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洞仙歌·咏柳

江南腊尽,早梅花开后,分付新春与垂柳。

细腰肢自有入格风流,仍更是、骨体清英雅秀。

永丰坊那畔,尽日无人,谁见金丝弄晴昼?

断肠是飞絮时,绿叶成阴,无个事、一成消瘦。

又莫是东风逐君来,便吹散眉间一点春皱。

译文

江南的腊月将尽了,早梅的花瓣已然凋落,刚刚到来的春天,只能寄托到垂柳的身上。

它如小蛮一般的枝干,纤细柔美,自有为称道的风流之处,可它最美好的地方,莫过于骨格体态上的清新、俊雅、娟秀无双。

在永丰坊的一角,终日无人驻足,更无人会看顾留怜于它披拂摇缀的柔丝。

最令伤神的就是暮春时节,柳絮漫天,而它披上了清减的绿叶,虽然只有柳絮飘零,再无别事,却让它显的日渐削瘦了。恐怕只有春天里随看它到来的和风,可以吹开紧蹙的柳叶蛾眉吧。

赏析

上片写柳的体态标格和风韵之美。起拍说腊尽梅凋,既点明节令,且借宾唤主,由冬梅引出春柳。以“新春”紧承“腊尽”,写腊月已尽,新春来临,早梅开过,杨柳萌发。柳丝弄碧,是春意繁闹的表征,故说“分付新春与垂柳”。“分付”,交付之意,着“分付”一词,仿佛春的活力、光彩、妖娆,均凝集于垂柳一身,从而突出了柳的形象。

以下赞美柳的体态标格。柳枝婀娜,别有一种风流,使人想到少女的细腰。杜甫《绝句漫兴》早有“隔户杨柳弱袅袅,恰如十五女儿腰”之句。东坡正是抓住了这一特点,称颂她有合格入流的独特风韵,并进而用“清英秀雅”四字来品评其骨相。这就写出了垂柳的清高、英隽、雅洁、秀丽,见出她与浓艳富丽的浮花浪蕊迥然不同。作者把握住垂柳的姿质特色,从她的体态美,进而刻画了她的品格美。

下片转入对垂柳不幸遭遇的感叹。换头三句,写垂柳境况清寂、丽姿无主。长安永丰坊多柳,生永丰园一角的垂柳,尽管明媚春光中修饰姿容,分外妖娆,怎奈无人一顾。”断肠“四句,紧承上文,写垂柳的凄苦身世,说:一到晚春,绿叶虽繁,柳絮飘零,她更将百无聊赖,必然日益瘦削、玉肌消减了。煞拍三句,展望前景,愈感茫然。只有东风的吹拂,足可消愁释怨,使蛾眉般的弯弯柳叶,得以应时舒展。

正如宋初诗人幸夤逊《柳》诗听说:“既待和风始展眉。”这微茫的希望的霞光在何处,“又莫是”便是严峻而无情的回答。 全章用拟人法写柳,垂柳是词中的“主人公”。它身段苗条。体态轻盈,仪容秀雅。然而却寂寞无主,被禁锢在园林的一角。感受不到春光的温暖,也看不到改变命运的希望。这婀娜多姿、落寞失意的垂柳,宛然是骨相清雅、姿丽命蹇的佳人。词中句句写垂柳,却句句是写佳人:这佳人或许是向苏轼索词的倩奴,或许是与倩奴命运相似的女性。至少可以说,作者是以婉曲的手法,饱和感情的笔墨,描写了一位品格清淑呵命运多舛的少女形象,对之倾注了同情。

宋代词论家彭孙说:“咏物词极不易下,要须字字刻画,字字天然。方为上乘。”(《金粟词话》)咏物含瘟深湛,在于寄托,“贵有不枯不脱之妙。”(《莲子居词话》)苏轼此词正具有这些优点。它句句刻画垂柳,清圆流杨,形神兼到,熨贴自然。并借柳喻人,把人的品格与身世融入对柳的形神描幕之中。物中有人,亦物亦人,既不粘滞于物,也不脱离听咏课题。就风格而论,此词缠绵幽怨,娴雅婉丽,曲尽垂柳风神,天然秀美处有似次韵章质夫的《杨花词》,而又别具一段倾城之姿。

背景

这首词写作年代不可确考,朱祖谋认为词意与《殢人娇》略同,把它编入宋神宗熙宁十年(1077年)。因为据《纪年录》,这年三月一日,苏轼在汴京与王诜会于四照亭,上王诜侍女倩奴求曲,遂作《洞仙歌》、《殢人娇》与之。《殢人娇》题“小王都尉席上赠侍人”,与《纪年录》所记相合。其词结句,“须信道、司空从来见惯”,对王诜似有规讽。据史载王诜为人“不修细行”,生活糜烂,则他对歌女侍妾,必然轻薄寡情,那么,王诜家中侍女受玩弄、遭冷落的悲苦遭遇也就可想而知了。《洞仙歌》倘真是写给倩奴的,其内容当会与倩奴有关。集中这首词题“咏柳”,可至这首词借柳以喻人。

注释

腊:古代在农历十二月合祭众神叫做腊,因此农历十二月叫腊月。

分付:付托,寄意。

格:格调

骨体:骨架躯体。

永乐坊:地名。在洛阳。

尽日:一整天

金丝:比喻柳树的垂条。

断肠:秋海棠花的别。

飞絮:飘飞的像棉絮一般的柳树、芦苇等的种子。

一成:宋时口语,“渐渐”,指一段时间的推移。

诗人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汉族,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一生仕途坎坷,学识渊博,天资极高,诗文书画皆精。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诗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艺术表现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对后世有巨大影响,与辛弃疾并称苏辛;书法擅长行书、楷书,能自创新意,用笔丰腴跌宕,有天真烂漫之趣,与黄庭坚、米芾、蔡襄并称宋四家;画学文同,论画主张神似,提倡“士人画”。著有《苏东坡全集》和《东坡乐府》等。► 348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提折脚铛,各出只手。

释迦不先,弥勒不后。

妙用临机,如盘珠走。

鼓腹笑复歌,面南看北斗。

六载将身草里埋,当时有眼几时开。

果然见得明星现,未到门前似死灰。

肃肃清庙。

岩岩寝门。

欹器防满。

金人戒言。

应暕悬鼓。

崇牙树羽。

阶变升歌。

庭纷象舞。

闲安象设。

缉熙清奠。

春鲔初登。

新萍先荐。

僾然入室。

俨乎在位。

凄怆履之。

非寒之谓。

拔蒲来,领郎镜湖边。

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

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北郊时冽,南陆辉处。

奠本虔诚,献弥恭虑。

上延祉福,下承欢豫。

广乐送神,神其整驭。

君不见,日面金仙如月面。

见非是见见无能,霜天月映瑠璃殿。

万叠青山拔空起,一道长江清澈底。

隔岸苍茫不见人,人家多在晴云里。

匡庐五老蓬莱山,沧洲白鹭烟波间。

随风客棹任来去,落日樵歌自往还。

绝涧孤亭倚烟树,仿佛天台石桥路。

欲访群仙跨鹤游。

宁乘五马专城去。

雨过棠阴满路蹊,春深草色连庭砌。

穷帘蔀屋有惸独,待尔重临慰客饥。

挟瑟为君抚,君嫌声太古。

寥寥倚浪系,eP々沈湘语。

赖有秋风知,清泠吹玉柱。

倅廨偏宜置酒过,亭前花月至今多。

不知三影吟成后,可载兜娘此地歌?

山无洞穴水无船,单骑驱人动数千;

直使今年留得在,更教何处过明年。

何处龙山事不偏。

晋王祠下水浮天。

参空铁树三千丈,刻石名臣五百年。

歌浩荡,酒如川。

暂陪珠履对风烟。

自怜白发无能事,只有丹心在日

春波浅碧涨方池。

池台深锁烟霏。

缓歌争胜早莺啼。

客忍轻归。

合坐香凝宿雾,垫巾梅插寒枝。

渐西蟾影漾余辉。

醉倒谁知。

拔蒲来,领郎镜湖边。

郎心在何处,莫趁新莲去。

拔得无心蒲,问郎看好无。

蝶狂风闹,不到凝香地。

谁见飞琼巧梳洗。

厌孤标冷艳,不入时宜,银烛底,酒沁冰肌未睡。

东君怜索寞,分寄寒齐,闹耐残醒嗅芳蕊。

费西湖东阁,多少诗愁,援彩笔、重与江梅品第。

算肯容、丹杏接仙游,又却要蕊宫,侍香扶醉。

不宰元功,无为上圣。

洪源长发,诞受天命。

金奏迎真,璇宫展盛。

备礼周乐,垂光储庆。

舍妄心,取真理,猛火聚中求冷水。

胜势婆罗请上山,须臾便入三摩底。

黍稷馨,醴z0清。

牲牷洁,金石铿。

恭祀事,结皇情。

神来格,歌颂声。

烝哉皇极,道靡有息。

勤勤以谟,罔视其迹。

鑿饮自鼓,耕食自绩。

维相以歌,勿荷后辟。

崇兹享祀,诚敬兼至。

乐以感灵,礼以昭事。

粢盛咸絜,牲牷孔备。

永言孝思,庶几不匮。

总裁庶政,拥佑嗣皇。

金羽玉简,烂其文章。

众歌警作,筦声将将。

保安四极,降福无疆。

大旆传闻载酒过,小诗未忍著砖磨。

阳关三叠君须秘,除却胶西不解歌。

(来诗有渭城之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