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留别王维

寂寂竟何待,朝朝空自归。jì jì jìng hé dài,zhāo zhāo kōng zì guī。

欲寻芳草去,惜与故人违。yù xún fāng căo qù,xī yŭ gù rén wéi。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dāng lù shuí xiāng jiă,zhī yīn shì suŏ xī。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zhĭ yīng shŏu jì mò,huán yăn gù yuán fēi。

译文

这样寂寞还等待着什么?天天都是怀着失望而归。

我想寻找幽静山林隐去,又可惜要与老朋友分离。

当权者有谁肯能援引我,知音人在世间实在稀微。

只应该守寂寞了此一生,关闭上柴门与人世隔离。

注释

⑴寂寂:落寞。竟何待:要等什么。

⑵空自:独自。

⑶欲寻芳草去:意思是想归隐。芳草:香草,常用来比喻有美德的人。

⑷违:分离。

⑸当路:当权者。假:提携。

⑹扉:门扇。

赏析

这首诗是孟浩然回襄阳临行前留给王维的。诗人抒发出由于没人引荐,缺少知音而失意的哀怨情怀。这首诗表达直率,语言浅显,怨怼之中,又带有辛酸意味,感情真挚动人,耐人寻味。

  第一联写落第后的景象:门前冷落,车马稀疏。“寂寂”两字,既是写实,又是写虚,既表现了门庭的景象,又表现了作者的心情。一个落第士子,没有人来理睬,更没有人来陪伴。只有孤单单地“空自归”了。在这种情形下,长安虽好,也没有什么可留恋的。他考虑到返回故乡了,“竟何待”正是他考试不中必然的想法。

  第二联写惜别之情。“芳草”一词,来自《离骚》,王逸认为用以比喻忠贞,而孟浩然则用以代表自己归隐的理想。“欲寻芳草去”,表明他又考虑归隐了。“惜与故人违”,表明了他同王维友情的深厚。一个“欲”字,一个“惜”字,充分地显示出作者思想上的矛盾与斗争,从这个思想活动里,却深刻地反映出作者的惜别之情。

  “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两句,说明归去的原因。语气沉痛,充满了怨怼之情,辛酸之泪。一个“谁”字,反诘得颇为有力,表明他切身体会到世态炎凉、人情如水的滋味。能了解自己心事,赏识自己才能的人,只有王维,这的确是太少了!一个“稀”字,准确地表达出知音难遇的社会现实。这在封建社会里是具有典型意义的。

  这一联是全诗的重点,就是由于这两句,使得全诗才具有一种强烈的怨怼、愤懑的气氛。真挚的感情,深刻的体验,是颇能感动读者的,特别是对于那些有类似遭遇的人,更容易引起共鸣。如果再从结构上考虑,这一联正是全诗的枢纽。由落第而思归,由思归而惜别,从而在感情上产生了矛盾,这都是顺理成章的。只是由于体验到“当路谁相假,知音世所稀”这一冷酷的现实,自知功名无望,才下定决心再回襄阳隐居。这一联正是第四联的依据。

  “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表明了归隐的坚决。“只应”二字,是耐人寻味的,它表明了在作者看来归隐是唯一应该走的道路。也就是说,赴都应举是人生道路上的一场误会,所以决然地“还掩故园扉”了。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这首诗是作者科举落第离开长安时赠别友人王维的作品。首联直接说出“自归”,颔联则写题意“惜别”,颈联说明“自归”之故——乃是知音既少,当道不用,此时不走,更待何时。尾联叙写决心隐居不仕,归隐田园。诗以失意后的牢骚贯穿全诗。语言平淡朴实,近于口语,不讲究对偶,顺其自然。

  在京求仕不成, 诗中便充溢着对“当路谁相假”的愤懑,并用“独寻芳草去”自我解嘲。

  综观全诗,既没有优美的画面,又没有华丽辞藻,语句平淡,平淡得近乎口语。对偶也不求工整,却极其自然,毫无斧凿痕迹。然而却把落第后的心境,表现得颇为深刻。言浅意深,颇有余味,耐人咀嚼。

背景

此诗是孟浩然游京师,应进士试,失意后所作。据《旧唐书·文苑传》载,孟浩然“年四十,来游京师,应进士不第,还襄阳”。又据《新唐书·孟浩然传》载:王维曾邀孟浩然入内署,“俄而玄宗至,浩然匿床下,维以实对。帝命其出,并问其诗,浩然乃自诵所作(指《岁暮归南山》),至‘不才明主弃’句,玄宗曰:卿不求仕而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于是孟浩然决定归隐山林,但不忍心与朋友分别,就写下了《留别王维》这首诗。

诗人简介

孟浩然(689-740),男,汉族,唐代诗人。本名不详(一说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世称“孟襄阳”。浩然,少好节义,喜济人患难,工于诗。年四十游京师,唐玄宗诏咏其诗,至“不才明主弃”之语,玄宗谓:“卿自不求仕,朕未尝弃卿,奈何诬我?”因放还未仕,后隐居鹿门山,著诗二百余首。孟浩然与另一位山水田园诗人王维合称为“王孟”。► 39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川上晚萧萧(张谔)楚地连山寂寥(李嘉)女萝山鬼语相邀(李相隐)青山暮暮朝朝(刘长卿)樵子众师几家住(皇甫冉)鸳鸯一处两处(皮日休)潮至浔阳回去(张谜)风凄凄兮夜雨(王维)

垂螺近额时,只怕莺声老。

尽日贪花斗草忙,不信有闲烦恼。

凤鬓已胜钗,恨别王孙早。

若把芳心说与伊,道绿遍、池塘草。

梅雨翳江浦,我来初识君。

俯仰寒暑移,几亲芝兰群。

芝兰本何心,悠然荡清芬。

不妨识度高,解使静躁分。

我从困飘泊,朋从少知闻。

投足自失所,造化本无垠。

妻儿惮远寓,岂复辨犹薰。

顾惟鄙野性,乐此川原尊。

时观前古俗,家传付儿孙。

常疑百年馀,下流名尚存。

惭非拨烦手,未能争纷纭。

虚怀饱暖恋,有愧民吏勤。

无乃同乡夫,或可覃后昆,脱身亦由人,孤翥随腾骞。

岂不快宿愿,谁能困笼樊。

他年方外士,相期同策勋。

赵承旨,谁家子?

王维诗画钟繇书,不独行藏两相似。

文山令子燕京臣,临川贡士官成均。

名家大儒亦如此,雪楼之徒安足齿。

送尽残春更出游。

风前踪迹似沙鸥。

浅斟低唱小淹留。

月见西楼清夜醉,雨添南浦绿波愁。

有人无计恋行舟。

喧喧车马西郊道。

临行更觉人情好。

住有一年情。

去留千载名。

离歌声欲尽。

只作常时听。

天上玉堂东。

阳春是梦中。

翠被落红妆,流水腻香,犹共吴越。

十载江枫,冷霜波成缬。

灯院静、凉花乍翦,桂园深、幽香旋折。

醉云吹散,晚树细蝉,时替离歌咽。

长亭曾送客,为偷赋、锦雁留别。

泪接孤城,渺平芜烟阔。

半菱镜、青门重售,采香堤、秋兰共结。

故人憔悴,远梦越来溪畔月。

江南载酒平生事。

游宦如萍寄。

蓬山归路傍银台。

还是扬州一梦、却惊回。

年年后土春来早。

不负金尊倒。

明年珠履赏春时。

应寄琼花一朵、慰相思。

帐饮都门春浪惊。

东飞身与白鸥轻。

淮山一点眼初明。

谁使梦回兰芷国,却将春去凤凰城。

樯乌风转不胜情。

青岩山,甄郎高风不可攀,禄山使者封刀还。

入东京,见黄盖,帝敕伪官阶下拜。

郑虔贬死王维生,故人独有苏源明。

君不见舞象悲啼乐工哭,贼斫工尸分象肉。

何处访吴画,普门与开元。

开元有东塔,摩诘留手痕。

吾观画品中,莫如二子尊。

道子实雄放,浩如海波翻。

当其下手风雨快,笔所未到气已吞。

亭亭双林间,彩晕扶桑暾。

中有至人谈寂灭,悟者悲涕迷者手自扪。

蛮君鬼伯千万万,相排竞进头如鼋。

摩诘本诗老,佩芷袭芳荪。

今观此壁画,亦若其诗清且敦。

祗园弟子尽鹤骨,心如死灰不复温。

门前两丛竹,雪节贯霜根。

交柯乱叶动无数,一一皆可寻其源。

吴生虽妙绝,犹以画工论。

摩诘得之于象外,有如仙翮谢笼樊。

吾观二子皆神俊,又于维也敛衽无间言。

柳外双旌斜照日,匆匆去意难留。

大江旁畔老诸侯。

举觞仍气概,觅句更风流。

迟暮不堪容易别,溪声为写离愁。

自从今日转船头。

他时扶杖叟,独立向沧洲。

乖崖公在蜀,有录曹参军老病废事,公责之曰:“胡不归?

”明日,参军求去,且以诗留别。

其略曰:秋光都似宦情薄,山色不如归意浓。

公惊谢之,曰:“吾过矣,同僚有诗人而吾不知。

”因留而慰荐之。

予幼时闻父老言,恨不问其姓名。

今都曹路君以小疾求致仕,予诵此事留之,不可,乃采前人意作诗送之,并邀赵德麟、陈履常各赋一篇。

积雪困桃李,春心谁为容。

淮光酿山色,先作归意浓。

我亦倦游者,君恩系疏慵。

欲留耿介士,伴我衰迟踪。

吏课升斗积,崎岖等铅舂。

那将露电身,坐待收千钟。

结发空百战,市人看先封。

谁能搔白首,抱关望夕烽。

子意谅已成,我言宁复従。

恨无乖崖老,一洗芥蒂胸。

我田荆溪上,伏腊亦粗供。

怀哉江南路,会作林下逢。

世传秀句我既不能如唐王维,民依慈母亦复不能如汉杜诗。

一官强颜窍温饱。

粗免庚癸形瘦辞。

分从村歌趁社鼓,厌见翻云覆手雨。

橐中仅办买山钱,径当拂衣践此语。

三子表表吾眼中,趣操肯复衰朽同。

辞坛崭然推大手,官业行矣收隽功。

老夫老矣暇他恤,灌园之隙要治疾。

折腰曳裾今痛寂,端知缩鳖取卒律。

谁能违性誉所天,挽眉屏息前乞怜。

回思一挽间千托,带索弹琴有馀乐。

山木阴阴,寒花浅深。

巢云鹤怨,挂月猿吟。

王维妙手画不得,神光徒自觅安心。

浓绿涨千林,征鞍东去。

十日祁阳为君住。

几回清唱,飞尽海棠红雨。

人生当适意、何良苦。

簿领公堂,风沙长路。

赢得佳人怨迟暮。

沙头酒尽,犹惜玉鞭轻举。

一声声不断、歌金缕。

道人越布单衣,兴高爱学苏门啸。

有时也伴,四佳公子,五陵年少。

歌里眠香,酒酣喝月,壮怀无挠。

楚江南,每为神州未复,阑干静、慵登眺。

今日征夫在道。

敢辞劳、风沙短帽。

休吟稷穗,休寻乔木,独怜遗老。

同社诗囊,小窗针线,断肠秋早。

看归来,几许吴霜染鬓,验愁多少。

桃杏舒红。

迟迟暖日,媚景芳浓。

紫燕穿帘,香泥著地,未乳巢空。

千山万水重重。

烟雨里、王维画中。

芳草斜阳,无人江渡,蓑笠渔翁。

学道先须有指归,闻声见色不思议。

九旬黑白分明处,如似盘中一片棋。

纵横十字,一著当机。

有眼则活,无眼则输。

烂柯山上,空自踌躇。

正好和盘翻却,直教脱尽规模。

解不可得,结亦无拘。

髑髅识尽,江海乾枯。

憍梵波提吐舌,西天胡子无须。

色里胶青只些子,王维妙手亦难图。

几临流送远,渐荒落、旧邮亭。

念西子初来,当时望眼,啼雨难晴。

娉婷。

素红共载,到越吟、翻调倚吴声。

得意东风去棹,怎怜会重离轻。

云零。

梦绕浮觞,流水畔、叙幽情。

恨赋笔分携,江山委秀,桃李荒荆。

经行。

问春在否,过汀洲、暗忆百花名。

莺缕争堪细折,御黄堤上重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