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

微风惊暮坐,临牖思悠哉。wēi fēng jīng mù zuò,lín yŏu sī yōu zāi。

开门复动竹,疑是故人来。kāi mén fù dòng zhú,yí shì gù rén lái。

时滴枝上露,稍沾阶下苔。shí dī zhī shàng lù,[shāo,shào] zhān jiē xià tái。

何当一入幌,为拂绿琴埃。hé dāng yī rù huăng,wèi fú lǜ qín āi。

译文

傍晚独坐被微风的响声惊动,临窗冥想思绪悠然远飘天外。

微风吹开院门又吹动了竹丛,让人怀疑是旧日的朋友到来。

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因风滴落,渐渐润泽了阶下暗生的青苔。

风什么时候能掀开窗帘进屋,为我拭去绿琴上久积的尘埃。

注释

⑴苗发、司空曙:唐代诗人,李益的诗友,都名列“大历十才子”。

⑵临牖(yǒu):靠近窗户。牖,窗户。

⑶故人:旧交;老友。《庄子·山木》:“夫子出于山,舍于故人之家。”

⑷沾:一作“沿”。苔(tái):苔藓。

⑸何当:犹何日,何时。《玉台新咏·古绝句一》:“何当大刀头,破镜飞上天。”幌(huǎng):幔帐,窗帘。

⑹“为拂”句:暗用俞伯牙、钟子期有关知音的的典故。绿琴,绿绮琴之省称,泛指琴。南朝齐谢朓《曲池之水》诗:“鸟去能传响,见我绿琴中。”

赏析

诗题曰《竹窗闻风寄苗发司空曙》,诗中最活跃的形象便是傍晚骤来的一阵微风。“望风怀想,能不依依”(李陵《答苏武书》)。风,是古人常用来表示怀念、思恋的比兴之物,“时因北风,复惠德音”表现了对故友的怀念,“故马依北风,越鸟巢南枝”又为对故园的思恋。又,风又常用以象征美好、高尚。孟子云:“君子之德,风也。”因风而思故人,借风以寄思情,是古已有之的传统比兴。此诗亦然。这微风便是激发诗人思绪的触媒,是盼望故人相见的寄托,也是结构全诗的线索。

  诗从“望风怀想”生发出来,所以从微风骤至写起。傍晚时分,诗人独坐室内,临窗冥想。突然,一阵声响惊动了他,原来是微风吹来。于是,诗人格外感到孤独寂寞,顿时激起对友情的渴念,盼望故人来到。他谛听着微风悄悄吹开院门,轻轻吹动竹丛,行动自如,环境熟悉,好像真的是怀想中的故人来了。然而,这毕竟是幻觉,“疑是”而已。不觉时已入夜,微风掠过竹丛,枝叶上的露珠不时地滴落下来,那久无人迹的石阶下早已蔓生青苔,滴落的露水已渐渐润泽了苔色。这是无比清幽静谧的境界,无比深沉的寂寞和思念。可惜这风太小了,未能掀帘进屋来。屋里久未弹奏的绿琴上,积尘如土。诗人说:风啊,什么时候能为我拂掉琴上的尘埃呢?结句含蓄隽永,语意双关。言外之意是:钟子期不在,伯牙也就没有弹琴的意绪。什么时候,故人真能如风来似的掀帘进屋,我当重理丝弦,一奏绿琴,以慰知音,那有多么好啊!“何当”二字,既见出诗人依旧独坐室内,又表露不胜埋怨和渴望,双关风与故人,结出寄思的主题。

  全篇紧紧围绕“闻风”二字进行艺术构思。前面写临风而思友、闻风而疑来。“时滴”二句是流水对,风吹叶动,露滴沾苔,用意还是写风。入幌拂埃,也是说风,是浪漫主义的遐想。绿琴上积满尘埃,是由于寂寞无心绪之故,期望风来,拂去尘埃,重理丝弦,以寄思友之意。诗中傍晚微风是实景,“疑是故人”属遐想;一实一虚,疑似恍惚;一主一辅,交织写来,绘声传神,引人入胜。而于风著力写其“微”,于己极显其“惊”、“疑”,于故人则深寄之“悠思”。因微而惊,因惊而思,因思而疑,因疑而似,因似而望,因望而怨,这一系列细微的内心感情活动,随风而起,随风递进,交相衬托,生动有致。全诗构思巧妙,比喻维肖,描写细致。可以说,这首诗的艺术魅力实际上并不在以情动人,而在以巧取胜,以才华令人赏叹。全诗共用了九个动词,或直接写风的动,或因风而动,如:惊、思、开、动、疑、滴、沾、入、拂。但又都是以“寄(思)”为暗线的,如影之随形,紧紧相连。这正是诗人的匠心所在,也是此诗有极大的艺术魅力的重要原因之一。

背景

这首诗是李益在一天傍晚时临窗独坐,因想念好友苗发与司空曙而作的,具体作年未详。

诗人简介

李益(746-829), 唐代诗人,字君虞,陕西姑臧(今甘肃武威)人,后迁河南郑州。大历四年(769)进士,初任郑县尉,久不得升迁,建中四年(783)登书判拔萃科。因仕途失意,后弃官在燕赵一带漫游。► 194篇诗文

诗文推荐

单于若问君家世,说与教知。

便是红窗迥底儿。

竹爆当门庭,震门陛也。

别後长亭,翠芜寂寞分襟地。

雁书空寄。

归梦频东里。

一曲秋风,写尽渊明意。

凝情际。

雨襟烟袂。

都是黄花泪。

惟动有几,万变形之。

视听与方,难遏者私。

轩窗眼界开。

轻车初逐李。

定远未随班。

受诏祈连返。

申威疎勒还。

飞蓬损腰带。

秋鬓落容颜。

寄言旧相识。

知余生入关。

秋月映帘栊。

悬光入丹墀。

佳人抚鸣琴。

清夜守空帷。

兰径少行迹。

玉台生网丝。

庭树发红彩。

闺草含碧滋。

延伫整绫绮。

万里赠所思。

愿垂湛露惠。

信我皎日期。

一窗风月生涯足。

稍稍竹过墙。

梅窗归坐几岁寒。

老生涯、寂寞自便。

最喜得、双双健,与粗茶、淡饭结缘。

眉前把酒深深劝,这时光、惟有靠天。

看许大、痴儿女,且随宜、笑到百年。

竹底衙人吏,花间押簿书。

寂寞荒郊野水滨,竹篱茅舍旧比邻。

谁知绣斧文章伯,尚念渔蓑潦倒人。

采菊佩萸思共赏,落霞孤鹜兴尤新。

关中小试酂磬侯绩,却掌丝纶侍帝宸。

莫讶迩来栽竹。

非恋眠前碧绿。

惟爱岁寒心,使我自然不俗。

不俗。

不俗。

清静志坚仙福。

欲晓山禽百种鸣,最怜哑◇是雏莺。

遥想西湖烟柳色,深春风露水边声。

星煌煌。

酒阑客过别船去,木叶萧萧下如雨。

船中醉卧忘西,睡觉犹闻梦中语。

此时月落天将曙,隔屋鸡啼欲起舞。

西风满天鸿雁声,瑟瑟菰蒲响秋渚。

井则有泉,渴者俯之。

燎之阳阳,寒者附之。

君子则高,吾则仰之。

江左一世称名公,首出刘惔与王-濛。

自高直以天自况,何止数仞言高墉。

虚声一传实何在,但知景附而风从。

我朝诸公门户阔,普纳万象如虚空。

群才俱入大鑪鞴,铸人端如金在鎔。

又如东君一布令,白者自白红自红。

岩岩千载玉局老,少年径以吾道东。

首干乐全次六一,二公自是燕许宗。

奏篇六论初流传,四海一日俱承风。

其间杰出六君子,香薰班马尤为浓。

涪翁又分江西派,作图序次田本中。

哦诗作文各务实,荐鹗不愧北海融。

坐令文物掩前代,主盟岂非诸老功。

固知文气僵湜籍,亦许诗律沾徐洪。

宛丘诸黄接前辈,宜有此甥风味同。

蚤尝决胜翰墨场,笔端豪健谁争工。

新篇句句多洒落,妙画字字真玲珑。

惜哉生晚百余载,欧苏之门欠登龙。

尚兹踸踔未阔步,吞舟之鱼沟岂容。

我方投老与世隔,映窗爱景方朣胧。

十年屏居可罗爵,何人来顾一秃翁。

俨然衣冠见吾子,文书衔袖名自通。

向来两卷余百篇,讽味抵今未能穷。

更携大篇如拱璧,刻画无盐贲孤踪。

人言霜蹄骋夷路,我今秋隼凌三峰。

爱余过厚拟前良,此事如何著得侬。

老我不入杞梓林,峄阳深隐如孤桐。

平生习气扫欲尽,只有愧处著力攻。

子归求之有余师,惟知叹息锦绣胸。

时时杖屦许来往,庶可岁寒相始终。

日长人静闻风佩,雨久堂空生水衣。

去年曾借梅为寿。

转眼垂孤小春又。

一笑巡檐清影瘦。

雪边聊且,收香藏白,少俟融和透。

新来东阁高吟就。

金鼎家声自依旧。

唤取玉妃重举酒。

百花头上,一枝芳信,终属东君手。

菖杏春风后,茅茨野水头。

晴云弄色蔼林丘。

雨意未能休。

京县民无赋,郊田岁有秋。

明朝去学种瓜侯。

身世寄菟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