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赠荷花

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

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

此花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

(常相映 一作:长相映)

译文

世上人们对花和叶的说法不同,把花栽在美观的金盆中,却不管花叶让它落在土里变为尘土。

只有荷花是红花绿叶相配,荷叶有卷有舒,荷花有开有合,衬托得那样完美自然。

荷花与荷叶长期互相交映,当荷叶掉落,荷花凋谢之时,是多么令人惋惜啊。

注释

①不相伦:不相比较。意谓世人皆重花而轻叶。伦:同等,同类。

②金盆:铜制的盆。供注水盥洗之用。

③绿荷红菡萏(hàn dàn):绿荷是指碧绿的荷叶。菡萏是指未开的荷花。《诗经·山有扶苏》之“隰有荷华”,刘桢《公宴》诗:“芙蓉散其华,菡萏溢金塘。”

④卷舒:形容荷叶的姿态。卷,卷缩。舒,伸展。开合:形容荷花的姿态。开,开放。合,合拢。

⑤天真:天然本性、不加雕饰的本来样子。冯延巳《忆江南》词之一:“玉人贪睡坠钗云,粉消妆薄见天真。”

⑥翠减红衰:翠者为叶,红者为花,翠减红衰言花叶凋零。翠:指荷叶。红:指荷花。

⑦愁杀(shà)人:令人愁苦至极。

赏析

诗一开头,并没有直接从荷花本身着笔,而是先从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写起:“世间花叶不相伦,花入金盆叶作尘。”“伦”,比并之意,世上的人对待花和叶是不一样的,二者不能相提并论。人们对花特别偏爱,把它栽在金盆中以供观赏,又倍加爱护,而花叶则听任它“零落成泥碾作尘”(陆游《卜算子·咏梅》)。同时,其他花卉的花与叶的关系也并不密切。如杏即先花而后叶,花开而叶未放,叶生而花凋落。桃花那么鲜艳,但其叶也不与之般配,须得绿柳相映才更显其美,故有“桃红柳绿”之称。“红花虽好,还须绿叶扶持”。这种花叶相映之关是其他花卉不易具备的,只有荷花以此见长,所以诗人接下去便写道:“惟有绿荷红菡萏,卷舒开合任天真。”《尔雅·释草》: “荷,芙蕖,其叶葭,其华菡萏, 《毛诗笺》云: ‘芙蕖之茎曰荷。”’《说文解字》;“荷未发为菡萏,已发为夫容(芙蓉)。”“惟有”,只有。这是诗人特别强调之语。“卷舒”指荷叶,“开合”指荷花,“任天真”即自然天成。在诗人眼中,只有荷花红苞绿叶相配,完美无缺。荷叶之卷舒,荷花之开合,相互映衬,自然而然,美丽无比。

  开头这四句,诗人是别具匠心的:他写的不仅仅是花与叶的关系问题,而是有深意的。字面上这是一种对比,即拿荷花与其他花卉对比,突出荷花花叶相配、交相辉映的特殊美,更深一层的意思则是在表明他自己与女方是天造地设的一对,有如荷花的花与叶,可堪匹配,是天赐良缘。这样,在诗人的笔下,他自己与对方的情事便被描绘、渲染得十分美妙,又如此自然、和谐。

诗的最后两句,既写出了诗人的期望,也写出了诗人的隐忧:“此荷此叶常相映,翠减红衰愁杀人。”首句是希望,明里是说但愿这美丽的荷花与那碧绿的荷叶长久共存、相互映衬、形影不离,实际的意思是期望女方同自己长相厮守,永不分离,白头到老。后句是忧虑,字面上是忧虑荷叶减翠,红花衰落,那时看起来太让人伤感了。而实际上的意思则是一方面担心时不我与。双方年老色衰。但愿青春常驻;但更深一层,则是担心两人的感情“变色”,出现意外的变故,如果出现那种情况,实在是不堪忍受的,简直是愁死人了。所以,这是诗人在向情人表白心志,希望两人都珍视爱情,永不变心。

  这首诗明里句句都是写花。但实际上句句都是写人。借荷花表明自己的心曲。既说明自己与女方可堪匹配。是天生的一对儿;又表明了两人相配之美满;又表明了自己的心愿与忧虑。委婉含蓄,耐人寻味,在众多的咏物诗中实属上乘之作。

背景

开成三年李商隐新婚,绿荷红菡萏就是盛夏的景象,这首诗就是作于这一年夏天泾原幕里,王夫人会写诗,李商隐就用格诗、律诗来赠送给她,这首诗的含义明确易懂,主要是以“荷叶”为主题,使它能诵易晓,更能表明自己的心迹,与议婚热恋之时的《荷花》诗前后相应。

诗人简介

李商隐,字义山,号玉溪(谿)生、樊南生,唐代著名诗人,祖籍河内(今河南省焦作市)沁阳,出生于郑州荥阳。他擅长诗歌写作,骈文文学价值也很高,是晚唐最出色的诗人之一,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其诗构思新奇,风格秾丽,尤其是一些爱情诗和无题诗写得缠绵悱恻,优美动人,广为传诵。但部分诗歌过于隐晦迷离,难于索解,至有“诗家总爱西昆好,独恨无人作郑笺”之说。因处于牛李党争的夹缝之中,一生很不得志。死后葬于家乡沁阳(今河南焦作市沁阳与博爱县交界之处)。作品收录为《李义山诗集》。► 638篇诗文

诗文推荐

荷花香里藕丝风。

人在水晶宫。

天上桥成喜鹊,云边帆认归鸿。

去天尺五城南杜,趣对柘袍红。

若问安边长策,莫须浪说和戎。

吴兴号水晶宫,荷花盛丽。

陈简斋云:「今年何以报君恩,一路荷花相送到青墩。

」亦可见矣。

丁末之夏,予游千岩,数往来红香中,自度此曲,以无射宫歌之。

簟枕邀凉,琴书换日,睡馀无力。

细洒冰泉,并刀破甘碧。

墙头换酒,谁问讯城南诗客。

岑寂,高柳晚蝉,说西风消息。

虹梁水陌,鱼浪吹香,红衣半狼藉。

维舟试望,故国眇天北。

可惜渚边沙外,不共美人游历。

问甚时同赋,三十六陂秋色。

荷花落日红酣。

冰肌玉骨,自清凉无汗。

云影蓬鬙翠山远。

颤金莲缓步,手托珠帘,风微透,扇底荷花香满。

归檐双飞燕,流盼消凝,微带羞红上娇面。

又还黄昏近,一片闲情,天涯去、云也遮阑不断。

回首处、沈思梦时曾,对十二屏山,怕拈秦阮。

扁舟撑月转江湖。

烟水湛金铺。

篷底晓凉歌罢,肌肤冰雪初扶。

诗人自是风尘表,佳处句能摹。

属玉一双飞去,荷花香动菰蒲。

西湖十里孤山路。

犹记荷花处。

翠茎红蕊最关情。

不是薰风、吹得晚来晴。

而今老去丹青底。

醉腻娇相倚。

棹歌声缓采香归。

如梦如酲、新月照涟漪。

凌波不止。

少小拍浮荷女喜。

出没由风。

安得灵犀与暗通。

龙池醉酒。

应是太真羞见寿。

不晓谁何。

却是浑身一半多。

山水光中清无暑。

是我消魂别处。

只有多情雨。

会人深意留人住。

不见梅花来已暮。

未见荷花又去。

图画他年觑。

断肠千古苕溪路。

晓来误入桃源洞。

恰见佳人春睡重。

玉腕枕香腮。

荷花藕上开。

一扇俄惊起。

敛黛凝秋水。

笑倩整金衣。

问郎来几时。

香山老矣,正商量不下,去留蛮素。

独立踌躇肠欲断,一段若耶溪女。

水底新妆,空中香袖,斜日疏风浦。

向人欲语,垂杨清荫多处。

便好花里唤船,碧筒白酒,微吸荷心苦。

佳月一钩天四碧,隐约明波横注。

雪藕逢丝,擘莲见薏,枕簟凉如雨。

一双宿鹭,伴人永夜翘伫。

银河无浪,琼楼不暑。

一点柔情如水。

肯捐兰佩了渠愁,尽闲却、纤纤机杼。

波心沁雪,鸥边分雨。

翦得荷花能楚。

天公煞自解风流,看得我、如何销汝。

烟汀一抹蒹葭渚。

风亭两下荷花浦。

月色漾波浮。

波流月自留。

若耶溪上女。

两两三三去。

眉黛敛羞蛾采菱随棹歌。

霞苞电荷碧。

天然地、别是风流标格。

重重青盖下,千娇照水,好红红白白。

每怅望、明月清风夜,甚低迷不语,娇邪无力。

终须放、船儿去,清香深处住,看伊颜色。

急雨惊秋晓。

今岁较、秋风早。

一觞一咏,更须莫负、晚风残照。

可惜莲花已谢,莲房尚小。

汀苹岸草。

怎称得、人情好。

有些言语,也待醉折,荷花向道。

道与荷花,人比去年总老。

消暑楼前双溪市。

尽住水晶宫里。

人共荷花丽。

更无一点尘埃气。

不会史君匆匆至。

又作匆匆去计。

谁解连红袂。

大家都把兰舟系。

乐秋天。

晚荷花缀露珠圆。

风日好,数行新雁贴寒烟。

银簧调脆管,琼柱拨清弦。

捧觥船。

一声声、齐唱太平年。

人生百岁,离别易,会逢难。

无事日,剩呼宾友启芳筵。

星霜催绿鬓,风露损朱颜。

惜清欢。

又何妨、沈醉玉尊前。

漳台最尊第一峰,分支福寿飞双虹。

寿山左蟠气葱葱,福山右峙状窿窿。

中有洞壶出尘踪,景物簇聚造化功。

不减杜陵门城东,未数漆园旧崆峒。

高人卓荦关西公,神仙识趣清瀛蓬。

疏瀹寒泉众流潨,刮筑岩石群山嵩。

涤洿剔秽辑和冲,飞甍敞栋势如穹。

福寿林塘扁其中,银钩铁画灿黑松。

以次亭榭随窠空,各各标揭题疎通。

濯缨一点尘不丛,澄澄北绕冰壶融。

新绿东开青藻芃,磨铜彻底莹渊衷。

水竹环之翠垂弓,波光暗射惊鱼虫。

西问荷花满地红,千枝万朵烂烧空。

行行半山杖履逢,小憩平章景异同。

绝巅奇观趋阴朦,四方八达辉明珑。

俯瞰闤闠罔利翁,徒登垄断夸嵷嵷。

主人绿鬓碧方瞳,寿山嵳峩福海洪。

济川才具如飞{舟同},须游凤池职乃充。

能苏民瘼如香藭,须从禁苑驰华骢。

况屡乘麾天眷隆,阳春脚布随处丰。

自当九二任发蒙,均陶生民天降侗。

未应山人邀渤仝,登高临清玩曨曈。

西邻隐雾有约鼨,欲化龙虎九霄翀。

卵翼之恩始而终,端赖余福锡厥躬,庶几攀附于飞雄。

金风玉宇。

庭院新经雨。

香有露,清无暑。

溪光摇几席,岚翠横尊俎。

烘笑语,佳时聊复乡人聚。

门外荷花浦。

秋到花无数。

红鲙鲤。

青浮醑。

何妨文字饮,更得江山助。

从此去。

蒲轮入佐中兴主。

天香世界荷花白,御果园林荔子丹。

荷叶荷花何处好,大明湖上新秋。

红妆翠盖木兰舟。

江山如画里,人物更风流。

千里故人千里月,三年孤负欢游。

一尊白酒寄离愁。

殷勤桥下水,几日到东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