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南山有台

南山有台,北山有莱。nán shān yŏu tái,bĕi shān yŏu lái。

乐只君子,邦家之基。lè zhĭ jūn zĭ,bāng jiā zhī jī。

乐只君子,万寿无期。lè zhĭ jūn zĭ,wàn shòu wú qī。

南山有桑,北山有杨。nán shān yŏu sāng,bĕi shān yŏu yáng。

乐只君子,邦家之光。lè zhĭ jūn zĭ,bāng jiā zhī guāng。

乐只君子,万寿无疆。lè zhĭ jūn zĭ,wàn shòu wú jiāng。

南山有杞,北山有李。nán shān yŏu qĭ,bĕi shān yŏu lĭ。

乐只君子,民之父母。lè zhĭ jūn zĭ,mín zhī fù mŭ。

乐只君子,德音不已。lè zhĭ jūn zĭ,dé yīn bù yĭ。

南山有栲,北山有杻。nán shān yŏu kăo,bĕi shān yŏu [chŏu,niŭ]。

乐只君子,遐不眉寿。lè zhĭ jūn zĭ,xiá bù méi shòu。

乐只君子,德音是茂。lè zhĭ jūn zĭ,dé yīn shì mào。

南山有枸,北山有楰。nán shān yŏu [gŏu,gōu,jŭ],bĕi shān yŏu yú。

乐只君子,遐不黄耇。lè zhĭ jūn zĭ,xiá bù huáng gŏu。

乐只君子,保艾尔后。lè zhĭ jūn zĭ,băo [ài,yì] ĕr hòu。

译文

南山生柔莎,北山长嫩藜。君子很快乐,为国立根基。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期。

南山生绿桑,北山长白杨。君子很快乐,为国争荣光。君子真快乐,万年寿无疆。

南山生枸杞,北山长李树。君子很快乐,人民好父母。君子真快乐,美名必永驻。

南山生鸭椿,北山长菩提。君子真快乐,高年寿眉齐。君子真快乐,美德充天地。

南山生枳椇,北山长苦楸。君子很快乐,那能不长寿。君子真快乐,子孙天保佑。

注释

⑴台:通“薹(tái)”,莎草,又名蓑衣草,可制蓑衣。

⑵莱:藜(lí)草,嫩叶可食。

⑶只:语助词。

⑷邦家:国家。基:根本。

⑸光:荣耀。

⑹杞(qǐ):枸杞。

⑺父母:意指其爱民如子,则民众尊之如父母。

⑻德音:好名誉。

⑼栲(kǎo):树名,山樗(chū),俗称鸭椿(chūn)。

⑽杻(niǔ):树名,檍(yì)树,俗称菩提树。

⑾遐:何。眉寿:高寿。眉有秀毛,是长寿之相。

⑿茂:美盛。

⒀枸(jǔ):树名,即枳椇(zhǐjǔ)。

⒁楰(yú):树名,即鼠梓(zǐ),也叫苦楸(qiū)。

⒂黄耇(gǒu):毛传:“黄,黄发;耇,老。”

⒃保艾:保养。

赏析

全诗五章,每章六句,每章开头均以南山、北山的草木起兴,民歌味十足。南山有台、有桑、有杞、有栲、有枸,北山有莱、有杨、有李、有杻、有楰,正如国家之拥有具备各种美德的君子贤人。兴中有比,富有象征意义。但是兴语的作用还有为章节起势和变化韵脚以求叶韵的作用。在此诗中,这两点表现得尤为明显。如果直说“乐只君子,邦家之基;乐只君子,万寿无期”等,则显得突兀和浅直,加上“南山有台,北山有莱”等后,诗顿时生色不少,含蓄而委婉,诗的韵律也由此而和谐自然。兴语之后,是表功祝寿。每章两次直呼“乐只君子”,可以见出祝者和被祝者之间的亲密关系。前三章“邦家之基”“邦家之光”“民之父母”三句,言简意赅,以极节省的笔墨为被颂者画像,从大处落笔,字字千金,为祝寿张本。表功不仅是颂德祝寿之所本,而且本身也是其中的必要部分。功表得是否得体,直接关系到诗的主旨。正因为前面的功表得得体而成功,后面的祝寿才显得有理而有力。四、五两章用“遐不眉寿”“遐不黄耇”两个反诘句表达祝愿:这样的君子怎能不长眉秀出大有寿相呢!这样的君子怎能不头无白发延年益寿呢!这又是以前三章的表功祝寿为基础的。末了,颂者仍不忘加“保艾尔后”一句。重子嗣,是中国人的传统,由祝福先辈而连及其后裔,是诗歌的高潮之处。

  这首诗的内容虽单纯,但结构安排相当精巧,五章首尾呼应,回环往复,语意间隔粘连,逐层递进,具有很强的层次感与节奏感。选词用字,要言不烦、举重若轻、颇耐咀嚼,表现出歌词作者的匠心独运。作为宴享通用之乐歌,其娱乐、祝愿、歌颂、庆贺的综合功能是显而易见的。

背景

此诗为周代贵族宴飨宾客的通用乐歌,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三首诗是同一组宴饮诗。先歌《鱼丽》,赞佳肴之丰盛;次歌《南有嘉鱼》,叙宾主绸缪之情;最后歌《南山有台》,极尽祝颂之能事,敬祝宾客万寿无疆,子孙福泽延绵。前人或以为“乐得贤”(《毛诗序》),或以为“颂天子”(姚际恒《诗经通论》),或以为“祝宾客”(方玉润《诗经原始》)。就此诗与《小雅·鱼丽》《小雅·南有嘉鱼》为宴饮的通用乐歌来看,它应是贵族宴饮聚会时颂德祝寿的乐歌。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者个是百尺竿头,进一步则有象,退一步则无踪。

进退全机变,从衡振祖风。

都在南山掌握中。

诗家清绝。

檐外森然苍玉节。

学易无思。

一笑窗前白玉妃。

何人共说。

山上青松松上雪。

更有谁知。

溪在门前月在溪。

新庭靖安,祖后燕怡。

有开圣谋,累崇天基。

典章文明,声容葳蕤。

御于邦家,日寿日慈。

灵橘无根井有泉。

此心如江水,日夜东复东。

不惟爱吾庐,顾瞻几临风。

向来御史驄。

在我何得失,人自分悴丰。

户牖见通,墙壁生碍。

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丹霞烧木佛,院主眉须落。

鸟飞毛坠,鱼行水浊,要识真麒麟,只有一只角。

叶外应无叶,心中更有心。

绛英琼粒傲霜前,冷落池台亦自妍。

有桂丛生须让菊,为罏归去也输螯。

家传活国有良方。

周迥莫有千株叶。

去腊陈三劄,兹秋奉九筵。

群英俱有赋,孤迹敢无篇。

宗祀新隆礼,宸衷上格天。

虚明融寂寞,大化合敷宣。

近骇边烽急,前惊内寇连。

鬼神虽然佑,刑政谨将然。

咸谓公私杂,希聆宰相贤。

积深千万弊,任止二三年苟且姑循旧,嗟咨亦屡传。

旱蝗难熟视,殍殣惨相联。

寒后裘方索,薪间火已然。

冕旒几咫尺,轩陛隔天渊。

善颂无谀语,愚衷有至虔。

之调水符欺谩久成俗,关市有契繻。

谁知南山下,取水亦置符。

古人辨淄渑,皎若鹤与凫。

吾今既谢此,但视符有无。

常恐汲水人,智出符之余。

多防竟无及,弃置为长吁。

有一鸟雏,凌寒独宿。

若逢云雨,两两相逐。

玉匣聊开镜。

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张使君仲谋中秋多雨。

常是尊罍狼藉去。

今夜云开。

须道姮娥得得来。

不知云外。

还有清光同此会。

笛在层楼。

声彻摩围顶上头。

集云不会禅不会道。

横画不识,竖画不晓。

日里三餐,夜后一觉。

年来老且病,转见不唧{左口右留}。

裙子褊衫个也无,袈裟形相些些有。

赤骨律穷,单靠布袋。

子细思量,大有事在。

平地要升兜率天,你这汉是颠是騃。

命书唐滥觞,委源传吕后。

有倡莫为遏,波荡今不救。

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

甲子动垓亿,举一百万漏。

荒唐无稽据,诵言指休咎。

柰何聪达人,颇复安此谬。

怀刺曳长裾,偃蹇文士右。

夸诩走干谒,荐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请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识间新旧。

文士不到眼,此辈日交簉。

辞章轻杯水,羡彼行橐富。

鳃鳃问利禄,吾儒所深陋。

自笑与世违,迂论取排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