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宿郑州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cháo yŭ zhōu rén cí,mù tóu zhèng rén sù。

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tā xiāng jué chóu lǚ,gū kè qīn tóng pú。

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wăn,yuān] luò wàng bù jiàn,qiū lín huì píng lù。

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tián fù căo jì guī,cūn tóng yŭ zhōng mù。

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zhŭ rén dōng gāo shàng,shí jià rào máo wū。

虫思机杼悲,雀喧禾黍熟。chóng sī jī zhù bēi,què xuān hé shŭ shú。

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míng dāng dù jīng shuĭ,zuó wăn yóu jīn gŭ。

此去欲何言,穷边徇微禄。cĭ qù yù hé yán,qióng biān [xùn,xún] wēi lù。

译文

早晨才辞别了洛阳,傍晚就到郑州投宿。

异乡已没有自己的伴侣,孤单客子自然和僮仆亲睦。

洛阳城已经看不见了,秋雨连绵晦暗了平陆。

老农从青草丛生的地边归来,村童还在濛濛细雨中放牧。

主人家住东边肥沃水田地,该收获的庄稼环绕着茅屋。

蟋蟀欢鸣织机声响,麻雀喧噪谷物正熟。

明天将要渡过京水,昨晚却还住在金谷。

这一去还想说些什么呢?到边远之地挣份薄禄。

注释

⑴周人:洛阳人,洛阳为东周都城。

⑵郑人:郑州人,郑州春秋时为郑国都城。

⑶俦(chóu)侣:伴侣,朋辈。唐白居易《效陶潜体诗》之二:“村深绝宾客,窗晦无俦侣。”

⑷宛洛:二古邑的并称。即今之南阳和洛阳。常借指名都。

⑸秋霖:秋日的淫雨。《管子·度地》:“冬作土功,发地藏,则夏多暴雨,秋霖不止。”

⑹田父:老农。《尹文子·大道上》:“魏田父有耕于野者,得宝玉径尺,弗知其玉也。”

⑺东皋:水边向阳高地。也泛指田园、原野。

⑻思:一作“鸣”。机杼(zhù):指织机。悲:一作“休”。

⑼京水,源出荥阳县高渚山,郑州以上称为京水,郑州以下称为贾鲁河。

⑽晚:一作“夜”。金谷:古地名。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北。《初学记》卷八引晋郭缘生《述征记》:“金谷,谷也。地有金水,自太白原南流经此谷,注谷水。”金谷原为晋代富豪石崇花园,此处代指昔日繁华。

⑾穷边:荒僻的边远地区。徇(xùn):营求。

赏析

“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他乡绝俦侣,孤客亲僮仆”,这四句交待路途情况。早上与周人辞别,晚上在郑州寄宿,离开亲人,越来越远了,一种凄凉的孤独之情油然而生。在这寂寞的旅途中,与诗人相亲相近的只有那随身僮仆了。这后两句摹写人情极真,刻画心理极深,生动地表现出一种莫可名状的凄清。唐末崔涂诗“渐与骨肉远,转与僮仆亲”(《巴山道中雨夜抒怀》)就是由这两句脱化而出。

  接下来八句由记叙、议论转为写景。诗人将这种凄清孤独的感情外化为具体可感的“雨中秋景图”:“宛洛望不见,秋霖晦平陆。田父草际归,村童雨中牧。主人东皋上,时稼绕茅屋。虫思机杼鸣,雀喧禾黍熟。”南阳、洛阳在视线中已逐渐模糊、消失,空阔辽远的原野笼罩在霏霏的霪雨、蒙蒙的烟气之中。村头,田父荷锄踏青而归,牧童短笛声声,怡然自得,村东水边高地上的主人家环绕在一片油绿鲜亮的庄稼中。还有悲鸣的秋虫,摇动的机杼,喧嚣的雀鸟。

  诗的最后四句又由写景转为直接抒情。“明当渡京水,昨晚犹金谷”。这两句是说:“我昨天还在繁华的洛阳,而明天就要去偏远的郑州了。”句意和头二句“朝与周人辞,暮投郑人宿”前后呼应,既体现出感情的凝聚、深化,给人以极大的艺术感染力;另一方面又开合有度,收放自如,浑然一体。“此去欲何言,穷边循微禄”是指为了微薄的俸禄而到穷僻边远的地方去。这二句话感情深沉、情韵丰厚而不作平白直露的激越之语,在自嘲中流露出更深沉的忧郁——情到深处人孤独。

  全诗在征途愁思中以简淡自然之笔意织入村野恬宁景物,又由恬然的景物抒写宦海沉浮的失意、苦闷和孤独。全诗诗情与画境的相互渗透、统一,最后达到“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妙境。

背景

这首诗是作者于唐玄宗开元九年(721年)赴济州(治所在今山东济宁)途中,路过郑州(今属河南)时所写。

诗人简介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字摩诘,汉族,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诗人,有“诗佛”之称。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开元九年(721年)中进士,任太乐丞。王维是盛唐诗人的代表,今存诗400余首,重要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精通佛学,受禅宗影响很大。佛教有一部《维摩诘经》,是王维名和字的由来。王维诗书画都很有名,非常多才多艺,音乐也很精通。与孟浩然合称“王孟”。► 399篇诗文

诗文推荐

晨露晞时桑柘,宿云敛处溪山,摩诘画图未卷,渊明农事初閒。

临池濯吾足,汲水濯吾缨。

尘埃一谢去,神与体俱清。

月明渐映檐东出,置枕东床夜萧瑟。

更无俗物败人意,唯有清风入吾室。

啼月杜鹃喉舌冷,宿花蝴蝶梦魂香。

戏作风枝斜,垂恼玉堂宿。

五月黄尘去传轻,褰裳几处宿邮亭。

共知向日输心赤,莫叹微霜点鬓青。

每傍重霄求宝剑,欲令新木作枯屏。

传賸有风骚句,遥想九公若会星。

花妍儿女姿,零落一何速。

竹色君子德,猗猗寒更绿。

京师多名园,车马纷驰逐。

春风红紫时,见此苍翠玉。

凌乱迸青苔,萧◇拂华屋。

森森日影闲,濯濯生意足。

幸此接清赏,宁辞荐芳醁。

黄昏人去锁空廊,枝上月明春鸟宿。

郡斋常夜扫,不卧独吟诗。

把烛近幽客,升堂戴接z5.微风吹冻叶,馀雪落寒枝。

明日逢山伴,须令隐者知。

渔舟簇簇。

西塞山前宿。

流水落红香远,春江涨、葡萄绿。

蕲竹。

奏新曲。

惊回幽梦独。

却把渔竿远去,骑鲸背、钓璜玉。

枯木嵌空微黯淡,古器虽在无古弦。

袖中正有南风手,谁为听之谁为传。

风流岂落正始后,甲子不数义熙前。

一山黄菊平生事,无酒令人意缺然。

庞公?此诗为沈辽作。

据文意当为两首诗讹成,现据外集分。

外集题第二首为《戏书》。

?襄阳庞公少检束,白发不髡亦不俗。

世所奔趋我独弃,我已有馀彼不足。

鹿门有月树下行,虎溪无风舟上宿。

不识当年捕鱼客,但爱长康画金粟。

杜口如今不复言,庞公为人不曲局。

东西有人问老翁,为道明灯照华屋。

五言七言正儿戏,三行五行亦偶尔。

我性不饮只解醉,正如春风弄群卉。

四十年来同幻事,老去何须别愚智。

古人不住亦不灭,我今不作亦不止。

寄语悠悠世上人,浪生浪死一埃尘。

洗墨无池笔无象,聊尔作戏悦我神。

庭院。

春浅。

重门深掩。

寂寞东风。

睡浓。

起来绣*花影重。

娇慵。

宿妆凝澹红。

待把眉山临镜画。

还又罢。

却放翠帘下。

画楼间。

楼外山。

倚阑。

只愁相见难。

竹迷谁定知迷否,趁取滂沱好雨初。

栽向凤池吹律处,劚従芸阁杀青余。

迎风一啸朝回早,弄月相差直宿疏。

应怪籍咸林下客,相看不饮作除书。

〈仲冯方作左史,必与贡父并直于此。

山云冉冉,江水茫茫。

正不居位,偏不涉傍。

显而不露,隐而弥彰。

猿啼古木音声急,鹤宿枯松梦寐长。

朔风作寒色,爱日流恩光。

处处相逢遇,明明不覆藏。

山河无隔越,草木尽敷扬。

刹说众生说,毗卢舌广长。

太寝陪祠宿斗城,宠颁通夕助斋明。

吴包瑞果金衣润,闽焙春团宝月盈。

满腹鸱幐催御酒,溢杯羊簍{焰火换血}识君羹。

甘滋饱德殊无寐,坐数章沟肃唱声。

使节经行地,南讹夏日长,盾威知畏仰,暑雨助清凉。

叱驭登闽峤,鸣珂入帝乡。

拂尘来者敬,妙墨尚淋浪。

荒凉满庭草,偃亚侵檐竹。

府吏下厅帘,家僮开被襆.数声城上漏,一点窗间烛。

官曹冷似冰,谁肯来同宿。

有一鸟雏,凌寒独宿。

若逢云雨,两两相逐。

楼前乱草,是离人方寸。

倚遍阑干意无尽。

罗巾掩,宿粉残眉、香未减,人与天涯共远。

香闺知人否,长是厌厌,拟写相思寄归信。

未写了,泪成行、早满香笺。

相思字、一时滴损。

便直饶、伊家总无情,也拚了一生,为伊成病。

全家一意道心坚。

皆因宿世缘。

精严精谨愈精专。

真诚实可怜。

听教化,悟微言。

尘劳渐渐捐。

内调神息两绵绵。

功成自证仙。

梧桐子,人在御街游。

凤宿云绡金缕带,龙池翠帐玉香球。

宫女后庭秋。

芙蓉不借韶华助,故著缃黄。

宿面留妆。

不出寒花只暂香。

伤春不尽悲秋苦,落蕊浮觞。

知在谁傍。

一笑盈盈百种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