碾网生罗。

一诺十年犹未、意如何。

眼必延厥光,齿必全厥刚。

裂眦不足贵,所贵者目辽。

穿龈不足畏,所畏者唇亡,入恃明者必察,恃刚者必伤。

此林氏子以是语语我,我亦以是语信其医之良,因墨之右方。

赵承旨,谁家子?

王维诗画钟繇书,不独行藏两相似。

文山令子燕京臣,临川贡士官成均。

名家大儒亦如此,雪楼之徒安足齿。

来何处,去何之。

与二子,何所期。

虎视眈眈,阴飚凄凄。

我本白丁,恩及童孩。

虽由先德,亦自书来。

汝诚博古,为世实才。

时或未遇,又何慊哉。

炎炎火,滚滚汤。

中间一点忒清凉。

更玲珑,分处香。

生祥瑞,吐祥光。

瑞祥光彩结红霜。

产胎仙,现玉皇。

牛胎生象子,碧海起红尘。

七返朱砂反本,九还金液还真。

休将寅子数坤申。

但要五行成准。

本是水银一味,周流遍历诸辰。

阴阳数足自通神。

出入岂离玄牝。

日映纱窗,金鸭小屏山碧。

故乡春,烟霭隔,背兰缸。

宿妆惆怅倚高阁,千里云影薄。

草初齐,花又落,燕双双。

交这眼亦班班,四子声猷岂易攀。

百里来羞长翁赆,片言仍解相公颜。

事乖雅意畴忘叹,我已南驱子北还。

繼此开樽讲德处,定知矫首向云山。

天为西南分八使,更分四道蕃臣。

争如齿宿彩衣新。

亲年开百岁,又见子生孙。

一度平反供一笑,无边桃李皆春。

便归天上极恩荣。

为君图寿母,去年曾以寿母图为献。

更看太夫人。

早知身寄一沤中,晚节尤惊落木风。

(近闻莘老、公择皆逝,故有此句。

)昨梦已论三世事,岁寒犹喜五人同。

(轼与子中、彦祖、子敦、完夫同试举人景德寺,今皆健。

)雨余北固山围座,春尽西湖水映空。

差胜四明狂监在,更将老眼犯尘红。

安装闻难及庐山老,晚见丧归南海翁。

犹被卹章虽弗逮,竟成全节略相同。

事惟有死仲连子,貌乃如生颜鲁公。

不尽哀荣千载下,爽鸠墟垅几秋风。

长忆钱塘,临水傍山三百寺。

僧房携杖遍曾游。

闲话觉忘忧。

栴檀楼阁云霞畔。

钟梵清宵彻天汉。

别来遥礼只焚香。

便恐是西方。

英英二徐,名德之雏。

早从烂柯,知所步趋。

南陔子职,夙夜尽劬。

九日黄花,采采盈裾。

请寿堂萱,大年方壶。

庞眉发鹤,重锦轩鱼。

母诏子前,问学勉诸。

参匪直养,心传泗洙。

诚身悦亲,授伋著书。

子日懋哉,益厉厥初。

荣多遗母,文绣不如。

戏舞樽前,母为笑娱。

我寄四言,俾陈座隅。

三花两花疏篱东,玉堂何以茅舍中。

孤芳不受春风涴,千红万紫俱下风。

罗浮梦断孤山杳,寂寂谁蹑二子踪。

谪仙天人霸梅国,骚坛万仞奴群雄。

我交梅花二十冬,梅工於诗例合穷。

我穷於梅诗更拙,岂无膏沐谁为容。

湘累醒眼不相识,兰芷未必臭味同。

何时典衣买酒醉梅下,浇我磊落写我悰。

诗成阁笔对梅笑,此一瓣香为梅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