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贺新郎

弹铗西来路。

记匆匆、经行十日,几番风雨。

梦里寻秋秋不见,秋在平芜远树。

雁信落、家山何处。

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如许。

留不住,少年去。

男儿事业无凭据。

记当年、悲歌击楫,酒酣箕踞。

腰下光茫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

谁更识、此时情绪。

唤起杜陵风月手,写不东渭北相思句。

歌此恨,慰羁旅。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刘过作为一位爱国志士,平生以匡复天下,一统河山为己任。他力主北伐,曾上书宰相,痛陈恢复中原的方略,但却不被苟且偷安的当政者所采纳。他自己也屡试不第,一生布衣。因此他浪迹江湖,先是南下东阳、天台、明州,北上无锡,姑苏、金陵;后又从金陵溯江西上,经采石、池洲、九江、武昌,直至当时南宋前线重镇襄阳。这首《贺新郎》大约写于词人西游汉沔(今武汉)时。开头三句直接写数日“西来”途中的情景。而这三句以至全篇的重心和题眼就在“弹铗”二字。这里借用《战国策·齐策》冯谖弹铗而歌的故事:说自己的愁苦“ 西来”,是由于没有受到重用,因此四处漂泊 。“大抵起句便见所咏之意,不可泛入闲事,方入主意 ”(沈义父《乐府指迷》)。此词的开头正是如此开门见山,直接切题。他把自己壮志难酬、怀才不遇的“ 意”,借冯谖弹铗的故事,明白表示出来,而且贯穿全篇起到统摄全局的作用。“梦里寻秋”的“秋” ,其意似不只是指季节,还别有所指。“梦里寻秋” ,隐含着两层意思,一是“国脉微如缕”(刘克庄),隐喻国势的颓败和山河的破碎;二是寻而不得,以致成梦。但即使在梦里,也仍是“秋不见”。接着却是一句自相矛盾的话:“秋在平芜远渚 ”。陈亮曾用“芳菲世界”比喻沦陷了的北方大好山河 ;“平芜远渚”正与之相仿佛。这两句悖论的话暗示词人对国事的关怀和伤心,虽日里、夜里、梦里都在追求 ,结果却是可望而不可得 ,大有屈原“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的意境。“想雁信家山何处 ”?希望鸿雁作使传递书信,可是音信全无,故乡何处?念国思家,在这首词中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这句也正如“雁不到,书成谁与”(张元幹《贺新郎》),表明家乡遥远。国事既不堪问,家乡又音信杳然,于是引起下面的万千感慨:“万里西风吹客鬓,把菱花、自笑人憔悴。留不住 ,少年去”。异乡作客,本已可悲,何况又值万木萧疏、西风萧瑟的秋天 ,它和“ 万里悲秋常作客”(杜甫)一样,映现出作者无法排解的忧伤。对镜自照,两鬓如霜,人已垂垂老矣,美好的时光已经匆匆地消逝了 。“自笑人憔悴” ,大有物是人非的感慨。“放浪荆楚 ,客食诸侯间”(岳珂《檉史》)的刘过,本来是较达观的。这次西游,他不仅游览了名山胜迹,而且还特别凭吊了虞允文大败金兵的采石,周瑜破曹的赤壁,边防重镇的襄阳和岘山的堕泪碑。许多年以后,他还一直怀念着 :“楚王城里,知几度经过,摩挲故宫柳瘿”、“乾坤谁望,六百里路中原,空老尽英雄,肠断剑锋冷”(《西吴曲·怀襄阳》)。由此,可见他虽在落魄漫游中,也是怀着豪情壮志的。这几句是词人韶华已逝,而功业未建的感慨,萧瑟中暗含着悲愤 ,从“自笑”(词人的自嘲)两字中隐隐地折射了出来。下片换头处的“男儿事业无凭据 ”,从结构说和上阕的首句一样 ,是自我抒怀的一个关键句 。古云“男儿志在四方”,但功名事业皆如云烟,毫无着落,惹起词人无限伤心往事。词人只能从回忆中以当年的放浪形骸中 ,寻求精神上的解脱。“记当年、击筑悲歌,酒酣箕踞” ,用《史记·刺客列传》“高渐离击筑 ,荆轲和而歌”事,以坚决抗秦的悲剧英雄荆轲、高渐离比况自己和朋友,情投意合,慷慨悲歌,豪放不羁。并用阮籍在大将军司马昭的宴会上“箕踞啸歌,酣放自若 ”(见《世说新语·简傲》),表示自己的不拘礼法、不可一世之概。刘过是一个好饮酒、喜谈兵、睥睨今古、傲视一世、具有诗情将略和才气超然的人。他不仅“奏赋明光,上书北阙”(《念奴娇》),而且他曾想弃文就武,投笔从戎,血战沙场为国家建功立业,但却始终没有得到统治者的重用,而“不斩楼兰心不平”的壮志,也在现实中被撞得粉碎,成为无法实现的幻想。但词人并没有就此消沉颓废“ 腰下光芒三尺剑,时解挑灯夜语;更忍对灯花弹泪 ?”尽管一事无成,功名事业尽付东流,可是自己仍是壮志未衰,时时与朋友夜里挑灯看剑,连床夜语,又岂忍对灯花弹泪?最后四句明知国运不可挽回,壮志难以实现,却仍然死不了这颗心,不能忘情国事是刘过的一大悲哀,也是他最可爱的地方。由对国事的感慨转入个人身世的飘零 。“唤起”两句指杜甫怀念李白的诗句。杜甫在长安城(今陕西西安市)东南的杜陵附近地区住过,自称杜陵野客,杜陵布衣。他有《寄李十二白二十韵》诗 :“落笔惊风雨,诗成泣鬼神”。又《春日怀李白》诗 :“渭北春天树,江东日暮云。何时一樽酒,重与细论文 ”。词人以李白自比,希望有杜甫那样的知己能理解自己,安慰自己。结句点出写此词以泄心中愁苦,聊作羁旅中的安慰。这首词由首至尾,直抒胸臆,挥洒无余,倾吐出词人“西来”路上的感受 。“词之言情 ,贵得其真”(沈祥龙语),可说正是此词的主要特色。其次 ,此词典故都能恰到好处 :“弹铗西来路”,像随手拾取,却包容了丰富的意蕴,既是叙事,又是抒情。用“击筑悲歌”、“酒酣箕踞”写豪情与友谊,维妙维肖,神态毕现。后用杜甫诗句抒发羁旅况味 ,也情思隽永,妥贴自然,切合此刻自身的情怀。

诗人简介

刘过(1154~1206)南宋文学家,字改之,号龙洲道人。吉州太和(今江西泰和县)人,长于庐陵(今江西吉安),去世于江苏昆山,今其墓尚在。四次应举不中,流落江湖间,布衣终身。曾为陆游、辛弃疾所赏,亦与陈亮、岳珂友善。词风与辛弃疾相近,抒发抗金抱负狂逸俊致,与刘克庄、刘辰翁享有“辛派三刘”之誉,又与刘仙伦合称为“庐陵二布衣”。有《龙洲集》、《龙洲词》。► 457篇诗文

诗文推荐

说著成凄楚。

正尘飞、岷峨滟滪,兔嗥狐舞。

颇牧禁中留不住,弹压征西幕府。

便一舸、月汀烟渚。

四塞三关天样险,问何人、自辟_鼯路。

成败事,几今古。

荼_芍药春将暮。

最无情、飘零柳絮,搅人离绪。

屈指秋风吹雁信,应忆西湖夜雨。

谩岁月、消磨如许。

上下四方男子志,肯临歧、昵昵儿曹语。

呼大白,为君举。

负你千行泪。

大都来、一寸心儿,万般萦系。

似恁愁烦那里洎。

故自三年二岁。

为你后、甘心憔悴。

终待说、山盟海誓。

这恩情、到此非容易。

拚做个,久长计。

紧要事须评议。

怕人人、蓦地知时,怎生处置。

毒害心肠袄知是。

怕你生烦到底。

便莫待、将人轻弃。

不是我多疑你。

被傍人、赚后失圈_。

经一事,长一智。

万里归朝去。

倚江亭、绿波碧色,一川晴絮。

赢得威名留草木,玉垒雪山高处。

未应减、平淮裴度。

见说金瓯书字久,待公来、便作商岩雨。

休忘却,蜀都赋。

旌旗回首在城暮。

听樯头、飞燕似把,人情低诉。

两两三三鸥鹭里,拍拍船儿一羽。

算惟有、清芬载取。

百万人家儿样恋,恨柳风、不为留连住。

离梦绕,沙堤路。

风定波纹细。

夜无尘、云迷地轴,月流天位。

摇裔飞来江山鹤,犹作故乡嘹唳。

清境里、伴人无睡。

应叹余生舟似泛,浪涛中、几度身尝试。

书有恨,剑无气。

从渠俗耳追繁吹。

抚空明、一窗寒簟,对人如砥。

梦倚银河天外立,云露惺惺满袂。

看多少、人间嬉戏。

要话斯心无分付,路茫茫、还有亲朋至。

应为我,倒罍洗。

池馆闲凝目。

有玉人、向晚妖娆,洗妆梳束。

雅淡容仪妃子样,羞使胭脂点触,莹冰雪、精神难掬。

好是月明微露下,似晚凉、初向清泉浴。

好对我,笑羞缩。

好风拂面浑无俗。

更撩人清与,异香芬馥。

惹起新愁无著处,细与端相未足。

俏不忍、游蜂飞扑。

可惜伊家娇媚态,问天公、底事教幽独。

待拉向,锦屏曲。

一片湖光净。

被游人、撑船刺破,宝菱花镜。

和靖不来东坡去,欠了骚人逸韵。

但翠葆、玉钗横鬓。

碧藕花中人家住,恨幽香、可爱不可近,沙鹭起,晚风进。

功名得手真奇隽。

黯离怀、长堤翠柳,系愁难尽。

世上浮荣一时好,人品百年论定。

且牢守、文章密印。

秘馆词人能度曲,更不消、檀板标苏姓。

凌浩渺,纳光景。

汉使来何许。

到如今、天边又是,薰弦三度。

见说山深人睡稳,细雨自催茶户。

向滴博、去间看取。

料得权奇空却后,指浮去、万里追风去。

跨燕越,抹秦楚。

不妨且为斯人驻。

正年来、忧端未歇,壮怀谁吐。

顷刻阴晴千万态,怎解绸缪未雨。

算此事、谁宽西顾。

待洗岷峨凄怆气,为八荒、更著深长虑。

间两社,辅明主。

唱彻阳关调。

伴行人、梅拂征鞍,晓霜寒峭。

金甲雕戈开玉帐,尊俎风流谈笑。

看策马、从容江表。

自是药阶苔砌客,卷经纶、且泛芙蓉沼。

襟量阔,江面小。

允文事业从容了。

要岷峨人物,後先相照。

见说君王曾有间,似此人才多少。

便咫尺、云霄清要。

四世三公毡复旧,况蜀珍、先已登廊庙。

但侧耳,听新诏。

昨朝残腊尽,今日贺新年。

虎逐牛方急,东君令已行。

瑞雪已铺银世界,大家携手普贤让。

帝遣司花女。

炯琼琚瑶佩,新来满空飞舞。

飞到水晶宫阙处,还被六丁迎住。

唤月娣、天孙说与。

道是云溪新洞府,粲玉虹、拥出神仙宇。

齐星汉,切云雾。

朝来细把虹梁举。

命日兄、催上金鸦,高高腾翥。

云母卷帘三万数,不碍风斤月斧。

真个是、去天尺五。

恰则紫皇香案近,那砖花、院柳宜年少。

双鬓绿,朝天去。

一笑君知否。

笑当年、山阴道士,行歌樵叟。

五十到头公老矣,只可鹭朋鸥友。

便富贵、何如杯酒。

好在归来苍崖底,想月明、不负携锄手。

谁共酌,翦霜韭。

乾坤许大山河旧。

几多人、剑倚西风,笔惊南斗。

俯仰之间成陈迹,亡是子虚乌有。

渺烟草、不堪回首。

隔坞筑亭开野迳,尽一筇、两屦山前后。

春且为,催花柳。

谁主谁为客。

叹人生、别离容易,会逢难得。

省户高门十年梦,瞥忽浑如昨夕。

风不定、乱云飞急。

本自无心图富贵,也元知、富贵无缘逼。

且还我,兔园策。

谁知一曲柯亭笛。

向天涯、依然解后,长安本色。

怪我阿_今老眼,已是看朱成碧、但犹记、黄裳曾识。

多谢殷勤无以报,愿阿_、长健如今日。

送公去,上霄极。

一梦扬州事。

画堂深、金瓶万朵,元戎高会。

座上祥云层层起,不减洛中姚魏。

叹别后、关山迢递。

国色天香何处在,想东风、犹忆狂书记。

惊岁月,一弹指。

数枝清晓烦驰骑。

向小窗、依稀重见,芜城妖丽。

料得花怜侬消瘦,侬亦怜花憔悴。

漫怅望、竹西歌吹。

老矣应无骑鹤日,但春衫、点点当时泪。

那更有,旧情味。

拍手阑干外。

想回头、人非物是,不知何世。

万事情知都是梦,聊复推迁梦里。

也幻出、云山烟水。

白白红红虽褪尽,尽倡条、浪蕊皆春意。

时可醉,醉扶起。

瀛洲旧说神仙地。

奈江南、猿啼鹤唳,怨怀如此。

三五阿婆涂抹遍,多少残樱剩李。

又过雨、亭皋初霁。

惭愧故人相问讯,但一回、一见苍颜耳。

谁念我,鹪鹩志。

雁向愁边落。

渺汀洲、孤云细雨,暮天寒角。

有美人兮山翠外,谁共霜桥月壑。

想朋友、春猿秋鹤。

竹屋一灯棋未了,问人间、局面如何著。

风雨夜,更商略。

六州铁铸从头错。

笑归来、冰鲈堪鲙,雪螯堪嚼。

莫遣孤舟横浦溆,也怕浪狂风恶。

且容把、钓纶收却。

云外空山知何似,料清寒、只与梅花约。

逋老句,底须作。

怕听黄昏雨。

到黄昏、陡顿潇潇,雨声不住。

香冷罗衾愁无寐,难奈凄凄楚楚。

暗试把、佳期重数。

楼外一行征雁过,更偏来、撩理芳心苦。

心自苦,向谁诉。

菱花憔悴羞人觑。

欢红低翠黯,不似旧家眉妩。

目断阳台幽梦阻,孤负朝朝暮暮。

怕泪落、瑶筝慵拊。

手捻梅花春又近,料人间、别有安排处。

云碧袖,为君舞。

北马飞江过。

画图中、花城柳郭,万摧千挫。

羌管直惊猿鹤梦,愁得千山翠锁。

有多少、风餐雨卧。

回首西湖空溅泪,醉沈沈、轻掷金瓯破。

平地浪,如何ED51。

君家志气从来大。

舞蓝袍、牵丝幕外,肯饶他个。

谁料腥埃妨阔步,孤瘦依然故我。

待天有情时须可。

且占雪溪清绝处,看精神、全是梅花做。

嫌暖饱,耐寒饿。

久问闲边著。

对沧江、烟轻日淡,雨疏云薄。

一片闲心无人会,独倚团团羊角。

便舍瑟、铿然而作。

容室中间分明见,暮鸢飞、不尽天空阔。

青山外,断霞末。

看来此意无今昨。

都不论、穷通得失,镇长和乐。

此道舒之弥八极,卷却不盈一握。

但长把、根基恢拓。

将相时来皆可做,似君家、祖烈弥关洛。

康国步,整戎略。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

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垛翠云峰远。

日乌高、炎官直午,暑风微扇。

二六尧蓂开秀荚,跨海冰轮待满。

怪院落、笙箫如剪。

太乙燃藜天际下,庆卯金仙子生华旦。

依日月,近云汉。

经时持橐明光殿。

问江乡、年来有几,只君方见。

入座夫人难老甚,炯炯金霞照眼。

笑指点、琼觞教劝。

但得调元勋业就,为江泉石磴轻轩冕。

归共作,赤松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