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八哀诗。故司徒李公光弼

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

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

人安若泰山,蓟北断右胁。

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

二宫泣西郊,九庙起颓压。

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

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

高视笑禄山,公又大献捷。

异王册崇勋,小敌信所怯。

拥兵镇河汴,千里初妥帖。

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

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

大屋去高栋,长城扫遗堞。

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

雅望与英姿,恻怆槐里接。

三军晦光彩,烈士痛稠叠。

直笔在史臣,将来洗箱箧。

吾思哭孤冢,南纪阻归楫。

扶颠永萧条,未济失利涉。

疲苶竟何人,洒涕巴东峡。

赏析

作品赏析

  【卢注】哀司徒者,哀其匡复大功,受谤未明而没也。《唐书》:光弼,营州人。【朱注】司徒已封王,赠太保。止称司徒者,其功名著于司徒时,盖从时人所称耳。  司徒天宝末,北收晋阳甲①。胡骑攻吾城,愁寂意不惬。人安若泰山②,..蓟北断右胁③。朔方气乃苏,黎首见帝业④。  (首记守太原之事。当时安史称乱,禄山从河北而向潼关,思明从山右以瞰秦陇。自光弼西扼贼冲,故朔方无虞,而肃宗得起业灵武。此至德元年事也。城,指太原。意不惬,贼失意也。)  ①《旧唐书》:太原,汉晋阳县,天授元年置北都,兼都督府。《公羊传》:晋赵鞅,取晋阳之甲以逐荀寅,君侧之恶人也。②《枚乘传》:“安于太山,易于反掌。”③《国语》:断赵之右臂。《西域传》:开玉门关,通西域,以断匈奴右臂。【朱注】太原在幽蓟之西,故曰右胁。④《旧书》:郭子仪为朔方节度,荐光弼为云中太守,充河东节度副使。潼关失守,授户部尚书,兼太原尹、北京留守。至德二年,史思明等四伪帅率众十余万攻太原,拒守五十余日,伺其怠,出击,大破之,斩首七万余级。加校检司徒,寻迁司空。《汉·高帝纪》:五年而成帝业。  二宫泣西郊①,九庙起颓压②。未散河阳卒,思明伪臣妾。复自碣石来,火焚乾坤猎③。高视笑禄山④,公又大献捷⑤。  (次记破思明之功。两京克复,思明伪降,既而贼势复炽,公又献俘奏捷,此至德二年事也。二宫泣,玄、肃还京。河阳卒,子仪旧营。碣石来,思明再叛。乾坤猎,如纵火大猎。笑禄山,思明自矜其勇。)  ①沈约《安陆昭王碑》:“二宫升降,令绩斯俟。”西郊,自蜀至京之郊。②周制:后稷为太祖,庙百世不迁,左为文世室,右为武世室,居三昭三穆之上,共为九庙。《史记》:勾践身称为臣,妻称为妾。③《诗·叔于田》章:“叔在薮,火烈具举。”前汉长沙定王以猎纵火坐罪。此火猎所自出也。④《卢思道集》:“抵掌扬眉,高视阔步。”⑤《左传》:“凡诸侯有四夷之事,则献捷于王。”又:“击之必大捷焉。”《唐书》:思明来援庆绪,光弼拒战尤力。思明即伪位,纵兵河南,光弼代子仪为朔方节度、天下兵马副元帅,与思明战中潭西,大破之。又收怀州,擒安太清,献俘太庙。  异王册崇勋①,小敌信所怯②。拥兵镇汴河③,千里初妥贴④。青蝇纷营营⑤,风雨秋一叶。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⑥。  (此伤其封王未久,忧谗以卒也。光弼出镇临淮,在肃宗之末;其封临淮郡王,在代宗初年,越二岁,而竟忧愤陨身矣。怯小敌,虽指北邙之败,亦见其勇于大敌也。青蝇,指中官之谗。秋一叶,李薨在七月也。当日畏祸,不敢入朝,内省惭恨,故临死而泪犹在睫。)  ①《汉书》赞:功臣异姓而王者八国。《旧书》:宝应元年五月,光弼进封临淮郡王。杜笃诔吴汉:“勋业既崇。”②《光武纪》:刘将军生平见小敌怯,今见大敌勇,甚可怪也。③《通鉴》:上元二年五月,复以光弼为河南副元帅,统八道行营节度,出镇临淮。④王逸《楚辞序》:“事不妥贴。”张逊《上隋文帝表》:“幅员暂宁,千里妥贴。”⑤《诗》:“营营青蝇,止于樊,岂弟君子,无信谗言。”⑥唐书》:北邙之败,鱼朝恩羞其策谬,深忌光弼,程元振尤嫉之。及来瑱为元振谗死,光弼愈恐。吐蕃寇京师,代宗诏入援,光弼畏祸,迁延不敢行。广德二年七月,薨于徐州,年五十七,赠太保,谥武穆。【朱注】《谭宾录》:光弼惧朝恩之害,不敢入朝。田神功等不受其制,愧耻成疾,薨。《淮南子》:“一叶落而知秋。”王浚表:“内省渐惧。”张率诗,“独向长夜泪承睫。”桓谭《新论》:孟尝君喟然叹息,泪下承睫。  大屋去高栋①,长城扫遗堞②。平生白羽扇③,零落蛟龙匣④。雅望与英姿⑤,凄怆槐里接⑥。三军晦光彩⑦,烈士痛稠叠⑧。  (此志其身殁之后,人心追悼也。去栋扫堞,朝无倚毗。槐里相接,死犹近君。烈士增痛,同怀忠愤也。初,光弼至河阳,壁垒旌旗,精彩皆变,今则光彩已晦矣。当时朔方军士,乐郭之宽,畏李之严,今则稠叠悲痛矣。此皆实事也。)  ①去高栋,即梁木其坏意。《史记·孟轲传》:高门大屋。朱超诗:“高栋响行雷。”②《宋书》:檀道济被收,脱帻投地曰:“坏汝万里长城。”沈佺期诗:“遗堞尚云屯,堞城上箭垛。”③裴启《语林》:诸葛武侯以白羽扇指麾三军。《杜臆》:羽扇零落,惜不尽其用也。④《西京杂记》,汉帝及诸王送死,皆珠襦玉匣,匣形为铠甲,连以金缕,皆镂为蛟龙、鸷凤,龟麟之象,世谓蛟龙玉匣。【朱注】《霍光传》:赐壁珠玑玉衣,梓宫。则人巨亦可称蛟龙匣也。⑤《世说》:崔琰代操见匈奴使。曰,“魏主何如?”使曰,“魏王雅望非常,然床头捉刀人乃英雄也。”《后汉·二十八将论》:“英姿茂绩,委而不用。”⑥曹植诗,“凄怆内伤心。”《长安志》:槐里故城,即犬戎城,在兴平县东南一十里。【钱笺】《神道碑》:窆公于富平县先茔之东,铭曰:渭水川上,檀山路旁。檀山,在县西北四十里,本非槐里,昔汉武帝葬槐里之茂陵。卫青、霍去病墓,去茂陵不三里。光弼葬在冯翊,犹卫霍之接近槐里,故曰“恻怆槐里接”。朱注云:《旧书》本传:光弼葬于三原,诏百官袒送延平门外。碑又云:窆于富平县考三原,与富平接壤,在京师东北。槐里,则《汉志》属右扶风,非光弼葬地也。《唐书》:高祖献陵在三原,中宗定陵在富平,故以槐里比之。旧注直云光弼葬槐里,则失实矣。⑦《西京杂记》:开匣拔鞘,光彩射人。曹植诗:“光彩晔若神。”⑧曹操乐府:“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直笔在史臣①,将来洗筐箧②。吾思哭孤冢,南纪阻归楫。扶颠永萧条③,..未济失利涉④。疲茶竟何人⑤?洒泪巴东峡⑥。  (末为司徒表心,而深致哀思也。李公扶帝业,奏大捷,此功烈之昭著天壤者。若其死泪承睫,而烈士痛心,将来直笔史臣必能为之洗雪。特恨身滞峡中,不能临冢悲哭,为可叹耳。此章五段,各八句分截。)  ①《晋纪·总论》:长虞数直笔而不能纠。庾信诗:“唯当一史臣。”②《史记·甘茂传》:文侯示之谤书一箧。《杜臆》:筐箧,似用乐羊谤书盈箧事。《贾谊传》:“俗吏所务,在于刀笔筐箧。”③汉章帝《赐东平王书》:可以持危扶颠。④《易》:“故受之以未济终焉。”又:“利涉大川。”⑤《庄子》:“茶然疲役而不知所归。”⑥曹植诗:“洒泪满祎抱。”刘克庄曰:此诗“平生白羽扇,零落蛟龙匣”,语极悲壮。又云:“青蝇纷营营,风雨秋一叶。内省未入朝,死泪终映睫。”其形容临淮忧谗畏议,不敢入朝之意,独见分晓。今按:当时李、郭,功存社稷,而被谗中官。子仪闻命即赴,不顾其身,终以至诚感物;光弼怵于祸患,畏缩不行,竞至悔恨而亡。诗云“直笔在史臣”,此微显阐幽,欲为纯臣表心也,一语有关大节。《唐书》本传:史官力为暴白。皆公诗有以发之矣。 -----------仇兆鳌 《杜诗详注》-----------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来嫔初载,令德冠层城。

柔范蔼徽声。

熊罴梦应芳兰郁,佳气拥雕楹。

珠宫缥缈泛蓬瀛。

脱屣世缘轻。

空馀宝册光琼玖,千古仰鸿名。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裸以溥将,实户在位。

帝德升闻,孝思光被。

公卿庶正,傅御师氏。

至诚感神,福禄一暨。

一时诗有思,何待苦吟成。

老易惟难健,贫多但少清。

藏书终不卖,耽酒别无营。

十六年林下,休官万事轻

蓂褪尧阶八叶,桃翻禹浪三层。

欢传崧岳挺生申。

儿女团栾争庆。

名注长生仙籍,未须仰祝龟龄。

芳联子舍早蜚声。

富贵荣华鼎盛。

东望故山高,秋归值小舠.怀中陆绩橘,江上伍员涛。

好去宁鸡口,加餐及蟹螯。

知君思无倦,为我续离骚。

湘水之清,昆玉之洁。

和气如春,忠心如铁。

储风月之精。

禀松篁之节。

真廊庙楷模,行佛祖途辙。

裴李稣黄总不如,柱石明堂渠迥别。

玉匣聊开镜。

轻灰暂拭尘。

光如一片水。

影照两边人。

月生无有桂。

花开不逐春。

试挂淮南竹。

堪能见四邻。

命书唐滥觞,委源传吕后。

有倡莫为遏,波荡今不救。

字育叵数计,八字讵所囿。

甲子动垓亿,举一百万漏。

荒唐无稽据,诵言指休咎。

柰何聪达人,颇复安此谬。

怀刺曳长裾,偃蹇文士右。

夸诩走干谒,荐墨不待叩。

士有待濡法沬,百请不一售。

我昔游江淮,知识间新旧。

文士不到眼,此辈日交簉。

辞章轻杯水,羡彼行橐富。

鳃鳃问利禄,吾儒所深陋。

自笑与世违,迂论取排诟。

南极储祥,少微呈瑞,八旬应现人寰。

水云疏散,金鼎炼神丹。

玩尽长春洞府,逍遥占、物外高闲。

无衰老,龟旋鹤绕,相对且怡颜。

殷勤重祷祝,温炉澹炷,劫外旃檀。

念亘初容貌,不许凋残。

通古今如旦暮,蟠桃见、几度华繁。

常常在,金壶碧酒,高会到仙班。

孤迥迥,圆陀陀,眼力尽处高峩峩。

月落潭空夜色重,云收山瘦秋容多。

八封位正,五行气和,身先在里见来麽。

南阳父子兮却似知有,西竺佛祖兮无如奈何。

鹤兮鹤兮丹丘兮,下界尘土腥兮,何当致我归兮。

煌煌茂英,不根而生。

蒲茸夺色,铜池著名。

晨敷表异,三秀分荣。

书于瑞典,光我文明。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太虚兮吾序,八荒兮吾隅。

居丹台之广居兮,吾不知宅之所如!

东堂西畔有池塘。

使君扉几明窗。

日西人吏散东廊。

蒲苇送轻凉。

翠管细通岩溜,小峰重叠山光。

近池催置琵琶床。

衣带水风香。

萧萧木叶下西山,便觉莼兴不闲。

莫踏长虹千尺去,孤帆正在暮云间。

公灯不照私,渡水不湿脚。

连累老北堂,北错非常错。

功回位转,偏正中来。

凤宿龙巢金殿晓,香车应不碾宸苔。

芒鞋着层丘,甘若卧华屋。

了然非梦觉,似是前境熟。

行行上青冥。

下视八荒促。

回溪绾文练,叠障环群玉,厨烟起城隅,远借晴林绿。

恍疑坐虚堂,淡墨写缣幅。

缅怀季与刘,静躁等臧谷。

身名千载后,岩影空贵躅。

霜林木叶下,悲籁喧寒谷。

我如凌风翰,不受世网束。

团浦白毡帐,清夜倘可卜。

更随孤月来,一洗昏衢目。

不把一言裨万乘,祇叉双手揖三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