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暗红稀春已幕。
燕子衔泥,飞入谁家去。
柳絮欲停风不住。
杜鹃声里山无数。
白马青衫无定据。
好底林泉,信脚随缘寓。
拼却此生心已许。
一川风月聊为主。
【注释】 ①绿暗红稀:花落叶茂,春光将尽。 【评解】 这首词着意描写暮春景色,飘逸清雅,意境极美。上片写景。燕子穿杨,绿暗红稀,杜鹃声中,春色将阑。下片写人。竹杖芒鞋,信步所之,与樵子渔父共赏这一川风月。通篇清幽闲雅,饶有韵致,表现出一种超尘出世的气度。 【集评】 薛砺若《宋词通论》:此词口吻,似隐逸方外之士所作,旷逸之气,流露纸上。 这首词,《词综》作于真人词。玉蟾先生《诗余》作葛长庚词。《全宋词》“无名氏目”录此题,全文见《词综·卷二十四》。 这首词的主旨在于表现暮春时节落拓无依的羁旅之愁。上片浓艳,下片疏淡。 “绿暗红稀”正是李清照《如梦令》中之“绿肥红瘦”,意味着绿叶成荫,而百花凋落。从“绿”、“红”二字见色彩之艳丽,而“暗”、“稀”二字,却又给人以迟暮之感,全篇感情基调已由这四字定下,以下乐景,哀景亦由此发端。“春已暮”点明时节。“燕子衔泥,飞入垂杨处”句,画感鲜明,形象优美,洋溢着生活气息,有如春的赞歌,这里写的是乐景、“柳絮欲停风不住”句,仍写暮春之景,却使人在情绪上顿觉跌落。柳絮不能自主浮沉,因风而飘泊不定,让人联想起游子之飘泊无依的情状来,这正是句中景物的寓意。下句“杜鹃声里山无数”正是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渲染悲凉气氛。“山无数”自是“乱山深处”。杜鹃一声接着一声,使人倍觉悲摧,应是哀景。词的上片就是这样通过对暮春景物的铺陈描写,由乐景引出哀景来,“柳絮”句很自然地体现出这种过度与转折,并为下片抒情留下伏笔。 下片,描绘游子形象,抒发羁旅忧愁。“竹杖芒鞋”正是颠沛流离、终日奔波的远行人之写照,“无定据”显示这远行游子的飘泊无依,同上片“柳絮”句遥相呼应。“穿过溪南,独木横桥路”承接“山无数”,点明词人立足点,即游子之所在。然后用“樵子渔师”来来往往,自得其乐,反衬游子之飘泊天涯,纵有“一川风月”又有什么心思欣赏,“一川风月”意味着夜的来临,加重羁旅无归之悲慨。“谁为主”与“无定据”及以上片之“柳絮”句暗脉相通,进一层表现客身在外,无所归依的心情。 全词有一种浓厚的时代末落气氛,与南宋后期许多士人处境吻合。词中写景全是画笔,浓淡相宜。乐景暗含迟暮色调,渗出悲凉来。乐景转出哀景,浓重地渲染悲愁气氛。寥寥几笔写景却抓住羁旅特色,构成典型环境,表现主人公之寂寞孤单。全词展现出一幅暮春风月、独木横桥路上、天涯飘泊图来,富有情韵。 (陶先淮)http://estar.rdfz.cn/resource/gz/gzyw/ywbl/qscjs/4623_sr.htm
仙子锄云亲手种。
春闹枝头,消得微霜冻。
可是东风吹不动。
金铃悬网珊瑚重。
社燕盟鸥诗酒共。
未足游情,刚把斜阳送。
今夜定应归去梦。
青苹流水箫声弄。
檐榴潺潺朝复暮。
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
素锦青袍知有处。
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负人人自负。
君看流觞,只恁良宵度。
厌浥小桃如泣诉。
东风莫漫飘红雨。
老去怕寻年少伴。
画栋珠帘,风月无人管。
公子看花朱碧乱。
新词搅断相思怨。
凉夜愁肠千百转。
一雁西风,锦字何时遣。
毕竟啼鸟才思短。
唤回晓梦天涯远。
晴带溪光春自媚。
绕翠萦青,来约东风醉。
云补断山疏复缀。
雨回绿野清还丽。
拄杖不妨舒客意。
临水人家,问有花开未。
江左风流今有几。
逢春不要人憔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