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摸鱼儿(两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名山鬼谣)

问何年,此山来此,西风落日无语。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

溪上路。

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

一杯谁举。

笑我醉呼君,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

须记取。

昨夜龙湫风雨。

门前石浪掀舞。

四更山鬼吹灯啸,惊倒世间儿女。

依约处。

还问我、清游杖履公良苦。

神交心许。

待万里携君,鞭笞鸾凤,诵我远游赋。

赏析

作品赏析

原序:雨岩有石,状怪甚,取《离骚·九歌》,名曰山鬼,因赋《摸鱼儿》,改今名【注释】:①此闲居带湖之作。山鬼谣:即《摸鱼儿》词调。据词序,雨岩有一巨大怪石,词人取《离骚·九歌》之意,称名“山鬼”,并改《摸鱼儿》调名为《山鬼谣》。《离骚·九歌》:屈原所作。《九歌》凡十一篇,其中第九篇名《山鬼》,描写一位山中女神。  《山鬼》,一曲人神恋歌,词人借以咏雨岩怪石。通篇拟人手法,视怪石为知音。先赋其身世品行;来自上古,超然红尘。次赋其超凡潜力:风雨腾飞,呼啸吹灯。“依约”以下,怪石问询清游良苦,词人更拟携石为伴,遨游万里苍穹。人与石“神交心许”,频频相语,既写活了石,更写活了人。  ②“问何年”两句:问怪石何年飞来?西风落日中的怪石默然不答。  ③“看君”两句:谓怪石似羲皇上人,就以“太初”称之。羲皇上:即羲皇上人,伏羲氏以前的人。陶渊明曾自称羲皇上人,见前《念奴娇》(“近来何处”)注⑨。此言怪石来历久远,纯朴天然。君:指怪石。名汝:以此称你。  ④“溪上路”两句:怪石地处僻远,红尘不到,所以拙朴风貌,古今不变。  ⑤“一杯”四句:举杯邀石,怪石未动,山鸟却翻杯而去。谁举:为(向)谁而举。崔嵬:高大耸立貌,代指怪石。覆杯:打翻了酒杯。  ⑥“须记”三句:人们记得昨晚潭边风雨大作,而怪石却乘翻飞起舞。龙湫(qiū秋):龙潭。稼轩《水龙吟》词赋雨岩飞泉说:“又说春雷鼻息,是卧龙弯环如许。”石浪:指巨大的怪石,见词尾作者自注,并参见词序。  ⑦“四更”两句:山鬼深夜呼啸而至,吹灯灭火,使人胆颤心惊。山鬼吹灯:化用杜甫诗意:“山鬼吹灯灭,厨人语夜阑。”(《移居公安山馆》)  ⑧依约处:依稀恍惚间。杖屦:出游登山所用的手仗和麻鞋。良苦:非常辛苦。  ⑨“神交”四句:以怪石为契友,拟携石乘鸾驾凤作万里远游。神交心许:精神相交,心意互许。鞭笞(chī痴)鸾凤:鞭策鸾凤,即指乘鸾驾凤,遨游太空。《远游》:《楚辞》篇名,或谓屈原所作,这里代指辛弃疾的词作。http://www.blogms.com/stblogpagemain/efp_bloglogkan.aspx?cbloglog=1002134066----------------------作者闲居带湖时,常到博山游览。雨岩在博山之隈,风景绝佳。据题注,“雨岩有石,状怪甚”,词人借用了屈原《九歌》中的“山鬼”名,而将这首词的词牌名由《摸鱼儿》改为《山鬼谣》了。这首词写得诡异奇特,与石之“怪甚”十分相称。上阕头二句“问何年,此山来此?”著一“来”字便把偌大一座博山拟人化了。从历史长河中来看,这座山当有形成的日期,但在科学知识不发达的古代,谁能解答这个问题呢?提问的对象,并不确指,又巧妙地以“西风落日无语”作答,使渺茫的太古融入了瑟瑟西风、奄奄落日之中,竟不能够究洁。既渲染了冷峻阴森的气氛,又引起日落后神秘可怖的悬想。究诘既无所得,所以紧接着便以猜度之词说 :“看君似是羲皇上,直作太初名汝”。“伏羲”即太昊。《白虎通·号》:“三皇者,何谓也?谓伏羲、神农、燧人也。”传说伏羲始画八卦,造书契,揭开了人类文明史的第一页。《列子·天瑞》:“太初者,气之始也”;《易》“易有太极 ”疏云:“天地未分之前,元气混而为一,即是太初 。”说这怪石早于伏羲,实际上便把近在眼前的怪石写得超越千古,无与伦比。这是从纵的方面来写的。“溪上路,算只有,红尘不到今犹古”,则是从眼前的景物照应远古写的。空山无人,溪水清澈,缘溪而行,一尘不染。人间虽然经历了沧桑,但这儿依然“红尘不到 ”,只此才与太古相似。既突出了雨岩环境的无比幽静,又透露了词人对纷扰、龌龊现实的厌恶。词人独游雨岩的词作,大多抒发了知音难遇的感慨。空山独酌,孤寂可知,“一杯谁举”,与之相对者唯有此一块巨石。然而“崔嵬未起,山鸟覆杯去”,巨石不能与我共饮,酒杯却又被山鸟打翻了。巨石不起,是无情之物体;而山鸟覆杯,是无心呢?还是有意呢?还或许是精灵所使吧?或真或幻把“山鬼”之灵从无写到有。由此可见,山鸟的插曲,正是人、物交感的契机。妙在写得空灵,犹如山鸟之去,无迹可寻。如果说上阕写极静的意境,那么下阕就写了极动的景象:龙潭风雨,足以惊人;长达三十馀丈的巨石,然被掀而舞 ,就更加骇人了 。继之“四更山鬼吹灯啸 ”,能不“惊倒世间儿女”吗?如此层层渲染,步步推进,直到“山鬼”出场,真令人惊心动魄。词人对于雨岩之夜的描绘如此笔酣墨饱,显然快意于这种景象的思想感情。龙潭的风雨,石浪的掀舞,山鬼的呼啸,其势足以冲破如磐夜气,其力足以震撼浑浑噩噩的心灵。从这个意义上来说 ,“惊倒世间儿女”有什么不好!在这里 ,词人长期被压抑被钳制的心声,突然爆发出最激越的声响!可知以怪石为知已,不仅在于它远古荒忽,阅尽沧桑,而且更在于它惊世绝俗,能使人在精神上受到震动。词人与之相通者,大概就在这里吧!我以石为知已,石亦以我为知已,所以接着说“依约处 ,还问我 :清游杖履公良苦。神交心许。”这个“苦”字语意双关,既是说登山涉水之劳,也是说内心之苦,知已难得,人间难求,既“神交心许 ”,便深合默契,难分难解,所以最后说“待万里携君,鞭苔鸾凤,诵我《远游》赋 ”,从横的空间展示了广阔的天地 。韩愈《酬卢给事曲江荷花引见寄》诗云 :“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 。”词人要携带“山鬼 ”,驾驭鸾凤,云游万里了 。《远游》是《楚辞 》中的篇名 。词人在这里说“诵我《远游》赋 ”,主要是表明他追求屈原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离骚》)屈原内心的苦闷是与追求理想的渴望交织在一起的,辛词的用意亦在于此。这首词把写景合咏物揉合在一起来抒情言态。由于寓意深刻,感情炽热,形象生动,渗透着对国家兴亡和作者本人身世的感慨,所以读后感到有一种扣人心弦的艺术魅力。元人刘敏中曾写过一首《泌园春·号太初石为苍然 》④,显然摹仿本词。这说明《山鬼谣》一词,对后世也是有一定影响的。

诗人简介

辛弃疾(1140-1207),南宋词人。原字坦夫,改字幼安,别号稼轩,汉族,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出生时,中原已为金兵所占。21岁参加抗金义军,不久归南宋。历任湖北、江西、湖南、福建、浙东安抚使等职。一生力主抗金。曾上《美芹十论》与《九议》,条陈战守之策。其词抒写力图恢复国家统一的爱国热情,倾诉壮志难酬的悲愤,对当时执政者的屈辱求和颇多谴责;也有不少吟咏祖国河山的作品。题材广阔又善化用前人典故入词,风格沉雄豪迈又不乏细腻柔媚之处。由于辛弃疾的抗金主张与当政的主和派政见不合,后被弹劾落职,退隐江西带湖。► 868篇诗文

诗文推荐

丈夫膝下有黄金,争肯与他人作礼。

须弥灯王,脚头脚底。

有晋风姿如此蟹,个个能空无能解。

凝旒肃穆,鸣佩舂容。

有酒伊醑,管磬其从。

典礼绚缛,威仪恪共。

颂尧之寿,与天比隆。

五峰遥拱千岩秀。

书载五云,绣添一线。

剥尽群阴,天心复见。

惟有龟毛拂,今古无迁变。

松根石上笑谈空。

切忌随他语脉转。

路小马蹄高复下,村深鸡唱有如无。

簸弄乾坤,灵蛇在掌。

露刃含霜,阿谁近傍。

歼厥渠魁未得时,蛰龙护匣牢收抗。

还他道地,剑州与太阿无两样。

携来剪月亭前,共聚五湖禅流,拭目纵观,连声称赏。

郁郁苍髯千岁姿,肯来杯酒作儿嬉。

流芳不待龟巢叶,(唐人以荷叶为酒杯,谓之碧筒酒。

)扫白聊烦鹤踏枝。

醉里便成欹雪舞,醒时与作啸风辞。

马军走送非无意,玉帐人闲合有诗。

春雪乍晴,春光愈好。

不必远讨幽深,不用谈空说有。

村村自花柳。

赫赫艺祖,受天明命。

威加八弦,德垂累圣。

祀事孔明,有严笙声。

对越地天,延休锡庆。

倬彼垂象,照临下土。

躔次运行,功德周普。

九宫既位,惟德是辅。

神之至上,皇皇斯覩。

火云影裡一叶落,玉鉴光中便见秋。

一任秋来又秋去,大江依旧向东流。

无变易,有来由。

塞鸿何处,白鹭沧洲。

数声渔笛烟村晚,狼籍断霞闲钓舟。

温惠之德,社翟之衣。

行中采齐,礼无或过。

降于丹阶,有空有德。

委委蛇蛇,谁其似之。

贤劫千佛数,末后最殷勤。

倒握降魔杵,高标利物拳。

心肝无屈曲,肠胃有区分。

神通愿力虽无尽,且为山僧护法门。

万亿及秭,物其旨矣。

此邦之人,云胡不喜。

世道日交丧。

浇风散淳源。

不采芳桂枝。

反栖恶木根。

所以桃李树。

吐花竟不言。

大运有兴没。

群动争飞奔。

归来广成子。

去入无穷门。

猗与至德。

光被黔首。

铸镕苍昊。

甄陶区有。

恪恭三献。

对扬万寿。

比屋可封。

含生无咎。

匪徒七百。

天长地久。

不是蛾儿不是酥。

化工应道也难摹。

花儿清瘦影儿孤。

多情处,时有暗香浮。

试问玉肌肤。

夜来霜雪重,怕寒无。

一枝欲寄洞庭姝。

可惜许,只有雁衔芦。

周邦咸喜,式歌且舞。

于时语语,厥声载路。

听之不闻其声。

视之不见其形。

充满天地。

苞裹六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