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殊涂听所安,山林何得贱衣冠。chū chù shū tú tīng suŏ ān,shān lín hé dé jiàn yī guān。
华歆一掷金随重,大是渠侬被眼谩。huá xīn yī zhì jīn suí [zhòng,chóng],dà shì qú nóng bèi yăn mán。
这首诗批评重山林隐士诗轻贱台阁仕宦诗的现象。方回《瀛奎律髓》崇尚“格高”,即古代知识分子所谓嶙峋傲骨、孤芳自赏的精神风貌,认为台阁仕宦都是脑满肠肥、道貌岸然、功名利禄熏心、仁义礼智满口之徒的卖弄学理、琢句雕章以欺世盗名,往往偏重江湖道学,或有借以自重。元好问借质疑三国时华歆掷金的典故对这种现象提出了质疑。
礼备乐成,干健天行。
帝容有穆,佩玉锵鸣。
七佛已前只与麽,七佛之后亦复然。
片云生晚谷,孤鹤下辽天。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扑落非他物,纵横不是尘,山河及大地,全露法王身。
毡拍板,无孔笛。
狭路相逢,五音六律。
出一丛林,入一丛林。
不具参方眼,难透祖师心。
虎憎鸡嘴,闻者畏之。
后人衡鉴不高,唤作二俱弄险。
白圭无玷,顽石点砂。
转关一拶,佛祖仇雠。
咦,咬猪狗汉转风流。
万椟之衬,一絇之丝。
妥之诵之,谁为此施。
归之后神,神日何为。
不宰之功,荡然四垂。
天得一以清,元正启祚。
地得一以宁,万物咸新。
且道衲僧得,一合作麽生。
太平歌有道,和气笑迎春。
簇簇上来,却之不回。
簇簇下去,留之不住。
於斯立片时,瞬目不扬眉。
嘉栗旨酒,博腯牲牷。
神鉴孔昭,享兹吉蠲。
夙夜毖祀,孝以奉先。
永锡纯嘏,功格于天。
非衣不传於法,非法不授於衣。
衣既已授,法若为传。
玲珑八面自回合,峭峻一方谁敢窥。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树倒藤枯,毒蛇横路。
咄咄咄,缩头去。
一言相契,万古不移。
柳眼发新条,梅花满旧枝。
秋风高,秋叶脱。
乱走衲僧,天涯海角。
宗通说通,抹过西东。
无两舌头,有双箭锋。
因甚如此,闽蜀同风。
坏与不坏,言端语端。
舌头咬破,自觉心酸。
大随投子,终无两般。
万里区区,独自往还。
[圜钟为宫]金行告遒,玉律分秋。
礼藏西郊,毖祀聿修。
精意潜过,永孚于休。
神之听之,爰格飚施。
百岁光阴如劈箭,无常生灭日迁变。
唯有摩诃般若多,耀古腾今无背面。
见不见,碗子扑落地,碟子成八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