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望洞庭

湖光秋月两相和,潭面无风镜未磨。

遥望洞庭山水色,白银盘里一青螺。

译文

湖光秋月两相和:风静浪息,月光和水色交融在一起。潭面无风镜未磨:湖面就像不用磨拭的铜镜,平滑光亮。

遥望洞庭山水翠:遥望洞庭,山青水绿。白银盘里一青螺:林木葱茏的洞庭山耸立在泛着白光的洞庭湖里,就像白银盘里的一只青螺。

注释

洞庭湖:湖名,今湖南省北部。

湖光:湖面的波光。

两:指湖光和秋月。

和(hé):指水色与月光互相辉映。

潭面:指湖面。

镜未磨:古人的镜子用铜制作、磨成。这里一说是湖面无风,水平如镜;一说是远望湖中的景物,隐约不清,如同镜面没打磨时照物模糊。

白银盘:形容平静而又清的洞庭湖面。

青螺:这里用来形容洞庭湖中的洞庭山。

赏析

诗中描写了秋夜月光下洞庭湖的优美景色。微波不兴,平静秀美,分外怡人。诗人飞驰想像,以清新的笔调,生动地描绘出洞庭湖水宁静、祥和的朦胧美,勾画出一幅美丽的洞庭山水图。表现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也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高卓清奇的情致。

诗从一个“望”字着眼,“水月交融”、“湖平如镜”,是近望所见;“洞庭山水”、“犹如青螺”,是遥望所得。虽都是写望中景象,差异却显而易见。近景美妙、别致;远景迷潆、奇丽。潭面如镜,湖水如盘,君山如螺。银盘与青螺相映,明月与湖光互衬,更觉情景相容、相得益彰。诗人笔下的君山犹如镶嵌在明镜洞庭湖上一颗精美绝伦的翡翠,令人美不胜收。其用词也极精到。

首句描写澄彻空明的湖水与素月青光交相辉映,俨如琼田玉鉴,是一派空灵、缥缈、宁静、和谐的境界。表现出天水一色,玉字无尘的融和画面。“和”字下得工炼,表现出了水天一色、玉宇无尘的融和的画境。而且,似乎还把一种水国之夜的节奏——演漾的月光与湖水吞吐的韵律,传达给读者了。

第二句描绘湖上无风,迷迷蒙蒙的湖面宛如未经磨拭的铜镜。“镜未磨”三字十分形象贴切地表现了千里洞庭风平浪静、安宁温柔的景象,在月光下别具一种朦胧美。因为只有“潭面无风”,波澜不惊,湖光和秋月才能两相协调。否则,湖面狂风怒号,浊浪排空,湖光和秋月便无法辉映成趣,也就无有“两相和”可言了。

第三、四句诗人的视线从广阔的湖光月色的整体画面集中到君山一点。在皓月银辉之下,洞庭山愈显青翠,洞庭水愈显清澈,山水浑然一体,望去如同一只雕镂透剔的银盘里,放了一颗小巧玲珑的青螺,十分惹人喜爱。诗人笔下秋月之中的洞庭山水变成了一件精美绝伦的工艺美术珍品,给人以莫大的艺术享受。“白银盘里一青螺”,真是匪夷所思的妙句。此句的擅胜之处,不止表现在设譬的精警上,还表现了诗人壮阔不凡的气度和寄托了诗人高卓清奇的情致。在诗人眼里,千里洞庭不过是妆楼奁镜、案上杯盘而已。举重若轻,自然凑泊,毫无矜气作色之态,这是十分难得的。把人与自然的关系表现得这样亲切,把湖山的景物描写得这样高旷清超,这正是诗人性格、情操和美学趣味的反映。没有荡思八极、纳须弥于芥子的气魄,没有振衣千仞、涅而不缁的襟抱,极富有浪漫色彩的奇思壮采。

背景

《望洞庭》作于长庆四年(824年)秋。刘禹锡在《历阳书事七十韵》序中称:“长庆四年八月,予自夔州刺史转历阳(和州),浮岷江,观洞庭,历夏口,涉浔阳而东。”刘禹锡贬逐南荒,二十年间去来洞庭,据文献可考的约有六次。其中只有转任和州这一次,是在秋天。而此诗则是这次行脚的生动纪录。

诗人简介

刘禹锡(772-842),字梦得,汉族,中国唐朝彭城(今徐州)人,祖籍洛阳,唐朝文学家,哲学家,自称是汉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监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团的一员。唐代中晚期著名诗人,有“诗豪”之称。他的家庭是一个世代以儒学相传的书香门第。政治上主张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动的中心人物之一。后来永贞革新失败被贬为朗州司马(今湖南常德)。据湖南常德历史学家、收藏家周新国先生考证刘禹锡被贬为朗州司马其间写了著名的“汉寿城春望”。► 782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人打毡拍板,一人吹无孔笛。

梵音清雅,令人乐闻。

且道是什么曲调,洞庭山脚太湖心。

天晴而雨断兮,作苍梧九疑之高。

秋风行而川怒兮,泄潇湘洞庭之奔流。

树不知名兮山抱複岭,沙不计程兮水趋它洲。

波作止兮蛟舞蛟蛰,云晦明兮猿呼猿愁。

原不可作兮兰亦尘土,贾傅归汉兮鵩其何尤。

谁呼鱼兮北澨有酒,谁鼓励柜兮南当有膛。

怀斯人兮杳霭千里,目怅望兮吾其归休。

何处堪销夏,龙舟过洞庭。

谁歌《采莲曲》,江上越山

持长竿,摇短艇。

篛笠只一个,蓑衣无两领。

洞庭秋水负不吹,涵虚恰似新磨镜。

末后句,留与谢三郎。

不待归来霜后熟,蒸来便作洞庭香。

拍瓮春醅动。

洞庭霜、厌绿堆黄,林苞堪贡。

况有老人潭边菊,摇落赏心入梦。

数百岁、半来许中俗语中半。

儿女牵衣团栾处,绕公公、愿献生申颂。

公性涩,待重风。

人生一笑何时重。

奈今朝、有客无鱼,有鱼留冻。

何似尊前斑斓起,低唱浅斟齐奉。

也不待、烹龙BC4D凤。

此会明年知谁健,说边愁、望断先生宋时宋京议和。

醒最苦,醉聊共。

膻后板,无孔笛。

省要乞一言,虚空轰霹雳。

临机不争,转身又却。

随他声色非声色,洞庭湖外千峰碧。

五四三二一,日向东畔出。

照见洞庭湖,乌龟眼睛赤。

天无门,地无壁。

一阵任风射回,吹起两须无孔笛。

万里天浮水,三秋露洗空。

冰轮辗上海门东。

弄影碧波中。

荡荡开银阙,亭亭插玉虹。

云帆便欲挂西风。

直到广寒宫。

七郡长沙国。

南连湘水滨。

定王垂舞袖。

地窄不回身。

莫小二千石。

当安远俗人。

洞庭乡路远。

遥羡锦衣春。

印孙三子十一孙,六人擢桂两特思。

惟君有子又擢桂,父子仇香仍一门。

君今初泛洞庭柂,湖水黏天天更大。

请君先上岳阳楼,送眼君山最上头。

将诗写取一湖秋,将秋寄来销我愁,为君酒船卷拍浮。

得因失有,是在非边。

根源未断,枝派相连。

不言言,口何在,转得身来人下载。

一帆风过洞庭湖,对面须已违背。

风樵若耶路,霜橘洞庭秋。

户牖见通,墙壁生碍。

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虾蟆跳上梵天,蚯蚓蓦过东海。

洞庭湖顶门著地,龙蟠山脑后见腮。

翦翦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年年苛吏伤王政,往往红氓叛教条。

漳水有时生小草,洞庭无地种余苗。

伏龙雏凤应劳访,绮季黄公底用招。

闻道紫枢开锡燕,宝钉大銙赐天骄。

时哈相招东南三处士。

潇水深,湘水深,双双流水逐臣心。

潇水不如湘水好,将愁送去洞庭阴。

正令全提,无在不在。

簸箕有唇,洞庭无盖。

若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不作奇特商量,入地狱如箭射。

十丈花开玉井峰,藤萝亦附灌木丛。

可怜浮食不根着,南北羁旅如燕鸿。

倦飞欲返返未得,梦魂时绕三径松。

故人相见发孤笑,执热一濯清穆风。

小倾家酿歌骊驹,有怀未吐行匆匆。

山寒不开北枝梅,地远谁树南荆枫。

欲谈此意无为领,拨灰消尽麒麟红。

未免随俗且折腰,薄以今古浇其胸。

六经之泽溉万世,譬如畦稻宵露蒙。

陈言有味可涵泳,环堵差胜朝市中。

退之一赋吾未许,二禽雅意岂愿笼。

乘轩执圭何有哉。

日光熠熠尘飞空。

由来贤达多下位,高原不解生芙蓉。

龙鱼仙伯妙此理,垂云小憇来儒宫。

洞庭湘山入诗句,借与光彩胜赮虹。

百闻不及一见面,独对霜月搔飞蓬。

清光何事亦多阙,试为问之修月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