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渡海至琼管天宁寺咏阇提花三首

深院无人帘幕垂,玉英翠羽灿芳枝。

世间颜色难相似,淡月初残未坠时。

冰玉风姿照座骞,炎方相遇且相宽。

纻衣缟带平生志,正念幽人尚素冠。

阻涉鲸波寇盗森,中原回首涕沾襟。

清愁万斛无消处,赖有幽花慰客心。

译文

① 诗题,天宁寺,在琼山府城北一里西厢,宋建。元,明多次修建,改名,至明永乐年间知府王修扁其门曰“海南第一禅林”。阇提,印度语,音译。亦作“阇梨”,梵语,意为僧徒之师也。“咏阇提花”,赞美寺院僧徒所栽的花木。

② “玉英”句,大意谓白色的花似玉,青绿的叶似翠鸟之羽灿烂挂树枝。

③ 冰玉风姿,冰玉,比喻清润;风姿,风度仪态。

④ 炎方,炎热的南方。

⑤ 纻衣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后因以“缟纻”指深厚的情谊。

⑥ “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隐士。素冠,《诗·桧风》篇名。旧说均谓剌不能守“三年”之丧。盖因“素冠”“剌人”等词联想而云。清代学者或疑为写桧君国破被执,拘于丛棘,其臣不胜悲痛,愿与同归就戮。这句大意说,正欲寻隐者为友,尚且同生死。

⑦ 万斛,形容量之极多。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⑧ 幽花,幽雅的花。幽,僻静。杜甫《有客》诗:“幽栖地僻经过少。”引申为“幽雅”。

注释

① 诗题,天宁寺,在琼山府城北一里西厢,宋建。元,明多次修建,改名,至明永乐年间知府王修扁其门曰“海南第一禅林”。阇提,印度语,音译。亦作“阇梨”,梵语,意为僧徒之师也。“咏阇提花”,赞美寺院僧徒所栽的花木。

② “玉英”句,大意谓白色的花似玉,青绿的叶似翠鸟之羽灿烂挂树枝。

③ 冰玉风姿,冰玉,比喻清润;风姿,风度仪态。

④ 炎方,炎热的南方。

⑤ 纻衣缟带,《左传·襄公二十九年》:“(吴季札)聘于郑,见子产如旧相识,与之缟带,子产献纻衣焉。”后因以“缟纻”指深厚的情谊。

⑥ “正念”句,幽人,幽居之人,隐士。素冠,《诗·桧风》篇名。旧说均谓剌不能守“三年”之丧。盖因“素冠”“剌人”等词联想而云。清代学者或疑为写桧君国破被执,拘于丛棘,其臣不胜悲痛,愿与同归就戮。这句大意说,正欲寻隐者为友,尚且同生死。

⑦ 万斛,形容量之极多。斛,量器名,古代以十斗为一斛,南宋末年改为五斗。

⑧ 幽花,幽雅的花。幽,僻静。杜甫《有客》诗:“幽栖地僻经过少。”引申为“幽雅”。

背景

李纲被贬至琼,游琼山府城天宁寺,咏花抒情,寻知音,诉衷情,北望中原泪沾襟,无奈何,赖花消愁。

诗人简介

李纲(1083年-1140年2月5日),北宋末、南宋初抗金名臣,民族英雄。字伯纪,号梁溪先生,祖籍福建邵武,祖父一代迁居江苏无锡。李纲能诗文,写有不少爱国篇章。亦能词,其咏史之作,形象鲜明生动,风格沉雄劲健。著有《梁溪先生文集》、《靖康传信录》、《梁溪词》。► 58篇诗文

诗文推荐

毫末非轻,丘山非重。

按佛祖云头,穿衲僧鼻孔,剖破方知无罅缝。

香梅开后风传信,绣户先知。

雾湿罗衣。

冷艳须攀最远枝。

高歌羌管吹遥夜,看即分披。

已恨来迟。

不见娉婷带雪时。

心日日望丰年,清晓炉熏彻九天。

二麦登场蚕着繭,平畴新绿又连阡。

和麩糶麪,夹糠炊米。

半夜三更,瞒神謼鬼。

冷地有人觑见,直到左手掩鼻。

明明在上。

其仪有序。

终事靡諐。

收铏撤俎。

乃升乃降。

和乐备举。

天德莫违。

人谋是与。

敬行礼达。

兹焉燕语。

惟熊佳梦。

释氏老君亲抱送。

壮气横秋。

未满三朝已食牛。

犀钱玉果。

利市平分沾四坐。

多谢无功。

此事如何到得侬。

九月尽,十月初。

山下开田,山上开炉。

开田要博饭吃,开炉暖热身躯。

白云之身,寒月之心。

性灵麋鹿,气韵山林。

不堕两头兮匪明匪暗,全超三际兮谁古谁今。

入荒田,出荒田,信手拈来颗颗圆。

横三千,竖三行。

虽曰眼席底空花,直是明白洞然。

百丈野狐,石女无夫。

一回泪下,沧海乾枯。

于昭毖祀,周旋有容。

历阶将事,赵进鞠躬。

改步如初,没阶弥恭。

左城右平,陟必雍雍。

大礼言毕,仙卫将归。

莫申丹恳,空瞻紫微。

飚轮戾止,光烛灵坛。

金奏绎如,白露漙漙。

岩头一拶,虚空迸裂。

父子不传,神仙妙诀。

玉钩初弯,冰盘乍圆。

扇掩秋后,鸟飞枝边。

精凝蟾蜍,辉光蟑娟。

歆于明祀,弭芳节焉。

日之出矣,于彼扶桑。

凤之鸣矣,于彼高冈。

匪高刚鸣,朝阳之光。

君子如凤,爱此朝阳。

纯德孔明,闻于四方。

有句无句,如藤倚树。

筑著磕著,了无回互,八臂那吒留不住。

九重降旨,阖国咸知。

一句当头,诸人未委。

只如新长老,宁可截舌,不犯国讳。

寒一上,势一上。

普通年事只在,于今更无三般两样。

伤弓之鸟,见曲木而高飞。

有人见得云门,善为我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