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夜夜曲

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hé hàn zòng qiĕ héng,bĕi dŏu héng fù zhí。

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xīng hàn kōng rú cĭ,nìng zhī xīn yŏu yì?

孤灯暧不明,寒机晓犹织。gū dēng ài bù míng,hán jī xiăo yóu zhī。

零泪向谁道,鸡鸣徒叹息。líng lèi xiàng shuí dào,jī míng tú tàn xī。

译文

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银河与北斗星都是在无知无情的空自流转,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不管天寒地冻,依然踏起织机,织起布来。泪流不止可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听着鸡鸣声发出一声声的叹息。

注释

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银河与北斗星都是在无知无情的空自流转,又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不管天寒地冻,依然踏起织机,织起布来。泪流不止可又能向谁诉说呢?只能听着鸡鸣声发出一声声的叹息。

赏析

《夜夜曲》,乐府杂曲歌辞的一种,它的创始人便是沈约。《乐府解题》云:“《夜夜曲》,伤独处也。”沈作有二首,皆写同样的主题。此为第一首,写空房独处的凄凉况味尤为具体而细致。

  此诗共八句,可分前后两段,段各四句。每段开头二句均用对偶,结尾二句以白描手法抒写思妇惆怅自怜的内心感情。从前段到后段,思妇的感情有发展,有变化,直至结尾,形成一个高潮。

  诗歌的开头两句借银河和北斗方位的变化来暗示时间的流逝。“河汉纵且横,北斗横复直”,写思妇长夜不眠,观看天空景象。诗人在这两句诗中交错使用了“纵”、“横”、“直”三个动词,忽纵忽横忽直,使人仿佛看到银河纵横穿流、星斗横竖移动的情景。诗中虽未直截写人,而人物的神情自可令人想见。古诗中用星辰位置的变易反衬思妇感情的愁苦,例子甚多。如《古诗十九首》云:“明月皎皎光,促织鸣东壁。玉衡指孟冬,众星何历历!”又云:“迢迢牵牛星,皎皎河汉女,纤纤擢素手,札札弄机杼。”前人皆以为本之于《诗经·小雅·大东》,如《文选》李善注“河汉女”云:“《毛诗》曰:‘维天有汉,监亦有光。跂彼织女,终日七襄。虽则七襄,不成报章。’毛苌曰:‘河汉,天河也。’”观沈约此诗,当系近承《古诗十九首》,远绍《诗经》之《大东》,当然在具体描写上也有所不同。它开头二句说银河由纵到横,北斗由横到直,通过写景显示了时间的迁延。用一句通俗的话说,便是斗转星移,时间已过了很长。在此漫漫长夜,思妇耿耿不寐,心中必有所想,于是诗人借她的口吻说道:“星汉空如此,宁知心有忆?”星汉本为无知无情之客体,怨它何来?这种写法便是古人所常说的“无理而妙”。仿佛在说:银河啊,你空自流转;北斗星啊,你徒然横斜,你们怎知我心中在想念一个人?接下去二句写思妇因星汉移动、时光流逝而起的惆怅心情。“星汉”句总括上文又作一顿挫,着一“空”字,似乎把前面铺排的两句一下子推倒,令人感到不可思议。“宁知”句把思妇胸中的一股怨气,喷薄而出,着一“宁”字,与前面的“空”字紧相呼应,把人物的感情引向内心深处。二句全系脱口而出,声情毕肖,确有如闻其声,如见其人的效果。

  如果说前半段以天空之景烘托思妇孤栖之苦,那么后半段则转而以室内之景映衬人物独处无聊的心态。诗人的笔锋由夜空转入闺房。空房之内,一盎孤灯,半明不灭,那暗淡的灯光,正象征着思妇的情怀。她孤独难耐,于是不管天寒地冻,踏起织机,织起布来。在这里,诗人没有照搬《诗经》与古诗,光写天上织女,而是将天上移到人间,写思妇亲理寒机。因此使人读来,更富有现实感。从对偶方面讲,这一联比前一联更为精当。因为前一联并列两件性质相近的事物,其弊如后人评价近体诗时所说的“合掌”。而这一联则意不相重,且层层推进,前句说灯不明,是在深夜;后句说晓犹织,则已到天亮了。从深夜到天明,思妇由独守孤灯到亲理寒机,层次鲜明,动作清晰,恰到好处地表现了她的孤独之感。

  结尾二句,承上文而来。思妇彻夜未眠,所忆之人缥缈无踪,眼望孤灯,手理寒机,心中分外凄苦,于是她情不自禁地哭了。尽管泪流不已,也没有人同情她,她不能向人诉说单身独处的苦闷。她只有哀哀自伤,徒然叹息。结句“鸡鸣”二字,紧扣上句的“晓”字,而“徒”字又与前段的“空”字遥相照映。此刻女主人翁的孤独之感已达到了顶点,天上的星汉也好,自己的忆念与叹息也好,一切的一切,都是空幻而徒然的。她只有默默地流泪,独自咀嚼着悲伤。听到鸡叫的声音,她不由发出长长的叹息。

诗人简介

沈约(441~513年),字休文,汉族,吴兴武康(今浙江湖州德清)人,南朝史学家、文学家。出身于门阀士族家庭,历史上有所谓“江东之豪,莫强周、沈”的说法,家族社会地位显赫。祖父沈林子,宋征虏将军。父亲沈璞,宋淮南太守,于元嘉末年被诛。沈约孤贫流离,笃志好学,博通群籍,擅长诗文。历仕宋、齐、梁三朝。在宋仕记室参军、尚书度支郎。著有《晋书》、《宋书》、《齐纪》、《高祖纪》、《迩言》、《谥例》、《宋文章志》,并撰《四声谱》。作品除《宋书》外,多已亡佚。► 269篇诗文

诗文推荐

银鸳金凤画暗销。

晓帘栊、新翠渐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

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

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六月京师暑雨多,夜夜南风吹芡嘴。

凝祥池锁会灵园,仆射荒陂安可拟。

争先园客采新苞,剖蚌得珠从海底。

都城百物贵新鲜,厥价难酬与珠比。

金盘磊落何所荐,滑台拨醅如玉醴。

自◇窃食万钱厨,满口飘浮嗟病齿。

却思年少在江湖,野艇高歌菱荇里。

香新味全手自摘,玉洁沙磨软还美。

不瓢固不羡五鼎,万事适情为可喜。

何时遂买颍东田,归去结茅临野水。

梨叶初红婵韵歇。

银汉风高,玉管声凄切。

枕簟乍凉铜漏彻。

谁教社燕轻离别。

草际虫吟秋露结。

宿酒醒来,不记归时节。

多少衷肠犹未说。

珠帘夜夜朦胧月。

银鸳金凤画暗销。

晓帘栊、新翠渐交。

算多少、相思恨,被东风,吹上柳梢。

罗窗夜夜梨花瘦,奈月明、香梦易消。

便拟倩、题红叶,趁落花、流过谢桥。

斜月下,北风前。

万杵千砧捣欲穿。

不为捣衣勤不睡,破除今夜夜如年。

悬玉微风度曲,熏炉熟水留香。

相思夜夜郁金堂。

两点春山枕上。

杨柳宜春别院,杏花宋玉邻墙。

天涯春色断人肠。

更是高城晚望。

小字缭绫写欲成。

印来眉黛绿分明。

水流刻漏何曾住,玉作弹棋尽未平。

愁易积,梦频惊。

闲衾*卧觉霜清。

月明不放寒枝稳,夜夜乌啼彻五

粲粲芙蓉阁,我登双眼明。

手拊沈香阑,美人已东征。

美人未去时,朝理绿云鬟,暮吹紫鸾笙。

美人既去时,阁下麋鹿走,阁上鸱枭鸣。

江山咫尺生烟雾,万年枝上悲风生。

空有遗钿碎珥狼籍堆玉案,空有金宝炬错落悬珠楹。

杨柳兮青青,芙蓉兮冥冥。

美人不见空泪零,锦梁双燕来又去,夜夜蟾蜍窥玉屏。

宴罢珠帘半卷。

画檐外、蜡香人散。

翠雾霏霏漏声断。

倚香肩,看中庭,花影乱。

宛是高唐馆。

宝奁炷、麝烟初暖。

璧月何妨夜夜满。

拥芳柔,恨今年,寒尚浅。

好一殿功德,总是过去佛。

百福相严身,不使栴檀刻,日日香烟夜夜灯,看来当甚乾萝葡。

君不见秦皇爱阿房,死葬骊山侧。

炀帝爱迷楼,死葬迷楼北。

乃知生者魂,即是死者魄。

生死在迷楼,一死良自得。

右应来梦儿,夜夜犹相忆。

锦屏夜夜。

绣被熏兰麝。

帐卷芙蓉长不下。

垂尽银台蜡灺。

脸痕微著流霞。

瞢腾越恁秾华。

破睡半残妆粉,月随雪到梅花。

浮云吐明月,流影玉◇阴。

千里虽共照,安知夜夜心。

庭树乌,尔何不向别处栖,夜夜夜半当户啼。

家人把烛出洞户,惊栖失群飞落树。

一飞直欲飞上天。

回回不离旧栖处。

未明重绕主人屋,欲下空中黑相触。

风飘雨湿亦不移,君家树头多好枝。

橘林细捣洞庭霜,风味清甘早自将。

小瓮红泥缄远意,船玉粒肸余香。

督邮有郡还能至,宰相何知合备尝。

犹胜先生号乌有,车轮夜夜转枯肠。

一枝凉玉欹路尘。

下瑶台、疑是梦云。

怕趁取、西风去,被何人、拈住皱裙。

温柔只在秋波里,这些儿、真个动心。

再同饮、花前酒,莫都忘、今夜夜深。

天上月,三月盈兮三五缺。

湖中月,无缺无圆无生灭。

天上月,虾蟇妖精敢作孽。

湖中月,能使痴蟇踪影没,岂是蟾兔不如龙,不知龙有何秘诀。

甓社湖中看明月,湖中天上双皎洁。

湛卢令我书大字,老来百事懒且拙。

惟有作字气如虹,写罢森森清彻骨。

神龙见之应骧首,共伴寒光千古揭。

夜夜明月照我字,我字照湖两相埒。

更得湛卢著佳句,便与盂城成三绝。

前欢几处笙歌地,长负登临。

月幌风襟。

犹忆西楼著意深。

莺花见尽当时事,应笑如今。

一寸愁心。

日日寒蝉夜夜砧。

粉面啼红腰束素。

当年拾翠曾相遇。

密意深情谁与诉。

空怨慕,西池夜夜风兼露。

池上夕阳笼碧树。

池中短棹惊微雨。

水泛落英何处去。

人不语,东流到了无停住。

别君于南云碧鸡之泽,追君于东城金马之坡。

酌君以莲蕊清曲之酒,侑君以竹枝巴渝之歌。

天涯歧路镇长在,故人零落浑无多。

忆昔君为汉阳守,沧浪之清古无有。

拂衣掉头不肯顾,饮水旧谣在人口。

明诏复起句町行,官突未黔先濯缨。

宦游不博归故里,荣禄何如全令名。

九陇高冈白云野,吾庐世耕在其下。

清泠好结鸥鹭盟,春秋愿醉鸡豚社。

蛋雨蛮烟老玉关,小山丛桂不同攀。

愁心如月何时掇,夜夜随君梦里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