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缚鸡行

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xiăo nú fù jī xiàng shì mài,jī bèi fù jí xiāng xuān zhēng。

家中厌鸡食虫蚁,不知鸡卖还遭烹。jiā zhōng yàn jī shí chóng yĭ,bù zhī jī mài huán zāo pēng。

虫鸡于人何厚薄,我斥奴人解其缚。chóng jī yú rén hé hòu bó,wŏ chì nú rén jiĕ qí fù。

鸡虫得失无了时,注目寒江倚山阁。jī chóng dé shī wú le shí,zhù mù hán jiāng yĭ shān gé。

译文

小奴绑缚了鸡子预备上市出售,鸡儿被缚急了正喧叫挣扎不停。

家里人最讨厌鸡儿食虫又啄粟,未想到鸡儿卖出难逃宰烹厄运。

昆虫鸡子与人有什么厚薄可言,我责备那小奴快解绳放鸡一命,

啊,鸡与虫的得失无终无了啊,我倚楼阁注目寒江而思潮难平。

注释

⑴喧争:吵闹争夺。

⑵食虫蚁:指鸡飞走树间啄食虫蚁。

⑶斥:斥责。

⑷得失:指用心于物。无了时:没有结束的时候。

⑸山阁:建在山中的亭阁。

赏析

《缚鸡行》大约在公元766年(代宗大历元年)夏历岁暮作于夔州西阁。

  诗人于偶然之中,看到家中小仆人正在捆鸡,要拿到市上去卖,而鸡被捆得着急,边叫边挣扎,似乎在向人提出抗议。“相喧争”三字,将小鸡人格化,使缚鸡这个细节充满了生动活泼的生活情趣。诗人一询问,原来是因为家中的人怕鸡吃掉蚂蚁之类的小虫,有伤生灵,所以要卖掉它。然而诗人仔细一想,鸡卖出去不是也要遭受宰杀的厄运吗?为什么人对虫子要施以厚恩,而对鸡却要报以刻薄呢?诗人对此似有所悟,立即命令小仆人解缚放鸡。然而诗人再仔细想想,放了鸡,虫蚁不是又要遭受灾难了吗?反复想来,实在没有万全之策,于是只好倚靠在山阁上,注视着寒冷的江面,江水正浩浩东去,远处是迷蒙的烟霭,一片苍茫。诗中似乎表现了一种道家的思想。据《庄子·列御寇》:“在上为乌鸢食,在下为蝼蚁食,夺彼与此,何其偏也。”因而,陈师道说:“鸡虫得失,不如两忘而寓于道。”(《杜诗镜铨》引)但似乎又是佛家的思想。王右仲说:“公晚年溺佛,意主慈悲不杀,见鸡食虫蚁而怜之,遂命缚鸡出卖。见其被缚喧争,知其畏死,虑及卖去遭烹,遂解其缚,又将食虫蚁矣。鸡得则虫失,虫得则鸡失,世间类者甚多,故云‘无了时’。计无所出,只得‘注目寒江倚山阁’而已。”(《杜臆》)

  当时,天下战乱已久,国家和人民都陷于苦难中,一时还无法摆脱困境。杜甫虽有匡时济世之志,但年老力衰,已“无力正乾坤”。萧涤非先生说:“感到‘无力正乾坤’的诗人是很难做到飘飘然的。白居易有这样两句诗:‘外容闲暇中心苦,似是而非谁得知?’我以为这对于我们理解杜甫这一貌似达观的形象很有帮助。”(《杜甫诗选注》)可见诗中仍然表现了作者对时局的深切关心,流露了对国家、人民的忧虑,在计无所出的情况下,无可奈何的苦闷心情。

  此诗的别致之处,还表现在语言上。杜诗语言的基本风格,是千锤百炼而严整精工,但此诗语言却平朴自然,采用散文化的句法,显得平易顺当。“小奴缚鸡向市卖,鸡被缚急相喧争。”如同当面交谈,读来亲切动人。这与表现细小的生活情节,与抒发表面看来轻松的感情,是极为适宜的。

  洪迈在《容斋随笔》中评论说:“《缚鸡行》自是一段好议论,至结语之妙,非他人所能企及也。”他还引了李德远的拟作《东西船行》进行比较:“‘东船得风帆席高,千里瞬息轻鸿毛。西船见笑苦迟钝,流汗撑折百张篙。明日风翻波浪异,西笑东船却如此。东西相笑无已时,我但行藏任天理。’此诗语意极工,几于得夺胎法。但‘行藏任天理’,与‘注目寒江’,不可同日语耳。”而沈德潜在《唐诗别裁集》中更是一语破的:“宕开一笔,妙不说尽。”的确,此诗最纯之处就在于结句。一是在结尾处故意采用逸宕手法,由议论而转入写景,使得篇末产生变化,通篇由平实入空灵,摇曳生姿;二是将上面所议论的内容突然收起,将欲尽未尽之意如盐著水般地化入景中,让读者根据自己的经验去品味和领悟,从而引发出深沉的思考,显得含蕴无穷,韵味悠长。《东西船行》的结句“行藏任天理”之所以不能与“注目寒江”同日而语,就在于已经把道理说尽,没有回味的余地。

背景

此诗当是大历元年(766)冬西阁所作。诗人生活在唐王朝由盛而衰之际,至玄肃两代的宫廷政变,下至大小军阀割据、争夺。他逃难栖身四川,数经战乱,历尽沧桑,诗人自不免鄙视这人世间的作为,而以鸡虫为喻,创作了这首诗。

诗人简介

杜甫(712-770),字子美,自号少陵野老,世称“杜工部”、“杜少陵”等,汉族,河南府巩县(今河南省巩义市)人,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杜甫被世人尊为“诗圣”,其诗被称为“诗史”。杜甫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跟另外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开来,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他忧国忧民,人格高尚,他的约1400余首诗被保留了下来,诗艺精湛,在中国古典诗歌中备受推崇,影响深远。759-766年间曾居成都,后世有杜甫草堂纪念。► 1281篇诗文

诗文推荐

行也是,坐也是。

俯仰折旋,无是不是。

翩翩者,肃肃其羽。

王事靡盬,以风以雨。

琴瑟在右,我心悲苦。

肃肃郊原静,牛羊草树间。

石矶寒不扫,水合静常阙。

故里无消息,孤城绝往还。

多秋收净利来此,犹得见河山。

遇行缘,逢知友。

法水浇心,滴滴灵明透。

收在炉中无外走。

二气升腾,颠倒祥辉凑。

贯泥丸,通肘后。

昼夜殷勤,不许纤毫漏。

夺得玄珠呈好手。

云步青霄,大道方成就。

曾携铁网入海,裹得珊瑚树一株。

莺脰湖边轻借看,十分光彩照吾庐。

土洞裹头行十日,山棚上面住三年。

水篆行科斗,林妆啭画眉。

孤迥迥,圆陀陀,眼力尽处高峩峩。

月落潭空夜色重,云收山瘦秋容多。

八封位正,五行气和,身先在里见来麽。

南阳父子兮却似知有,西竺佛祖兮无如奈何。

金节照南国,画戟壮陪都。

严谯鼓角霜晓,雄胜压全吴。

葱茜采香古径,缥缈折梅新奏,春事早关渠。

谁识使君意,行乐与民俱。

披绣幌,薰宝篆,引琼酥。

黄堂当暇,宾幕谈笑足欢娱。

看取十行丹诏,遥指五云深处,归路接亨衢。

玉佩映鸳缀,不老奉轩虞。

古说士夫郡,犹欠殿头魁。

记曾分付公等,行矣勉之哉。

世事弈棋无定,甲子循还复尔,不免且低回。

人物价自定,万事付衔杯。

试与公,同握手,上春台。

繁红丽紫何限,转首便尘埃。

欲识化工定处,须向报秋时节,未用较先开。

休道屋犹矮,卿相个中来。

遗墨之四行,煜其如晨星之烂。

是曰元佑之名臣,所当考而申之以赞。

我水既净。

我道既平。

我行既止。

嘉树则里。

天子永宁。

日惟丙申。

旭旭杲杲。

我其旁导。

乘马既迧。

(左秃右攵)夏康康。

画桥浅映横塘路。

流水滔滔春共去。

目送残晖。

燕子双高蝶对飞。

风花将尽持杯送。

往事只成清夜梦。

莫更登楼。

坐想行思已是愁。

吕氏一门,我朝韦平。

衣冠既南,孰为典型。

猗欤北扉,翰墨腾英。

难进之风,蔼于心声。

其进维何,风雷隐砰。

贱霸尊王,万古作程。

天将开之,以豁聩盲。

孰遏其萌,维盗实憎。

观公初心,何止惩羹。

亲朋斯升,方喜汇征。

私书之饴,犹欲却行。

岂原空言,与乳臭争。

道之将宏,非人所能。

俯首事雠,众方若酲。

讵知祸胎,自汉公卿。

沦胥一谈,大吕为轻。

纶音一颁,四海竦聆。

臧宫鸣剑,贾谊请缨。

书下奉天,已识中兴。

曲笔谁欤,反肆讥评。

阴险何知,云收雾明。

公帖初犹,我心未宁。

谓彼噂沓,臆度以情,是或鼠腐,犹疑鸿冥。

既见公书,恳恳至诚。

视彼傥来,虽宠若惊。

肯以王言,屈于奸朋。

公义既昭,公论既明。

迨今百年,犹歉混并。

时欤数欤。

迄莫我听。

公帖云烟,公心日星。

彼犬之狺,何吠非形。

天澄气清,修竹兰亭。

阅此帖焉,对于汗青。

坤载有元,乾行是顺。

施生万彙,厥德弥盛。

翼翼母道,赞我皇训。

相维群公,奉典斯敬。

缘甚修持,风仙钓出侵云构。

灵苗秀。

斡运真母。

非是调羹手。

小过谁无,语失当缄口。

班行后。

怎生依旧。

除是随风走。

暮投古店宿,夜闻狐狸嗥,仆夫告行迈,起视月尚高,清霜来何许,不觉满我袍,逆舍良非时,求前兹已劳,

万恶心除,千思意泯,自然罪病消亡。

寸灵念道,动静两俱忘。

清志如庞似许,任云水、到处为乡。

仙家好,茅斋幽阒,胜似住高堂。

无忙。

看古教,顿明至理,上运三光。

也不须昼夜,数墨寻行。

养就真铅真汞,蜕形去、天地难量。

碧霄外,大罗归去,重礼马丹阳。

悬象着明。

离光乃位。

我有储德。

徽猷渊备。

长寿察书。

龙楼回辔。

重道上庠。

行遵儒肆。

中是儒宗,中为道本,中是禅机。

这三教家风,中为捷径,五常百行,中立根基。

动止得中,执中不易,更向中中认细微。

其中趣,向词中剖得,慎勿狐疑。

个中造化还知。

却不在、当中及四维。

这日用平常,由中运用,兴居服食,中里施为。

透得此中,分明中体,中字元来物莫违。

全中了,把中业劈破,方是男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