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灵山寺

晚景聊摅抱,凭栏几荡魂。wăn jĭng liáo shū bào,píng lán jĭ dàng hún。

槛虚从四面,江阔奈孤根。kăn xū cóng sì miàn,jiāng kuò nài gū gēn。

幽径薜萝色,小山苔藓痕。yōu jìng bì luó sè,xiăo shān tái xiăn hén。

欲依师问道,何处系心猿。yù yī shī wèn dào,hé chù [xì,jì] xīn yuán。

诗人简介

罗隐(833-909),字昭谏,新城(今浙江富阳市新登镇)人,唐代诗人。生于公元833年(太和七年),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起义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515篇诗文

诗文推荐

门前碧浪家家海,树上青山寺寺云。

明如镜,黑如漆。

四七二三,多虚少实。

灵山拄杖,且拈告壁。

出佛身积压,破和合僧。

驴腮马颔,逞技矜能。

堪笑灵山儿戏剧,聚头争看蜡人冰。

留得菖蒲酒一杯。

与公今日寿筵开。

灵山排闼送青来。

须信南州高士后,持荷持节照苏台。

瑞云深处是三台。

二千年前,灵山付嘱品。

二千年后,吴地流通分。

大虚无云,清镜无痕。

如意举手,花雨缤纷。

契南岳不传之旨,见灵山未散之人。

妙圆体极,即相非真。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检点将来,只得半橛。

头圆象天,足方象地。

耳朵闻声,鼻孔出气。

马驹踏杀天下人,瞎驴不受灵山记。

玉水灵山地,燕寝亦书功。

邦人耆老,诞弥佳节以词通。

尔岂知吾恺悌,我乃因君谈笑,祝寿酒杯同。

箫鼓少人会,歌舞为谁容。

观坐客,惊野老,笔如风。

个般酬唱,诏回应上玉华东。

多少家传经济,留与孙谋持守,出处信何穷。

唤起千年调,分付一车公。

不问有言,不问无言。

灵山拄杖,斜靠壁边。

风光都占尽,不费一文钱。

道释儒门,三教归一,算来平等肩齐。

道分天地,万化总归基。

佛在灵山证果,六年后、雪岭修持。

儒家教,温良恭俭,万代帝王师。

道传秘诀,佛流方便,忍辱慈悲。

大成至圣,岂辩高低。

都是后学晚辈,分人我、说是谈非。

休争气,三尊一体,瞻仰共皈依。

昨日入院,今朝设粥。

斋罢吃茶,参前澡浴。

个是灵山亲付嘱。

送君报最登朝路。

初整曹装处。

又因杯酒见余情。

凉雨灵山阁上、月初晴。

醺然领客襟怀底。

消处阑干倚。

风流别乘我依归。

清誉冰溪棠荫、绿漪漪。

闰二月十有五,灵山有语今分付。

心洞十方,通今贯古。

途路未归人,朝朝复暮暮。

不醉桃花村,定入杏花坞。

何如相唤复相呼,飞来峰下喫茶去。

结夏解夏,灵山旧制。

鹅以瓶拘,鱼以网系。

风雷变化在今时,霄汉振飞何更拟。

霜筠雪竹钟山寺,投老归歟寄此生。

三观互融显其机,十门不二荡其迹。

如月印水兮光入共微,如春在花兮香袭共裓。

是谓教庠之英,北峰这嫡。

描邈将来不如伊,从教大地无人识。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递代相传,证龟成鳖。

灵山话月,曹溪指月。

玉乳峰前,相呼看月。

纵饶光透十虚,未句成第二月。

诸人要见真月麽,非暗非明,非圆非缺。

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春山青,春水绿,鸟弄笙簧,梅飘香玉。

具足清白梵行之相,声色纯真岂容攒簇。

听不足,观不足,一会灵山俨未分,断弦须是鸾胶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