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凉山赞佛寺 (四首选一)

西北有高山,云是文殊台。xī bĕi yŏu gāo shān,yún shì wén shū tái。

台上明月池,千叶金莲开。tái shàng míng yuè chí,qiān yè jīn lián kāi。

花花相映发,叶叶同根栽。huā huā xiāng yìng fà,yè yè tóng gēn zāi。

王母携双成,绿盖云中来。wáng mŭ xié shuāng chéng,lǜ gài yún zhōng lái。

结以同心合,授以九子钗。jiē yĭ tóng xīn hé,shòu yĭ jiŭ zĭ chāi。

翠装雕玉辇,丹髹沉香斋。cuì zhuāng diāo yù niăn,dān xiū chén xiāng zhāi。

护置琉璃屏,立在文石阶。hù zhì liú lí píng,lì zài wén shí jiē。

长恐乘风去,舍我归蓬莱。cháng kŏng chéng fēng qù,shĕ wŏ guī péng lái。

从猎往上林,小队城南隈。cóng liè wăng shàng lín,xiăo duì chéng nán wēi。

雪鹰异凡羽,果马殊群材。xuĕ yīng yì fán yŭ,guŏ mă shū qún cái。

言过乐游怨,进及长杨街。yán guò lè yóu yuàn,jìn jí cháng yáng jiē。

张宴奏丝桐,新月穿宫槐。zhāng yàn zòu sī tóng,xīn yuè chuān gōng huái。

携手呼太息,乐极生微哀。xié shŏu hū tài xī,lè jí shēng wēi āi。

千秋终寂寞,此日谁追陪。qiān qiū zhōng jì mò,cĭ rì shuí zhuī péi。

陛下寿万年,妾命如尘埃。bì xià shòu wàn nián,qiè mìng rú chén āi。

愿共南山椁,长奉西宫杯。yuàn gòng nán shān guŏ,cháng fèng xī gōng bēi。

披香淖博士,侧听私惊猜:今日乐方乐,私语胡为哉?pī xiāng nào bó shì,cè tīng sī jīng cāi:jīn rì lè fāng lè,sī yŭ hú wèi zāi?

待诏东方生,执戟前诙谐。dài zhào dōng fāng shēng,zhí jĭ qián huī xié。

熏炉拂黼帐,白露零苍台。xūn lú fú fŭ zhàng,bái lù líng cāng tái。

吾王慎玉体,对酒毋伤怀。wú wáng shèn yù tĭ,duì jiŭ wú shāng huái。

诗人简介

吴伟业(1609~1672)字骏公,号梅村,别署鹿樵生、灌隐主人、大云道人,世居江苏昆山,祖父始迁江苏太仓,汉族,江苏太仓人,崇祯进士。明末清初著名诗人,与钱谦益、龚鼎孳并称“江左三大家”,又为娄东诗派开创者。长于七言歌行,初学“长庆体”,后自成新吟,后人称之为“梅村体”。► 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四海如春,时维帝心。

遇特而感,其传至今。

宫扇之存,有此神翰。

原扬仁风,慰彼涂炭。

铁蛇在握,毒气烁烁。

拟议不来,劈口便著。

画以有声著,诗以无声名。

有声者道祖之所已知,无声者道祖之所欲为而未能者也。

这汉一生弄险,爱向风波里辊。

肩个布袋截流,脚下不知深浅。

劈箭机先,路通一线。

黄龙结制不寻常,只用阎罗断命方,生铁一团红晏下,死中再活获清凉。

羽觞更陈,厥味清凉。

饮之不烦,又有庶浆。

夜未艾止,明星浮浮。

顾言妥灵,灵兮淹留。

驮布袋,放痴憨。

回头一笑,捏怪千般。

走遍长汀人不识,诳言弥勒示人间。

身心一如,身外无馀。

咄这瞎驴,付与鼎需。

贼布告水露罪全彰,揽得西乾沸似汤。

顶上铁枷无计脱,却来东土强摊贓。

帝图草创,皇业初开。

功高佐命,业赞云雷。

憭栗之秋,骚人所悲。

彼僧何为,乃写以辞。

绝艺出尘,亦寄焉耳。

云烟苍茫,在此幅纸。

觉而动,照而寂。

云净月明,波停水碧。

圆通触处露全身,依旧脚跟浮逼逼。

入室爱用拳头,佛来也不放过。

知他是圣是凡,便敢如此乱做。

识得破,海坛马子似驴大。

刚毅近仁,志操莫渝。

性匪祝鮀,面岂子都。

有一于此,刚名可图。

云欲则柔,盖生之徒。

横也扫,竖也扫。

七佛之师,狼藉不少。

笑不露唇,见不透脱。

布袋靠得虽牢,髑髅枯眼再活。

若要活奉化,肚肠尽情拈却。

道远乎哉,触事而真。

罗公照镜,李婆映水。

鼻孔各别,娘生一般。

会与不会,福使铁钱。

劲而柔,端而遒。

奔八骥,回九牛。

功玉铉,名金瓯。

藏此书,识前修。

悟道识性,超凡入圣。

文殊一源,普贤万行。

大不可忽,细不可欺。

丘岳之崇,起於毫厘。

善恶之积,发乎隐微。

洞彻根源,迥绝机宜。

可以拈一尘融十虚以无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