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巴女谣

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

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

译文

一个巴地小女孩骑着牛儿,唱着竹枝词,沿着处处盛开着荷花、铺展菱叶的江岸,慢悠悠地回家。

不怕天晚了找不到家门,我知道我家门前有一棵芭蕉高高地挺出了木槿篱笆。

注释

⑴巴:地名,今四川巴江一带。

⑵竹枝:竹枝词,指巴渝(今重庆)一带的民歌。

⑶藕丝:这里指荷叶、荷花。傍:靠近,邻近。

⑷还家错:回家认错路。

⑸槿篱:用木槿做的篱笆。木槿是一种落叶灌木。

赏析

诗人以平易清新的笔触,描绘了一幅恬静闲雅的巴女放牛图。“巴女骑牛唱《竹枝》,藕丝菱叶傍江时”,写的是夏天的傍晚,夕阳西下,烟霭四起,江上菱叶铺展,随波轻漾,一个天真伶俐的巴江女孩,骑在牛背上面,亢声唱着山歌,沿着江边弯弯曲曲的小路慢慢悠悠地回转家去。如此山乡风味,极其清新动人。

  下两句:“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纯然是小孩儿天真幼稚的说话口气,像是骑在牛背上的小女孩对于旁人的一段答话。这时天色渐渐晚了,可是这个顽皮的小家伙还是一个劲地歪在牛背上面唱歌,听任牛儿不紧不忙地踱步。路旁好心的人催促她快些回家:要不,待会儿天黑下来,要找不到家门了!不料这个俏皮的女孩居然不以为然地说道:我才不害怕呢!只要看见伸出木槿篱笆外面的大大的芭蕉叶子,那就是我的家了!木槿入夏开华,花有红、白、紫等色,本是川江一带农家住房四周通常的景物,根本不能以之当作辨认的标志。小女孩这番自作聪明的回话,正像幼小的孩子一本正经地告诉人们“我家爷爷是长胡子的”一样的引人发笑。诗中这一逗人启颜的结句,对于描绘人物的言语神情,起了画龙点睛的妙用。

  古人说:“诗是有声画。”这首小诗就是如此。因为它不但有形、有景,有丰富的色彩(特别值得注意的是芭蕉的新绿和竹篙上紫、白相间的槿花),而且还有姑娘清脆的歌声。《竹枝词》是流行在巴渝一带的民歌,从诗人刘禹锡的仿作来看,讴歌天真纯洁的爱情是它的基本内容。从此诗中可以想见,这位巴女正是在纵情歌唱着她青春的情怀,这从“藕丝菱叶”似乎也能得到一点暗示。而且,妙就妙在她是骑在牛背上,一路走一路唱着,像移动的电影镜头一般,慢慢地把读者的视线引向空阔的远方。“不愁日暮还家错,记得芭蕉出槿篱”,使整首诗充满乐观开朗的气息,给予读者一种健康的美的享受。

  这是于鹄采用民谣体裁写的一篇诗作,词句平易通俗,富有生活气息,反映了川江农家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恬静生活的一个侧面,读来饶有隽永动人的天然情趣。

诗人简介

于鹄,大历、贞元间诗人也。隐居汉阳,尝为诸府从事。其诗语言朴实生动,清新可人;题材方面多描写隐逸生活,宣扬禅心道风的作品。代表作有《巴女谣》、《江南曲》、《题邻居》、《塞上曲》、《悼孩子》、《长安游》、《惜花 》、《南溪书斋》、《题美人》等,其中以《巴女谣》和《江南曲》两首诗流传最广。► 130篇诗文

诗文推荐

峡猿朝夕听,此地类巴黔。

云南更有溪,丹砾尽无泥。

药有巴賨卖,枝多越鸟啼。

夜清先月午,秋近少岚迷。

若得山颜住,芝zC手自携。

扶犁野老田东睡。

插花山女田西醉。

醉眼眩东西。

看看桃满溪。

耕桑山下足。

纨绮人间俗。

莫管旧东风。

从教吹软红。

举案家风未肯低。

清心端自秀深闺。

芝兰玉树宁馨儿。

早岁安禅灵照女,静中经卷手常携。

声名要与断机齐。

有甚意头求富贵,没些巴鼻便奸邪。

合卺风流,擘钗情态,压倒痴牛E66D女。

今年云外果深期,想却笑、人间离苦。

萦愁叠恨,青山绿水,杳杳重重无数。

寻常犹有梦能来,到此夜、无寻梦处。

黑牛无系绊,棕绳一时断。

劳生扰扰疾如风,急杀三彭及五虫。

不使狐狸侵药灶,须教龙虎守真空。

鼎中宝物时添火,腹内婴貌转丰。

善女善男寻此语,莫贪花酒堕迷中。

鹤者胎化之禽兮明明,后玄鹄兮前苍鹰,冲若舞兮太清。

阆苑喜新晴。

正桂华、飘下太清。

宝御凉秋,梦祥明月,天开辅盈成。

宫闱女职遵慈训,见海宇仪型。

奉东朝、晨夕趋承。

化内外、咸知柔顺,已看彤管赋和平。

宴坤宁。

香腾金猊,烟暖秘殿彩衣轻。

六乐丝竹,绕云萦水,总按新声。

天临帝幄,亲颁寿酒,恩意兼勤。

雁行缀、宰府殊荣。

愿万亿斯年,南山并永,坤厚赞尧明。

怜妻爱妾,忧儿愁女。

一心千头万绪。

竞利争名来往,岂曾停住。

如蜂采花成蜜,谓谁甜、独担辛苦。

迷迷地,似飞蛾投火,好大暮故。

上启阿爷老子,火坑中,谁是留心悯汝。

个个唆贤贪爱,他享富贵。

死来无人肯替,愿回头、疾些省悟。

归物外,处无为清静,便是仙路。

飞盖追春春约伫。

繁杏枝头红未雨。

小楼翠幕不禁风,芳草路。

无尘处。

明月满庭人欲去。

一醉邻翁须记取。

见说新妆桃叶女。

明年却对此花时,留不住。

花前语。

总向似花人付与。

仰面看天,低头觑地。

明眼衲僧,讨甚巴鼻。

岂不见山前明觉寺裹有个陈暗黎,解道苏噜悉唎悉唎。

指天指地,讨甚巴鼻。

钉钉胶粘,刀刮水洗。

儿孙一杓香汤,大似恭而无礼。

遥想庭闱上寿时。

芝兰玉树俨成围。

问娘鼎鼎修何行,一样都生及第儿。

春淡沲,日熹微。

两头娘子玉东西。

一杯更为诸孙寿,子舍新来恰上楣。

便令巴水浓如酒,巴邑巴村醉花柳。

衲僧巴鼻,圆明绝颣。

直须推倒,却要扶起。

玉马饮乾明月泉,泥牛耕破玻璃地。

披毛戴角异中来,天上人间能几几。

一不成,二不是,火云堆裹秋风起。

堪笑耘田车水翁,手脚忙乱同儿戏。

同儿戏,有巴鼻。

但得丰年贺太平,四海五湖皇化裹。

濯锦之源,怒涛汹涌吞三峡。

合浦之渊,巨浪腾空接五湖。

夺双标随手便掷,考丹霞复得贤无。

颅顶方衣,踞死心席面而饱饮鴆毒。

雕眉象准,造湛堂虎穴而断命丧躯。

彻黄龙三关巴鼻,脱临济十世规模。

牛关马头出没,佛病祖病痛除。

稽首瞎驴,非横灭族。

水无鳞介,岩有涂毒。

义断情忘,亲承付嘱。

是是,放出南山真鳖鼻。

不是不是,勒回千里追风骥。

终成败坏可怜生,塞断咽喉无出气。

无出气,有巴处。

赵州东壁挂葫芦,堪笑维摩谈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