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山中雪后

晨起开门雪满山,雪晴云淡日光寒。chén qĭ kāi mén xuĕ măn shān,xuĕ qíng yún dàn rì guāng hán。

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yán liú wèi dī méi huā dòng,yī zhòng qīng gū bù dĕng xián。

译文

清晨起来刚一开门,看到山头已被一场大雪覆盖。此时,天 空已放晴,初升太阳的光芒,透过淡淡的白云,也变得寒冷了。

房檐的积雪尚未开始融化,院落的梅花枝条仍被冰雪凝冻。这样一种清冷、孤寂的气氛,是多么不寻常啊!

注释

①这是一首寓托身世的诗

②这句是说,屋上积雪未化,庭中亦因寒而未开放。

③清孤:凄清孤独

④等闲:寻常、一般。

赏析

《山中雪后》描绘了一幅冬日山居雪景图。清晨,诗人推开门,外面天寒地冻、银装素裹,刚刚升起的太阳也显得没有活力。院子里,屋檐下长长的冰溜子没有融化的迹象,墙角的梅花也好像被冻住了,迟迟没有开放的意思。

  诗歌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清晨,雪后大地银装素裹,旭日东升,云彩淡淡(描图景);雪后初晴、天寒地冻的景象(点氛围)的画面。“檐流未滴梅花冻,一种清孤不等闲”运用了衬托的手法(明手法)“檐流未滴”“梅花冻”突出了天气的寒冷,“清孤不等闲”则是突出了梅花坚强不屈的性格(绘图景),作者托物言志,含蓄地表现了作者清高坚韧的性格和洁身自好的品质(析情感)。

  在这首诗歌中,郑板桥由大雪之后的寒冷,写到自己内心深处的凄凉,看似写景状物,实则见景生情,将景和物交融一起,对历经苦难的身世发出深深的感叹。

背景

郑板桥出身贫寒,年轻时“为忌者所嘱不得入试”,曾流浪街头卖画,有时甚至靠乞讨度日,饱尝人间辛酸。生活中遭遇的不幸,给他的心灵带来严重创伤,所以他经常在诗词作品中,抒发对自己身世的感慨。《山中雪后》就是作者在大雪之后见景生情所做的诗歌。

诗人简介

郑板桥(1693—1765)清代官吏、书画家、文学家。名燮,字克柔,汉族,江苏兴化人。一生主要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扬州八怪”之一。其诗、书、画均旷世独立,,世称“三绝”,擅画兰、竹、石、松、菊等植物,其中画竹已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著有《板桥全集》。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元年进士。中进士后曾历官河南范县、山东潍县知县,有惠政。以请臻饥民忤大吏,乞疾归。► 49篇诗文

诗文推荐

八裔皆水,此一会同。

沄沄天墟,洞荡洪濛。

至哉维坎,不有斯功。

所秩伊何,黄流山中。

天上飞鸟,问谁遣、东生西没。

明镜里、朝为青鬓,暮为华发。

弱水蓬莱三万里,梦魂不到金银阙。

更几人、能有谢家山,飞仙骨。

山鸟,林花发。

玉杯冷,秋云滑。

彭殇共一醉,不争毫末。

鞭石何年沧海过,三山只是尊中物。

暂放教、老子据胡床,邀明月。

地上断无秦世草,山中犹读汉时书。

桂树兮团栾,篱菊兮可采。

石磊磊兮沿荔,雁嗷嗷兮离叆。

人心悽兮易凉,时令迁兮谁縡。

揽古昔兮自怅,视彭殇兮何待。

吁嗟秋兮,不以悲而能轻,不以愁而为怠。

若得意兮骚者,酒淋骚兮如海。

阴巘犹施白,朝木已沐青。

坠乌飞蔌蔌。

射日粲荧荧。

便恐归无迹,聊须记所经。

耳声并目色,佳处若为形。

木蔌蔌兮皆冬,汛山林兮迎雪。

匠此妙兮磅礴,信天人兮豪杰。

当是时雁分黯淡之云,花弄扶疏之月。

酒涉隽兮少对,诗造微兮自悦。

天山兮谁饥,蔡州兮谁决。

眇斯人兮毋作,雪霏霏兮空洁。

晓傍苍崖,滴寒露、研朱点易。

五十四卦为归姝,惟幽人吉。

彼美人兮春上下,如吾徒者山南北。

辨一生、坚壁卧烟霞,诗无敌。

人间世,胶中漆。

功名事,刀头蜜。

放乾坤醉眼,看朱成碧。

曾共梅花相尔汝,尽教雪后无消息。

莫怕寒、容易嫁东风,春狼藉。

我是胶西旧使君。

此山仍合与君分。

故应窃比山中相,时作新诗寄白云。

忆曾款竹憩神舆,赓赋传抄倦小胥。

偶复缘云寻胜践,忽惊响屐慰逃虚。

卜邻拟营环堵,饱饭何当共趁墟。

浮世升深何足计,得如一室静翻书。

已是三堪乐,更是百无忧。

山朋溪友呼酒,互劝复争酬。

钓水肥鲜鳊鳜,采树甘鲜梨栗,罢稏一齐收。

树底飞罢盖,溪上放轻舟。

笑鸱夷,名已谢,利还谋。

蜗蝇些小头角,何事被渠钩。

春际鹭翻蝶舞,秋际猿啼鹤唳,物我共悠悠。

倚棹明当发,归梦落三洲。

君不见宣和艮岳绿萼梅,百花魁中此为魁。

绛霄灯火不终夕,剪为荆薪燬为灰。

又不见驻跸钱塘开聚景,此梅又花天宠幸。

江神不才马飞渡,踏碎禁地花无影。

两地百五十年余,花与国都相有无。

谁知造物不尽意,尚留人间一种癯。

山中佳人清似水,放开吟饕嚼花髓。

我未见花得见诗,见诗便与花相似。

且闻九月花已芳,奇观到眼诗为忙。

腊前年后是正候,忽为秋光岂其常。

大庾岭头炎瘴地,年年早开不为异。

四明相去数千里,不应早花亦如此。

吁嗟地气如车轮,自南而北知几春。

如今所见到草木,不独飞鸟啼天津。

梅乎梅乎本清绝,花如白玉枝如铁。

矫矫胡为心亦随,不念从前傲霜雪。

唐苑九月夸梨花,鹤林九月艳杜鹃。

我欲梅根一酹酒,谨勿与彼争取非时妍。

翦翦春水出万壑,和春带出芳丛。

谁分弱水洗尘红。

低回金叵罗,约略玉玲珑。

昨夜洞庭云一片,朗吟飞过天风。

戏将瑶草散虚空。

灵根何处觅,只在此山中。

新诗不但不饶侬,便恐除何立下风。

每与胜谈千古事。

不知推拔尽炉红。

生儿底巧翁何恨,得子销愁我未穷。

剩欲苛留老三迳,念渠何罪亦山中。

高山如高人,可仰不可亵。

山中老锄犁,山前走车辙。

终日对孱颜,如目不见睫。

高人与高山,千里风期接。

妙思入青冥,毫端寄明灭。

况复簿领中,见此寒岌页。

悠然境意会,刍豢端自悦。

手板亦何为,趋势走背汗浃。

从渠且倒持,吾自支吾颊。

楼外天寒山欲暮。

溪边雪后藏云树。

小艇风斜沙觜露。

流年度。

春光已向梅梢住。

短梦今宵还到否。

苇村四望知何处。

客里从来无意绪。

催归去。

故园正要莺花主。

梅梅柳柳斗纤秾。

乱山中。

为谁容。

试著春衫,依旧怯东风。

何处踏青人未去,呼女伴,认骄骢。

儿家门户几重重。

记相逢。

画桥东。

明日重来,风雨暗残红。

可惜行云春不管,裙带褪,鬓云松。

山中坐,习闲成懒惰。

少献花,但见猿偷果。

老木成乔林,秋空见明月。

芥子之中入正定,须弥山中从定出。

过去佛,现在佛,未来佛,无物堪比伦,教我如何说。

昨日雨,今朝晴。

前月小,后月大。

君欲问百年,百年如此过。

孰为辱,孰为荣。

何者福,何者祸。

山中多白云,莫教脚一蹉。

白云兮孤飞,雁向北兮燕南枝。

青山兮方叠,望美人兮天一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