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奉劳歌伴,再和前声。
商调十二首之四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
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
分明疑是情人至。
五夜”其词曰:“待月西厢下,迎风户半开。
拂墙花影动,疑是玉人来。
”奉劳歌伴,再和前声。
商调十二首之四庭院黄昏春雨霁。
一缕深心,百种成牵系。
青翼蓦然来报喜。
鱼笺微谕相容意。
待月西厢人不寐。
帘影摇光,朱户犹慵闭。
花动拂墙红萼坠。
分明疑是情人至。
【注释】:赵令畤曾以十二首《商调蝶恋花》组成一套鼓子词,把莺莺张生相悦相恋的故事娓娓道出。这里选用的是这套鼓子词中的第四首。与同类题材的作品比较,此词舍弃了叙事成分,充满抒情色彩,堪称—曲抒情独唱。全词语言凝炼,意脉完整。此词在全套鼓子词中的规定情境是张生接到莺莺约他幽会的一幅彩笺,喜不自胜。作者以这首《蝶恋花》抒写张生的心曲。上片起首三句写独处孤馆的相思 。首句把当时迷离 、清冷的环境非常集中地勾画出来 ,好似舞台上的布景 ,顿时把读者的情绪引入词境。接下来两句,写主人公接到彩笺以前的相思之情 。在这里 ,词入极善于炼字炼意 。“一缕”化为“百种”,不但对仗工整,而且表明思绪之繁。“心”而曰“ 深 ”,用来形容主人公对所爱者的一往深情,非常准确。“百种成牵系”,说明无往而不思念所爱之人 。以上三句从景写到情,都是“ 抑 ”,为后面的“扬”作了辅垫。至“青翼”一句,感情便突然扬起,于是抑扬起伏,构成了美妙的节奏。“青翼”即青鸾,传说中西王母的使者 ,这里借喻红娘 。红娘递来彩笺 ,彩笺上题着约他幽会的诗句。他接到这一喜讯,一天愁绪蓦然消失 ,这就有下边一句:“鱼笺微谕相容意”。此句颇具含蓄蕴藉之妙。女主人公莺莺的形象在词之下片呼之欲出 。“待月西厢下”四句写莺莺在西厢中悄悄地等待月儿上升。不一会儿月到中天,水一般的清辉洒在门口的帘子上,摇曳不定。她敞着门儿,心里也象这帘上的月光,芳心荡漾 。“帘影”二句,写动态,象征主人公心境的不安,表现期待的热切。一会儿竹帘间浮现几缕月光,似乎透露出一线希望:一会儿月影被云层遮住,好象希望又随之幻灭。这种以景色变化烘托情绪变化的手法 ,有如心画心声,极富于感染力量。“朱户”一句紧承前意 ,妙在“犹慵闭”三字 。莺莺久等张生不来,想把半开的门儿关上,但又懒得去关。着一“犹”字,把那种既想关门又不遽然关门的神态,刻画得活灵活现,跃然纸上。结尾两句写女主人公犹疑之际,忽然看到花枝摇动,花瓣儿纷纷飘落。她所期待的张生来了,词情突然扬起。此句也是从《会真记》的《明月三五夜》诗中来 ,然而缀以“红萼坠”三字,便加强了动态感,因而更富于艺术感染力 。下句点明张生来到 。“ 分明”与“疑是”似乎相矛盾,其实这是转折,一会儿觉得真真切切 ,一会儿又如在梦中,词情波澜起伏,跌宕多姿。颇具深婉曲折之妙,给人留下了充分的想象空间和美好的回味。
春入花梢红欲半。
水外绿杨,掩映笙歌院。
霁日迟迟风扇暖。
天光上下青浮岸。
归去画楼烟暝晚。
步拾梅英,点缀宫妆面。
美目碧长眉翠浅。
消魂正值回头看。
,香味不可言,诚佳品也。
感荷作长短句,寄之一笑带上乌犀谁摘落。
方响匀排,不见朱丝约。
一个拈来香满阁。
矮炉翻动松风壑。
几日余酲情味恶。
七碗何须,一啜都醒却。
两腋清风无处着。
檐榴潺潺朝复暮。
燕子衔泥,穿幕来还去。
素锦青袍知有处。
花光草色迷汀渚。
春不负人人自负。
君看流觞,只恁良宵度。
厌浥小桃如泣诉。
东风莫漫飘红雨。
可煞潼人真慕顾。
接得官时,只道来何暮。
岁岁何曾_得住。
遂人又见迎将去。
谩自儿曹相尔汝。
心事同时,千里元相梧。
况是棠阴随处处。
秋江夜月春空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