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沁园春·丁酉岁感事

谁使神州,百年陆沉,青毡未还?

怅晨星残月,北州豪杰;

西风斜日,东帝江山。

刘表坐谈,深源轻进,机会失之弹指间。

伤心事,是年年冰合,在在风寒。

说和说战都难,算未必江沱堪宴安。

叹封侯心在,鳣鲸失水;

平戎策就,虎豹当关。

渠自无谋,事犹可做,更剔残灯抽剑看。

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

译文

(1)丁酉岁:1237年(宋理宗嘉熙元年)前后,蒙古灭金,发兵南侵攻宋。宋大片土地失陷,宋廷惊慌。其时宋廷已腐败不堪,无力回天。

(2)陆沉:无水而沉沦,比喻土地被敌人侵占。借用西晋王衍等清淡误国,使中原沦亡的事。

(3)青毡:喻中原故土,将敌人比作盗贼。典出晋王献之夜卧,小偷入室偷尽其物,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吾家旧物,可特置之。”

(4)东帝:喻岌岌可危的南宋。战国齐王称东帝。

(5)刘表:三国时,刘备劝荆州牧刘表袭许昌,刘表不听,坐失良机,悔之莫及。郭嘉说:“(刘)表坐谈客耳!”

(6)深源:东晋殷浩的字。他虽都督五州军事,只会高谈阔论。曾发兵攻秦,结果先锋倒戈,他弃军而逃。

(7)江沱:代指江南,沱是长江的支流。

(8)平戎策:即破敌人之策。

(9)虎豹当关: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10)“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汉宣帝号中兴之主,曾命画霍光等十一位功臣之像于未央宫麒麟阁上,表扬其功绩。此句意为:难道只有武将才能为中兴立功,读书人就不能为国立功,被画到麒麟阁吗?

注释

(1)丁酉岁:1237年(宋理宗嘉熙元年)前后,蒙古灭金,发兵南侵攻宋。宋大片土地失陷,宋廷惊慌。其时宋廷已腐败不堪,无力回天。

(2)陆沉:无水而沉沦,比喻土地被敌人侵占。借用西晋王衍等清淡误国,使中原沦亡的事。

(3)青毡:喻中原故土,将敌人比作盗贼。典出晋王献之夜卧,小偷入室偷尽其物,献之慢慢地说:“偷儿,青毡吾家旧物,可特置之。”

(4)东帝:喻岌岌可危的南宋。战国齐王称东帝。

(5)刘表:三国时,刘备劝荆州牧刘表袭许昌,刘表不听,坐失良机,悔之莫及。郭嘉说:“(刘)表坐谈客耳!”

(6)深源:东晋殷浩的字。他虽都督五州军事,只会高谈阔论。曾发兵攻秦,结果先锋倒戈,他弃军而逃。

(7)江沱:代指江南,沱是长江的支流。

(8)平戎策:即破敌人之策。

(9)虎豹当关:语出《楚辞·招魂》“虎豹九关,啄害下人些。”

(10)“麒麟阁,岂中兴人物,不画儒冠?”:汉宣帝号中兴之主,曾命画霍光等十一位功臣之像于未央宫麒麟阁上,表扬其功绩。此句意为:难道只有武将才能为中兴立功,读书人就不能为国立功,被画到麒麟阁吗?

赏析

面对宋朝统治者无力挽回大片土地沦于敌手的败局,词人既痛心又愤怒,他写词痛击当道误国,也表达了建功立业、为国杀敌的强烈愿望。

  上片落笔便责问是谁使得中原国土沦于敌手?矛头直指统治者,满腔激愤,倾泻而出。连用两个典故,使感情渐次深沉。然后以“怅”领起,直贯以下七句,有滔滔不绝之势。北方有志之士,已寥若晨星;半壁江山,如西风中落日,已穷途末路;朝廷中的当道者,又都是只知空谈,或草率用兵。作者分析了南北战略形势,指出朝廷困境,推出“机会失之弹指间”的结果。至此由愤而转为哀,“伤心事”二句,令人伤心的事是南宋年年遭到强敌的进攻,长期屈辱苟安,到处都受到敌人的践踏。此处以自然景物喻人事,情景相融。

  下片直抒胸臆。过片“说和说战”二句,由议论承上启下,目前的局势是和不能安,战不能胜。朝廷偏安于江南,耽于安乐的局面是不可能持久的。自然过渡到需要有人出来重整河山,而自己就胸怀壮志,渴望报国杀敌。但由于朝廷的昏庸,自己壮志难酬。下面用一“叹”字领起,以下写自己的困境。虽有建功封侯之志,但却像?鲸失水,不能施展;虽然怀揣平戎之策,却因虎豹当关奸佞弄权无人赏识。两次转折,表现了作者内心的重重矛盾。但他毕竟是二十岁的热血青年,对未来充满了乐观自信和美好的憧憬,所以不久又重新振起,“渠自无谋”以下表示他的信心,当权虽然无能,但国事尚有可为,报国的激情使他深夜难寐,灯下看剑,意欲一展雄姿。最后以欲夺功上麒麟阁自勉作结,使全篇流露的爱国热情达到高潮,慷慨激昂,掷地有声,豪言雄语,壮志凌云。在南宋词坛,正是这样许多豪放之歌,组成了当时时代抗敌的最强音。

背景

作此词的前三年,蒙古灭金后,随即对宋大举兴兵,连年南下,宋军屡屡败北,襄、汉、淮蜀间烽烟不断,危急日甚。宋理宗张惶失措,虽下沼罪已,仍无法挽救国土的沦丧。词中所言“丁酉岁”(1237年,理宗嘉熙元年)即是指那几年的事。面对朝廷的腐败无能,国家的日益陆沉,作者痛心疾首,愤郁填膺,不由写下该词。

诗人简介

陈人杰(1218-1243),一作陈经国,字刚父,号龟峰,长乐(今福建福州)南宋词人,同时也是宋代词坛上最短命的词人,享年仅26岁。他现存词作31首,全用《沁园春》调,这是两宋词史上罕见的用调方式。► 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庄肃莅事,周旋礼容。

祼鬯严洁,穆穆雍雍。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玉性金真,人人皆可化。

玉液金丹,频频迎迓。

玉兔金乌,光光相次亚。

照玉阑干,种玉芽。

玉蕊金茎,长长生不谢。

玉女金童,常常看舍。

玉锁金匙,六门开阐下。

赏玉堂春,对玉花。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梦由今日赉,事与古人求。

三白先春慰客情,瑶林照耀夜窗明。

浅斟低痴儿女,那得工夫问雪声。

节运同可悲。

莫若春气甚。

和风未及燠。

遗凉清且凛。

宁向儋崖振白,不事江滕蒋虢。

糟糠相乐。

早共梁鸿同隐约。

著籍天门。

隔品新封感帝恩。

满堂儿女。

妇捧金杯孙屡舞。

白发卿卿。

与尔尊前作寿星。

绣鞅玉钚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言无展事,语不投机。

随言者丧,滞句者学。

逢人不得错举。

芳事从今鼎鼎来。

看看花片扑楼台。

一和既盎寒如扫,锦绣香中图画开。

春在前村梅雪里,一夜到千门。

玉佩琼琚下冷云。

银界见东君。

桃花髻暖双飞燕,金字巧宜春。

寂寞溪桥柳弄晴。

老也探花人。

忙犹输使砚,懒尚事持茶。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位焉则帝,于以奠方。

南讹秩事,望礼有常。

庶几嘉虞,介福无疆。

东风昨夜归来後。

景物便为春意候。

金丝齐奏喜新春,愿介香醪千岁寿。

寻花插破桃枝臭。

造化工夫先到柳。

熔酥剪彩恨无香,且放真香先入酒。

汉皇昔事西南夷,萧然兵甲开罗施。

至今杀气满崖谷,苦雾四塞阴风吹。

十日九日不见日,见日犹应朝饭毕。

鬼心鬼面相构争,跳险缘危如鸟疾。

将军有手能接猱,腰间?鹈声嗷嗷。

三年伐尽邛山竹,蜀贾四出声名高,悬知眼中无若曹。

历历分明,堂堂显露。

师子翻身,象王回顾。

若能这里会观瞻,瞥转玄关无别事。

杖藜徐步。

过小桥,逍遥游南浦。

韶华暗改,俄然又翠红疏。

东郊雨霁,何处绵蛮黄鹂语。

见云山掩映,烟溪外,斜阳暮。

晚凉趁,竹风清香度。

这闲里光阴向谁诉。

尘寰百岁能几许。

似浮沤出没,迷者难悟。

归去来,田园恐荒芜。

东篱畔,坦荡笑傲琴书。

青松影里,茅檐下,保养残躯。

一任世间物态,翻腾催今古。

争如我,懒散生涯贫与素。

兴时歌,因时眠,狂时舞。

把万事纷纷总不顾。

从他人笑真愚鲁。

伴清风皓月,幽隐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