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蓦溪山(寄宝学)

浮烟冷雨,今日还重九。

秋去又秋来,但黄花、年年如旧。

平台戏马,无处问英雄,茅舍底,竹篱东,伫立时搔首。

客来何有。

草草三杯酒。

一醉万缘空,莫贪伊、金印如斗。

病翁老矣,谁共赋归来,芟垅麦,网溪鱼,未落他人后。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这首词的两片各有中心。上片是“无处问英雄”。“平台戏马”系用项羽典故 。“戏马台”在彭城(今江苏徐州市)南效云龙山下,昔日项羽曾在此操练兵马。后来,刘裕也于重阳节在此大会宾客。项羽、刘裕,皆一时豪杰,但时过境迁,英雄已逝 。“无处问英雄 ”,既是作者对已逝英雄的感叹,也是对当世英雄的寻觅,但理想的英雄又在何处呢!由于作者为没有英雄人物可报效祖国而焦虑,所以他才感到重九时节“浮烟冷雨”的压抑,才觉得“年年如旧”的只有黄花,也才“伫立时搔首 ”。下片的中心是“一醉万缘空 ”。正因为作者要在昏醉中寻找解脱与安慰,所以客来后才只有“草草三杯酒 ”,所以才劝宝学“莫贪伊、金印如斗”,与作者一道“赋归来”,去过“芟垅麦,网溪鱼”的隐居生活 。把上下两片联系起来,那么全词的主旨应该是 :深感救国无人,国事无望,作者遂欲断绝万缘。——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中心突出,组织紧密,是这首词的特色。刘子翬生活在南北宋交替之际,国家面临覆亡危险,急需济世之才。当时善于带兵的大将并不少,但他们互不信任,彼此掣肘、猜忌,致使宋军节节失利。这阕词中“无处问英雄”一语蕴含着作者极深沉的时事之叹,不是普通的吊古诗词。这是一首重阳寄人之作。词中全用与重阳有关的物事,经过加工处理,作者有意识地改变了它们的面貌,使其更好地为抒情达意服务。比如,词篇一开始用“浮烟冷雨”形容就跟秋高气爽的时节相异。作者勾画这幅天色,是要为全篇笼罩一层寒冷阴霾的气氛。至于三、四句提点黄花,不去欣赏也未描写,只说是“但黄花 、年年如旧”。说只有黄花“年年如旧”言外之意此外的一切都不“如旧”,这当然就深化了“无处问英雄”的感慨 。“茅舍底,竹篱东”是重阳赏菊的地方,陶渊明有“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下。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的诗句,李清照也有“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的吟咏。不过,本篇的主人公于此,却不把酒,也不赏菊,而是“伫立时搔首”。这里,词篇再现人物形象把作者忧国的情绪推到了高峰。自然,词人过重九也并非无酒,比方说客来之后就有“草草三杯酒 ”。只是这里的饮酒,并非是为赏菊助兴,也不是为了登高催诗,而是要自己“一醉万缘空”,要宝学“莫贪伊、金印如斗”。——以上写黄花、写竹篱、写饮酒,都直接触及社会现实,同单纯的赏菊的品酒、慕求清高是大相径庭的。接下去,“病翁”是子翬自号。“赋归来”,用陶渊明《归去来辞》,以示归隐之意。陶渊明以爱菊闻名,这事本身也就和重阳有关。不过刘子翬的“赋归来”乃是要“芟垅麦,网溪鱼 ”,并非有意恋菊。总之,只因作者的心绪不佳,所以在他眼里的重九美景全都变了样;而出现作者笔下的、改变风物又反衬和强化了作者的思想感情。这种情景交融的创作方法,是这阕词存在艺术魅力的根本原因。

诗人简介

刘子翬(1101—1147)字彦冲,号屏山病翁,崇安(今属福建)人。客家刘氏十三世祖,以父任补承务郎,辟真定幕府。南渡后,通判兴化军,秩满,诏留任,以疾辞。筑室屏山,专事讲学。与胡宪、刘勉之为道义交,朱熹曾从之受业。绍兴十七年(1147)卒,年四十七,谥文靖,正史记述刘子翬无子,以兄刘子羽庶子刘坪为后。《宋史》有传。有《屏山集》二十卷。《彊村丛书》辑其《屏山词》一卷[1-2]► 6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君家少室西,为复少室东,别来几日今春风。

新买双谿定何似,馀生欲寄白云中。

玉龙十二蓬山顶,宝髻三千汉殿中。

道同曾未毫端,相别相逢会者难。

偶此又蒙清照及,松风桂月袭人寒。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八音斯奏,三献毕陈。

宝祚惟永,晖光日新。

憭栗之秋,骚人所悲。

彼僧何为,乃写以辞。

绝艺出尘,亦寄焉耳。

云烟苍茫,在此幅纸。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鼎湖龙远,九祭毕嘉觞。

遥望白云乡。

箫笳凄咽离天阙,千仗俨成行。

圣神昭穆盛重光。

宝室万年藏。

皇心追慕思无极,孝飨奉烝尝。

微官同侍苍龙阙,直谏偏推白马生。

(《寄李补阙》,出《诗式》)。

黄子侬故人,危子侬门生。

向来同登漱玉亭,银河洗面醉不醒。

四年二子不见面,过眼光阴掣飞电。

今晨忽得问政碑,黄子作堂危子词。

危子笔力乃尔进,黄子佳政不须问。

寄言二子各努力,古人也是人作得。

洞中日月无朝夕。

晃朗云衢通宝陌。

上明紫脑承三清,下照黄河常五色。

自然霞结玲珑宅。

内有长生三岛客。

未彰云外去时踪,已到眼前来显

得宝耶,弘农耶?

弘农耶,得宝耶?

皇帝降席,流云四开。

尧赵舜步,下蹑天阶。

恭授袜岫,翠旄裴回。

明明纯孝,鸿釐大来。

少工艺文,朱丝练弦,黄流在璋古注云:璋,瓚也。

值虞廷戛击,箫韶之乐,周王寿考,追琢其章。

汾水雁飞,鼎湖龙远,魂返今无异域香。

浮生短,更两轮屋角,来去荒忙。

人言八十鹰扬。

笑千岁如何尺捶量。

但负图龟马,藏之为宝,舐丹鸡犬,去不能将。

友鲁申公,师浮丘伯,尚可教书村学堂。

投老泪,瞻越山紫翠,陵树青苍。

扰扰匆匆,红尘满袖,自然心在溪山。

寻思百计,真个不如闲。

浮世纷华梦影,嚣尘路、来往循环。

江湖手,长安障日,何似把鱼竿。

盘旋。

那忍去,他帮纵好,终异乡关。

向七峰回首,清泪班班。

西望烟波万里,扁舟去、何日东还。

分携处,相期痛饮,莫放酒杯慳。

穹旻锡祐,盛德日章明。

见地平天成。

垂衣恭己干戈偃,亿载祐黎甿。

羽旄饰驾当春候,款谒届殊庭。

精衷昭感膺多福,夷夏保咸宁。

圣君御宇,祗翼奉三灵。

已偃革休兵。

区中海外鸿禧浃,恭馆励虔诚。

九斿七萃著声明。

徯后徇舆情。

丕图宝绪承繁祉,率土仰隆平。

暮山层碧。

掠岸西风急。

一叶软红深处,应不是、利名客。

玉人还伫立。

绿窗生怨泣。

万里衡阳归恨,先倩雁、寄消息。

闻说黄金厩,骐麟惜中别群。

犹来果下马,不必五花纹。

骏骨愁时晚,薌萁念夕矄。

老夫慵杖履,待汝入嵩云。

几年不到昼桥西。

路依稀。

回首淡烟残柳,昔游非。

笛声何处悲。

故人不见梦魂迷。

草萋萋。

几度倚阑,欲寄旧相思。

相思无尽期。

城头月落尚啼乌。

朱舰红船早满湖。

鼓吹未容迎五马,水云先已漾双凫。

映山黄帽螭头舫,夹岸青烟鹊尾炉。

老病逢春只思睡,独求僧榻寄须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