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送人之天台

行李一枝藤,云边晓扣冰。xíng lĭ yī zhī téng,yún biān xiăo kòu bīng。

丹经如不谬,白发亦何能。dān jīng rú bù miù,bái fà yì hé néng。

浅井仙人境,明珠海客灯。qiăn jĭng xiān rén jìng,míng zhū hăi kè dēng。

乃知真隐者,笑就汉廷征。năi zhī zhēn yĭn zhĕ,xiào jiù hàn tíng zhēng。

诗人简介

李洞,字才江,人,诸王孙也。慕贾岛为诗,铸其像,事之如神。时人但诮其僻涩,而不能贵其奇峭,唯吴融称之。昭宗时不第,游蜀卒。诗三卷。 晚唐诗人李洞有一百七十余首诗歌(残句六句)流传至今,其中涉及蜀中的诗篇约有三十首,占其创作总量的六分之一,足见蜀中经历在其诗歌创作中占有的重要地位。► 16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彼云雨兮,曾莫之私。

黍稷繁芜兮,草木其宜。

田野不辟兮,其谁荒之。

远人之思兮,其谁来之。

其勤其施,惟先君之思。

白云际天隅,峰峰争秀出。

浩浩水石滩,归鸟时灭没。

我欲茅三间,巢此重叠峰。

我欲舟一叶,钓此苍茫中。

君从何处得此石,千岩万壑在方尺。

李成范宽格深秀,关仝荆浩骨峭特。

殆非一人之所能,欲穷其源不可得。

君言此物出零陵,远近来去皆天成。

是中能著元次山,刻诗勒颂留孱颜。

后来柳子曾作守,铭记摹写无遗闲。

二子去后精魄在,文章散落水石间。

鬼神往往窃余巧,戏弄笔墨留斑斑。

赠我以作书砚屏,林风石月秋冷冷,萧斋静对如有聆。

元子柳子突出也大奇,今日之事我为之。

圣人之德,无加于孝。

思皇孝宗,屡行立教。

始终纯诚,非日笑貌。

于万斯年,是则是俲。

田彼黍矣,则食於秋。

我人之耕,载芟载薅。

岂不惮劳,将食无攸。

旧贡包茅地,中存古意长。

去程逢岳雪,上事带春阳,雾结硃砂气,波流白芷香。

大夫祠寂寞,烦与奠椒浆。

喝如雷,棒如雨。

大地绝纤尘,回头无觅处。

地觅处,昨日有人从天台来,却往径山去。

禅床默默,无得之得。

寒淡赋心,清贫入骨。

秋彻鲛人之家,霜摩老兔之窟。

万象影中兮自纵自横,百草头上兮随出随没。

初五初十,铁蛇钻不入。

有也莫将去,无也莫将来。

南岳自南岳,天台自天台,那更峨嵋对五台。

治源先生高七十,山水病僻不可瘳。

灶无炊烟不顾计,穷幽极怪如仇雠。

有时清风明月对景,霹雳拔却大树不回头。

四方泉石朝入耳,杖屦百里夕已投。

大笑箕山不敢出,走避轩冕岂自由。

天台雁荡泼上心,暑焦毛发不肯留。

索纡长淮下平席,倒指计日观怒涛。

君诗功刻造化骨,吴越气象当先愁。

古今吟力未到处,好句愿备幽人收。

此行诗是图画画山笔,归日借我目一游。

青螺江上梅花暮。

有姑射、神仙侣。

剩把明珠倾满斛。

老仙源委,玉妃风韵,真是欺蛮素。

彩鸾齐跨山中去。

浑似天台旧时路。

试问风流春几许。

芳心嫩叶,如今时候,好景才三五。

浮利浮名挽不来,故山归去恰春回。

马兰旋摘和菘煮。

枸杞新生傍菊栽。

庭树夜留山鸟宿,洞门早为野支开。

明年我亦天台寺,相伴芒鞋蹋古苔。

天台华顶飞丹霞,飞梁绝壁仙人家。

刘郎归去不复返,千年药径生蠙蛙。

老翁家住山谷口,入山往往逢青华。

授之长生不死药,山头采采札与砂。

炼养火鼎成黄芽,日虀蔓菁饭胡麻。

方瞳丹颊生鼎花,犹为人世忧龙蛇。

下游汗漫周八遐,手持药管青牛车。

更资易数余齿牙,占步祸福百不差。

朅来访我一舍蜗,剧谈世事长吁嗟。

我语君,君试听,劝君不用六十四卦推天星。

但原得君肘后之丹经,普度百万亿生灵。

君不见安期生、李少君,一匕神楼生羽翎。

入无间,升苍冥。

造物虽有数,不能囿无形。

人人绝粒餐琼英,免堕颠崖受苦辛。

此个散人姓谢。

富贵荣华不藉。

猛烈入玄门。

修葺洞天台榭。

台榭。

台榭。

自有花开不谢。

司天台,仰观俯察天人际。

羲和死来职事废,官不求贤空取艺。

昔闻西汉元成间,上陵下替谪见天。

北辰微闇少光色,四星煌煌如火赤。

耀芒动角射三台,上台半灭中台坼。

是时非无太史官,眼见心知不敢言。

明朝趋入明光殿,唯奏庆云寿星见。

天文时变两如斯,九重天子不得知。

不得知,安用台高百尺为。

屋前基业,屋后生涯。

堂堂妙用,不假安排。

暑退凉飚起,燕归鸿雁来。

天台南岳,峨嵋五台。

新罗击鼓大唐斋。

海水竭,台山缺,皇家宝祚无休歇。

烹金之炉,铸人之模,净名一默。

国师三呼,你诸人又向甚麽处摸索。

于嗟古之道邈即远兮,日陵夷而就衰。

群儒角逐异端竞进兮,圣涂榛枳幽昧而难知。

君独耻从众人之后兮,轩然高举远取而穷追。

拨去虹蜺汛扫氛浊兮,廓然乃得睹夫朝曦。

授邑於雒之南兮,始即学今得而施。

归风俗於醇厚兮,又何西门卓鲁之足为。

消奸化桀折牙杜蘖兮,寂不知其所之。

何者为令这德兮,黄童皓首接手而游嬉。

菽粟露积牛羊被野兮,百里独比於太古之时。

予愿解冠弃佩兮,受一廛於伊之野。

蓑身笠首兮,同邑民以熙熙。

脚絣紧系兴无穷。

拄杖挑云入乱峰。

欲识老僧行履处,天台南岳旧家风。

学古入官非易事,同寅协恭第一义。

昨汝行矣重吾忧,今吾闻之为汝喜。

有如此广文先生,真所谓法家拂士。

寄声忽到我,用情应为汝。

我欲谢之难为语,汝其听之告以意。

古天台,多士类,文有风樯阵马之奇,气有霜林老鹘之鸷。

镇之以静重,行之以平易。

艰难见初心,苦淡得真味。

人谓著脚危于渊,我知进德此其地。

汝不见范文正公家书片幅戒子侄,有事只与同官议。

又不见欧阳朋党一论质鬼神,同道相益乃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