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九月十日即事

昨日登高罢,今朝更举觞。zuó rì dēng gāo bà,jīn zhāo gèng jŭ shāng。

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jú huā hé tài kŭ,zāo cĭ liăng chóng yáng?

译文

昨天刚登上龙山宴饮,今天又在这里举起了酒杯。

菊花为何这样受苦,遭到两个重阳的采折之罪?

注释

1.即事:以眼前事物为题材之诗,称即事。

2.登高:古时重阳节有登高的习俗。

3.更:再。举觞(shāng):举杯。觞,古代喝酒用的器具。

4.遭此两重阳:古时重阳节有采菊宴赏的习俗。重阳后一日宴赏为小重阳。菊花两遇饮宴,两遭采摘,故有遭此两重阳之言。

赏析

在唐宋时代,九月十日被称为“小重阳”,诗人从这一角度入手,说菊花在大小重阳两天内连续遇到人们的登高、宴饮,两次遭到采撷,所以有“太苦”的抱怨之言。作者以醉浇愁,朦胧中,仿佛看到菊花也在嘲笑他这个朝廷“逐臣”,他痛苦地发问:菊花为什么要遭到“两重阳”的重创?对于赏菊的人们来说,重阳节的欢乐情绪言犹未尽,所以九月十日还要继续宴饮;但菊花作为一种生命的个体,却要忍受两遭采撷之苦。诗人以其极为敏感、幽微的灵秀之心,站在菊花的立场上,发现了这一诗意的空间。实际上,诗人是借菊花之苦来寄托自己内心的极度苦闷。借叹菊花,而感慨自己被馋离京、流放夜郎的坎坷与不幸,正见其愁怀难以排解。此诗语虽平淡,内涵却十分深沉。主要表现了作者一生屡遭挫败和打击,而在节日里所引发的忧伤情绪。

背景

这首诗是李白在当涂(今安徽当涂)龙山登高之作,时在唐代宗宝应元年(762)秋重阳节后一日,作者已于前一日登过一次龙山,并作了首《九日龙山饮》,这属于第二次登上宴赏,故作者感叹菊花连续两天遭到采摘,联想到自己两入长安,都遭到政治上的重创。

诗人简介

李白(701年-762年),字太白,号青莲居士,唐朝浪漫主义诗人,被后人誉为“诗仙”。祖籍陇西成纪(待考),出生于西域碎叶城,4岁再随父迁至剑南道绵州。李白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传世。762年病逝,享年61岁。其墓在今安徽当涂,四川江油、湖北安陆有纪念馆。► 1036篇诗文

诗文推荐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花径日相携。

花林鸟未栖。

比看中郎醉。

堪闻乌夜啼。

在路日已久。

布袋头一结,百城消息绝。

蜡人冰不冰,万里一条铁。

珊瑚枝枝撑著月。

鸟飞于天,鱼跃于渊。

侯其尸之,其然而然。

心心,非不心,未得印时生死侵。

除非一搭无纤翳,六道皆标我相形。

转转,两头不著中心选。

无位真人是阿谁,佛祖鼻孔穿成串。

兔马有角,牛关无角。

不知不会,事同一家。

多见多闻,千差万别,毕竟天无第二月。

皇帝神武,畴也戏豫。

元年四月,筠叛于潞。

皇祖躍马,至潞城下。

筠窘赴火,焦头烂骻。

一著高一著,一步阔一步。

五百年间生,指出这条路。

这条路,十圣三贤皆罔措。

打开布袋头,放出百千牛。

纵随芳草去,终不被人收。

一日归来重会面,半含容笑半含羞。

开炉开炉,柴炭全无。

星儿火种,照彻十虚。

马头回,牛头没。

一字入以门,九牛曳不出。

精粹象天,跻时升月。

再御兹兴,益致其洁。

齐容颙若,诚意洞防。

百礼允洽,率礼不越。

皇祖曰嘻,物情难筹。

予代有周,天时人谋。

指似凤城烟月路。

七十光阴能几日。

大都二万五千日。

过了一日无一日。

无一日。

看看身似西山日。

不做修行虚度日。

悟来岂肯经终日。

斡运洞天真月日。

真月日。

蟾宫里面擎红日。

卜岁之初,我迎春祗。

孰克侑乡,日古宓戏。

于皇宓戏,万世之德。

再拜稽首,敢爱斯壁。

法无去来,无动转相。

灯笼挂在露柱边,露柱挂在灯笼上。

一年三百六十日,日日一般,一日十二时,时时一样。

虚空之身兮遍十方,古佛之心兮逾三光。

得之而藏,兀然如秋兮百念自凉;

用之而芳,粲然如春兮万像成章。

德形外徼,道在中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