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西河·大石金陵

佳丽地。

南朝盛事谁记。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鬓对起。

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

断崖树,犹倒倚。

莫愁艇子曾系。

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沈半垒。

夜深月过女墙来,伤心东望淮水。

酒旗戏鼓甚处市。

想依稀、王谢邻里。

燕子不知何世。

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

译文

南朝金陵兴盛的情景,而今谁还能记忆呢?江岸环绕着髻鬟似的山峰相对耸立。长江的大浪长年累月扑打这座孤独而寂寞的古城张着风帆的船正向遥远的天边驶去。

临水的陡峭山崖上的树好像倒下来靠在崖上.莫愁姑娘或许曾在这里系过艇子吧!一切只剩下陈迹了,但只见郁郁苍苍一派青色,还有那浓雾中露出的半截城垒。夜半更深,月亮从女墙上升起来,而赏心亭东望著秦淮河。

那酒旗飘扬、锣鼓喧天的热闹景象究竟到休息去寻找呢?想来就是东晋时代王谢家族的府居所在。燕子不知道这是什么世代。燕子在夕阳里喃喃细语,好像也在相互诉说这里的盛衰兴亡吧。

注释

西河:唐教坊曲。

佳丽地:指江南。更指金陵 。用南朝奇谢眺《入城曲》诗句“江南佳丽地,金陵帝王州”。

南朝盛事:南朝宋、齐、梁、陈四朝建都于金陵。

髻鬟对起:以女子髻鬟喻在长江边相对而屹立的山。

莫愁相传为金陵善歌之女。

女墙:城墙上的矮墙。

燕子不知何世:刘禹锡《乌衣巷》:“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赏析

词作上片写金陵的地理形势。开首即以赞美的口吻称之“佳丽地”。“南朝盛事”,点出南京古来即有盛名,扣题。起二句为总括。“南朝”,指从公元420年刘裕代晋到580年陈亡,建都建康(金陵)的宋、齐、梁、陈等朝代。以“谁记”提起,加以强调:“南朝盛事”已随流水逝去,人们早已将它遗忘了。

  “山围故国绕清江,髻鬟对起”,可是,金陵的山川形胜却依然如故。这两句主要写山,水为陪衬,描绘出金陵独特的地理形势一群山环抱,耸起的山峰,隔江对峙;且以美人头上的“髻鬟”形容山峦,以“清字形容江水,不仅形象,而且显示出金陵山清水秀的美好景色。如今,旧时王朝的都城,却“怒涛寂寞打孤城,风樯遥度天际”,当年“豪华竞逐”的金陵,而如今却是座“孤城”,潮水的拍击声正反衬出环境的寂静冷漠,天际的风帆给人一种空旷落寞之感。词人通过景物描绘,极力渲染这些历史遗迹的冷落,正在被遗忘,与上文“谁记”相应,抒发了深沉的怀古之情。

  词作中片写金陵的古迹。开首以景出,“断崖树,犹倒倚”,着一“犹”宇,强调景色依然,使眼前实景,带上历史色彩,下面又追加一句“莫愁艇子曾系”。这里化用了古乐府《莫愁乐》:“莫愁在何处?住在石城西,艇子打两桨,催送莫愁来”,点出古迹。接下继续写景,“空余旧迹郁苍苍,雾沉半垒”。“郁苍苍”,谓云雾很浓,望去一片苍青色,埋没了半边城的营垒。结尾二句点明时间是“夜深”,地点在“赏心亭”,即夜深时分,词人仍站在赏心亭上,观览莫愁湖和秦淮河的景色,不禁发出景物依然而人事已非的喟叹。这两句起到束上启下的作用,即上面所描绘的景色,皆是由此观览到的,又引出下片怀古的感慨。

  词作下片,写眼前景物。“酒旗戏鼓甚处市”,这是词人眼前见到的景色:酒楼、戏馆,一派热闹景色,不禁发出“甚处市”问语,这是何处的繁华市面呢?前面两片所写多是景物依旧,而人事已非,这里则写连景物也变了。当然,酒楼、戏馆并非纯自然景色,而是包含人事在内的。这情况引起词人的猜想。“想依稀、王谢邻里。”是说这些酒楼戏馆所在地,仿佛是当年王、谢两家比邻而居的乌衣巷,也就是说,贵族住的乌衣巷如今换了主人。至此,词人不禁产生人世沧桑之感,于是结尾发出“燕子不知何世,入寻常巷陌人家,相对如说兴亡,斜阳里”的兴亡慨叹。燕子是不知人事变迁的,依然飞进往年栖息过的高门大宅,而今已成为寻常百姓家的房舍。然而词人看到夕阳余晖中成对的燕子,却认为它们有知,且正在议论兴亡大事!这当然是词人内心的兴亡之感赋予了燕子而已。这片从眼前景物引起对金陵古都朝代更替的无限兴亡之感,从而表达出咏史的题意。

  本篇为咏金陵旧迹,感慨历史兴亡的名作。上片总写金陵形胜,境界旷远,雄壮中蕴含落寞。“寂寞”二字透出历史变迁,人亡物移,故国繁荣与孤城幽寂的荒凉。中片糅合当地传说,扣紧金陵景观抒发物是人非之感,“断崖”“旧踪”“雾沉”等为景物涂上了一种苍茫的色调。下片以何处寻得当年“酒旗戏鼓”的繁华街市的感叹发端,侧重写“王谢邻里”的豪门旧迹难以寻觅,只可依稀辨识,抒发人世沧桑之思。燕子相对说兴亡于斜阳之中,意象极巧,感伤殊深。全词强化了景物描写的清峭、冷寂而又悲壮、苍凉之情韵,境界开阔,内蕴深远。

  宋代以来,曾经先后出现了一些怀古名篇:从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到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以至周邦彦这首《西河·佳丽地》;从辛弃疾的《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到姜夔的《扬州慢》,可以说各有千秋,难分轩轾。这些作品,有的是以突兀见长,有的是以绵密取胜;介于突兀和绵密之间的是这首《西河》。它从时间上说是断续交织,从空间上来说,是疏密相间。苏轼的《念奴娇·赤壁怀古》上片,只是泼墨画似的写了“江山如画”,下片集中写了周瑜,一气贯注,如同骏马驻坡,纯属粗线条的勾勒。姜夔的《扬州慢》,侧重于主观感受的深微描绘。笔墨之间,隐约可以听到凄清的号角声和感受到随着号角声传来的寒意而伴着寒意的角声,偏又是在一个兵荒马乱后的萧条古城中吹彻。这些都说明作者牢牢扣紧了寓有深意的景物,进行密密层层的渲染。至于周邦彦的这首词,似乎介于泼墨写意与工笔细描之间。如:词的上片以疏为主。词人放眼江山,对作为“佳丽地”的“故国”金陵做了一个全面的鸟瞰,描绘了江上有山峰夹峙和江心有怒涛汹涌的雄伟形势。第二部分以密为主。在上片基础上做了进一步的勾勒:从前面围绕“故国”的山峰,引出了后面的“断崖树”,以至想象中的“莫愁艇子”;从前面的“清江”,引出后面的“淮水”;再从前面的“孤城”,引出后面的雾中“半垒”和月下“女墙”。这就好比电影镜头,缓缓而来的不再是远景全景,而是中景和近景了。下片,画面突出的是特写镜头:一帧飞入寻常百姓家的燕子呢喃图。小小飞禽的对话,可以说刻画入微,密而又密。“相对”,可能指燕子与燕子相对,也可能指诗人与燕子相对,完全可以听凭读者用想象来补充。尽管它们的呢喃本无深意,然而在诗人听来看来,却为它们的“不知何世”而倍增兴亡之感。“疏”利于“写大景”(王夫之《姜斋诗话》卷二),写出高情远意;“密”利于画龙点晴,写出“小景”,写出事物的不同于一般的特征。杰出的怀古词一般都是能做到“大”“小”结合、“疏”“密”相兼的,这首《西河》更为突出。总体来说,周邦彦这首怀古词,艺术技巧极其精湛,比起他的大量送别、怀人之作,的确别具一格;特别是寓悲壮情怀于空旷境界之中,并使壮美和优美相结合,确是怀古词中一篇别具匠心的佳作。

  此外,周邦彦的《西河》与其他怀古之作不同的是,并不正面触及巨大的历史事变,不着丝毫议论,而只是通过有韵味的情景铺写,形象地抒发作者的沧桑之感,使人触景生情,见微知著。怀古之作,总要描写标志着沧桑之变的景物,王安石的怀古是从当前的“千里澄江”和“彩舟云淡”——故国的风景宜人,过渡到昔日的“豪华竞逐”。苏轼的怀古则从眼底的“大江东去”,写到古代有关三国赤壁战时的“多少豪杰”,再联想到当前自己的壮志成虚,年华已逝。但这些都不像周邦彦词通篇写景,以景物描绘的逶迤曲折为线索,从头到尾把一切情语完全熔铸于景语之中。

背景

这是一首周邦彦著名的怀古诗,这首词作于宋哲宗元佑八年(公元1093)至绍圣三年(公元1096)间,当时正是北宋末年,宋王朝危机四伏。词人仓猝间从杭州历经扬州、天长,一路颠簸来到南京任江宁溧水令。溧水距金陵甚近,作者观景生情,使词人产生了“故国”、“孤城”的幽思,写下了这篇名作。

诗人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386篇诗文

诗文推荐

有美瑶卿能染翰。

千里寄、小诗长简。

想初襞苔笺,旋挥翠管红窗畔。

渐玉箸、银钩满。

锦囊收,犀轴卷。

常珍重、小斋吟玩。

更宝若珠玑,置之怀袖时时看。

似频见、千娇面。

金陵秋早。

四日中元到。

天降诞,真英表。

长庚腾瑞气,箕宿增辉耀。

膺帝渥,十连镇抚民多少。

莫惜椒觞倒。

祝寿称难老。

分帅阃,江东小。

看看飞诏下,早趣黄扉召。

平章了,长生学取神仙道。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

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仿佛疑相对。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

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zw.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

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

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

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秾李夭桃,是旧日潘郎,亲试春艳。

自别河阳,长负露房烟脸。

憔悴鬓点吴霜,念想梦魂飞乱。

叹画阑玉砌都换。

才始有缘重见。

夜深偷展香罗荐。

暗窗前、醉眠葱蒨。

浮花浪蕊都相识,谁更曾抬眼。

休问旧色旧香,但认取、芳心一点。

又片时一阵,风雨恶,吹分散。

玉城金阶舞舜干。

朝野多欢。

九衢三市风光丽,正万家、急管繁弦。

凤楼临绮陌,嘉气非烟。

雅俗熙熙物态妍。

忍负芳年。

笑筵歌席连昏昼,任旗亭、斗酒十千。

赏心何处好,惟有尊前。

屈指劳生百岁期。

荣瘁相随。

利牵名惹逡巡过,奈两轮、玉走金飞。

红颜成白发,极品何为。

尘事常多雅会稀。

忍不开眉。

画堂歌管深深处,难忘酒盏花枝。

醉乡风景好,携手同归。

歌席上,无赖是横波。

宝髻玲珑欹玉燕,绣巾柔腻掩香罗。

人好自宜多。

无个事,因甚敛双蛾。

浅淡梳妆疑见画,惺忪言语胜闻歌。

何况会婆娑。

川原膴膴树斑斑,十进而春风一望间。

野马不羁天地阔,孤鸿无奈水云间。

梅花吹梦过溪桥。

路迢迢。

雪初消。

似恁天寒,诗瘦想无聊。

听得草堂人有语,能几日,是生朝。

乱云深处洗山瓢。

鬓萧萧。

酒红朝。

回首六朝,南北黯魂销。

纵使钟山青眼在,终不似,侣渔樵。

都会地,东南盛府堪记。

蓬莱缥缈十洲中,雉城拥起。

凭高一盼大江横,遥连沧海无际。

壁同众山翠倚。

赤龙、白鹞争系。

风帆指顾便青齐,势雄万垒。

越栖吴沼古难凭,兴亡都付流水。

画堂绮屋锦绣市,是洛阳、耆旧州里。

富贵荣华当世。

问昔年、贺老疏狂,何事轻寄平生、烟波里。

有客近自金陵还,唁余特造竹林间。

别日无多江上梦,秋风忽改镜中颜。

弹铗悲歌横义气,班荆坐语都门事。

翻覆人情谿壑同,荣枯世态晨昏异。

悠悠谁复为怜才,落落何须久怀刺。

君不见昔时江左重名流,一朝烬灭随荒丘。

徒令户外容双戟,安用车前引八驺。

青溪遥接乌衣口,旧宅垂杨几存否。

陈遵那顾尚书期,阮籍惟耽步兵酒。

白首犹逢梁国人,领心讵信平原友。

归去何如谢世牵,六关不入最称贤。

莫将一掬羊昙泪,洒向西州歧路边。

见君风尘里,意出风尘外。

自有沧洲期,含情十馀载。

深居凤城曲,日预龙华会。

果得僧家缘,能遗俗人态。

一身今已适,万物知何爱。

悟法电已空,看心水无碍。

且将穷妙理,兼欲寻胜概。

何独谢客游,当为远公辈。

放舟驰楚郭,负杖辞秦塞。

目送南飞云,令人想吴会。

遥思旧游处,仿佛疑相对。

夜火金陵城,春烟石头濑。

沧波极天末,万里明如带。

一片孤客帆,飘然向青霭。

楚天合江气,云色常霮zw.隐见湖中山,相连数州内。

君行意可得,全与时人背。

归路随枫林,还乡念莼菜。

顾予尚羁束,何幸承眄睐。

素愿徒自勤,清机本难逮。

累幸忝宾荐,末路逢沙汰。

濩落名不成,裴回意空大。

逢时虽贵达,守道甘易退。

逆旅乡梦频,春风客心碎。

别君日已远,离念无明晦。

予亦返柴荆,山田事耕耒。

金陵峨峨,长江万里。

谁为巢穴,养此蛇豸。

天岂作限,而险而恃。

不顺不臣,敢亢天子。

句曲仙。

长乐游。

洞天巡。

会迹六门。

揖玉板。

登金门。

凤泉回肆。

鹭羽降寻云。

鹭羽一流。

芳芬郁氛氲。

四十余年,白云高卧。

无端刺脑胶盆,日夜烹煎家火。

庄田淹没,与死为邻,屋舍倾颓,安身难保。

山僧冷地思量,不觉呵呵大笑。

定业难逃,何妨笑破。

赖有东村王老知,绕笆篱唱哩哩啰,何似大石调。

忽见纷然压,方惊甚矣衰。

已拚蓬换鬓,其奈粟生肌。

忆昔如黄犊,当轩望塑白狮。

踏模鞋透指,印貌面皴皮。

衮作毬行地,团成烛照帷。

檐冰充铎振,盆冻当钲搥。

壮岁身仍健,边城景又奇。

刘楼观乱落,平野看横吹。

犬躣凌晨出,骢骄尽夜驰。

三杯羞饮帐,百韵笑僵歧。

往事今如梦,前欢竟是谁。

非干为客苦,不是罢官悲。

溜响关门听,阶明映牖窥。

探深时遣婢,嘬冷更防儿。

喜妇添红炭,娱亲奉绿卮。

不知戎幕出,何处蹇驴骑。

上将分羔酒,诸军击惊池。

定须吟铁甲,应不恋金丝。

樵足锺山顶,渔蓑淮水涯。

金陵无限思,有底句来迟。

玉奁收起新妆了。

鬓畔斜枝红袅袅。

浅颦轻笑百般宜,试著春衫犹更好。

裁金簇翠天机巧。

不称野人簪破帽。

满头聊插片时狂,顿减十年尘土貌。

妾家白门杨柳下,杨柳当年系郎马。

又住钱塘杨柳边,杨柳仍藏乌哑哑。

生憎哑哑乌,逐郎郎在湖,聊复为郎提玉壶。

泛月月未起,萧萧一湖水。

向月人人道有情,未见情人为情死。

君不见白使君苏使君,一呼小蛮一朝云。

今日妾歌《懊恼》词,借问使君闻不闻?

无端再唱《金陵》乐,若个天涯不流落。

好认西湖是妾家,南屏山前多藕花。

藕花折郎手,花飘不得藕。

心知郎有他,为郎来劝酒。

一诉姊妹知,不如诉郎友。

将寻小小过西陵,月落天低江渡口。

湖平春水,菱荇萦船尾。

空翠入衣襟,拊轻桹、游鱼惊避。

晚来潮上,迤逦没沙痕,山四倚。

云渐起。

鸟度屏风里。

周郎逸兴,黄帽侵云水。

落日媚沧洲,泛一棹、夷犹未已。

玉箫金管,不共美人游,因个甚,烟雾底。

独爱莼羹美。

风气南来异,行行岁月赊。

梅香逾五岭,猿响类三巴。

时见蛮烟黑,还惊左语哗。

舟中喧水碓,城上出人家。

荔子家家种,榕阴处处遮。

居民晴着屐,市女晚簪花。

短蜮能伺影,蜼鱼会喷沙。

蛎房经雨吐,石入春华。

剑浦龙何在,螺江事可嗟。

好游非向子,录异是王嘉。

乡信难逢雁,归期易及瓜。

吾生从汗漫,世路更无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