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点绛唇·伤感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

寸书不寄。

鱼浪空千里。

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

愁无际。

旧时衣袂。

犹有东门泪。

译文

我像那“辽东鹤”,离开多年之后,终于又归来了。这熟悉而又生疏的故乡,有多少能勾起我伤感落泪的地方。都说鱼能传书,可是江波空自千里长流,这些年我们竞未通过一封信。

如今物是人非,我只能通过她的妹妹代我转达凄凉的心情。 不知道这哀愁何处才是尽头?我只记得:旧日的衣袖上,还留着她在东门送别我时滴落的泪水。

注释

①辽鹤:《搜神后记》载,辽东人丁令威外出学道多年,后化鹤归乡,徘徊于空中,歌日:“有鸟有鸟丁令威,去家千年今始归。城郭如故人民非,何不学仙冢累累?”后常用以指重游旧地之人。

②鱼浪:刘向《列仙传》载。陵阳子明钓得白鱼,腹中有书。此处反用其意,说恋人没有寄书,自己空等了千里外恋人的消息。

③桃根:东晋王献之为其妾桃叶作《桃叶敢》三首,其二有句;“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挑根。”桃根为桃叶之妹。以下句意为旧地重游时,不见恋人,却遇其妹,尽诉衷肠。

④衣袂(mèi):衣袖。

⑤东门:泛指离别之地。句意为衣袖上仍有当年的泪痕。

赏析

“辽鹤归来,故乡多少伤心地”,起首二句以比兴发端。将自己比作离家千年的辽东鹤,一旦飞回故乡,事事处处都引起对往昔生活的深情回忆,触发起无限伤感的情怀,“辽鹤”用的是《搜神后记》中丁令威的故事。”“故乡多少伤心地”,《夷坚二志》作“故人多少伤心事。”

  “寸书不寄,鱼浪空千里”两句。暗用典故。刘向《列仙传》载:“陵阳子明钓得白鱼,腹中有书。“又,古乐府《饮马长城窟行》有句云: “客从远方来,遗我双鲤鱼。呼儿烹鲤鱼,中有尺素书。”这里化用旧典,补叙别后多年了无音们。上句似先写对方不寄书,实足从巳方感觉而后得知。下句直说自己久盼情状。盼而“空”是结果”久盼的全过程,便从这个“空”字透露出来,从这个“空”,才回过头来察觉了本是由于对方的“寸书不寄”。词意平实,却蕴思细致,深有韵味。

  过片又回到眼前,“凭仗桃根,说与凄凉意”。人事变迁,信音辽邈,重来旧处,不见伊人,欲诉无由。东晋王献之有《桃叶歌》三首,其二云:“桃叶复桃叶,桃叶连桃根。桃叶,献之爱妾名,其妹名桃根。姊妹连枝,凭她说与,作者用比曲说如此虽隔一层,也是有死胜无了。“凄凉意”,《夷坚三志》作“相思意”。“凄凉”也好,“相思”也好,都是指多年积蓄未了情。 “凄凉”二字似乎表达得更深一些。有此二字,亦足以道出满腔幽情了。

  结尾“愁无际”三字,包含了别来至今,荡漾在自己心中的无尽的悲感。“旧时衣袂,犹有东门泪”写黯然销魂之意,将情感推向极致。词人看到她的旧时衣物至今犹在,内心情感无法抑制,除了泫然泪下之外,再也说不出任何话语。古乐府《东门行》曰:“出东门,不顾归。“”东门”在古典文学中是带有浓厚悲伤色彩和感伤意蕴的送别之所,被赋予“一去不返”的定性。词人在这里化用,足以体现他仿佛认命一般,对于那些离去的人和事不抱任何希冀与期待了。

  这首词直抒胸臆,虽淡淡写来,亦有深情无限。全篇章法多变,摇曳生姿,起承转合,各具其妙。最妙处当是结句,触物生情,遥应篇首,既绾合全篇,又点透题旨,有语淡情深之余味。

背景

周邦彦年轻时曾客游苏州,与苏州歌伎岳楚云交往甚密。后来周邦彦离开苏州回到京师,但对其情意却丝毫未减。当词人再次回到苏州,去拜访岳楚云时,她已嫁与他人。几天之后,周邦彦参加苏州太守蔡峦的宴会时,见到了岳楚云的妹妹,于是词人便创作了这首《点绛唇·伤感》来表达自己的无尽相思之情。事后,当岳楚云读到这首词时,被感动得数日泪流不止。

诗人简介

周邦彦(1056年-1121年),中国北宋末期著名的词人,字美成,号清真居士,汉族,钱塘(今浙江杭州)人。历官太学正、庐州教授、知溧水县等。徽宗时为徽猷阁待制,提举大晟府。精通音律,曾创作不少新词调。作品多写闺情、羁旅,也有咏物之作。格律谨严。语言典丽精雅。长调尤善铺叙。为后来格律派词人所宗。旧时词论称他为“词家之冠”。有《清真集》传世。► 386篇诗文

诗文推荐

踏白江梅,大都玉断酥凝就。

雨肥霜逗。

痴了闺房秀。

莫待冬深,雪压风欺后。

君知否。

却嫌伊瘦。

仍怕伊僝僽。

人面桃花,去年今日津亭见。

瑶琴锦荐。

一弄清商怨。

今日重来,不见如如花面。

空肠断。

乱红千片。

流水天涯远。

秋气平分,*匆都作充闾喜。

玉堂风味。

磊落青云器。

醉墨乌丝,绿绮传湘水。

千秋岁。

月波如洗。

长照金尊里。

雨湿东风,谁家燕子穿庭户。

孤村薄暮。

花落春归去。

浪走天涯,归思萦心绪。

家何处。

乱山无数。

不记来时路。

水鷁风帆,两眉只解相思皱。

悄然难受。

教我怎唧?。

待得书来,不管归时瘦。

娇痴後。

是事撋就。

只这难依口。

冰雪神人,岁寒时节争初诞。

照溪梅绽。

秀岭孤松远。

香雾氤氲,不放重帘卷。

歌声缓。

酒杯深劝。

此会年年见。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後。

无路陪尊酒。

孤馆迢迢,暮天草露沾衣润。

夜来秋近。

月晕通风信。

今日原头,黄叶飞成阵。

知人闷。

故来相趁。

共结临岐恨。

石洞清寒,柳烟吹散松风静。

日华光映。

翠水环云径。

道境多闲,不是人间景。

谈清净。

道师歌咏。

花转云房影。

一撮檀心,春来还对东君吐。

莫随春去。

我欲花间住。

燕子衔泥,似向吾人诉。

烦相语。

九龄风度。

流落今何处。

玉体纤柔,照人滴滴娇波溜。

填词未就。

迟却窗前绣。

一幅花笺,适与何人手。

还知否。

孤灯坐守。

渐入黄昏后。

俗呼点绛唇绿水青山,一轮明月林梢过。

有谁同坐。

妙德毗卢我。

石女高歌,古调无人和。

还知么。

更没别个。

且莫分疏破。

扇列红鸾,赭黄日色明金殿。

御香葱茜。

宝仗香风暖。

咫尺天颜,九奏朝阳管。

群臣宴。

醉霞凝面。

午漏传宫箭。

夜寒江净山含斗。

起来搔首。

梅影横窗瘦。

好个霜天,闲却传杯手。

君知否。

乱鸦啼后。

归思浓如酒。

”公时在泉南签幕,依韵作此送之。

又有送汪内翰移镇宣城长篇,见集中。

比有《能改斋漫录》载汪在翰苑,娄致言者,尝作“点绛唇”云云。

最末句,“晚鸦啼后,归梦浓如酒。

”或问曰:“归梦浓如酒,何以在晚鸦啼后?

”汪曰:“无奈这一队畜生何。

”不惟事失其实,而改窜二字,殊乖本义。

嫩绿娇红,砌成别恨千千斗。

短亭回首。

不是缘春瘦。

一曲阳关,杯送纤纤手。

还知否。

凤池归后。

无路陪尊酒。

堪嗟人人,波波劫劫贪名利。

何时已。

眼光落地。

到此才方悔。

虽有儿孙,要替应难替。

思下泪。

这场滋味。

认着心先碎。

有个庵儿,做来不大元非小。

阳光常照。

坐卧谁知道。

炼得丹砂,不是人间灶。

冲和妙。

鹤鸣猿啸。

一任西风老。

流水泠泠,断桥横路梅枝亚。

雪花飞下。

浑似江南画。

白璧青钱,欲买春无价。

归来也。

西风平野。

一点香随马。

绿萼冰花,数枝清影横疏牖。

玉肌清瘦。

夜久轻寒透。

忍使孤芳,攀折他人手。

人归后。

断肠回首。

只有香盈袖。

帝里疏散,数载酒萦花系,九陌狂游。

良景对珍筵恼,佳人自有风流。

劝琼瓯。

绛唇启、歌发清幽。

被举措、艺足才高,在处别得艳姬留。

浮名利,拟拚休。

是非莫挂心头。

富贵岂由人,时会高志须酬。

莫闲愁。

共绿蚁、红粉相尤。

向绣幄,醉倚芳姿睡。

算除此外何求。

去岁天涯,一灯闲作幽窗伴。

酒来须满。

不待旁人劝。

今岁天涯,又是年华晚。

凄凉惯。

问天不管。

只我何曾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