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天香·咏龙涎香

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

讯远槎风,梦深薇露,化作断魂心字。

红瓷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

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

几回殢娇半醉。

翦春灯、夜寒花碎。

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

谩余熏,空篝素被。

译文

⑴孤峤蟠烟

《岭南杂记》,“龙涎于香品中最贵重,出大食国西海之中,上有云气罩护,下有龙蟠洋中大石,卧而吐涎,飘浮水面,为太阳所烁,凝结而坚,轻若浮石,用以和众香,焚之,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孤峤就是洋中大石,蟠烟就是龙上罩护的云气。所谓的龙涎据说就是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

⑵层涛蜕月

波涛映月如闪动的龙鳞。

⑶骊宫、铅水

龙所居之处和他的涎水。黑龙称为骊龙,成语有“探骊得珠”。

⑷汛远槎风

采香的人乘木筏(槎)随潮汛而去。下面写采香后的事。

⑸梦深薇露

龙涎香要用蔷薇水(香料)调制,这里把龙涎作为有情之物来写 -- 对故乡的离梦渗透了蔷薇水。

⑹断魂心字

杨慎《词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⑺红甆候火

《香谱》说龙涎香制时要“慢火焙,稍干带润,入甆盒窨。”

⑻冰环玉指

香制成后的形状,有的像白玉环,有的像女子的纤纤细指。

⑼依稀海云天气

焚香时,前面引的《岭南杂记》说龙涎香“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好像把故居的“海云天气”都带回来了。

⑽殢娇

困顿娇柔。这里开始回想焚香的女子。

⑾花碎

这花是灯花。

⑿飞雪,小窗深闭

在故乡,外面雪花纷飞,屋内却红袖添香,纤手挑灯,读书养性两相宜,确实是太好了。《香谱》说焚龙涎香应在“密室无风处”,“小窗深闭”隐含了这个意思。

⒀荀令

三国时做过尚书令的荀彧,爱焚香。凿齿《襄阳记》,“荀令君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气不歇。”这一韵的句法今人想起白石的“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⒁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篝是遮盖香炉的笼子。古人焚香时,常把被子放在笼上熏。作者明知无用,香已燃完,还是把被子放在笼上。

注释

⑴孤峤蟠烟

《岭南杂记》,“龙涎于香品中最贵重,出大食国西海之中,上有云气罩护,下有龙蟠洋中大石,卧而吐涎,飘浮水面,为太阳所烁,凝结而坚,轻若浮石,用以和众香,焚之,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孤峤就是洋中大石,蟠烟就是龙上罩护的云气。所谓的龙涎据说就是抹香鲸的肠内分泌物。

⑵层涛蜕月

波涛映月如闪动的龙鳞。

⑶骊宫、铅水

龙所居之处和他的涎水。黑龙称为骊龙,成语有“探骊得珠”。

⑷汛远槎风

采香的人乘木筏(槎)随潮汛而去。下面写采香后的事。

⑸梦深薇露

龙涎香要用蔷薇水(香料)调制,这里把龙涎作为有情之物来写 -- 对故乡的离梦渗透了蔷薇水。

⑹断魂心字

杨慎《词品》,“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

⑺红甆候火

《香谱》说龙涎香制时要“慢火焙,稍干带润,入甆盒窨。”

⑻冰环玉指

香制成后的形状,有的像白玉环,有的像女子的纤纤细指。

⑼依稀海云天气

焚香时,前面引的《岭南杂记》说龙涎香“能聚香烟,缕缕不散”,好像把故居的“海云天气”都带回来了。

⑽殢娇

困顿娇柔。这里开始回想焚香的女子。

⑾花碎

这花是灯花。

⑿飞雪,小窗深闭

在故乡,外面雪花纷飞,屋内却红袖添香,纤手挑灯,读书养性两相宜,确实是太好了。《香谱》说焚龙涎香应在“密室无风处”,“小窗深闭”隐含了这个意思。

⒀荀令

三国时做过尚书令的荀彧,爱焚香。凿齿《襄阳记》,“荀令君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气不歇。”这一韵的句法今人想起白石的“何逊而今渐老,都忘却春风词笔。”

⒁谩惜余熏,空篝素被

篝是遮盖香炉的笼子。古人焚香时,常把被子放在笼上熏。作者明知无用,香已燃完,还是把被子放在笼上。

赏析

词人王沂孙生于南宋理宗在位之时,他的平生跨宋元两朝。南宋灭亡后,元朝总管江南浮屠的僧人杨琏真伽,盗发在会稽的南宋帝后陵墓。在启棺时,宋理宗的容貌如生时,有人说是因为含有夜明珠。掘墓者为了沥取水银,竟将其尸倒悬于树间,惨状不忍目睹,后又把他的骨头遗弃在草丛之中。有一个叫唐钰的义士,闻听这个消息悲愤异常,邀集乡人,收拾帝后遗骸埋葬。唐钰、王沂孙等人结社填词,以“龙涎香”、“白莲”、“蝉”、“莼”、“蟹”等为题,抒发亡国之痛。

  龙涎香是海洋中抹香鲸之肠内分泌物,并非龙吐涎之所化。抹香鲸是一种海上鲸鱼,长达五六丈,鼻孔位于头上,常露出水面喷水,想象为龙,据传有云气罩护。“孤峤蟠烟,层涛蜕月,骊宫夜采铅水”,叙写词人对于龙涎所产之地以及鲛人至海上采取龙涎之情景的想象。“孤峤”实在指的就是传说中龙所蟠伏的海洋中大块的礁石,让人不由想到奇幻的想象。至于“蟠烟”二字所写的蟠绕的云烟,指的就是传说中之所谓“上有云气罩护”,而碧山在“烟”字上用一“蟠”字,想到龙蛇之类的“蟠”伏。短短的四个字,碧山已写出了他对于龙涎之产地,和海峤的奇妙景象。次句“层涛蜕月”写鲛人至海上采取龙涎时之夜景。“蜕”月,使人引起对龙蛇的联想。意谓月光在层涛中的闪动,如同自层层波浪的蜕退中吐涌而出,又正似龙蛇之类鳞甲的蜕退。“蜕”字,即紧扣题目,又写出月光闪动的情景。是用得极奇妙而又极为恰当真切的一个字。而且此一“蜕”字,正好与上一句的“蟠”字遥遥相对,文法上极工整,同样强烈地暗示着对于神话中所传说的“龙”的想象。“骊宫夜采铅水”,“骊”字盖指骊龙而言,“骊宫”谓骊龙所居之地,遥应首句“蟠烟”的“孤峤”。“夜”指取龙涎时为夜晚,和前面所表示的“月”相应。而且用“铅水”以代龙涎,为读者提供了极为多义的暗示。龙涎乃是铅水,是一种白色的,有香气的铅水。

  至于就章法结构而言,则从首句“孤峤”之写地,次句“蜕月”之写夜,至此句“采铅水”之写事,过渡自然,而不平淡。“讯远槎风”便写其和“骊宫”相去已远。“汛”字为潮汛之意:“槎”字指鲛人乘槎至海上采取龙涎,随风趁潮而远去,于是此被采之龙涎遂永离故居不复得返矣。此典出自张华《博物志》“有人居海上,年年八月见浮槎去来不失期”。下面“梦深薇露”,写此龙涎被采去以后之遭遇。“薇露”意指蔷薇水是一种制造龙涎香时所需要的重要香料。然则此远离故土之龙涎当其在“薇露”之香气中共同研碾之时,怀念过去,梦想未来。故曰“梦深薇露”也。“化作断魂心字。”碧山既将龙涎视为如此有情之物,于是此有情之龙涎遂于经过一番研碾之后化而为”断魂“之”心字“。”心字“原来正是一种篆香的形状,明杨慎《词品》即曾载云:所谓心字香者,以香末萦篆成心字也。”“心字”原为龙涎香被制成之后所可能实有之形状,只是碧山在“心字”前又加了“断魂”二字,更着重描写龙涎化为“心字”以后凄断的心魂。自”汛远槎风“之遥远的追忆,经过“梦深薇露”之磨碾的相思,到“化作”“心字”的凄断的心魂,想象之丰富,感受之深锐,则非常人所能揣度也。

  “红甆候火,还乍识、冰环玉指。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写龙涎被焙制成的各种形状,和被焚时的情景。“红甆”指存放龙涎香之红色的甆盒,“候火”指焙制时所需等候的慢火。至于“冰环玉指”则当指龙涎香制成的形状。王沂孙把“冰环”与“玉指”连言,如同写女子之纤手玉环,遂使读者顿生无数想象。前面还有着“乍识”二字,用得奇巧。一“乍”字但通出初睹佳人的惊喜之状,写出龙涎香之珍贵与味之精美。“一缕萦帘翠影,依稀海天云气”,真切地写出了龙涎香被焚时“翠烟浮空,结而不散”的实景,而且更在帘前一缕翠影的萦回中,暗示了多少磨难而不毁两情缱绻的相思,更在海天云气的依稀想象中,暗示了多少对当年海上的“孤峤蟠烟”的怀念。

  上半阕在一缕香烟的萦回缥缈中,把对龙涎香制作的过程做了总结。下半阕从“几回殢娇半醉”到“小窗深闭”,通过上阕龙涎香本身的叙写,而开始回忆起当年在焚香之背景中的一些可怀念的情事来。

  “几回”是怀想当年之事也。“殢娇半醉”的“殢”原为慵倦之意,此处意为半醉时的娇慵之态,自当为男子眼中所见女子之情态。此着重写焚香一事。“剪春灯、夜寒花碎”,接写女子之动作,写一女子之剪灯花而已,春是“春”灯,花为碎花,便显出了无限娇柔旖旎之情调,“夜寒”则以窗外之寒冷反衬窗内之温馨。“更好故溪飞雪、小窗深闭”,窗外的严寒飞雪“深闭”的“小窗”中“殢娇半醉”之人的“剪春灯”此处写情写事,出语甚妙。“故溪”,原为当日故园家居时所经常享有之情事,又遥遥与前面的“几回”相呼应。龙涎香之所以可贵,原在其有着一种“翠烟浮空,结而不散”的特质,特别是在“密室无风处”。此处写人事是虚笔,实乃写龙涎香也。

  “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把前面所着意描写的焚香、剪灯等温馨旖旎的情事,蓦然一笔扫空,有无限悲欢今昔之感在于言外。“荀令”据习凿齿《襄阳记》所载云:“荀令君至人家坐幕,三日香气不歇。”指的是三国时代尚书令荀彧。“荀令”素爱熏香。“荀令如今顿老,总忘却、樽前旧风味”,意为:如今之荀令已经老去,无复当年爱熏香之风情况味矣。“顿”字,刻意描写光阴之消逝、年华之老去恍如石火、电光之疾速。“樽前”则正与前面之“殢娇半醉”相呼应,可见其温馨如彼之往事,固久已长逝无回,甚至在记忆中也难于追忆了。因而“总忘却”忘却不易,因此“谩惜余熏,空篝素被”,无限往事虽空而旧情难已。“篝”字指的是熏香所用的熏笼,香于笼中而熏的衣物。此时既已不复有熏香之事,是“篝”内已“空”矣。独留一丝怅然而已。

  然而此“余熏”虽然尚在,而往事则毕竟难回,故曰“谩惜余熏”也。碧山此词,于结尾之处,写一种难以挽回的悲哀,让人低回宛转、怅惘无穷,所写的主题虽然只是无生命、无感情的龙涎香,多借用典故,但在丰富的想象和精心地组织和安排下,让“物”有人情。

诗人简介

王沂孙,字圣与,号碧山、中仙、玉笥山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年辈大约与张炎相仿,入元后曾任庆元路学正。有《花外集》,又名《碧山乐府》。► 6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还比蒲桃天上植。

稚柳阴中,蜀锦开如织。

万岁藤边娇五色。

宜春馆里香寻觅。

七十二行鲜的的。

岁岁如今,早趁薰风摘。

金掌露浓堪爱惜。

龙涎华润凝光碧。

多情为我香成阵。

摇风影似凝,带雪香如抱。

开尽南枝到北枝,不道春将老。

飘飖姑射仙,谁识冰肌好。

会有青绫梦觉人,可爱池塘草。

倚花傍月,花底歌声彻。

最好月筛花影,花月浸、香奇绝。

双溪秋月洁。

桂棹何时发。

客里明朝送客,多少事、且休说。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昔年曾到神清洞。

笑领希夷非夙梦。

看时须到月边乌,养处且论铅与汞。

土膏仍有黄芽动。

神水浇香灵气种。

夜深谁伴玉琴闲,鹤在九华松露重。

死心室内,移身移步。

日日香灯,朝朝话堕。

稽首齐安王,铁蛇横大道。

惟德声香,升闻八方。

奥神临之,来从帝乡。

万灵景术,有烨其光。

监我精纯,降福穰穰。

豆蔻雨分霁,翠蟳雪炊香。

淡烟疏雨东篱晓。

菊团凄露真珠小。

青蕊抱寒枝。

因谁特故迟。

曾是骚人盼。

羞做茱萸伴。

揉破郁金黄。

与君些子香。

红炉焰里结冰霜,收拾侬家妙有方,舌本要资云水味,鼻端相助蕨薇香。

扫归茅舍閒堆雪,坐照金盘净发光。

去去道人成底事,芳滋许我活枯肠。

五斗相逢,千锺一饮,古今乐事无过。

香生银瓮,浮蚁浴春波。

潋滟光凝盏面,轻风皱、浅碧宫罗。

乘欢处,倾罍痛饮,珠贯引清歌。

云何。

君不饮,良辰美景,聚少离多。

忍怎放春风,容易蹉跎。

但愿一樽常共,花阴下、急景如梭。

须乘醉,雕鞍归去,争看醉颜酡。

春风未肯催桃李,留得疏篱浅淡香。

竹才生便直,梅到死犹香。

香野锦林谁是主。

身作琵琶,调全宫羽,佳人自然用意。

宝檀槽在雪胸前,倚香脐、横枕琼臂。

组带金钩,背垂红绶,纤指转弦韵细。

愿伊只恁拨梁州,且多时、得在怀里。

寒透珠帘怯晓霜。

灰飞缇室验回阳。

坐看红日上修廊。

泉泻龙头深泛酒,烟凝象口暖吹香。

及时歌舞意何长。

前生檐葡林中梦,到死旃檀国里香。

含章檐下眉如月。

融酥和粉描疏雪。

桃杏莫争春。

凌风台畔人。

如今千万树。

零乱孤村雨。

和雨滴瑶觞。

归来肌骨香。

昨夜新阳回候馆,芳菲正满霜林。

此时珍赏重千金。

谁知红粉艳,还有岁寒心。

风动霞衣香散漫,酒醺丹脸深沈。

妖娆偏称美人簪。

一枝无处赠,折得自孤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