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雨过山村

雨里鸡鸣一两家,竹溪村路板桥斜。yŭ lĭ jī míng yī liăng jiā,zhú xī cūn lù băn qiáo xié。

妇姑相唤浴蚕去,闲看中庭栀子花。fù gū xiāng huàn yù [cán,tiăn] qù,xián kàn zhōng tíng zhī zĭ huā。

(闲看 一作:闲着)(xián kàn yī zuò:xián zhe)

译文

雨中传来鸡鸣,山村里依稀一两户人家。村路竹溪之上,一条板桥斜横。

婆媳相唤,一起去选蚕种。只有那栀子花开,独自摇曳庭院中。

注释

⑴竹溪:小溪旁长着翠竹。

⑵妇姑:嫂嫂和小姑。

⑶相唤:互相呼唤。

⑷浴蚕:古时候将蚕种浸在盐水中,用来选出优良的蚕种,成为浴蚕。

⑸闲着:农人忙着干活,没有人欣赏盛开的栀子花。

⑹中庭:庭院中间。

⑺栀子:常绿灌木,春夏开白花,很香。

赏析

第一句中,“雨里鸡鸣一两家”。诗的开头就大有山村风味。这首先与“鸡鸣”有关,“鸡鸣桑树颠”乃村居特征之一。在雨天,晦明交替似的天色,会诱得“鸡鸣不已”。但倘若是平原大坝,村落一般不会很小,一鸡打鸣会引来群鸡合唱。山村就不同了,地形使得居民点分散,即使成村,人户也不会多。“鸡鸣一两家”,恰好写出山村的特殊风味。

  第二句中,“竹溪村路板桥斜”。如果说首句已显出山村之“幽”,那么,次句就由曲径通幽的过程描写,显出山居的“深”来,并让读者随诗句的向导,体验了山行的趣味。在霏霏小雨中沿着斗折蛇行的小路一边走,一边听那萧萧竹韵,潺潺溪声,该有多称心。不觉来到一座小桥跟前。这是木板搭成的“板桥”。山民尚简,溪沟不大,原不必张扬,而从美的角度看,这一座板桥设在竹溪村路间,这竹溪村路配上一座板桥,却是天然和谐的景致。

  第三句中,“雨过山村”四字,至此全都有了。诗人转而写到农事:“妇姑相唤浴蚕去”。“浴蚕”,指古时用盐水选蚕种。据《周礼》“禁原蚕”注引《蚕书》:“蚕为龙精,月值大火(二月)则浴其种。”于此可见这是在仲春时分。在这淳朴的山村里,妇姑相唤而行,显得多么亲切,作为同一家庭的成员,关系多么和睦,她们彼此招呼,似乎不肯落在他家之后。“相唤浴蚕”的时节,也必有“相唤牛耕”之事,只举一端,不难概见其余。那优美的雨景中添一对“妇姑”,似比着一双兄弟更有诗意。

  第四句中,田家少闲月,冒雨浴蚕,就把倍忙时节的农家气氛表现得更加够味。但诗人存心要锦上添花,挥洒妙笔写下最后一句:“闲着中庭栀子花”。事实上就是没有一个人“闲着”,但他偏不正面说,却要从背面、侧面落笔。用“闲”衬忙,通过栀子花之“闲”衬托人们都十分忙碌的情景.,兴味尤饶。同时诗人做入“栀子花”,又丰富饱满了诗意。雨浥栀子冉冉香,意象够美的。此外,须知此花一名“同心花”,诗中向来用作爱之象征,故少女少妇很喜采撷这种素色的花朵。此诗写栀子花无人采,主要在于表明春深农忙,似无关“同心”之意。但这恰从另一面说明,农忙时节没有谈情说爱的“闲”功夫,所以那花的这层意义便给忘记了。这含蓄不发的结尾,实在妙机横溢,摇曳生姿。前人曾这样来评论这首诗的末句:“心思之巧,词句之秀,最易启人聪颖”。

  全诗处处扣住山村景象,从景写到人,从人写到境;农事的繁忙,山村的神韵,皆蕴于一个“闲”字之中。它是全篇之“眼”,着此一字而境界全出。作者写雨过山村所见情景,富有诗情画意,又充满劳动生活的气息,同时也表达了一种对乡村生活的喜爱之情。

背景

诗人王建一生沉沦下僚,生活贫困,了解人民疾苦。这首诗写于王建游玩山村时所作,描绘了山村人民的生活。

诗人简介

王建(约767年—约830年):字仲初,生于颍川(今河南许昌),唐朝诗人。其著作,《新唐书·艺文志》、《郡斋读书志》、《直斋书录解题》等皆作10卷,《崇文总目》作2卷。► 48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十方国土中,惟有一乘法。

如何是一乘法,梅雨过,芰荷香,薰风殿阁生微凉。

人命无常,看青云、雨过山水。

韶华尽过了,百年如梦,有似希夷。

忘情绝爱念,好把意马心猿牢系。

绵绵密密。

有似出息。

常不保入息。

十年一似修真理。

做神仙、万无一失。

门生莫生疑。

若有纤毫虚谬,马风罚作阴山为鬼。

心行常不昧。

遍十方、观照天地。

累成功行,自有金童来认

九旬禁足,三月护生。

护生须杀,禁足须行。

云收天迥,雨过山青。

出门句里入门句,鼻直眼横眉亦横。

三界无法,何处求心。

山容雨过,松韵风吟。

横眠倒卧无馀事,一任莓苔满地侵。

牛星织女年年别。

分明不及人间物。

匹鸟少孤飞。

断沙犹并栖。

洗车昏雨过。

缺月云中堕。

斜汉晓依依。

暗蛩还促机。

半阴未雨。

霁晓寒、轻烟薄暮。

乍过了挑青,名园深院,把酒偏宜细步。

满槛梅花,绕堤溪柳,径暖迁莺相语。

春淡淡,渐觉清明,相傍小桃才吐。

凝伫。

山村水馆,难堪羁旅。

甚觑著花开,频惊屈指,谩写奚奴丽句。

幸有家山,青鸾应报,为我整齐歌舞。

一任待,醉倚群红,花沾酒污。

郊原雨过金英秀。

风扫霜威寒入袖。

感君一曲断肠歌,劝我十分和泪酒。

古道尘清榆柳瘦。

系马邮亭人散后。

今宵灯尽酒醒时,可惜朱颜成皓首。

雨过远山如洗。

云散落霞如绮。

嫩绿与残红,又是一般春意。

春意。

春意。

只怕杜鹃催里。

烟波江上西亭小。

晓来雨过惊秋早。

飞栋倚晴空。

凉生面面风。

痴儿官事了。

独自凭栏笑。

何处有尘埃。

扁舟归去来。

雨过池塘水长芽,放开晴日正宜花。

十洲三岛撰繁华。

水畔丽人唐客恨,山阴佳客晋人怀。

可怜云蕊与风葩。

露竹舒新绿,风荷递暗香。

谁家池馆睡鸳鸯。

还有玉相对、坐传觞。

角簟清冰滑,纱厨薄雾凉。

晚来行雨过巫阳。

强整罗衣临镜、学宫妆。

寄语山阿子,何日出幽篁。

兰衣蕙带,为我独立万寻冈。

头上青天荡荡,足下白云霭,和气自悠扬。

一阵东风至,灵雨过南塘。

招山鬼,吊河伯,俟东皇。

朱宫紫阙、何事宛在水中央。

长望龙辀雷驾,凭仗箫钟交鼓,宾日出扶桑。

我乃援北斗,子亦射天狼。

老去频惊节物,乱来依旧江山。

清明雨过杏花寒。

红紫芳菲何限。

春病无人消遣,芳心有酒摧残。

此情拍手问阑干。

为甚多愁我惯。

割爱忘情惟谨谨。

兔走乌飞,催逼年华迅。

又是清明将欲近。

家家烟火宜防慎。

和气氤氲当宝运。

细雨廉纤,不负阳春信。

造化工夫犹此进。

春来南国花如绣,雨过西湖水似油。

小瀛洲外小红楼,人病酒,料自下帘钩。

此是河清宴。

觉朝来、薰风满入,生绡团扇。

太守愁眉才一展,且喜街头米贱。

且莫管、官租难办。

远砌苔钱无限数,更莲池、雨过珠零乱。

尽买得,凌波面。

家山乐事真堪羡。

记年时、荔枝新熟,荷筒齐劝。

底事来寻蕉鹿梦,赢得乾忙似箭。

笑富贵、都如邮传。

做了丰年还百姓,便莼鲈、归兴催张翰。

看卿等,上霄汉。

微雨过,庭院净无尘。

天上秋期明日是,人间月影十分清,真不负佳辰。

称寿处,香雾绕花身。

玉兔已成千岁药,桂华更与一枝新。

喜气满重闉。

碧雾暗消香篆半。

花影穿帘,厌浥苍苔院。

鸂鶒一双塘水暖。

浮沈时近垂杨岸。

雨过不知春事晚。

但怪朱唇,得酒红潮面。

野蔌山肴三四盏。

携尊更向花前看。

醉红宿翠。

髻亸乌云坠。

管是夜来不得睡。

那更今朝早起。

春风满揉腰肢。

阶前小立多时。

恰恨一番雨过,想应湿透鞋儿。

恨花开尽,夜深自敛胭脂颗。

雨过。

绕曲曲花蓬锦围裹。

浮空烧蜜炬,香雾霏霏堕。

无那。

倚滴滴娇红笑相亸。

歌俦饮伴,花底围春坐。

念满眼、少年人,谁更老於我。

岁岁花时,洞门无锁。

莫负东君,酒盟诗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