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山坡羊·北邙山怀古

悲风成阵,荒烟埋恨,碑铭残缺应难认。bēi fēng chéng zhèn,huāng yān [mái,mán] hèn,bēi míng cán quē yīng nán rèn。

知他是汉朝君,晋朝臣?把风云庆会消磨尽,都做北邙山下尘。zhī tā shì hàn cháo jūn,jìn cháo chén?bă fēng yún qìng huì xiāo [mó,mò] jìn,dōu zuò bĕi máng shān xià chén。

便是君,也唤不应;biàn shì jūn,yĕ huàn bù yīng;

便是臣,也唤不应!biàn shì chén,yĕ huàn bù yīng!

译文

⑴北邙山:中国名山中,北邙山怎么看都无出奇之处,然而,它又绝对名播于世。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北邙山是不能跳过的一站,在这片高不过300米的小丘陵上,竟有6个朝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蜀主刘禅、西晋司马氏,甚至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王纷纷将这里作为灵魂最后的栖居之地。

⑵碑铭:指碑文和铭文。有韵的碑文,叫铭。语出《后汉书·翟酺传》:“ 酺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酺立碑铭於学云。”

注释

⑴北邙山:中国名山中,北邙山怎么看都无出奇之处,然而,它又绝对名播于世。梳理中国文化的脉络,北邙山是不能跳过的一站,在这片高不过300米的小丘陵上,竟有6个朝代、24位帝王长眠于此,东汉光武帝刘秀、陈朝后主陈叔宝、南唐后主李煜、蜀主刘禅、西晋司马氏,甚至朝鲜半岛的百济国王纷纷将这里作为灵魂最后的栖居之地。

⑵碑铭:指碑文和铭文。有韵的碑文,叫铭。语出《后汉书·翟酺传》:“ 酺免后,遂起太学,更开拓房室,学者为酺立碑铭於学云。”

赏析

起首便渲染出凄怆悲凉的气氛。这些埋葬在北邙山上的君臣们,生前把荣华富贵、风云庆会享受个够,然而,死后也不过是北邙山下的一抔土。是人,便不免一死,而一旦死去,便万事皆休。那么,生前的尊贵与否,死后的衰荣如何,又有什么意义呢?结句的"便是君,也唤不应;便是臣,也唤不应",语气冷隽悲凉,表现了作者对人生的深刻感悟。张养浩的怀古组曲,站在对人生的深刻透视、对历史的大彻大悟的高度,高屋建瓴,视野开阔,气势苍莽雄浑,感慨深沉悲壮,风格质朴古拙,展示了一个政治家的胸怀与气魄。

  前两句所言情景,与史书本传所载的"遇饿者则赈之,死者则葬之"是完全吻合的。为百姓如此鞠躬尽瘁,赢得"满城都道好官人"的赞誉,而诗人本人却认为,为百姓应该更加尽心尽职。南吕·一枝花中的一首表达了这种心情: 恨不得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直使千门万户家豪富,我也不枉了受天禄。眼觑着灾伤教我没是处,只落得雪满头颅。

  面对着众多的灾民,严重的旱情,政府的赈粮如杯水车薪,无济于事。虽然他个人曾上奏天子,请行纳粟补官之令,并带头拿出自己的财物作为救济之用,但严重的灾情又不是个人区区之力所能回转的。在心焚如火的情况下,不免产生了"把野草翻腾做菽粟,澄河沙都变化做金珠"的幻想。《元史》本传载,张养浩"到官四月,未尝家居,止宿公署,夜则祷于天,昼则出赈饥民,终日无少怠。每一念至,即抚膺痛苦,遂得疾不起,卒年六十。关中之人,哀之如失父母。"张养浩最终以自己的生命,谱写了一曲为国为民的绝唱。

  张养浩曲子总的是立意高远,感情深厚,气势雄浑,结构严谨。在这总的特色之下,每一类曲子又自有特色。写景曲轻快自然,飘逸闲适如行云流水;怀古之作境界阔大,沉郁雄浑,能够高度地概括出历史发展的必然规律;写官场仕途之作深刻悲怆,揭示出官场的本质和为官的岌岌可危;反映百姓疾苦的作品深远而感伤,将作者的一颗赤子之心捧献在读者面前。

背景

诗人在人生的最后时刻,回顾了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兴衰交替,伴随着各个王朝的兴亡交替,是无休无止的破坏,无数的物质文明和精神财富都化为灰烬,今天的赢家把输家的一切付之一炬,那么谁能保证他不是明天的输家呢?如此看来。这输输赢赢又有什么意义呢?这就强烈而又冷静地批判了封建统治者为争夺政权而进行的残酷厮杀焚烧及夺得政权后大兴土木的奢侈无度。

诗人简介

张养浩(1269—1329年),汉族,字希孟,号云庄,山东济南人,元代著名散曲家。诗、文兼擅,而以散曲著称。代表作有《山坡羊·潼关怀古》等。► 4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君不闻开元盛天子,纠合儁杰披奸猖。

几年辛苦补四海,始得完好无疽疮。

一朝寄托谁家子,威福颠倒那复理。

那知赤子偏愁毒,只见狂胡仓卒起。

茫茫孤行西万里,偪仄归来竟忧死。

子孙险不失故物,社稷陵夷从此始。

由来犬羊著冠坐庙堂,安得四鄙无豺狼。

太寝陪祠宿斗城,宠颁通夕助斋明。

吴包瑞果金衣润,闽焙春团宝月盈。

满腹鸱幐催御酒,溢杯羊簍{焰火换血}识君羹。

甘滋饱德殊无寐,坐数章沟肃唱声。

穷极天窥涘,幽阴地绝春。

石坛荒拆鬼,药媪下羌神。

头号雀分疏事,晴山亲近人。

刲羊留髓骨,正欲卜归辰。

松形鹤骨底本僧,鬼妒人嫌我亦僧。

悬羊卖狗随进遣,栗棘金圈任跳吞。

忽然拶著东弗于逮,骑驴吃扑。

梦魂思汝鸟工往,事故著人羊负来。

紫帽之峰兮高且巍,白云一片兮空依依。

我有兄兮在海湄,三月不见兮使我心悲。

芹堂风景几经过,匝坐红蕖倚绿荷。

下箸惯尝子味,开樽仍费雪儿歌。

官移催我离群去,梦境思君乐事多。

雁足寄诗情未薄,却惭属和付羊何。

雾盖参云幢。

要须酒壶缀羊羫,哀箫怨笛歌鬟双。

缅怀东岩谢太傅,提携靓艳凌崆嵏。

不学香山白居士,只与如满相敦庞。

想君闻之笑且{左口右庞}。

西东分流岭头泷。

归来亦复有何好,方寸坐以钟鱼降。

留诗六反皆震动。

鱼谁考击钟谁撞。

扇荷偷换羽葆。

院宇人声窈。

独步亭皋下,阑干并、栖幽鸟。

新雨抽嫩草。

檐花闹,一片萍铺沼。

燕雏小。

书空底事,那堪手版持倒。

今来古往,几见北邙人晓。

乡号无何但日到。

休觉。

陶然身世尘表。

将军向来马量谷,封谷劣比羊千足。

浮云富贵漫夸毗,不博范叟回青目。

此叟落魄水墨仙,松煤染指皆其天。

奏刀浪诧牛无全,寝讹降饮二百角。

身不服箱鼻不穿,觳觫肯受众目怜。

高郎画遍米家船,此轴宾重一当千。

老子老欲耕淮壖,薋菉葹满高下田。

政用百尾收乌犍,刀剑纵售能几钱。

展掩此画空惘然,平日幽趣终拳拳。

经叟傥可作九原,画我草履麻为鞭,经挂牛角群牛前。

空山木落。

月淡阑干角。

相与羊裘披上,方知道、宦情薄。

老来须自觉。

酒尊行处乐。

疑到碧湾无路,滩声小、橹声薄。

底事呼为海里羊,陀尼为背锦为裳。

殷勤送似=曲湖老,要荐君家玳瑁觞。

彭城官居冷如水,谁従我游颜氏子。

我衰且病君亦穷,衰穷相守正其理。

胡为一朝舍我去,轻衫触热行千里。

问君无乃求之与,答我不然聊尔耳。

京师万事日日新,故人如故今有几。

君知牛行相君宅,扣门但觅王居士。

清诗草圣俱入妙,别后寄我书连纸。

苦恨相思不相见,约我重阳嗅霜蕊。

君归可唤与俱来,未应指目妨进拟。

太一老仙闲不出,(张安道为太一宫使。

)踵门问道今时矣。

因行过我路几何,愿君推挽加鞭箠。

吾侪一醉岂易得,买羊酿酒従今始。

半夜逾场面,六年栖雪。

饿得肠枯,冻得骨折。

那更见明星,两眼添重屑。

后代儿孙苦证羊,一年一度争饶舌。

正法眼藏,宜乎向这瞎驴边灭。

吁嗟憧憧之民兮,何终身不灵耶。

不能挥毫縻青天耀白日,胡为乎布衣韦带事读书。

不能坐穷庐运筹算,胡为乎骑马试剑轻其躯。

项籍耻作百夫勇,禹行舜趣犹贱儒。

惫乎四支愁五脏,不能成功竟何如,胡为乎直待临老空嗟吁。

盍归乎来,盍归乎来。

长桥系白鲤,摆尾向天台。

风流李北海,雄望摩九垓。

长卿向穷时,尚为临邛咍。

北邙古墓空蒿莱,胡为乎须上黄金台。

山头种石悬苍云,山下急流风卷纹。

何年荒碑当岭立,龟趺圭首犹鳞皴。

神龙驱毫鬼输墨,羊公精神荆楚色。

想当意匠经营初,已尽东南烟雾迹。

从来登览非真游,襄人正乐吴人愁。

尊前邹湛亦不恶,江山千古同悠悠。

君不见征南后来人姓杜,自喜作碑心更苦。

祗留陈迹笑痴迷,行客何曾泪如雨。

老人攀花复藉草,春力着人如醉倒。

未容作计试留春,东风已与人俱老。

东君惜春不惜花,千红万紫委泥沙。

已教白日张锦绣,更欲平地兴云霞。

我欲呼客无酒肉,摘花插头悲发秃。

安得酿酒万瓮屠千羊,花间醉饱踏春阳。

龙举头,猳掉尾。

羊为兄,猴作弟。

羊归穴,猴离次。

先生出奇作新酒,自作自歌自为寿。

酒徒欲举吾盃,先挽天河濯渠手。

谁知先生诗更奇,刊落陈言付刍狗。

俗人欲诵先生诗,先吸天漱渠口。

古来作酒称杜康,作诗只说杜草堂。

举世无人传得方,奄有二杜惟一杨。

先生此味谁能尝,却曾见此糟蟹黄。

一片入口风韵长,余子祗慕大官羊。

天公生我太迟后,不作先生牛马走。

低头乞取酒百壶,晏下先生诗万首。

先生骑鲸上天游,问著许侬知味否。

君当学君家君子儒,西河之上可以老,诸侯端拜为师模。

君莫学君家老中郎,河南田畜岂不好,上林要牧天子羊。

只今乐莫如耕乐,梅我从初不曾学。

作劳自可操豚蹄,旧读何妨挂牛角。

慎勿思成汤聘币起幡然,伊尹当年已大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