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
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
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
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
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
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长江漫汤汤,近海势弥广。
在昔胚浑凝,融为百川泱。
地形失端倪,天色灒滉漾。
东南际万里,极目远无象。
山影乍浮沉,潮波忽来往。
孤帆或不见,棹歌犹想像。
日暮长风起,客心空振荡。
浦口霞未收,潭心月初上。
林屿几邅回,亭皋时偃仰。
岁晏访蓬瀛,真游非外奖。
风竹吹香,水枫鸣绿,睡觉凉生金缕。
镜底同心,枕前双玉,相看转伤幽素。
傍绮阁、轻阴度。
飞来鉴湖雨。
近重午。
燎银篝、暗薰溽暑。
罗扇小、空写数行怨苦。
纤手结芳兰,且休歌、九辩怀楚。
故国情多,对溪山、都是离绪。
但一川烟苇,恨满西陵归路。
问西陵、治比汉河南,若为遽东归。
正峡江衮衮,中流我共,一楫杭之。
倏听攀辕告语,公去衤夸襦谁。
赖有甘棠在,人口如碑。
百尺楼头徙倚,记绸缪桑土,几对灯棋。
指鹭洲何处,心事想鸥知。
向江湖、毋忘魏阙,正吾皇、当馈急贤时。
经纶事,更须玩易,勿但言诗。
九月江南烟雨里。
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
起上小楼观海气。
昏昏半约渔樵市。
断雁西边家万里。
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
剑在床头书在几。
未甘分付黄花泪。
九月江南烟雨里。
客枕凄凉,到晓浑无寐。
起上小楼观海气。
昏昏半约渔樵市。
断雁西边家万里。
料得秋来,笑我归无计。
剑在床头书在几。
未甘分付黄花泪。
篷方底,舟师行歌,徐徐曳之如偃卧榻上,无动摇突兀势,以故得尽情骋望。
予欲家焉而未得,作徵招以寄兴。
徵招、角招者,政和间,大晟府尝制数十曲,音节驳矣。
予尝考唐田畸声律要诀云:徵与二变之调,成非流美,故自古少徵调曲也。
徵为去母调,如黄钟之徵,以黄钟为线,不用黄钟乃谐。
故随唐旧谱,不用母声,琴家无媒调、商调之类。
皆徵也,亦皆具母弦而不用。
其说详于予所作琴书。
然黄钟以林钟为徵,住声於林钟。
若不用黄钟声,便自成林钟宫矣。
故大晟府徵调兼母声,一句似林钟均,所以当时有落韵之语。
予尝使人吹而听之,寄君声于臣民事物之中,清者高而亢,浊者下而遗,万宝常所谓宫离而不附者是已。
因再三推寻唐谱并琴弦法而得其意。
黄钟徵虽不用母声,亦不可多用变徵蕤宾、变宫庆钟声。
若不用黄钟而用蕤宾、应钟,即是林钟宫矣。
余十一均徵调傲此。
其法可谓善矣。
然无清声,只可施之琴瑟,难入燕乐。
故燕乐阙徵调,不必补可也。
此一曲乃予昔所制,因旧央正宫齐天乐慢前两拍是徵调,故足成之。
虽兼用母声,较大晟央为无病矣。
此曲依晋史名曰黄钟下微调、角招曰黄钟清角调潮回却过西陵浦,扁舟仅容居士。
去得几何时,黍离离如此。
客途今倦矣。
漫赢得、一襟诗思。
记忆江南,落帆沙际,此行还是。
迤逦。
剡中山,重相见、依依故人情味。
似怨不来游,拥愁鬟十二。
一丘聊复尔。
也孤负、幼舆高志。
水洪晚,漠漠摇烟,奈未成归计。
妾家白门杨柳下,杨柳当年系郎马。
又住钱塘杨柳边,杨柳仍藏乌哑哑。
生憎哑哑乌,逐郎郎在湖,聊复为郎提玉壶。
泛月月未起,萧萧一湖水。
向月人人道有情,未见情人为情死。
君不见白使君苏使君,一呼小蛮一朝云。
今日妾歌《懊恼》词,借问使君闻不闻?
无端再唱《金陵》乐,若个天涯不流落。
好认西湖是妾家,南屏山前多藕花。
藕花折郎手,花飘不得藕。
心知郎有他,为郎来劝酒。
一诉姊妹知,不如诉郎友。
将寻小小过西陵,月落天低江渡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