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芃芃棫朴,薪之槱之。
济济辟王,左右趣之。
济济辟王,左右奉璋。
奉璋峨峨,髦士攸宜。
淠彼泾舟,烝徒楫之。
周王于迈,六师及之。
倬彼云汉,为章于天。
周王寿考,遐不作人?
追琢其章,金玉其相。
勉勉我王,纲纪四方。
棫树朴树多茂盛,砍作木柴祭天神。周王气度美无伦,群臣簇拥左右跟。
周王气度美无伦,左右群臣璋瓒捧。手捧璋瓒仪容壮,国士得体是贤俊。
船行泾河波声碎,众人举桨齐划水。周王出发去远征,六军前进紧相随。
宽广银河漫无边,光带灿烂贯高天。万寿无疆我周王,培养人材谋虑全。
琢磨良材刻纹花,如金如玉品质佳。勤勉不已我周王,统治天下理国家。
⑴芃(péng)芃:植物茂盛貌。棫(yù)朴:棫,白桵(ruǐ);朴,枹(bāo)木,二者均为灌木名。
⑵槱(yǒu):聚积木柴以备燃烧。
⑶济(jǐ)济:美好貌。或音qí,庄敬貌。辟(bì)王:君王。
⑷趣(qū):趋向,归向。
⑸奉:通“捧”。璋:即“璋瓒”,祭祀时盛酒的玉器。
⑹峨峨:盛装壮美的样子。
⑺髦士:俊士,优秀之士。攸:所。宜:适合。
⑻淠(pì):船行貌。泾:泾河。
⑼烝徒:众人。楫之:举桨划船。
⑽于迈:于征,出征。
⑾师:军队,二千五百人为一师。
⑿倬(zhuō):广大。云汉:银河。
⒂遐:通“何”。作人:培育、造就人。
⒃追(duī):通“雕”。追琢,即雕琢。
⒆纲纪:治理,管理。
关于此诗的主旨,历代学者看法很不一致,主要有两种意见。《毛诗序》云:“文王能官人也。”“官人”语出《尚书·皋陶谟》:“知人则哲,能官人。”意谓善于选取人才并授以适当官职。而姚际恒《诗经通论》则曰:“此言文王能作士也。小序谓‘文王能官人’,差些,盖袭《左传》释《卷耳》之说。”“作士”一语直接取自此诗的“遐不作人”。孔颖达疏:“作人者,变旧造新之辞。”朱熹《诗集传》:“作人,谓变化鼓舞之也。”概而言之,即为培育造就人才及鼓舞振作人心。其实这两种意见并无大异,小序着眼的是前三章,故得出“官人”的结论,姚氏着眼的是后二章,故得出“作士”的结论。“官人”也罢,“作士”也罢,都离不开周王的盛德。
全诗五章,每章四句。除第二章外,其余四章均以兴为发端,这在《大雅》中是罕见的。
首章以“棫朴”起兴。毛传释曰:“山木茂盛,万民得而薪之;贤人众多,国家得用蕃兴。”此是将棫朴喻贤人。而《诗集传》释曰:“芃芃棫朴,则薪之槱之矣;济济辟王,则左右趣之矣。”意为灌木茂盛,则为人所乐用,君王美好,则为人所乐从。此是将棫朴喻君王。毛传释兴,每每孤立地就兴论兴,所以兴与下文的关系往往显得牵强附会。朱熹释兴,总是将起兴句与被兴句有机地联系起来,符合其“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词”的兴的定义。就此章而言,朱熹的解释似更为合理。
首章是总述,总述周王有德,众士所归。而士分文、武,故二、三篇又分而述之,以补足深化首章之意。
二章四句皆为赋。前两句“济济辟王,左右奉璋”承上两句“济济辟王,左右趣之”而来,而又启出下两句:“奉璋峨峨,髦士攸宜。”“璋”有二解,一为“牙璋”,发兵所用;一为“璋瓒”,祭祀所用。马瑞辰《毛诗传笺通释》云:“此诗下章言六师及之,则上言奉璋,当是发兵之事。故传惟言半圭曰璋,不以为祭祀所用之璋瓒耳。”据此,此章则与下章一样,均与武士有关。但马瑞辰注意了下章的“六师”而疏忽了此章的“髦士”。“髦士”在《诗经)中凡二见,另一为《小雅·甫田》中的“攸介攸止,烝我髦士”。《甫田》的髦士肯定为文士(多以为是田畯,即农官),故此诗恐亦不例外。所以璋还是训“璋瓒”为好。
三章以“泾舟”起兴。朱熹《诗集传》以为舟中之人自觉划动船桨实喻六师之众自觉跟随周王出征,云:“言‘淠彼泾舟’,则舟中之人无不楫之。‘周王于迈’,则六师之众追而及之。盖众归其德,不令而从也。”方玉润《诗经原始》亦云:“文王征伐,六师扈从,有似烝徒楫舟,则其作武勇之士也又可见。”齐诗根据此章末两句“周王于迈,六师及之”而断定此诗是言文王伐崇之事,后人多有从之者。其实以诗证史可信,以史证诗难信,况且把诗中所言一一坐实并无多大意义,所以还是把此章看作泛言为好。
如果说前三章是以众望所归来烘托周王的话,那么后两章则转为直接的歌颂了。
四章以“云汉”起兴。郑笺曰:“云汉之在天,其为文章,譬犹天子为法度于天下。”诸家多认为“云汉”乃喻周王。末句“遐不作人(何不培养人)”虽是问句,实则是肯定周王能培育人。严粲《诗缉》云:“董氏曰:‘遐不作人,甚言其作也。”’类似的用法还见于《小雅·南山有台》“乐只君子,遐不眉寿”、“乐只君子,遐不黄耇”。
末章的兴义较难理解。朱熹在《诗集传》中曰:“追之琢之,则所以美其文者至矣。金之玉之,则所以美其质者至矣。勉勉我王,则所以纲纪乎四方者至矣。”他还在《诗传遗说》中补充道:“功夫细密处,又在此一章,如曰‘勉勉我王,纲纪四方’,四方都便在他线索内牵著都动。”他答人问“勉勉即是纯一不已否?”又曰:“然。如‘追琢其章,金玉其相’,是那工夫到后,文章真个是盛美,资质真个是坚实。”二者合而言之,也就是说:精雕细刻到极致,是最美的外表,纯金碧玉到极致,是最好的质地,周王勤勉至极,有如雕琢的文彩和金玉的质地,是天下最好的管理者。如此释诗,似太迂曲,所以很多人并不把前两句视作兴,他们认为,“追琢其章”“金玉其相”的“其”指的就是周王,意谓周王既有美好的装饰,又有优秀的内质,而又勤勉不已,所以能治理好四方。
此诗是《大雅》的第四篇,与前三篇一样,也是赞美周王的作品。但赞美的究竟是哪一位,却不像前三篇那样具体有所指,只是因为诗中提到“周王寿考”,而传说周文王活了九十七岁,所以历来认为非文王莫属。
洗眼乾坤正,回头日月新。
百年垂半日,千载中兴辰。
凤下辉堪揽,河清颂好陈。
真逢击壤乐,犹欲叩阍申。
忆昨衣冠祸,将舒刀锯嗔。
风云资腐质,霜露落饕唇。
兰狖三宫拟,桐封五等频。
倾储窃弓玉,空厩赐麒麟。
金虎通严寝,城狐列要津。
貔貅符悉绾,鹰隼翅虚振。
对簿陈公老,收赀萧傅贫。
忠肝涂赤石,义骨莽黄尘。
独座生令喜,诸生死效颦。
山河青海并,俎豆素王邻。
不愧曹嵩假,宁忧王莽真。
遣弓安霡业,凭几密丝纶。
光夏传家吉,从商及弟亲。
三灵呵玺绂,九庙集吟呻。
呼吸皇图巩,张弛祖德遵。
威弧入手劲,衢酌匠心匀。
艾捷三年效,丛收七日神。
天恩正稠叠,霆断不逡巡。
豕肆然灯腹,翚经衣宝身。
剥肤消积甲,按月辇亡珍。
一洗宫庭孽,惟余旃厦寅。
山龙蠲泽国,简蠹课严宸。
花静崆峒昼,云遥雒水春。
乙书延伟论,甲第伫勋臣。
幽魄含彪炳,明姿出暧堙。
望云同梦寐,吟泽破酸辛。
饭瓮家家备,酺觞个个醇。
黄龙神雀降,丹甑白环臻。
斯世皆醰粹,吾兄尚隐沦。
西川豪杰士,南国放流人。
拔薤威谁匹,吟花语绝伦。
偷金逢怨口,酌水别遗民。
强项违廷简,冥心惬野莼。
声非《五噫》激,文似《九歌》驯。
黼黻皇猷烂,丹青帝德纯。
如无青史采,定下紫泥询。
朴簌终相倚,浮华蚤见甄。
飘零伤物役,衰谢困躬畇。
鉏止公畦棱,行穷墅渎滨。
扣舷随泛泛,持翳入蓁蓁。
筒洒时牵鲫,竿投夜揭。
龟巢知足雨,鸟食卜盈囷。
小赋夸乌柿,遐瞻陟白絺。
时清襜里隐,主圣务光踆。
壤室琴声满,绳枢辙迹湮。
因歌太平曲,停酒拭乌巾。
斯文当两都,江夏世无双。
叔度初不言,汉庭望风降。
中间眇人物,潜伏老崆谾。
本朝开典礼,棫朴作株桩。
世父盛文藻,如陆海潘江。
三战士皆北,韔弓锦韬杠。
白衣受传诏,短命终萤窗。
梦升卧南阳,耆旧无两庞。
空鑱欧阳铭,松风悲陇泷。
四海群从间,尔来颇琤淙。
主簿吾宗秀,其能任为邦。
躯干虽眇小,勇沉鼎可扛。
择师别陈许,取友观羿逄。
折腰佐髯令,邑讼销吠尨。
时邀府中饮,下箔蜡烧釭。
红裳笑千金,清夜酒百缸。
同僚有恶少,嘲谑语乱哤。
君但隐几笑,诸老叹敦厖。
况乃工朱墨,气和信甚矼。
持此应时须,十年拥麾幢。
相逢常鞅掌,衙鼓趋(上鼔下夅)。
簿书败清谈,汗颜吏枞枞。
临分何以赠,要我赋兰茳。
黄华虽众笑,白雪不同腔。
野人甘芹味,敢馈厌羊羫。
顾子百短拙,饱腹戆胮肛。
惟思解官去,一丘事耕(右鬯下換ハ夊。
君当取富贵,钟鼓罗击撞。
伏藏鼪鼯径,犹想足音跫。
古寺坏壁存菩提,又有达磨苍龙如。
我来问讯若旧积,宇宙中间真蘧庐。
朋侪邂逅谁亲疏,秋风相对一笑醵。
杯行草草复徐徐,山僧野朴谈古初。
谓元城老当此居,浩叹不足歌继之。
满庭灿灿木鞭蕖,疑是莱柏邓栟榈。
人多病俗不可医,天欲废疲乏还从渠。
儒生腹大能几围,但教盛酒勿盛书。
渠渠新学,徐卿始作。
伊谁克完,季子仲宽。
维此新学,始亦甚隘。
爰斤爰构,以就于大。
其大维何,有门言言。
有堂轩轩,有庑骞鞬。
有阶平平,高墉连连。
凿池溅溅,树木芊芊。
凡民之俊,其来如云。
小心鞠躬,不軿以勤。
维昔玄圣,训言斯明。
百工居肆,匪肆不成。
嗟嗟尔俊,亦既知止。
岂徒诵言,厥有微旨。
其旨维何,曰仁与义。
明明仁义,不远甚迩。
尔求其方,先我孝悌。
维此孝悌,为仁之始。
始于家邦,终于四海。
昔为棫朴,今则楩槠。
昔为碔砆,今焉璠玙。
是蓄是储,邦家之需。
嗟嗟尔俊,克就兹美。
谁其始之,徐氏父子。
徐氏父子,可谓曰贤。
我歌我诗,刻于学宫。
以告后人,以永其传。
芦溪之山高插天,莲峰更压芦溪山。
峰头青壁几千年,谁知玉阙藏神仙。
平明采樵陈氏子,五云深处楼台起。
中有攻仙白玉冠,方瞳射人秋自寒。
台前一道白莲泉,七始花开一成莲。
固知此子无仙骨,只以{左彳右空}{左彳右同}入仙室。
低头乞命却走回,尚复褰裳取莲实。
归来疑信互相传,朴哉此子非妄言。
安知琼楼玉室峭千尺,即非面前崔嵬一片石。
安知世人俗气厚如山,翻把琼楼玉室作石看。
亦非仙人幻作石,世人俗眼自不识。
安得鸿都道士白玉簪,持我此诗扣青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