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鹊踏枝·清明

六曲阑干偎碧树,杨柳风轻,展尽黄金缕。liù qū lán gān wēi bì shù,yáng liŭ fēng qīng,zhăn jìn huáng jīn lǚ。

谁把钿筝移玉柱,穿帘海燕双飞去。shuí bă [diàn,tián] zhēng yí yù zhù,chuān lián hăi yàn shuāng fēi qù。

满眼游丝兼落絮,红杏开时,一霎清明雨。măn yăn yóu sī jiān luò xù,hóng xìng kāi shí,yī shà qīng míng yŭ。

浓睡觉来莺乱语,惊残好梦无寻处。nóng shuì jué lái yīng luàn yŭ,jīng cán hăo mèng wú xún chù。

赏析

这首词是拟写闺情之作,全篇以写景始而以情终,景中含情,情又衬景,因而被评为“金碧山水,一片空蒙。”(谭献《谭评词辨》)

  上阕从春光写起。“六曲阑干”三句极力描写庭院的春日明媚风景。曲曲红阑,被绿茵扶疏的碧树所环绕;院中的杨柳随风摇摆,如丝如缕的柔条在夕阳的晚照中轻盈飞舞,好一派静谧、优美的景色。一个“偎”字,写出自然景物与人工景物的和谐、亲昵,一个“展”字,写尽了柳条的媚态,词的意境,就在这柔和、清雅的景物中被烘托出。而突如其来的琮琮筝声,打破了这安静的氛围,也惊起了双燕,穿帘而去。由燕子的安居,可知闺中的冷清;由筝声的惊燕,可知声音之激越,弹筝者心情之郁闷也可见一斑。尽管全部是写景,但闺中人独处的难堪之情已经隐约可见。上阕中词人分别从听觉和视觉两个角度进行描写,先写筝鸣声之凄婉,再写成双的海燕穿帘而去,所见所闻,勾起词人隐隐的孤独与惆怅之感,为下文进一步抒情做铺垫。

  下片抒伤春之情。首三句写词人所见:游丝、落絮、红杏花,这些景物的描写,暗示春之将逝。依旧由景开始,但是“满眼”一词已经凸现了人的出现,是从闺中人的视线和心情来看景了。“游丝”和“落絮”都是经典的春愁缭乱、幽思绵绵的意象,“满”和“兼”字更说明了一种无聊、无奈的心情。这是突然降下的一阵清明雨,打得院中杏花零落。最后一句由春光缭绕归结到春闺的愁思,一个“乱”字说明了心绪之乱,“无寻处”则点出了好梦被惊醒后的烦恼与忧愁。经过这两句一点化,前面的景语全都变成了情语,令人回味不已。

  整首词诗人由写景始,由写人终。写景抓住春天的特指,但有富于变化,在变化中蕴含了作者的情感,写人先写人物的行动,把细筝移玉柱,但穿帘双燕却勾起了主人公无限的伤感,成为全词感情转折的基点。再写人物的心理,“惊残好梦无寻处”,直接抒发主人公内心的伤感。整首词写景与写人相互交融,通过穿帘的双燕,乱语的“黄莺”、“游丝”、“落絮”“清明雨”,使人物的心理活动步步呈现,达到了情与景的高度统一,但又含而不露,堪称“金碧山水,一片空蒙。”全词在艺术风格上语言明丽,用意婉曲。

诗人简介

冯延巳 (903--960)又名延嗣,字正中,五代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人。在南唐做过宰相,生活过得很优裕、舒适。他的词多写闲情逸致辞,文人的气息很浓,对北宋初期的词人有比较大的影响。宋初《钓矶立谈》评其“学问渊博,文章颖发,辩说纵横”,其词集名《阳春集》。► 127篇诗文

诗文推荐

陕高名身姓杜。

金间隔从来作。

寿年方七十五。

能住。

人百岁超尘虑。

净归清明又著。

常认得梨花数。

行已知藏洞府。

仙簿。

功元入蓬莱路。

祭重齐肃,神格专精。

沃洗于阼,涓洁著诚。

清明鬯矣,熙事备成。

以似以续,如坻如京。

清明池馆,芳菲渐晚,晴香满架笼永昼。

翠拥柔条,玉铺繁蕊,袅袅舞低襟袖。

秀蓓凝浩露,疑挂六铢衣绉。

檀点芳心,体薰清馥,粉容宜捻春风手。

肯与芝兰共嗅。

向夜阑凝月,素芳依旧。

翦取长梢,青蛟喷雪,挽住晓云争秀。

楼上人未去,常恐风欺雨瘦。

红绡收取,举觞犹喜,窨得醺醺酒。

伤漂泊。

负了花前期约。

寒食清明都过却。

愁怀无处著。

晴日柳阴池阁。

风絮斜穿帘幕。

帘外秋千闲彩索。

断肠人寂寞。

蛮触当战冲,蚌鹜据争境。

相持无了期,复命终归静。

人事告纷拿,世态异炎冷。

远抱异俗观,照以清明景。

余生涉畏途,所至虞机机罕。

求富耻执鞭,图名成画饼。

道侣得洪师,唤我梦中醒。

师如辟尘犀,视观最清警。

葆粹息天倪,运斤优匠吨。

结茅规数椽,讨胜事幽屏。

楹槛疏以明,规抚肃而整。

书永篆飞烟,风来幡弄影,开卷课黄庭,煮茶汲清井。

以静名其轩,会处心自省。

吾庐杂尘嚣,相望限一岭。

烦师缩地脉,得我便造请。

别来火云张,今见霜宇净。

寄诗当梅花,一笑师当领。

雨洗海棠如雪。

又是清明时节。

燕子几时来,只了为花愁绝。

愁绝。

愁绝。

枉与春风分说。

莺带春来,鹃唤春归,春总不知。

恨杨花多事,杏花无赖,半随残梦,半惹晴丝。

立尽碧云,寒江欲暮,怕过清明燕子时。

春且住,待新篘熟了,却问行期。

问春春竟何之。

看紫态红情难语离。

想芳韶犹剩,牡丹知处,也须些个,付与荼コ。

唤取聘婷,劝教春醉,不道五更花漏迟。

愁一饷,笑车轮生角,早已天涯。

笑口开能几。

把年年、芳情冶思,总抛闲里。

桃杏枝头春才半,寒食清明又是。

但岁月、飙飞川逝。

回首秦楼双燕语,到如今、目断斜阳外。

将往事,试重记。

香罗尚有相思泪。

算人生、新愁易积,旧欢难继。

水上流红无觅处,还隔关山万里。

但赢得、新来憔悴。

昨夜东风颠狂后,想余芳、尽是飘零底。

词写就,倩谁寄。

已怪社愆期,尚喜巢如故。

过了清明未肯来,莫被春寒误。

常傍画檐飞,忽委空梁去。

忘却王家与谢家,别有衔泥处。

海棠花谢清明後。

莺未老。

花谢东风扫。

秋千人倦彩绳闲,又被清明过了。

日长破夜长眠,别听笙箫吹晓。

锦笺封与怨春诗,寄与归云缥缈。

小楼连苑横空,下窥绣毂雕鞍骤。

朱帘半卷,单衣初试,清明时候。

破暖轻风,弄晴微雨,欲无还有。

卖花声过尽,斜阳院落;

红成阵,飞鸳甃。

玉佩丁东别后。

怅佳期、参差难又。

名韁利锁,天还知道,和天也瘦。

花下重门,柳边深巷,不堪回首。

念多情、但有当时皓月,向人依旧。

苍石横筇,松风外、自调龟息。

浑不记、东皋秋事,西湖春色。

底处未嫌吾辈在,此心说与何人得。

向海棠、烂醉过清明,酬佳节。

君莫道,江鲈忆。

吾自爱,山泉激。

尽月明夜半,杜鹃声急。

人事略如春梦过,年光不啻惊弦发。

怕醒来、失口问诸公,今何日。

老怯尊前倒玉山,清晨有约夕曛远。

似知是日笙箫沸,趁赏群芳绮缬班。

细阅余妍能几许,喜因小疾得端间。

持觞不酹春应笑,若欠题材诗亦厚颜。

觞澹初勺,礼武重兴。

假庙以萃,取象于观。

清明外畅,精肃中贯。

我们图之,三灵攸赞。

[太簇为徽]巍巍堂堂,其道如天。

清明之象,应物而然。

时维上丁,备物荐诚。

维亲祷典,乐谐中声。

是去年、春草又凄凄,尘生缕金衣。

怅朱颜为土,白杨堪柱,燕子谁依。

谩说漫漫六合,无地著相思。

辽鹤归来後,城亦全非。

更有延平一剑,向风雷半夜,何处寻伊。

怪天天何物,堪作玉弹棋。

到年年、无肠堪断,向清明、独自掩荆扉。

何况又、禽声杜宇,花事酴醿。

今朝二月二十,又是清明寒食。

灵云不见桃华,争信曲中有直。

是典耶,是真耶,多虚不如少实。

花锦蝶翻红,柳烟莺织晓。

曾不动机丝,夺尽春工巧。

玄中玄,妙中妙。

三世诸佛觑不破,历代祖师穷不到。

穷得到,寒食清明,家家拜扫。

白鹭立孤汀。

行人长短亭。

正垂杨、芳草青青。

岁月尽抛尘土里,又隔日、是清明。

日暮碧云生。

魂伤老泪横。

算浮生、较甚浮名。

万事不禁双鬓改,谁念我、此时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