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去二三里,烟村四五家。
亭台六七座,八九十枝花。
到二三里远的地方,有四五个生着炊烟的人家。
路过六七座亭台楼阁,周围有十几枝花。
去:从这里走出去的意思。
里:我国原用的长度单位,一里等于500米。
烟村:炊烟缭绕的村子。
亭台:供游人观赏、眺望和休息的亭子。
枝:通常是细长的从树主干或大枝上长出的细茎或者由植物芽苞长出的嫩茎或部分。
诗人在阳春三月去共城(今河南辉县)游玩时,看到了乡间野外的骀荡春光和迷人的乡村风物,为了表达诗人的闲适心绪和充分享受生活的积极人生态度,所以写下了这首诗。
这是一首儿歌。此诗选取诗的第一句作标题,这是古诗标题的一种方法。“一去二三里”,即从这里走出去几里路远的意思。“二三”表概数,并非实指。下文中的数字也是这种用法。
这是儿歌中的数数歌。内容简单,又画面生动。富有节奏、韵律感,读来琅琅上口。诗句由一至十这十个数字串起来,却又描绘出了一幅宁静优雅、富有生气的乡村生活图。
雪片冬深玩易编,正公和气理尤浑。
八分写就龙蛇走,岩藤涧树常蜒蜿。
莲荡飘裾紫阳学,归来拂拭莓苔痕。
岩前世事几兴废,道无今古终长存。
新来五马栽桃李,生平伊洛期穷源。
下车一笑抚江阁,片心飞度苍崖根。
生香动荡满幽谷,秋丛濯雨抽兰荪。
露华滴晴舞夜鹤,云叶卷霁吟朝猿。
衰翁白首野人服,不爱市井怜山村。
太守招来说好语,翠萝有路犹堪扪。
听终不敢谢疲苶,瘦筇强拄岩檐门。
遗书欲傍梅花读,祗恐使人昭昭己昏昏。
蚕丛今岁看灯宵,可人只有峡中州。
白帝纶巾隐敌国,胜势蜀尾连吴头。
竹枝歌舞喧城市,春声泛鸥腊浮蚁。
府主山村耕稼心,挈客衔杯聊尔尔。
咿哑蛮唱杂隆冬,老者前导幼者从。
不贪嬉惰乐游治,只记时序还桑农。
村村蓑笠儿童队,桑上鸡声花底吠。
春归野烧雪初融,日上高峰寒早退。
生意著人人莫知,但见绿草生清凄。
雪戍坐敛荆江北,月华静照峨眉西。
此意洪濛不可道,张皇恐被人风恼。
酒浇象澦石无言,春不生荣冬不槁。
穿花燕曲弄繁弦,来寻故壘堂前。
呢喃似与游人语,今宵行乐宁徒然。
得贤千里只须一,大公方雨无他术。
厚地不填无底谷,万流岂涨沧溟溢。
我谈此语费形容,有似樵声个个同。
野蚕作蚕自缠缚,拈弄轻丝大巧中。
君不见邻女效颦人爱少,万目睽睽分丑好。
问讯江南客。
怕秋崖、苔荒诗屋,云侵山屐。
留得钓竿西日手,梦落鸥傍鹭侧。
倩传语、溪翁将息。
四十飞腾斜暮景,笑双篷、一懒无他画。
惟饱饭,散轻策。
世间万事知何极。
问乾坤、待谁整顿,岂无豪杰。
水驿山村还要我,料理松风竹雪。
也不学、草颠诗白。
自有春蓑黄犊在,尽诸公、宝马摇金勒。
容我辈,醉云液。
千里行秋,支筇背锦,顿怀清友。
殊乡聚首。
爱吟犹自诗瘦。
山人不解思猿鹤,笑问我、韦娘在否。
记长堤画舫,花柔春闹,几番携手。
别后都依旧。
但靖节门前,近来无柳。
盟鸥尚有。
可怜西塞渔叟。
断肠不恨江南老,恨落叶、飘零最久。
倦游处,减羁愁,犹未消磨是酒。
游客值春辉。
金鞍上翠微。
风逆花迎面。
山深云湿衣。
鴈持一足倚。
猿将两臂飞。
戍楼侵岭路。
山村落猎围。
道士封君达。
仙人丁令威。
煮丹于此地。
居然未肯归。
喜乐山村,风月知音,信任岁华交换。
终日掩柴门,处幽轩,闲看古书慵倦。
住坐从容,独行独步,都把声名断。
抱守元阳,情忘境灭,气神和冲,升沉无碍,玉炉炼至宝,欲结清凉,重生温暖。
寂寂空空,没空色养,真源返扑,默默熟惯。
静静与清清,觉心猿意马,没丝毫乱。
放旷无拘,恣情散诞。
自在逍遥,行满与功成,得无生,尽他鸟兔走,飞腾休管。
世情远。
修真之士休宜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