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召公谏厉王弭谤

厉王虐,国人谤王。lì wáng nüè,guó rén bàng wáng。

召公告曰:“民不堪命矣!”shào gōng gào yuē:“mín bù kān mìng yĭ!”

王怒,得卫巫,使监谤者。wáng nù,dé wèi wū,shĭ jiān bàng zhĕ。

以告,则杀之。yĭ gào,zé shā zhī。

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guó rén mò găn yán,dào lù yĭ mù。

王喜,告召公曰:wáng xĭ,gào shào gōng yuē:

“吾能弭谤矣,乃不敢言。”“wú néng mĭ bàng yĭ,năi bù găn yán。”

召公曰:“是鄣之也。shào gōng yuē:“shì zhàng zhī yĕ。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fáng mín zhī kŏu,shèn yú fáng chuān;

川雍而溃,伤人必多。chuān yōng ér kuì,shāng rén bì duō。

民亦如之。mín yì rú zhī。

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shì gù wéi chuān zhĕ,jué zhī shĭ dăo;

为民者,宣之使言。wéi mín zhĕ,xuān zhī shĭ yán。

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gù tiān zĭ tīng zhèng,shĭ gōng qīng zhì yú liè shì xiàn shī,

瞽献曲,史献书,师箴,gŭ xiàn qǔ,shĭ xiàn shū,shī zhēn,

瞍赋,朦诵,百工谏,sŏu fù,méng sòng,băi gōng jiàn,

庶人传语,近臣尽规,亲戚补察,shù rén chuán yŭ,jìn chén jìn guī,qīn qī bŭ chá,

瞽、史教诲,耆艾修之,而后王斟酌焉。gŭ、shĭ jiào huì,qí ài xiū zhī,ér hòu wáng zhēn zhuó yān。

是以事行而不悖。shì yĭ shì xíng ér bù bèi。

民之有口也,犹土之有山川也,mín zhī yŏu kŏu yĕ,yóu tŭ zhī yŏu shān chuān yĕ,

财用于是乎出;cái yòng yú shì hū chū;

犹其有原隰衍沃也,衣食于是乎生。yóu qí yŏu yuán xí yăn wò yĕ,yī shí yú shì hū shēng。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kŏu zhī xuān yán yĕ,shàn bài yú shì hū xīng。

行善而备败,所以阜财用衣食者也。xíng shàn ér bèi bài,suŏ yĭ fù cái yòng yī shí zhĕ yĕ。

夫民虑之于心,而宣之于口,fú mín lǜ zhī yú xīn,ér xuān zhī yú kŏu,

成而行之,胡可壅也?chéng ér xíng zhī,hú kĕ yōng yĕ?

若壅其口,其与能几何?”ruò yōng qí kŏu,qí yŭ néng jĭ hé?”

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wáng fú tīng,yú shì guó rén mò găn chū yán。

三年,乃流王于彘。sān nián,năi liú wáng yú zhì。

译文

周厉王暴虐,百姓纷纷指责他。召穆公对厉王说:"老百姓忍受不了暴政了!"厉王听了勃然大怒,找到卫国的巫师,让卫国的巫师去监视批评国王的人,按照卫国的巫师的报告,就杀掉批评国王的人。国人不敢说话,路上相见,以目示意。

周厉王颇为得意,对召穆公说:"我能消除指责的言论,他们再也不敢吭声了!"

召公回答说:"你这样做是堵住人们的嘴。阻塞老百姓的嘴,好比阻塞河水。河流如果堵塞后一旦再决堤,伤人一定很多,人民也是这样。因此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它畅通,治民者只能开导他们而让人畅所欲言。所以君王处理政事,让三公九卿以至各级官吏进献讽喻诗,乐师进献民间乐曲,史官进献有借鉴意义的史籍,少师诵读箴言,盲人吟咏诗篇,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之言,掌管营建事务的百工纷纷进谏,平民则将自己的意见转达给君王,近侍之臣尽规劝之责,君王的同宗都能补其过失,察其是非,乐师和史官以歌曲、史籍加以谆谆教导,元老们再进一步修饰整理,然后由君王斟酌取舍,付之实施,这样,国家的政事得以实行而不违背道理。老百姓有口,就像大地有高山河流一样,社会的物资财富全靠它出产;又像高原和低地都有平坦肥沃的良田一样,人类的衣食物品全靠它产生。人们用嘴巴发表议论,政事的成败得失就能表露出来。人们以为好的就尽力实行,以为失误的就设法预防,这是增加衣食财富的途径啊。人们心中所想的通过嘴巴表达,他们考虑成熟以后,就自然流露出来,怎么可以堵呢?如果硬是堵住老百姓的嘴,那赞许的人还能有几个呢?"

周厉王不听,在这种情况下老百姓再也不敢公开发表言论指斥他。过了三年,人们终于把这个暴君放逐到彘地去了。

注释

谤:指责,公开的批评。

(1)弭(mǐ)谤:消除议论。弭,消除。谤,公开批评指责别人的过失;谤言,这个词后来一般作贬义词。

(2)巫:古代以降神事鬼为职业的人。

(3)莫:没有谁。

(4)目:用眼睛看看,用作动词。表示敢怒不敢言。

(5)障:障碍。

(6)川壅(yōng)而溃:壅(yōng),堵塞。溃:水冲破堤坝。

(7)为川者决之使导:治水的人疏通河道使他畅通,为:治,决:挖开,排除,导:疏通。为川者:治水的人;决之使导,引水使它流通。

(8)宣之使言:治民者必宣导百姓,使之尽言。宣,放,开导。

(9)听政:治理国政。听,治理,处理。

(10)公卿:三公九卿。至于:以及。列士:上士,中士,下士。诗:指采集于民间的讽谏诗,不是指《诗经》。

(11) 瞽(gǔ)献曲:盲人乐师向国王进献乐曲。瞽,无目,失明的人。

(12)史献书:史官向国王进献记载史实的书籍。

(13)师箴(zhēn):少师进献规劝的文辞。箴规谏的文辞。

(14)瞍(sǒu)赋:无眸子的盲人吟咏(公卿烈士所献的诗)。瞍,没有眸子的盲人。赋,朗诵。

(15)曚诵:有眸子而看不见的盲人诵读(讽谏的文章)。曚,有眸子而看不见东西的人。

(16)百工:百官。

(17)庶人传语:百姓的意见间接传给国王。

(18)近臣尽规:常在左右的臣子,进献规谏的话。尽规:尽力规劝。

(19)亲戚补察:同族的亲属,弥补并监察国王的过失。

(20)耆(qí)、艾修之:国内元老大臣把这些规谏修饬整理。耆,六十岁的人。艾,五十岁的人。

(21)而后王斟酌焉:而后由国王仔细考虑,付之实行。

(22)是以事行而不悖(bèi):国王的行事由此才不至于违背事理。悖,违背。事行,政事畅行,政令通行。而:转折连词,但是。

(23)于是乎出:从这里生产出来。于,从。 是,这。 乎,助词。

(24).犹其有原隰衍沃也 :犹:如同,其,指代土地,原,宽阔。隰,地下而潮湿的土地。衍,地下而平坦的土地。沃,肥美得土地,就好比土地有原隰衍沃的一样。

原:宽阔而平坦的土地。

隰(xí):低下而潮湿的土地。

衍:低下而平坦的土地。

沃:有河流灌溉的土地。

(25) 口之宣言也,善败于是乎兴:由于百姓用口发表意见国家政治的好坏才能从中表现出来。

宣言:发表议论。宣:宣泄,引导。善败, 治乱:于是,从这里面。兴:暴露出来。

(26) 行善而备败,其所以阜(fù)财用衣食者也:这两句是说,凡是老百姓认为好的就做,反之就得加以防备, 这是增多衣食财物 的办法。.备:防备。

所以,用来……的方法。其:副词,表示揣测,(这)大概(就是)。 所以:用来……的。阜,增加。使……丰富。意动用词。

(27)成:成熟。行,自然流露,自然表现。胡,怎么。

(28)其与能几何:能有什么帮助呢?这句是说,那赞同的人能有多少呢?其,代词,那。与,帮助,《战国策》说:"君不与胜者,而与不胜者。"

(29)乃流王于彘(zhì):把国王放逐到彘地去。乃:终于,副词。流:流放,放逐。于:到,介词。.于是:从,从这里。彘:地名,在今山西省霍县境内。

(30)甚:比……更严重。超过。

赏析

本篇在结构上与前篇《祭公谏征犬戎》完全相同,仍然是谏因、谏言、谏果的三段式。首尾叙事,中间记言,事略言详,记言为主,体现了《国语》的一般特点。但本文的开头结尾却仍有独到之处。

文章开头,妙语传神。“厉王虐,国人谤王”,寥寥七字,胜于千言。一边是厉王虐,一边是国人谤。谤由虐起,事出必然,因果明了,壁垒分明,一开篇便展现给读者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既引出召公苦谏的缘由,也为厉王的可悲下场埋下了伏笔。接下来厉王的一“怒”一“喜”,两个动词,如千钧之力,又将矛盾推向高潮,且把这位暴虐无道的昏君形象斧砍刀削得更加逼真。结尾是戛然而止,给读者留下很大的想象空间。开头“国人莫敢言,道路以目”,此语真乃神来之笔,厉王以为高压就可止谤,因而“大喜”,其实高压下的沉默,只是火山喷发前的死寂。结尾“王弗听,于是国人莫敢出言”,这是愤怒与反抗的岩浆在凝聚力量。终于火山喷发,国人暴动,厉王被逐,那该是何等壮观的场面,何其复杂的斗争。但作者全都略去,只写了“三年,乃流王于彘”,淡淡的七个字,对厉王是何等轻蔑,而留给后人的思考又是何等深刻!

召公的谏词,前后都是比喻。前一个比喻,说明“防民之口”的害处;后一个比喻,说明“宣之于口”的好处。只有中间一段切入正题,以“天子听政”总领下文,从正面写了“宣之使言”的种种好处。从公卿列士,史、瞽、师、蒙,到百工庶人,广开言路,畅所欲言,而后经天子斟酌取舍,补察时政,就使政策、政令不背真理。如此,恰当生动的比喻与严肃认真的正题有机结合,夹和成文,笔意纵横,态度真诚,用心良苦。

诗人简介

诗文推荐

君不登郎省,还应上谏坡。

才高殊未识,岁晚幸无他。

枥马羸难出,邻鸡冻不歌。

寒炉余几火,灰里拨阴何。

惊人得佳句,或以傲王公。

处士还清节,滑稽安足雄。

深沉似康乐,简远到安丰。

一点无俗气,相期林下风。

欲舞腰身柳一窠,小梅催拍大梅歌。

舞余片片梨花落,争奈当涂风物何。

梅花见处多留句,谏草藏来定得名。

君不见昌黎谏佛骨,竟莫遂请水火投。

中丞击妖蛇,此蛇初不为民尤。

宁如立斩兴妖偶,卓哉伟见吾邦侯。

吁嗟三辅州,尚鬼逾蛮酋。

此辈生身已丽法,尚何智慧灵诸幽。

惟伊奸凶愚尔俗,假凭威毒相仇仇。

依乘土木作幻怪,窍取备味神其谋。

降凶破伪砉一剑,较功韩孔兹为优。

嗟嗟愿公宝此剑,更烦借截奸臣头。

挫来机,总权柄。

事有必行之威,国有不犯之令。

宾尚奉而主骄,君忌谏而卧佞。

底意岩头问德山,一抬一搦看心行。

古人创一物,在理不成饰。

持此非备忘,洁白贵彰德。

世无骨鲠臣,朝夕侍君侧。

善恶欠书谏,唾骂谁击贼。

吏进思效忠,官执欲称职。

奸回浊浊天縡,孰任排格力。

愿为顾少连,勿学元友直。

上意方简在,竹符畀泥轼。

政成秉介圭,入觐朝北极。

簪得寸进尺裹紫囊,玉立凛正色。

顾余初筮令,寒饿日驱迫。

手板非倒持,倚席惧引慝。

分我意何厚,榻前便指画。

一梦虽难凭,品秩从此得。

毋但啸西爽,清谈更何益。

课最玺书来,洗眼看黄敕。

汲引会有期,并力扶社稷。

次公不许画麒麟,孝宣妙选知名臣。

拜公之像想风度,乃是云台子颜之文孙。

元丰天子建原庙,王宇万栋临端门。

累朝名臣俨冠剑,列圣御坐开乾坤。

修廊秘殿锁春色,彷佛音容皆骏奔。

相君相业皆元元,旗常彝鼎定书勋。

仪形在殁侍神考,英气噩噩凝天阍。

嗣皇方思服盛美,欲考辟公观列文。

君传兹图落人世,世人遂得知瑜璠。

吾知袁公固有後,能平楚狱竟无冤。

召公甘棠犹不伐,卫武之德谁能谖。

君不见温公之像满人间,愿广此图令并传。

在昔汉唐,亡由阉宦。

出或用之,鲜不始患。

岂期黄公,独禀高见。

白发虔心,有闻必谏。

竭力东城,以身死难。

揭名不磨,万世炳焕。

君为县令元丰中,吏贪功利以病农。

君欲言之路无従,移书谏臣以自通,(谏臣,蹇受之也。

)元丰天子为改容。

我时匹马江西东,问之逆旅言颇同。

老人爱君如刘宠,小儿敬君如鲁恭。

尔来明目达四聪,收拾驵骏冀北空。

君为赤令有古风,政声直入明光宫。

天厩如海养群龙,并收其子岂不公,(君之子祁举制策,文学行义,为时所称。

)白沙何必烦此翁。

冰壶秋月,去了潘郎,传到梁老。

骑马乘船,麾斥五湖三岛。

任捎云,兼拂日,拽蛟龙、鳞鬣都推倒。

向尘中,分付高人胜士,把云烟扫。

乾坤巧。

自苍筠无汗,乌锥无刃,此为至宝。

第一君门通表。

书囊谏草。

第二文章扬事业,第三编简摅怀抱。

千百般,终久被他磨了。

欲知公这忠,须诵三谏诗。

欲知公之惠,须读万安碑。

朝廷得公重,天下失公悲。

骑鲸今几年,悠悠人见思。

今人愧前修,风流不可追。

立朝无刚容,突梯仍脂韦。

字民乏廉声,敲扑急蚕丝。

不知富贵有磨灭,芳名姱节无穷时。

游子晚出公之乡,儿时敛袵公清规。

吁嗟九原不可作,每於清夜梦见之。

所以今日拜公像,浩歌出门双泪垂。

韩谏议虽分左右,归拾遗莫辨存亡。

日上扶桑第一枝,东方楼阁曙光时。

万帮将启乾明宴,两制应宣御制诗。

乐感羽毛皆率舞,神和福禄自来宜。

谏垣班列天颜近。

亿兆夷人因独夫,惟君先见得良图。

为仁始欲扶商祚,去国终能启宋都,鈇锧岂甘因谏死,髠钳仍免作官奴。

千年庙食应无愧,知退知亡即圣徒。

噫吁嘻,秋风从天来,一扫酷吏热。

嗷嗷天下心,无复苦炊爇。

丛丛篱边花,幽香知素节。

与化同一啸,世事花能说。

前兮酷暑在,击揖志如铁。

岂无如谢安,围棋声未歇。

胸中森甲兵。

千里胜自决。

诗人扪虱穷,忧时心惙惙。

歌秋风兮歌国风,问知音兮问豪杰。

昔冠诸生首,初因三道征。

公卿碧墀会,名姓白麻称。

日月光遥射,烟霄志渐弘。

荣班联锦绣,谏纸赐笺藤。

便欲呈肝胆,何言犯股肱。

椎埋冲斗剑,消碎莹壶冰。

赤县才分务,青骢已迥乘。

因骑度海鹘,拟杀蔽天鹏。

缚虎声空壮,连鳌力未胜。

风翻波竟蹙,山压势逾崩。

僇辱徒相困,苍黄性不能。

酣歌离岘顶,负气入江陵。

华表当蟾魄,高楼挂玉绳。

角声悲掉荡,城影暗棱层。

军幕威容盛,官曹礼数兢。

心虽出云鹤,身尚触笼鹰。

竦足良甘分,排衙苦未曾。

通名参将校,抵掌见亲朋。

喣沫求涓滴,沧波怯斗升。

荒居邻鬼魅,羸马步殑fF.白草堂檐短,黄梅雨气蒸。

沾黏经汗席,飐闪尽油灯。

夜怯餐肤蚋,朝烦拂面蝇。

过从愁厌贱,专静畏猜仍。

旅寓谁堪托,官联自可凭。

甲科崔并骛,柱史李齐升。

共展排空翼,俱遭激远矰.他乡元易感,同病转相矜。

投分多然诺,忘言少爱憎。

誓将探肺腑,耻更辨淄渑。

会宿形骸远,论交意气增。

一心吞渤澥,戮力拔嵩恒。

语到磨圭角,疑消破弩症。

吹嘘期指掌,患难许檐簦。

鎩翮鸾栖棘,藏锋箭在弸。

雪中方睹桂,木上莫施罾。

且泛夤沿水,兼过被病僧。

有时鞭款段,尽日醉懵僜.蹑屐看秧稻,敲船和采菱。

叉鱼江火合,唤客谷神应。

啸傲虽开口,幽忧复满膺。

望云鳍拨剌,透匣色腾凌。

每想潢池寇,犹稽赤族惩。

夔龙劳算画,貔虎带威棱。

逐鸟忠潜奋,悬旌意远凝。

弢弓思彻札,绊骥闷牵縆.运甓调辛苦,闻鸡屡寝兴。

闲随人兀兀,梦听鼓冬冬。

班笔行看掷,黄陂莫漫澄。

骐驎高阁上,须及壮时登。

健笔挽银河。

公直銮坡我谏坡。

只好老来供一笑,呵呵。

喜怒从人愧国皤。

花月共婆娑。

劝饮随君学邵酡。

松菊有盟休冷落,哦歌。

我辈同年

济楚衣裳眉目秀。

活脱梨园,子弟家声旧。

诨砌随机开笑口。

筵前戏谏从来有。

戛玉敲金裁锦绣。

引得传情,恼得娇娥瘦。

离合悲欢成正偶。

明珠一颗盘中走。

制策词科世得贤,谏垣书殿继为联。

皂囊封奏名宏议,丹扆书箴著旧篇。

朝许臧孙为有后,人嗟贾傅不遐年,一门盛美时难及,家学于今令子传。

思魏徵之棠,不如列疏屏之十渐。

爱卫公之柏,不如存舟扆之五箴。

谏说岂腾口,格君当以心。

想引笔而行墨,方危冠而正襟。

追古事以比迹,见忠臣之虑深。

是虽不足契当时之感悟,不犹可以镜方来之佞壬。

此左氏所以愤乾溪之痛,而三叹于祈招之德音。

史本乎公,不厌於复。

重观绍圣以来之记述,初无及于郑雍。

非亲札之具存,虽欲考之而孰从。

如王谊李祉之实迹,遍考史录,皆无预乎此案之中。

郦保姓名,亦各不同。

至于韩忠彦力谏兴狱,直乞陛下且与含容。

安寿面析章惇,以为乡风。

此皆系其人之大节,而金匮之汗青,皆泯泯于二人之忠。

凡此帖纸之所具,以同时附会白帖子之人,犹能秉直以写其衷。

抑可以见人心之是非,本无所蔽蒙也。

然于此时,凡六人者皆有所抗论,独雍首尾噤然若不预者。

佩玉端委,接武夔龙,又何其无一言之献替,广于四总耶。

迎合于始,循默于终,而迄不免于党籍之归,此枉道事人之所以不胜於直躬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