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小儿垂钓

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

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

译文

一个蓬头发蓬乱、面孔青嫩的小孩在河边学钓鱼,侧着身子坐在草丛中,野草掩映了他的身影。

听到有过路的人问路,小孩漠不关心地摆了摆手,生怕惊动了鱼儿,不敢回应过路人。

注释

⑴蓬头:形容小孩可爱。稚子:年龄小的、懵懂的孩子。垂纶:钓鱼。纶:钓鱼用的丝线。

⑵莓:一种野草。苔:苔藓植物。映:遮映。

⑶借问:向人打听。

⑷鱼惊:鱼儿受到惊吓。应:回应,答应,理睬。

赏析

《小儿垂钓》是一首以儿童生活为题材的诗作,诗写一“蓬头稚子”学钓鱼,“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向小儿招手,想借问打听一些事情,那小儿却“怕得鱼惊不应人”(怕惊了鱼而不置一词),真是活灵活现、惟妙惟肖,形神兼备,意趣盎然。其艺术成就丝毫不亚于杜牧著名的《清明》一诗。

此诗分垂钓和问路两层,第一、二句重在写垂钓(形),第三、四句重在问路(传神)。

第一、二句,稚子,小孩也。“蓬头”写其外貌,突出了小孩的幼稚顽皮,天真可爱。“纶”是钓丝,“垂纶”即题目中的“垂钓”,也就是钓鱼。诗人对这垂钓小儿的形貌不加粉饰,直写出山野孩子头发蓬乱的本来面目,使人觉得自然可爱与真实可信。“学”是这首诗的诗眼。这个小孩子初学钓鱼,所以特别小心。在垂钓时,“侧坐”姿态,草映其身,行为情景,如在眼前。“侧坐”带有随意坐下的意思。侧坐,而非稳坐,正与小儿初学此道的心境相吻合。这也可以想见小儿不拘形迹地专心致志于钓鱼的情景。“莓苔”,泛指贴着地面生长在阴湿地方的低等植物,从“莓苔”不仅可以知道小儿选择钓鱼的地方是在阳光罕见人迹罕到的所在,更是一个鱼不受惊、人不暴晒的颇为理想的钓鱼去处,为后文所说“怕得鱼惊不应人”做了铺垫。“草映身”,也不只是在为小儿画像,它在结构上,对于下句的“路人借问”还有着直接的承接关系──路人之向小儿打问,就因为看得见小儿。

后两句中“遥招手”的主语还是小儿。当路人问道,小儿害怕应答惊鱼,从老远招手而不回答。这是从动作和心理方面来刻划小孩,有心计,有韬略,机警聪明。小儿之所以要以动作来代替答话,是害怕把鱼惊散。小儿的动作是“遥招手”,说明小儿对路人的问话并非漠不关心。小儿在“招手”以后,又怎样向“路人”低声耳语,那是读者想象中的事,诗人再没有交代的必要,所以,在说明了“遥招手”的原因以后,诗作也就戛然而止。

在唐诗中,写儿童的题材比较少,因而显得可贵。这首七绝写小儿垂钓别有情趣。诗中没有绚丽的色彩,没有刻意的雕饰,就似一枝清丽的出水芙蓉,在平淡浅易的叙述中透露出几分纯真、无限童趣和一些专注。 此诗不失为一篇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描写儿童的佳作。

背景

《小儿垂钓》是胡令能到农村去寻找一个朋友,向钓鱼儿童问路后所作。

诗人简介

胡令能(785-826年),唐诗人,隐居圃田(河南中牟县)。唐贞元、元和时期人。家贫,年轻时以修补锅碗盆缸为生,人称“胡钉铰”。他的诗语言浅显而构思精巧,生活情趣很浓,现仅存七绝4首。唐贞元、元和时期人。莆田隐者,唐诗人少为负局锼钉之业。梦人剖其腹,以一卷书内之,遂能吟咏,远近号为胡钉铰。诗四首,皆写得十分生动传神、精妙超凡,不愧是仙家所赠之诗作。► 4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一片火,两片火,绯衣小儿当殿坐。

扬雄他文不皆奇,独称观瓶居井眉。

酒客法士两小儿,陈遵张竦曾何知。

主人有酒君独醉,蟹螯何不左手持。

岂复见吾横气机,遣人追君君绝驰,尽力去花君自痴。

醍醐与酒同一卮,请君更问文殊师。

古佛无心,知之者谁。

双峰点首,石女攒眉。

错付黄梅个小儿。

瞿昙出母胎,胆志大如斗。

方学小儿行,便作狮子吼。

水在湖,杓庆手,乘时荡向无何有。

也胜云门老古锥,药囊空掉丧车后。

自从夫君来,三惠亦骖乘。

天台本多贤,君门独何盛。

大儿十四龄,神气极凝莹。

温然荆山璆,可续虞磬韵。

小儿年十一,磊郎益自俊。

壮气已食牛,风蹄期奋迅。

两载辱交从,一朝随归{左革右登}。

相见复何时。

相别涕其陨。

美质不可恃,学问无穷尽,少小日易逾,德业须自竟。

执手独徊徨,愧无珠玉赠。

归哉各努力,教忠家有训。

一段江南绿。

望依依、沙鸥起处,辋川横幅。

十里平郊人烟聚,掩映汀洲几曲。

试与问、隐君林屋。

花径竹门春窈窕,有苍颜绿鬓人如玉。

挥白羽,跨黄犊。

高情远继巢由躅。

向沧浪、濯缨垂钓,自歌还续。

手种陂塘千株柳,隔断红尘万斛。

算独有、渔舟来熟。

待约西施同载酒,趁桃花、浪暖相追逐。

寻胜地,访遗俗。

闺中只独看。

遥怜小儿女,未解忆长安。

”因戏作举头无语。

家在月明生处住。

拟上摩围。

最上峰头试望之。

偏怜络秀。

苦淡同甘谁更有。

想见牵衣。

月到愁边总不知。

一挝涂毒闻皆丧。

身在其中总不知。

八十翁翁主场屋,真诚不是小儿嬉。

花有金凤为小丛,秋色已深方盛发。

英英秀质实具体,文采烂然无少缺。

纤茎翩翩翠景动,红白粉乱如点缬。

谁云脆弱易飘堕,自卵至翼亦数月。

美人相形欲摹画,巧不得施暂自拙。

铺茸剪彩转难似,只把长条恣穿结。

眼前草木尽零落,怜尔开于此时节。

常疑一如小儿花,性命所系不忍折。

君不见昨夜雨,今朝风,一队惊飞返丹穴。

川僧素无头号脑,步上学引人入草。

忽惊野鸭群飞,便把鼻头担扭。

哭不成哭,笑不成笑。

只因家富小儿娇,七世门风都环了。

君是神仙人,应识蓬莱路。

愿将尘土客,共向蓬莱去。

蓬莱高高东海东,烟波渺渺鞭飞龙。

窗间棋罢一笑许,扶桑倒影千度红。

刀圭绛雪从君得,天风泠泠吹两腋。

窃桃小儿意安在,乘骏天人何处觅。

尚闻金母呼众灵,瑶池夜晏千云軿。

金檛玉斧散光景,凤歌鸾舞流芳馨。

低头再拜谢君力,谢君洗我尘土腥。

千岁还家作鹤语,朝市不知人姓丁。

炳然字义,文彩希奇。

夫子不识,达磨不知。

同风千里,笑展双眉。

八十翁翁入场屋,真个不是小儿嬉。

大腹儿,腹空侗。

胡旋舞,疾如风。

君王醉眼大朦胧,乃谓赤心贮中其中。

君王宠之恩日厚,宫中洗儿中冓丑。

大腹小儿胆如天,不拜君王先拜母。

宫门引虎杨与高,范阳虎势日咆哮。

将军可曾斫大腹?

帐下却赖猪儿刀。

流浪沧浪二十年,三江五湖一钓船。

江神海若谙忠信,此身常在蛟龙渊。

欲渡黄河滨,小儿语相玩。

鲸鲵嗜人正饕餮,忠信难凭彼方悍。

我尝夜泛子胥湾,钱塘大浪如银山。

崇明海门水如墨,况此相望一苇问。

为吾鼓浆为君歌,气凌河伯惊鼋鼍。

醉披紫绮傲风波,济川迟暮奈天何。

指天指地,小儿子戏。

无可殷勤,浇杓恶水。

见处莫教认著,无心慎勿沈空。

本无背面与初终。

说了还同说梦。

欲识芗林居士,真成渔父家风。

收丝垂钓月明中。

总是神通妙用。

小儿勿大勤,使汝发早白;

长为南亩民,殊胜东合客。

春荑秋夹两臾,神药人间果有无。

无鼻何由识薝卜,有花今始信菖蒲。

芳心未饱两蛱蝶,寒意知鸣几蟪蛄。

记取明年十二节,小儿休更籋霜须。

小儿抚尘。

早曦赫空岁不熟,炊甑飞尘煮薄粥。

翁媪饥雷常转腹,大儿嗷嗷小儿哭。

愁死未死此何时,县道赋不遗毫里。

科胥督欠烈星火,诟言我已遭榜笞。

壮丁偷身出走避,病妇抱子诉下泪。

掉头不恤尔有无,多寡但照帖中字。

盘鸡岂能供大嚼,杯酒安足直一醉。

沥血祈哀容贷纳,拍案邀需仍痛詈,百请幸听去须臾,冲夜搥门谁叫呼。

后胥复持朱书急急符,预借明年一年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