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飞来、半空鸥鹭。
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
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
风波平步。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
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
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
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望飞来、半空鸥鹭。
须臾动地鼙鼓。
截江组练驱山去,鏖战未收貔虎。
朝又暮。
诮惯得、吴儿不怕蛟龙怒。
风波平步。
看红旆惊飞,跳鱼直上,蹙踏浪花舞。
凭谁问,万里长鲸吞吐。
人间儿戏千弩。
滔天力倦知何事,白马素车东去。
堪恨处。
人道是、子胥冤愤终千古。
功名自误。
谩教得陶朱,五湖西子,一舸弄烟雨。
【注释】 ①作于淳熙三年(1176)。是年秋,稼轩由江西提点刑狱改官京西路转运判官,赴任途中,他过临安述职,正值钱塘观潮,作此词上叶衡。观潮:看潮水。临安秋天的钱塘江潮向为天下奇观。苏轼《催试官考较戏作》:“八月十八潮,壮观天下无。”叶丞相:叶衡,见前《一剪梅》(“独立苍茫醉不归”)注①。按,叶衡于淳熙元年十一月入相,次年九月,即被劾罢相。这里沿用前职,以示对叶的敬重。同时,古之惯例如此。 上片写观潮,重在描绘。写江潮汹涌,比喻新巧,想象奇妙,绘声绘色,蔚为壮观。赋吴儿弄潮,既惊心动魄,又美不胜收,以江潮排空之气势,衬吴儿弄潮之壮威。下片写潮去有感,重在抒情议论。潮生潮落,寓宦海沉浮。属镂怨愤,为叶衡罢相鸣不平。范蠡泛舟,是对叶衡罢归金华的劝尉。 ②“望飞来”两句:写江潮远来疾至的宏伟气势。上句重在形态,下句重在声响。飞来半空鸥鹭:形容江潮白浪由远处铺地盖天而来。须臾(yú于):片刻之间。动地鼙(pì皮)鼓:形容江潮疾至,如战鼓齐擂,声撼大地。潘阆《酒泉子》:“来疑沧海尽成空,万面鼓声中。”鼙鼓:古代军中进击时所用的战鼓。 ③“截江”两句:写江潮大至时的奇景壮观。截江:横截江面。组练:“组甲披练”的简称,分别指军士所服的两种衣甲。《左传·襄公三年》:“使邓寥率组甲三百,率练三千以侵吴。”苏轼曾用以形容钱塘怒潮:“鹏水击三千里,组练长驱十万夫。”(《催试官考较戏作》)此以一队队身穿白色衣甲的精壮军士,喻层层巨潮相逐而至。驱山:驱赶着白色的浪山波峰。鏖(ǎo熬)战:激战、酣战。貔(pì皮)虎:喻勇猛之士。貔:似熊的一种猛兽。句意谓江潮汹涌翻滚,如勇士激战未休。 ④“朝又暮”三句:吴儿不怕风险浪恶,弄潮犹如平地闲步。朝又暮:指朝朝暮暮与水为戏。悄:也作“诮”,直也,浑也。吴儿:江浙一带弄潮的青少年。 ⑤“看红旆”三句:吴儿挥旗踏浪,如鱼跃水面。据南宋末年周密《武林旧事》记载:“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披发文身,手持十幅大彩旗,争先鼓勇,溯迎而上,出入于鲸波万仞中,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潘阆咏钱塘词也说:“弄潮儿向涛头立,手把红旗旗不湿。”(见上)红旆(pèi配):红旗。蹙(cù促):踢,踩。 ⑥“凭谁问”三句:谓怒潮汹涌,岂是人力所能遏制。长鲸吞吐:喻潮水浩大,如由长鲸口中喷发而出,威力无比。儿戏千弩:千弩射潮,如同儿戏。据《宋史·河渠志》载,吴越王钱镠筑江堤,为阻潮水冲击,命数百士卒用强弓射潮。在词人看来,荒谬绝伦,如同儿戏。弩(nǔ努):弩弓,一种利用机械力量射箭的弓。 ⑦“滔天”两句:言连天的怒潮力倦难支,缓缓东归。白马素车:白色的马车,喻江潮。枚乘《七发》形容曲江波涛说:“其少进也,浩浩迆迆(yíyí一片洁白貌),如素车白马帷盖之张。”又:传说伍子胥死后,“时见子胥乘素车白马在潮头之中,因立庙以祠焉”。(《太平广记》) ⑧“堪恨处”三句:谓伍子胥忠而见谗,遗恨千古。属镂怨愤:《史记·吴太伯世家》载:春秋吴越交战时,吴王夫差不纳相国元老伍子胥的忠告,接受越王勾践的假降,便赐属镂剑命伍子胥自刎,死后又弃尸江中。未几,越果灭吴。又,传说伍子胥冤魂不散,年年驱水作潮。后人因尊为“潮神”,设庙祭之。按:词人显然为伍子胥鸣不平,否定“功名自误”之说。 ⑨“谩教得”三句:谓范蠡汲取伍子胥的教训,助越灭吴后,即隐身自退。谩教得:空教得。陶朱:即陶朱公。范蠡为越国大夫,曾施美人计献西施于吴王夫差。助越灭吴后,他自意“大名之下,难以久居,且勾践(越王)为人,可与同患,难与处安乐。”于是装其珠宝,浮海而去,最后定居于陶(今山东定陶县),经商致富,自称陶朱公。(《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西子:即西施。范蠡曾以其献吴。成功之后,传说范携西施泛舟五湖。五湖:江苏省太湖的别名。舸(gě葛):大船。弄烟雨:欣赏云水迷的湖上景色。[url=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url]
世间示必无皋夔,九疑虞舜不可追。
武皇锐意开绝漠,推锋乃亦有卫霍。
嗟哉格物本一理,雇人所用何如耳。
笔工在昔本市傭,束毫传筦求售同。
谁云进技不进道,意匠辄与欧褚通。
虔州刺史募佳笔,双筦何堪须百日。
星驰一骑到长安,试手凤池随弃掷。
老奴恂栗丞相嗔,能用此笔能几人。
原窥翰墨减工制,必使挥毫夸入神。
斗杓春回开电笑,橐签果符人所料。
中山聚族傥未殚,束帛那容及年少。
是知人才用舍识惟一心,皋夔卫霍无古今。
妍媸能否俱在上所使,此笔区区正其比。
我生识字仅一丁,眼前所见徒毘陵。
未知当年新淦果何若,正恐钟卫二王无合作。
君不见此老一去知几年,当时鉴裁无复传。
纷纷鸡毛抱筩卖,恰费书傭三十钱。
饤饾残花,也随分、红红白白。
缘底事,春才好处,又成轻别。
芳草凄迷归路远,子规更叫黄昏月。
倚阑干、触处是浓愁,凭谁说。
我不厌,尊箓挈。
君莫放,笙歌彻。
自河南丞相,有兹宾客。
一笑何曾千古换,半醺便觉乾坤窄。
怕转头、天际望归舟,江山隔。
石,石,阴黑,阳白。
岸胚胎,山骨骼。
天地鎔铸,鬼神刻画。
鲲鲵张怒眼,虎兕交斗额。
敲如温玉声清,洗似精钢色碧。
花边矹尔尽奇品,林下礴然无俗格。
冰霜惨冽坚操不移,尘土昏冥孤标自隔。
峣矹独立见到侍中家,磊落群居在牛丞相宅。
昔时大士常命汝曰听徒,今日衰翁且对君为佳客。
噫吁嘻,秋风从天来,一扫酷吏热。
嗷嗷天下心,无复苦炊爇。
丛丛篱边花,幽香知素节。
与化同一啸,世事花能说。
前兮酷暑在,击揖志如铁。
岂无如谢安,围棋声未歇。
胸中森甲兵。
千里胜自决。
诗人扪虱穷,忧时心惙惙。
歌秋风兮歌国风,问知音兮问豪杰。
蜃灶煮溟渤,航咸播楚越。
官榷利言盈,盗贩弊相汨。
连艘以转致,搅灰或沉没。
虽使日鞭黥,未易穷奸窟。
朝廷用朱侯,提职欲无阙。
侯因许专画,拜疏陈其说。
曰臣有更张,敢以肝胆竭。
荆湘岭下城,恃远不畏罚。
堂堂事私贾,遮吏遭驱突。
愿使商自通,输金无暴猝。
淮江且循常。
约束备本末。
国用必余资,亭民无滞物。
事下丞相府,论议不可拔。
从之东南苏,拒之财赋遏。
听侯侯往施,所便黔黎活。
五味既和调,万里销狂悖。
汴水桃花时,犀舟顺流发。
过淮逢絮鮆,泊岸采芦蕨。
挂帆趋浪头,应不劳岁月。
水星之精天上游,春风岁岁苍龙头。
偶然根叶著下土,散作人间百花树。
莫疑君家此花无种生,定是天上苍龙精。
白玉之趺青玉簇。
开花既奇成又速。
三年方骇大如林。
五年已见高逾屋。
我来吟作书林花,烟尘万卷重抽芽。
君家原不孝义种,自来青州丞相家。
为君出芝草,芝草那能千日好。
为君结琥珀,琥珀恐为贪者获。
不如此花混在春花丛,岁岁与君同春风。
春风同赏复同吟,愿与主人同好心。
更令此花分作千古本,处处种成君子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