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p>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
“恐诚疾,不可!
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遂吞之。
观二年,京师旱,蝗虫大起。
太宗入苑视禾,见蝗虫,掇数枚而曰:/p>
“人以谷为命,而汝食之,是害于百姓。
百姓有过,在予一人。
尔其有灵,但当蚀我心,无害百姓。”
将吞之,左右遽谏曰:
“恐诚疾,不可!
太宗:“所冀移灾朕躬,何疾之避!”
遂吞之。
贞观二年,京城长安大旱,蝗虫四起。唐太宗进入园子看粮食(损失情况),看到有蝗虫(在禾苗上面),捉了几只念念有词道:“百姓把粮食当作身家性命,而你吃了它,这对百姓有害。百姓有罪,那些罪过全部在我(身上),你如果真的有灵的话,你就吃我的心吧,不要再害百姓了。”将要吞下去。周围的人忙劝道:"恐怕吃了要生病的!不能吃啊!”太宗说道:“我真希望它把给百姓的灾难移给我一个人!为什么要逃避疾病呢?”(说完)马上就把它吞了。
1、贞观二年:即公元628年,贞观为唐太宗年号。
2、京师:京城,国都、长安。
3、苑:古代帝王游玩、打猎和躬耕的园林。
4、掇:抓取。
5、予:唐太宗自称。
6、遽:马上。
7、谏:委婉地规劝。
8、朕:皇帝自称。
9、躬:身体。
10、冀:希望。
11、是:这(是)。
12、蚀:吞下。
13、遂:立刻
14、予一人:古代帝王自称。
15、咒:批评
16、作:起,兴起
17、其:如果
18、食:吃
19、谏:谏人
20、过:罪过
芳洲生萍芷。
宿雨收晴浮暖翠。
烟光如洗,几片花飞点泪。
清镜空余白发添,新恨谁传红绫寄。
溪涨岸痕,浪吞沙尾。
老去情怀易醉。
十二栏干慵遍倚。
双凫人惯风流,功名万里。
梦想浓妆碧云边,目断归帆夕阳里。
何时送客,更临春水。
念尔习诗礼,未曾违户庭。
平生早偏露,万里更飘零。
坐弃三牲养,行观八阵形。
饰装辞故里,谋策赴边庭。
壮志吞鸿鹄,遥心伴鶺鴒.所从文且武,不战自应宁。
越鸟栖不定,孤飞入齐乡。
日暮天欲雨,那兼羽翎伤。
州民言刺史,蠹物甚于蝗。
受命大执法,草草是行装。
仆隶皆分散,单车驿路长。
四顾无相识,奔驰若投荒。
重门下长锁,树影空过墙。
驱囚绕廊屋,bb々如牛羊。
狱吏相对语,簿书堆满床。
敲枷打锁声,终日在目旁。
既舍三山侣,来馀五斗粮。
忍学空城雀,潜身入官仓。
国中天子令,头上白日光。
曲木用处多,不如直为梁。
恐孤食恩地,昼夜心不遑。
仲夏天气热,鬓须忽成霜。
社鼠不可灌,城狐不易防。
偶于擒纵间,尽得见否臧。
截断奸吏舌,擘开冤人肠。
明朝向西望,走马归汶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