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高轩过

韩员外愈皇甫侍御湜见过因而命作华裾织翠青如葱,金环压辔摇玲珑。hán [yuán,yún,yùn] wài yù huáng fŭ shì yù shí jiàn guò yīn ér mìng zuò huá jū zhī cuì qīng rú cōng,jīn huán yā pèi yáo líng lóng。

马蹄隐耳声隆隆,入门下马气如虹。mă tí yĭn ĕr shēng lóng lóng,rù mén xià mă qì rú hóng。

云是东京才子,文章巨公。yún shì dōng jīng cái zĭ,wén zhāng jù gōng。

二十八宿罗心胸,元精耿耿贯当中。èr shí bā sù luó xīn xiōng,yuán jīng gĕng gĕng guàn dāng zhōng。

殿前作赋声摩空,笔补造化天无功。diàn qián zuò fù shēng mó kōng,bĭ bŭ zào huà tiān wú gōng。

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páng méi shū kè găn qiū péng,shuí zhī sĭ căo shēng huá fēng。

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wŏ jīn chuí chì fù míng hóng,tā rì bù xiū shé zuò lóng。

译文

⑴高轩:高大华贵的车轩。过:拜访。

⑵员外、侍御二词疑为后人编集所加,长吉原诗无此二词。

⑶华裾:官服。织翠:翠(绿)色官服,韩愈时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当着此色官服。青如葱:青色官服,皇甫湜时任陆浑尉,当着此色官服。

⑷隐耳:声音盛多而盈耳。

⑸巨公:有巨大成就的人。

⑹二十八宿:东“苍龙”、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各七宿合称。

⑺元精:天之精气。耿耿:貌明亮状。

⑻笔补造化:以诗文弥补造化的不足。

⑼庞眉书客:作者自称。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⑽冥鸿:空中鸿雁。

⑾蛇作龙:喻咸鱼翻身,仕途转起。

注释

⑴高轩:高大华贵的车轩。过:拜访。

⑵员外、侍御二词疑为后人编集所加,长吉原诗无此二词。

⑶华裾:官服。织翠:翠(绿)色官服,韩愈时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当着此色官服。青如葱:青色官服,皇甫湜时任陆浑尉,当着此色官服。

⑷隐耳:声音盛多而盈耳。

⑸巨公:有巨大成就的人。

⑹二十八宿:东“苍龙”、北“玄武”、西“白虎”、南“朱雀”各七宿合称。

⑺元精:天之精气。耿耿:貌明亮状。

⑻笔补造化:以诗文弥补造化的不足。

⑼庞眉书客:作者自称。庞眉,眉毛黑白杂色,形容老貌。

⑽冥鸿:空中鸿雁。

⑾蛇作龙:喻咸鱼翻身,仕途转起。

赏析

奉命之作不容易写好,但李贺这首诗却深得读者的赞赏。更受到韩愈、皇甫湜的赞赏。一位青年人在“文章巨公”“才子”的面前,文不加点,一口气写下了这样一首气象万千、结构谨严、想象丰富的诗歌。

  整首诗分成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写韩愈、皇甫湜来访时的气派。先从他们的服装、马饰写起:那华丽的服装织锦如翠,浮青飞绿,虽然官品不高,但显得如此华贵高雅。接着写他们车马装饰的豪华,金环装在马辔上,马颈上金铃在摇动着,玲珑悦耳,声音清脆。而马蹄声像隆隆雷声,充溢耳际。这里还用夸张的手法,把韩愈、皇甫湜下马入门的情景突现出来,“气如虹”那气势如长虹从天际落下,这是十分大胆的想象,十分热情的夸张。通过服饰气派的描写,把韩、皇甫二人出场时的场面渲染得淋漓酣畅,先声夺人;未见其人,先感其气势。

  经过对场面的渲染,两位名公出场了。这是人们常说的赫赫有名的东京才子、文章巨公。这两句不规则的短句,写出了诗人惊喜的心情和敬佩的情感。在惊喜、敬佩的心情下,诗人刻画了二位名公的内在之美。他们心襟开阔,知识渊博,把整个宇宙天地都包容于胸腹;生性耿直,品质磊落,好像天地间的精华正气集中于心中。诗人李贺对韩愈、皇甫湜二人的评价是极高,再加上夸张,设想新奇的艺术手段,就使二人的伟大人格与崇高品质给读者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他们不但有伟大的人格、崇高的品质,而且有卓越的才能,他们应诏在大殿之前作赋,声震天幕;他们的创作才能可补宇宙自然所不足,可以说是胜似天功。

  这一层是诗人对二位当代名公的赞颂,他大笔渲染,浓墨重彩,把读者带进了二位名公内心世界的殿堂中去,观赏到它们的全部壮观的景象,谛视着它们巍然矗立的资质。它们庄严、雄伟,洋溢着一种崇高美。但要注意的是,这当然不仅仅是对二位名公的礼赞,更是对诗人所追求的理想人格的称赞。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诗人理想的追求,他希望遇到这样的理想人物,也渴望把自己塑造成拥有这样品格的人。

  “庞眉书客”是李贺的自称,“感秋蓬”是说自己感到已经像秋天的蓬草那样,面临着枯萎的命运,看不见希望;也就是像下句所讲的“死草”,濒临死亡的小草。从诗人李贺会有这样悲观的思想情绪看来,这首诗应该是李贺参加进士考试之后写的。

  这次考试对李贺的打击是太大了。李贺从此以后,就经常感到绝望。这里“感秋蓬”就正是诗人绝望情绪的流露。在绝望之中两位名公来访,恰似吹来一陈春风,洒来一阵甘露。“谁知死草生华风”,是诗人绝处逢生,看到希望,看到光明前景的喜悦心情的抒发。“谁知”—— 出乎意料之处,“死草生华风”—— 垂死的小草在春风吹拂下又欣欣向荣了。这一比喻生动、贴切,使诗人的欣愉心情跃然纸上。

  最后两句是展望日后得到二位名公的提携,定能施展一番抱负。他把自己喻为斗败的鸟,把韩愈、皇甫比为高飞天空的大鸿,一旦败鸟攀附大鸿,定会展翅腾飞,蛇变成龙。诗人对二位名公企望很高。这一层表述自己的希望,情真辞切,但仍有诗人鲜明的性格,他虽然恳切地希望能得到二位名公的提携,但对自己还是比较自负自信,字里行间不卑不亢。从这里读者可以看到李贺的性格。

  这首诗虽然是一气呵成的,但经过精心的构思,感情丰富,跌宕多姿,想象新奇。

背景

这首诗的背后是我国文学史上的一段佳话——“联镳盛事”。王定保在《唐摭言》中煞有介事的写道,韩愈和皇甫两位一同拜访李贺时,贺年仅7岁,“总角荷衣”出迎,并作《高轩过》答谢。而《新唐书》未考辨,承其误,将此事收录。读过诗读者不难看出,诸如“秋蓬”、“死草”、“垂翅”这些意向表达的是长吉遭谗落第后的颓伤情感,不应该出于小孩之口。公元808年(元和三年)李贺再赴长安寻求政治出路,途经东都洛阳,仍居仁和里。韩愈和皇甫湜(二人支持李贺应试,韩愈更作《讳辩》为贺辩护)联骑到访,慰藉遭谗落第的李贺。李贺感激之余,写下了《高轩过》一诗。

诗人简介

李贺(约公元791年-约817年),字长吉,汉族,唐代河南福昌(今河南洛阳宜阳县)人,家居福昌昌谷,后世称李昌谷,是唐宗室郑王李亮后裔。有“诗鬼”之称,是与“诗圣”杜甫、“诗仙”李白、“诗佛”王维相齐名的唐代著名诗人。有《雁门太守行》、《李凭箜篌引》等名篇。著有《昌谷集》。李贺是中唐的浪漫主义诗人,与李白、李商隐称为唐代三李。是中唐到晚唐诗风转变期的一个代表者。他所写的诗大多是慨叹生不逢时和内心苦闷,抒发对理想、抱负的追求;对当时藩镇割据、宦官专权和人民所受的残酷剥削都有所反映。留下了“黑云压城城欲摧”,“雄鸡一声天下白”,“天若有情天亦老”等千古佳句。李贺的诗作想象极为丰富,经常应用神话传说来托古...► 243篇诗文

诗文推荐

八月渡长湖,萧条万象疏。

?一本云潇湘景物疏。

?秋风片帆急,暮蔼?一本作雨?一山孤。

许国心犹在,康时术已?术,一作业。

?虚。

岷峨家万里,投老得归无。

酒醒。

梦才觉,小阁香炭成煤,洞户银蟾移影。

人寂静。

夜永清寒,翠瓦霜凝。

疏帘风动,漏声隐隐,飘来转愁听。

怎向心绪,近日厌厌长似病。

凤楼咫尺,佳期杳无定。

展转无眠,粲枕冰冷。

香虬烟断,是谁与把重衾整。

天口骈。

谈天衍。

雕龙奭。

炙毂过髡。

日月任从愁里过,客尘常向静中参。

莫道颜色如渥丹,莫道馨香过vK兰。

东风吹绽还吹落,明日谁为今日看。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三月青春弹指过,九旬朱夏又从头。

茶抽雀舌郎忙摘,麦弄蝦须逐旋收。

炽然说法,声撼林丘。

风林曾语别,王舍此相逢。

净月常涵水,孤云易去峰。

供缘宾阁饮,耳界帝城钟,却举当年话,无言促麈松。

再来戴公宅,客过孝王家。

翠惊苕影乱,蟹过石阴空。

?此诗卷二十三已收,题为“二月十九日携白酒鲈鱼过詹使君食槐叶冷淘”?

病起重阳过,东离菊尚黄。

殷勤撷寒蕊,子细嗅清香。

老梗防闲蝶,清油护晓霜,丛边强一酌,聊不负秋光。

行亦禅,坐亦禅,面壁淹淹过九年。

失钱遭罪神光骇,分皮分髓过西天。

簋豆蘑牲,铏笾实馈。

其俎孔庶,吉蠲为饎。

惟德过声,以忱以贵。

神既估享,祉贶来暨。

羽术有严,袜书有辉。

昭衍尊名,铺张上产。

出其端瘕,由于康过。

比屋延瞻,歌之舞之。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夏馆秋林山水窟,家家林影湖光。

三年间为一官忙。

簿书愁里过,笋蕨梦中香。

父老书来招我隐,临流已盖茅堂。

白头兄弟共论量。

山田寻二顷,他日作桐乡。

璇穹层云上覆,光景如梭逝。

惟此过隙缓征辔。

垂象森列昭回。

碧落卓然躔度,炳曜更腾辉。

永永清光晔炜。

绵四野、金璧为地。

蕊珠馆,琼玖室,俱高峙。

千种奇葩,松椿可比。

暗香幽馥,岁岁长春,阳乌何曾西委。

楼台侧畔杨花过,帘幕中间燕子飞。

默默而坐,佛祖勘破。

水冷鱼潜,天空鸟过。

半夜失却牛,平明拾得火。

乍卷乍舒兮,无可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