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望江南·咏弦月

初八月,半镜上青霄。chū bā yuè,bàn jìng shàng qīng xiāo。

斜倚画阑娇不语,暗移梅影过红桥,裙带北风飘。xié yĭ huà lán jiāo bù yŭ,àn yí méi yĭng guò hóng qiáo,qún dài bĕi fēng piāo。

译文

①初八月;即上弦月。

②画阑:绘有彩画之栏干。

③红桥:泛指红色之桥。此与前之“画阑”对举,状其华美。

注释

①初八月;即上弦月。

②画阑:绘有彩画之栏干。

③红桥:泛指红色之桥。此与前之“画阑”对举,状其华美。

赏析

这首小词清丽空灵。前二句以空中悬半镜喻初八上弦之月,接以倚阑不语的娇人情景,又转而刻画月移梅影的极蕴情味的景象,最后以风飘裙带之景收束。五句之词而能翻转折进,于平淡之中饶蕴深情,确是浑脱超妙。其无聊心绪,无限愁情全在其中了。

诗人简介

纳兰性德(1655-1685),满洲人,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清代最著名词人之一。其诗词“纳兰词”在清代以至整个中国词坛上都享有很高的声誉,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光采夺目的一席。他生活于满汉融合时期,其贵族家庭兴衰具有关联于王朝国事的典型性。虽侍从帝王,却向往经历平淡。特殊的生活环境背景,加之个人的超逸才华,使其诗词创作呈现出独特的个性和鲜明的艺术风格。流传至今的《木兰花令·拟古决绝词》——“人生若只如初见,何事秋风悲画扇?等闲变却故人心,却道故人心易变。”富于意境,是其众多代表作之一。► 235篇诗文

诗文推荐

节运同可悲。

莫若春气甚。

和风未及燠。

遗凉清且凛。

舍弟江南没,家兄塞北亡。

三界里,有取总灾危。

普愿从生同我愿,能于空有善思惟。

三宝共住持。

江南稚女珠腕绳。

金翠摇首红颜兴。

桂棹容与歌采菱。

歌采菱。

心未怡。

翳罗袖。

望所思。

白玉楼中白雪歌。

更将白纻衬春罗。

软红香里最么麽。

桃叶桃根随处有,江南江北见来多。

风前月底奈愁何。

单于不向南牧马,席萁遍满天山下。

(《咏席萁帘》)却公不易胜,莫著外家欺。

(见《事文类聚》)锦江诗弟子,时寄五花笺。

(以下见《海录碎事》)花烧落第眼,雨破到家程。

一朝金凤庭前下,当是虚皇诏沈曦。

宣城四面水茫茫,草盖江城竹夹墙。

山又水,云巘带风湾。

断雁飞时天拍水,乱鸦啼处日衔山。

疑在画图间。

人渐远,游子损朱颜。

别泪空沾双袖湿,春心不放两眉闲。

此去几时还。

峤南江浅红梅小。

小梅红浅江南峤。

窥我向疏篱。

篱疏向我窥。

老人行即到。

到即行人老。

离别惜残枝。

枝残惜别离。

梧桐子,人在御街游。

凤宿云绡金缕带,龙池翠帐玉香球。

宫女后庭秋。

常把内真频看,休教外景长侵。

尖竿尖上细搜寻。

正见婴儿弄影。

雅咏高吟叫笑,清风皓月吹临。

分开传作紫共金。

艳迸斗花万锦。

家山好,结屋在山椒。

无事琴书为伴侣,有时风月可招邀。

安乐更相饶。

伸脚睡,一枕日头高。

不怕两衙催判事,那愁五鼓趣趋朝,此福要人消。

晚挂溪上网,映空如雾縠.闲来发其机,旋旋沈平绿。

下处若烟雨,牵时似崖谷。

必若遇鲲鲕,从教通一目。

江南三月。

犹有枝头千点雪。

邀上芳尊。

却占东君一半春。

尊前眼底。

南国风光都在此。

移过江来。

从此江南不复开。

恨江南塞北,鱼沈雁杳,空肠断、书难寄。

蘼芜白芷愁烟渚。

曲琼细卷江南雨。

心事怯衣单。

楼高生晚寒。

云鬟香雾湿。

翠袖凄余泣。

春去有来时。

春从沙际归。

西源好,龙首虎头高。

风雨每掀清宇宙,林峦长似涌波涛。

吟咏有诗豪。

成大乐,美称适相遭。

醮斗清筵投羽札,启元喜会执金刀。

身净隔纷骚。

遥想江南此时节,小梅黄熟子规啼。

末后句,会也无,德山父子太含胡。

座中亦有江南客,莫向人前唱鹧鸪。

抽叶固盈丈。

折本信兼围。

流甘揜椰实。

弱缕冠絺衣。

皇矣帝烈。

大哉兴圣。

奄有四方。

受天明命。

居上不怠。

临下惟敬。

举无諐则。

动无失正。

物从其本。

人遂其性。

昭播九功。

肃齐八柄。

宽以惠下。

德以为政。

三趾晨仪。

重轮夕映。

栈壑忘阻。

梯山匪敻。

如曰有恒。

与天无竟。

载陈金石。

式流舞咏。

咸英韶夏。

于兹比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