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木兰花

江云叠叠遮鸳浦。

江水无情流薄暮。

归帆初张苇边风,客梦不禁篷背雨。

渚花不解留人住。

只作深愁无尽处。

白沙烟树有无中,雁落沧洲何处所。

赏析

作品赏析

  苏庠终身未仕,隐居庐山,浪迹湖海,有《后湖集》,今存词25首,多写“身到十洲三岛,心游万壑千岩”的生活。这是一首羁旅抒怀词,通篇在景物描写中抒发了“客恨渺无涯”的感情。  开头两句写别离的时间(傍晚)、地点(鸳浦)及景物特色。在薄暮时分,船儿离开鸳浦,渐渐远去,江上云气重重叠叠,遮蔽了与伊人分别时的鸳浦,不见伊人的倩影;想让那一叶扁舟暂驻,然而江水无情,载着这小舟偏偏向远方流去。“鸳浦”二字颇有深意,“鸳”即“鸳鸯”,古称“匹鸟”,雌雄偶居不离,后比喻情深意长的伉俪。词人在《鹧鸪天》中亦写道:“灞桥杨柳年年恨,鸳浦芙蓉叶叶愁”。词中的“江云叠叠遮鸳浦”不仅写出江云重叠遮蔽鸳浦之状,更暗寓了词人不得不与伊人分别的离愁,无限忧怨之情亦隐在“叠叠”二字之中。“流薄暮”三字耐人品味,不仅点出出行时间的迟暮,而且烘托出伤别的氛围:在薄暮冥冥中抛别伊人远离家乡,在薄暮冥冥中浪迹天涯,天各一方,游子的心绪该多么悲凉、伤感、孤寂。一个“流”字,用得尤为精妙,它给读者展开一幅动幻的画面:“江水长流,孤帆远去,暮色悠悠,在流动中,暮色愈来愈重,孤帆消失在江天苍茫之中。  “归帆初张苇边风,客梦不禁篷背雨。”以对仗手法作了鲜明的对比,揭示了游子的思乡深情。上句写江风吹拂,芦苇摇曳,恰见归帆初张,将返家乡,而自己却是迎风冒雨,扬帆远行。下句写雨声淅沥,敲击船篷,惊扰了客梦。“不禁”二字是禁不住的意思,它强调了客梦轻浅恍惚。此二句对仗工稳,设想新颖。  过片不变,继续写游子情怀。“渚花不解留人住,只作深愁无尽处。”这是移情入景的手法,将小渚的荻花人格化了。这里既是嗔怪荻花不了解游子思乡情,又嗔怪她无留客之举,只是一味地在瑟瑟秋风中含情脉脉,愁思缕缕地送别游子。词人用移情法从侧面表达了游子思归深情。  结句“白沙烟树有无中”两句,以景结情。写江边白沙茫茫,烟树迷蒙,似有似无;时至傍晚,正是雁落平沙休憩之时,然而这休憩之地能否安全呢?“何处所”是设问句,写出词人对雁行的关心。“沧洲”是滨水之处。词人在景物描写之中寄托了自身漂泊无依,前路茫茫的感慨与惆怅。这种感慨与惆怅在其它词作中曾反复咏叹:“何处所?门外冷云堆浦”、“谁遣愁来如许”。(《谒金门·怀故居作》)看来家乡、故居亦不能使其心静身安,在前路茫茫的情况下,他吟道:“万事不理醉复醒,长占烟波弄明月。”(《清江曲》)他向往“一笛清风万事休,”(《后漓江曲》)啸傲云山的生活。全词以景寓情,情景交融,无论是叠叠江云、汤汤江水、淡淡薄暮、点点归帆、瑟瑟苇荻,还是沥沥秋雨、沓沓白沙、茫茫烟树、行行北雁,各种意象都满蕴着词人羁旅伤别之情,前路渺茫的感慨。这词中的景,是词人心中景、情中景,故而“一切景语皆情语也。”(王国维《人间词话》)。 (赵慧文)

诗人简介

苏庠(1065~1147)南宋初词人。字养直,初因病目,自号眚翁。本泉州人,随父苏坚徙居丹阳(今属江苏)。因卜居丹阳后湖,又自号后湖病民。苏坚有诗名,曾与苏轼唱和,得苏轼赏识,并因苏轼称誉其诗而声名大振。徽宗大观、政和之际,苏庠曾依苏固与徐俯、洪刍、洪炎、潘淳、吕本中、汪藻、向子諲等结诗社于江西。在澧阳(今湖南澧县)筑别墅以供游憩。其后居京口。高宗绍兴年间,苏庠与徐俯同被征召,独不赴,隐逸以终。► 27篇诗文

诗文推荐

天真雅丽。

容态温柔心性慧。

响亮歌喉。

遏住行云翠不收。

妙词佳曲。

啭出新声能断续。

重客多情。

满劝金卮玉手擎。

尊前放手。

铜钵声穷诗已就。

姑射肌肤。

舞罢缠头怎得无。

青腰更巧。

搓粉团酥来斗妙。

不敢方人。

容色依稀似太真。

清尊白发。

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

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

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

梦破春回枉断肠。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玉烟浮动。

银阙三山连海冻。

翠袖阑干。

不怕楼高酒力寒。

双松冻折。

忽忆衰翁容易别。

想见鸥边。

压损年时小钓船。

同尘混世。

谁解忘言无酒醉。

混世同尘。

落魄逍遥甘分贫。

灵源不昧。

剩积无涯真宝贝。

不昧灵源。

一气清成要上天。

心低大小。

细细搜寻玄里妙。

大小心低。

酉上为东卯作西。

心高火出。

走了三田饧与蜜。

火出心高。

转毂轮回又一遭。

江南三月。

犹有枝头千点雪。

邀上芳尊。

却占东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

南国风光都在此。

移过江来。

从此江南不复开。

遇而不悟。

可惜惺惺逐欲去。

目下蹉跎。

教我如今怎奈何。

他时若到。

悔晚投玄亲妙道。

早早回修。

免向三涂六道游。

超然远览。

是我辈人方具眼。

默想江湖。

何处山川略得如。

凉秋最胜。

万顷芙蕖盖明镜。

更乞清诗。

要见胸中一吐奇。

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劳生丧命。

谁解衣餐皆分定。

恣欲贪痴。

积丛如山犹不知。

一朝有报。

铁胆铜心人也懊。

受罪无休。

恨不当时闻早修。

乱云荣浦。

做雪不成还是雨。

知我为何。

一笑仍添一恨多。

不须归去。

琥珀杯深能几许。

草色如袍。

记取从今舞处娇。

红牙初展。

象板如云遮娇面。

曲按宫商。

声遏行云绕画梁。

正当衮遍。

休唱阳关人肠断。

劝饮流霞。

祝寿千年转更加。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因戏作举头无语。

家在月明生处住。

拟上摩围。

最上峰头试望之。

偏怜络秀。

苦淡同甘谁更有。

想见牵衣。

月到愁边总不知。

杜鹃声渐老,过花信、几番风。

爱翠幄笼晴,文梭飏暖,阑槛青红。

新妆步摇未稳,捧心娇、乍入馆娃宫。

消得金壶万朵,护风帘幄重重。

匆匆。

少小忆相逢。

诗鬓已成翁。

且持杯秉烛,天香院落,同赏芳秾。

花应怕春去早,尽迟迟、待取绿阴浓。

拚却花前醉也,梦随蝴蝶西东。

金尊频倒。

照坐梅花清更好。

春到长杨。

宠拜三公入郑庄。

月城两载。

千里生灵蒙惠爱。

舞彻歌词。

并立新妆绿带垂。

笑中声远。

走向曲房花树畔。

拥在尊前。

顿觉春温却夜寒。

愿酬心满。

只得教伊频劝盏。

缓唱何妨。

贴体衫儿扑扑香。

红粉佳人白玉杯。

木兰船稳棹歌催。

绿荷风里笑声来。

细雨轻烟笼草树。

斜桥曲水绕楼台。

夕阳高处画屏开。

阴阴云日江城晚。

小院回廊春已满。

谁教言语似鹂黄,深闭玉笼千万怨。

蓬莱易到人难见。

香火无凭空有愿。

不辞歌里断人肠,只怕有肠无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