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清平乐·池上纳凉

水天清话,院静人销夏。shuĭ tiān qīng huà,yuàn jìng rén xiāo xià。

蜡炬风摇帘不下,竹影半墙如画。[là,zhà] jù fēng yáo lián bù xià,zhú yĭng bàn qiáng rú huà。

醉来扶上桃笙,熟罗扇子凉轻。zuì lái fú shàng táo shēng,shú luó shàn zĭ liáng qīng。

一霎荷塘过雨,明朝便是秋声。yī shà hé táng guò yŭ,míng cháo biàn shì qiū shēng。

译文

①清话:清新美好。

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注释

①清话:清新美好。

②桃笙:指竹席。据说四川闽中万山中,有桃笙竹,节高而皮软,杀其青可做簟,暑月寝之无汗,故人称簟为桃笙。

赏析

此词写夏夜在庭院荷塘边乘凉的情景。上片写夜的宁静清幽,下片刻画乘凉时的心情。夏末纳凉,临水扶醉,听荷塘一阵雨过,想到过了今夜,这声音即将变做秋声。自是词人体物感时情怀,然于闲适中亦微含愁意。作者善于以传神之笔,抓住刹那间的愁情,描绘出如画的境界。

诗人简介

项鸿祚(1798~1835)清代词人。原名继章,后改名廷纪,字莲生。钱塘(今浙江杭州)人。道光十二年(1832)举人,两应进士试不第,穷愁而卒,年仅三十八岁。家世业盐筴,巨富,至君渐落。鸿祚一生,大似纳兰性德。他与龚自珍同时为“西湖双杰”。其词多表现抑郁、感伤之情,著有《忆云词甲乙丙丁稿》4卷,《补遗》1卷,有光绪癸巳钱塘榆园丛刻本。► 5篇诗文

诗文推荐

烟鬟敛翠。

柳下门初闭。

门外一川风细细。

沙上暝禽飞起。

今宵水畔楼边。

风光宛似当年。

月到旧时明处,共谁同倚阑干。

江山残照。

落落舒清眺。

漳壑风来号万穷。

尽入长松悲啸。

井蛙瀚海云涛。

醯鸡日远天高。

醉眼千峰顶上,世间多少秋毫。

谁分天种。

来上花鬘供。

绿叶素云姿雅重。

那得愁心频捧。

他花自是无工。

不关香淡香浓。

才问为谁含笑,盈盈靴面_风。

新来塞北。

传到真消息。

赤地居民无一粒。

更五单于争立。

维师父鹰扬。

熊罴百万堂堂。

看取黄金假钺,归来异姓真王。

且将丝糹乍系兰舟,醉下烟汀减去愁。

江上有楼君莫上,落花随浪正东流。

池上已看莺舌默,云间应即雁翰开。

唯愁别后当风立,万树将秋入恨来。

群玉峰头玉帝家。

桥边池上玉横斜。

白头老监今留落,曾领群仙共赏花。

莲开欲遍。

一夜秋声转。

残绿断红香片片。

长是西风堪怨。

莫愁家住溪边。

采莲心事年年。

谁管水流花谢,月明昨夜兰船。

雪余寒退。

惟有青松在。

春不加荣寒不悴。

用舍如公都耐。

流肪磊落龟蛇。

会留红日西斜。

欲助我公寿骨,蟠桃等见桃花。

天先天後。

真土藏灵秀。

妙用自然循火候。

节节薰烝教透。

不分龙麝檀沈。

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团栾小树。

天与香无数。

薄艳不禁风日苦。

剩著红油遮护。

移栽未到江南。

香山鼻观先参。

勾引老情偏醉,锦薰笼暖春酣。

断云漏雨。

依约西山暮。

风定樯高须小住。

不忍带将春去。

此行抑有求欤。

青衣拟问平都。

万里一钩新月,相忘常在江湖。

君词为寿。

绝妙孙辛妇。

但恨杯无露添酒。

空等待梅花久。

喜君白首还玄。

人间合信天缘。

如此相从至老,我亦何倦余年。

人间喘汗。

无计翻银汉。

有个至人来震旦。

宴坐补陀岩畔。

吾闻福寿难量。

待看海底生桑。

乞取净瓶一滴,普教大地清凉。

秋声隐地。

叶叶无留意。

冰簟流光团扇坠。

惊起双栖燕子。

夜堂帘合回廊。

风帷吹乱凝香。

卧看一庭明月,晓衾不耐初凉。

当年桂籍。

同展摩云翼。

位冠洪枢情似昔。

肯共一尊瑶席。

经纶素韫胸中。

筹帷小试成功。

已殄黄池小丑,行收沙漠肤功。

天先天后。

真土藏灵秀。

妙用自然循火候。

节节薰烝教透。

不分龙麝檀沈。

都能入鼻通心。

待得烟消息住,浑身变见真金。

藏藏摸摸。

好事争如莫。

背后寻思浑是错。

猛与将来放著。

吹花卷絮无踪。

晚妆知为谁红。

梦断肠台云雨,世间不要春风。

娟娟月满。

冉冉梅花暖。

春意初长寒力浅。

渐拟芳菲满眼。

当时吉梦重重。

间生天子三公。

付与人间桃李,年年管领春风。

清词索笑。

莫厌银杯小。

应是天孙新与巧。

剪恨裁愁句好。

有人梦断关河。

小窗日饮亡何。

想见重帘不卷,泪痕滴尽湘娥。

仙家庭院。

红日看看晚。

一朵梅花挨枕畔。

玉指几回拈看。

拥衾不比寻常。

天涯无限思量。

看了又还重嗅,分明不为清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