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艳独惊郎。

踏堤共唱襄阳乐。

轲峨大め帆初落。

宜城酒熟持勤郎,郎今欲渡风波恶波恶。

倚江阁。

大め轲峨帆夜落。

横塘朱户多行乐。

大堤花容绰约。

宜城春酒郎同酌。

醉倒银缸罗幕。

诗人简介

晁补之(1053—1110年),北宋时期著名文学家。字无咎,号归来子,汉族,济州巨野(今属山东巨野县)人,为“苏门四学士”(另有北宋诗人黄庭坚、秦观、张耒)之一。► 787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中原胡马尘。

方士归来说风度。

梨花一枝春带雨。

分钗半钿愁杀人,上皇倚阑独无语。

无语。

恨如许。

方士归时肠断处。

梨花一枝春带雨。

半钿分钗亲付。

天长地久相思苦。

渺渺鲸波无路。

奇货。

归帆过。

击鼓吹箫相应和。

楼前高浪风掀簸。

渔唱一声山左。

胡床邀月轻云破。

玉麈飞谈惊座。

相误。

空凝伫。

郑子江头逢二女。

霞衣曳玉非尘土。

笑解明珰轻付。

月从云堕劳相慕。

自有骖鸾仙侣。

城月。

冷罗袜。

郎睡不知鸾帐揭。

香凄翠被灯明灭。

花困钗横时节。

河桥杨柳催行色。

愁黛有人描得。

回顾。

汉宫路。

捍拨檀槽鸾对舞。

玉容寂寞花无主。

顾影偷弹玉箸。

未央宫殿知何处。

目送征鸿南去。

辇路,江枫古。

楼上吹箫人在否?

菱花半璧香尘污。

往日繁华何处,旧欢新爱谁是主。

啼笑两难分付。

行舟已发,又经旬调笑。

不算匆匆别离了。

奈飞龙骨出,束竹肠攒,月额雨持比泪珠差少。

罗囊针管就,络以朱绳,淡墨疏花折枝袅。

中有锦笺书,密嘱归期,道莫忘翠楼烟杪。

枉姑负,刘郎此重来,恋小洞春香,尚馀细草。

香歇。

袂红黦。

记立河桥花自折。

隼旟绀幰城西阙。

教妾惊鸿回雪。

铜驼春梦空愁绝。

云破碧江流月。

钗冷。

鬓云晚。

罗袖拂人花气暖。

风流公子来应远。

半倚瑶琴羞懒。

云寒日暮天微霰。

无处不堪肠断。

饮器。

贪泉水。

山乳涓涓甘似醴。

怀金嗜宝随人意。

枉受恶名难洗。

真清方伯端无比。

未使吴君专美。

周郎学仙吹玉笙,玉笙吹得丹山七十二凤之和鸣。

曾侍瑶池阿母宴,座中调笑董双成。

谪向人间赤松洞,洞口桃花苦迎送。

南寻二女湘水头,十三哀弦不成弄。

西洞庭,东洞庭,相逢铁笛铜龙精。

从此吹春玉台上,丛霄不许谢玄卿。

来见。

蕊宫殿。

记得随班迎凤辇。

馀花落尽苍苔院。

斜掩金铺一片。

千金买笑无方便。

和泪盈盈娇眼。

渔父。

渔父。

江上微风细雨。

青蓑黄箬裳衣。

红酒白鱼暮归。

归暮。

长笛一声何处。

调笑。

论微妙。

月内银蟾端千跳。

中宵日里金鸡叫。

坎虎离龙围绕。

忽然撞著姹婴召。

共守丹炉了了。

春水。

春水。

薄暮曲阑更倚。

夕阳江上青山。

山外行人未还。

未还未还还未。

千里相思不寄。

教醉里深。

小梅破萼娇难似。

喜色著人吹不起。

莫将羽扇掩明波,滟滟光风生眼尾眼尾。

寄深意。

一点兰膏红破蕊。

钿窝浅浅双痕媚。

背面银床斜倚。

烛花先报今宵喜。

管定知人心里。

山峭。

彩霞照。

一颗神珠常吐耀。

无穷瑞气长笼罩。

更有祥烟袅袅。

三清专遣青童诏。

报道无为功要。

无语。

恨如许。

方士归时肠断处。

梨花一枝春带雨。

半钿分钗亲付。

天长地久相思苦。

渺渺鲸波无路。

调笑。

说玄妙。

姹女婴儿舞跳。

青龙白虎摇交叫。

赤凤乌龟蟠绕。

蓦然鼎汞召。

性命从兹了了。

山峭。

日光照。

碧汉盈盈圆月耀。

森罗万象长围罩。

一道清风袅袅。

真灵空外天皇诏。

住在蓬莱关要。

波恶。

倚江阁。

大艑轲峨帆夜落。

横堂朱户多行乐。

大堤花容绰约。

宜城春酒郎同酌。

醉倒银缸罗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