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

译文

①清话:清新美好。

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注释

①清话:清新美好。

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赏析

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纳凉,临水扶醉,听荷塘一阵雨过,想到过了今夜,这声音即将变做秋声。自是词人体物感时情怀,然于闲适中亦微含愁意。作者善于以传神之笔,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如画的境界。

诗人简介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5篇诗文

诗文推荐

明珠翠羽。

小绾同心缕。

好去吴松江上路。

寄与双鱼尺素。

兰桡飞取归来。

愁眉待得伊开。

相见嫣然一笑,眼波先入郎怀。

群玉峰头玉帝家。

桥边池上玉横斜。

白头老监今留落,曾领群仙共赏花。

一犁初卸。

息影斜阳下。

角上汉书何不挂。

老子近来慵跨。

烟村草树离离。

卧看流水忘归。

莫饮山中清味,怕教洗耳人知。

池上疏烟笼翡翠,水边迟日戏蜻蜓。

一帘红雨。

飘荡谁家去。

门外垂杨千万缕。

不把东风留住。

旧巢燕子来迟。

故园绿暗残枝。

肠断画桥烟水,此情不许春知。

儿曹耳语。

借问何处去。

家在翠微深处住。

生计一犁春雨。

客中且恁浮游。

莫将事挂心头。

纵使人生满百,算来更几春秋。

洛阳愁绝,杨柳花飘雪。

终日行人恣攀折,桥下水流呜咽。

上马争劝离觞,南浦莺声断肠。

愁杀平原年少,回首挥泪知行。

重芳叠秀。

风约仙云皱。

椿不争年松与寿。

共出皇家忠孝。

仁深枯冷皆蒙。

托根不倚东风。

日照恩光万里,暖生塞草丛中。

晨辉初转。

拜舞金銮殿。

想见对敭符睿春,天语丁宁见晚。

雍容玉笋班聊,功名早上凌烟。

金鼎刀圭莫惜,愿随鸡犬升仙。

细管杂青丝,千杯倒接z5.军中乘兴出,海上纳凉时。

日没鸟飞急,山高云过迟。

吾从大夫后,归路拥旌旗。

百花开后。

一朵疑堆绣。

绝色年年常似旧。

因甚不随春瘦。

脂痕淡约蜂黄。

可怜独倚新妆。

太白醉游何处,定应忘了沈香。

镂烟翦雾。

革甲E973无层数。

苜蓿青深烦雪兔。

引到祥华开处。

仙人手翳朝阳。

清都绛阙相将。

来覆东封翠辇,好遮化日舒长。

锦屏夜夜。

绣被熏兰麝。

帐卷芙蓉长不下。

垂尽银台蜡灺。

脸痕微著流霞。

瞢腾越恁秾华。

破睡半残妆粉,月随雪到梅花。

百花楼前倡乐作,长鼻弯弯舞金络。

生怜为齿焚雄躯,枯魄应节如何虞?

良工削出红冰片,脱木生前岂容见?

自非红鸾之舌为尔绳,安得三三贯成串?

三郎耳聪穿月胁,强欲黄番谱关折。

十三红儿舞鹧鸪,轻莲蹋节随疾徐。

为君重制清平曲,节奏八风调玉烛。

梅兄梅弟。

桃姊并桃妹。

争似月临双女位。

吉梦重占蛇虺。

小乔应嫁周郎。

云英定遇裴航。

会有九男事帝,谁夸七子成行。

当年桂籍。

同展摩云翼。

位冠洪枢情似昔。

肯共一尊瑶席。

经纶素韫胸中。

筹帷小试成功。

已殄黄池小丑,行收沙漠肤功。

仙家庭院。

红日看看晚。

一朵梅花挨枕畔。

玉指几回拈看。

拥衾不比寻常。

天涯无限思量。

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

团栾小树。

天与香无数。

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风韶烟腻。

春事三之二。

说与人生行乐耳。

富贵古来如此。

西园已有心期。

姚黄魏紫开时。

纤指金荷潋滟,香唇银竹参差。

藏藏摸摸。

好事争如莫。

背后寻思浑是错。

猛与将来放著。

吹花卷絮无踪。

晚妆知为谁红。

梦断肠台云雨,世间不要春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