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瑞龙吟·送梅津

黯分袖。

肠断去水流萍,住船系柳。

吴宫娇月娆花,醉题恨倚,蛮江豆蔻。

吐春绣。

笔底丽情多少,眼波眉岫。

新园锁却愁阴,露黄漫委,寒香半亩。

还背垂虹秋去,四桥烟雨,一宵歌酒。

犹忆翠微携壶,乌帽风骤。

西湖到日,重见梅钿皱。

谁家听、琵琶未了,朝骢嘶漏。

印剖黄金籀。

待来共凭,齐云话旧。

莫唱朱樱口。

生怕遣、楼前行云知后。

泪鸿怨角,空教人瘦。

译文

⑴梅津:即尹焕,字惟晓,号梅津,山阴人。与梦窗亲兄翁逢龙为同榜进士,也是词人的好友。

⑵娇:一本作“晓”。

⑶露黄漫委:“黄”字后面一本有“迷”字,一本有“半”字。

⑷泪:一本作“唳”。

注释

⑴梅津:即尹焕,字惟晓,号梅津,山阴人。与梦窗亲兄翁逢龙为同榜进士,也是词人的好友。

⑵娇:一本作“晓”。

⑶露黄漫委:“黄”字后面一本有“迷”字,一本有“半”字。

⑷泪:一本作“唳”。

赏析

“黯分袖”三句。“分袖”,即与情如手足的老友尹焕分别。“肠断”句,从温庭筠《望江南·梳洗罢》中“肠断白萍洲”句脱化出来。“柳”,谐留也。此言词人在岸边送别亲如手足的尹焕兄,心情因哀伤离别而致断肠,盼望岸边的柳枝能系住行船,不教梅津轻易离去。“吴宫”三句,言在送尹的人群中,还有梅津的爱人“娇月”、“娆花”,她们嘱咐梅津,离开这儿吴地进京去后,不要很快就忘记她们,又与钱江边的美貌少女交往过热。“蛮江”,指钱塘江,因古越曾是蛮荒之地,所谓东夷是也。“豆蔻”,又称含胎花,常用来比作处女。杜牧有“豆蔻梢头二月初”诗句用以比拟少女。上片述岸边送别情景。

  “吐春绣”三句。“吐”,可释为既直言,又快速。此言尹的爱人因梅津离吴赴京而作词寄情,她的笔底既迅速,又直率,字字锦绣,句句温柔,其中包含了多少相思恋情,又包含了多少离情别意。“新园”三句,言梅津在吴地刚造好了一个庭园,里面就住着他的爱人。她因为梅津的离去而搞得愁云密布,孤零零独自一人伴着香溢满园的黄花。中片写梅津留吴的爱人。上、中二片是为梅津爱人设语,也是词人的心底话也。

  “还背”三句,言梅津离吴地赴京也。“垂虹”,即垂虹桥,在吴江上。“秋去”,既呼应中片“露黄”、“寒香”,也点出梅津离吴,时在秋天。“四桥”,呼应上片“住船”,点明梅津是从水路去杭州的。“四桥”,《苏州府志》:甘泉桥一名第四桥,以泉品居第四也。此言梅津在秋天菊黄吐香时节,将乘船经吴江垂虹桥赴京。因此,词人在这里设夜宴饯别,至“一宵歌酒”。“犹忆”两句,因将别离,而追忆昔时相聚。词人说:我想起与你两人在一个重九节携酒登高游赏,以致被山顶大风吹落了头上的“乌帽”。这两句可与《霜叶飞·重九》词中“惊飚从卷乌纱去”,“但约明年,翠微高处”等句互相印证。词人忆昔之同乐,更伤今之离别,因为现在又是秋天了,而共去登高的约会,却已无法实现,又增一叹。“西湖”五句,替梅津去杭后设想。言梅津一旦到了杭州,又可以去西湖边的孤山踏雪访梅了,秋后即是冬至矣。词人说:那时候,你将要去哪户人家听人弹奏琵琶呢?这也是暗讽梅津不要见新弃旧,另觅新欢也。再言尹焕入朝为官,将能身佩黄金印,跨下紫骝马威风凛凛地去上早朝。“待来”两句,设想重逢。词人说:当我们俩在吴地重逢时,一定要与你去齐云楼饮酒话旧。“齐云”,即吴之齐云楼。卢熊《苏州府志》:“‘齐云楼’在郡治后子城上。相传即古月华楼也。”《吴地记》:“唐曹恭王所造,白公(即白居易)诗亦云。改号‘齐云楼’,盖取‘西北有高楼,上与浮云齐’之义。”“莫唱”五句,又是照应上、中片,为梅津留吴的爱人设想。词人说:梅津去杭城后,不要叫歌妓陪席吹唱,因为歌声上扬会被行云听后送到这儿吴地,被闺楼上的她知道。她正在这里盼你归来,并不希望听到你另觅新欢的坏消息。这种独守空闺,只闻哀角鸣,不见亲人影的孤苦生活,怎不教她日渐消瘦?下片主旨是在劝梅津入朝后,不要忘记吴中旧人。这与上面一样,虽明指尹之爱人,也是指词人自身。

背景

夏承焘笺:“此与《凤池吟》为淳祐七年作。”如依夏说,此词则是梦窗卸苏幕后再到吴作(杨铁夫定梦窗于公元1243年(淳祐三年)卸苏幕;《词人年表》定梦窗在公元1246年(淳祐六年)后往来杭越间。

诗人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命拙仍多故,君来每慰情,艰虞还俭岁,文字久寒盟。

又作家山别,宽为数月程。

闲门闭萧瑟,病眼向谁明。

刹刹西来意,尘尘古佛心。

眉毛为道侣,鼻孔作知音。

借问牛头何处去,衔花幽鸟杳难寻。

送千里蟾宫客。

露冷风清,山空月明。

天际归鸿书梵字,夜深砧杵送秋声。

眼觑不见,耳听不闻。

与君倾尽此时心,莫认山河作眼睛。

那得工夫送。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万卉流芳,不知春力。

岩畔涧下,蹙红皱碧。

乘兴复谁同,孤踪远仇敌。

君不见五百圣者导雄机,灵峰晦育深无极。

寒山老,寒山老,随沉迹,迢迢此去须寻觅。

花落花开独望时,记取白云抱幽石。

人独归,日将暮。

孤帆带孤屿,远水连远树。

难作别时心,还看别时路。

祐自顾衰容累玉除,忽承优诏赴铜鱼。

江头鸟避青旄节,城里人迎露网车。

长沙地近悲才子,古郡山多忆旧庐。

更枉新诗思何苦,离骚愁处亦无如。

金尊频倒。

照坐梅花清更好。

春到长杨。

宠拜三公入郑庄。

月城两载。

千里生灵蒙惠爱。

舞彻歌词。

并立新妆绿带垂。

锦水花林,前度刘郎行乐处,当时桃李卧莓苔。

又重来。

今年菊蕊为君开。

赖有诗情浑似旧,西风斜日上高台。

醉千回。

吴兴有君子,淡如朱丝琴。

一唱三太息,至今有遗音。

嗟余与夫子,相避如辰参。

(退翁官于蜀,余在京师,余归而退翁去。

及余官于吴兴,则退翁亡矣。

)犹喜见诸郎,窈然清且深。

异时多良士,末路丧初心。

我生不有命,其肯枉尺寻。

◇峰云栈未尝行,图画曾看已可惊。

险若登天悬鸟道,下临无地泻江声。

折腰莫以微官耻,为政须通异俗情。

况子多才兼美行,荐章期即达承明。

解颐诗训忆趋庭。

四十专城发尚青。

屈指世间无此乐,路行争看老人星。

七郡长沙国。

南连湘水滨。

定王垂舞袖。

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

当安远俗人。

洞庭乡路远。

遥羡锦衣春。

沃野桑麻涵细雨,严城鼓角送斜阳。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内翰移镇宣城长篇,见集中。

比有《能改斋漫录》载汪在翰苑,娄致言者,尝作“点绛唇”云云。

最末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或问曰:“归梦浓如酒,何以在晚鸦啼后?

”汪曰:“无奈这一队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实,而改窜二字,殊乖本义。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后。

无路陪尊酒。

收得一般潇洒物,龟形人送鹤书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