边城寒早。
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
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
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
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
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
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
虏情F274,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边城寒早。
恣骄虏、远牧甘泉丰草。
铁马嘶风,毡裘凌雪,坐使一方云扰。
庙堂折冲无策,欲幸坤维江表。
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
缥缈。
銮辂动,霓旌龙旆,遥指澶渊道。
日照金戈,云随黄伞,径渡大河清晓。
六军万姓呼舞,箭发狄酋难保。
虏情F274,誓书来,从此年年修好。
[创作背景]这首咏史词记的是北宋真宗时的「澶渊之盟」,作者借咏史以讽喻现实。 [内容评析]上片首句至「欲幸坤维江表」,写契丹族辽国大军深入宋境,真宗无法应付。这正如词中所说的「庙堂折冲无策」。这句说,真宗虽召集群臣商议御敌对策,却无良计。他打算迁都成都,弃京城而南逃。「叱群议,赖寇公力挽,亲行天讨」,写寇准力请皇帝亲自带兵抗击辽军。真宗迫不得已,勉强亲自出征澶州(今河南濮阳)。下片写皇帝的亲征,果然给予抗辽官兵以极大鼓舞,宋军士气大振,在澶州城下一举打败了敌人,并射死辽国统军萧挞览。这正如词中所说:「箭发狄酋难保」。这一仗重创辽军,迫使辽国不得不求和。就在景德元年十二月(1005年),宋辽两国互立誓书,达成和议,史称「澶渊之盟」。 作此词时,宋朝国难当头,随时有覆灭的危险。而无论是钦宗还是高宗,都以避敌为宗旨,多次弃京出逃。李纲屡次进谏,举澶渊旧事为例,企图说服朝廷以武力抗御金兵,终未见效。此词对真宗朝的赞扬,无疑隐含着对当朝统治者的批评。 [难词注释]①坤维江表:「坤维」,指地的四角。成都远处西蜀,就此时宋的疆土而言,可谓地角天涯,故用「坤维」以喻其偏远。「江表」是指长江中下游的江南一带,自三国孙吴以来人称江表。
归来三见梅花,年年借此花为寿。
八窗轩槛,月边竹畔,数枝开又。
姑射肌肤,广平风度,对人依旧。
把离骚读遍,椒兰荃蕙,奚敢及、众芳首。
幸与岁寒为友。
任天公、雪霜愁。
香名一点,西湖东_,逊逋会有。
金鼎家毡,玉堂椽笔,傥来斯受。
且巡檐、管领先春,林外事、付卮酒。
香梢匀蕊先回暖,点点胭脂轻衬。
红苞隐映疏篁,红翠相间。
方瑞雪乍晴时,爱日初添线。
五云楼上遥看,似睹溪边,仙子妆面。
堪羡。
影转玉枝斜,艳拂朝霞浅。
就中妖娆,独得芬芳,偏教容易琼苑。
闻又报一阳时,不似莺声唤。
肯与梅脸争春,靓笑群芳晚。
读书聊尔只欲眠,半世浪比边孝先。
白头来煮阿弓糜,偶然甘寝如许奇。
醍醐乳无上味,方我饱眠方掩鼻。
诸天种种妙伎乐,方吾饱眠堪作恶。
北湖久参真法器,老年端入睡三昧。
齁齁休遣莺唤醒,妙处只令儿辈听。
鸣鸠乳燕春闲暇。
化作绿阴槐夏。
寿酒舞红裳,睡鸭飘香麝。
醉此洛阳人,佐郡深儒雅。
况坐上、玉麟金马。
更莫问、莺老花谢。
万里相依,千金为寿,未厌玉烛传清夜。
不醉欲言归,笑杀高阳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