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木兰花令(柳)

铜驼陌上新正后。

第一风流除是柳。

勾牵春事不如梅,断送离人强似酒。

东君有意偏撋就。

惯得腰肢真个瘦。

阿谁道你不思量,因甚眉头长恁皱。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此为咏柳词 。词中以轻快活泼 、清丽自然的笔调,借柳喻人,通过对柳的特性的描绘,塑造了一个风流、多情、柔美的丽人形象,寄寓了词人对于身为下贱、心性美丽的风尘女子的同情乃至于赞美。上片起首两句点明所咏之物为柳,突出柳的风流本性,全词遂以拟人的方法从各方面来表现它的风流。洛阳古都铜驼街的柳自汉代以来便很著名。据古文献《洛阳记》云 :“洛阳有铜驼街。汉铸铜驼二枚,在宫南四会道相对。俗语曰 :‘金马门外集众贤,铜驼陌上集少。’”(《太平御览》卷一五八引)铜驼街在洛阳城南,与城西之金谷园都是人们游乐的胜地。唐骆宾王诗说“铜驼路上柳千条,金谷园中花几色”(《艳情代郭氏答卢照邻 》)。词人提笔即谓“铜驼陌上”,令人联想到柳的风姿,十分切题 。“新正”即新春正月。词人以赞美的语气强调新春到来之时,最显得俊俏风流的应是叶芽青嫩 、柔条迎风而舞的柳了。“第一”是说除柳之身姿俊俏袅娜可称第一而外,它还是最先向人们报告春的消息的。三、四两句由新春的柳而联想到梅柳争春。柳虽得春意之先,而人们常以梅为东风第一枝 ,词人在此试图给它们以公允的评判。他以为柳虽不如梅花之娇艳,但在送别的场合,柳的作用远过于酒了,当然也就更胜于梅了。这里非常巧妙地用一旧典。汉代都城长安东门外的灞桥柳色如烟,都城人们送别亲友至灞桥而止,折柳枝为赠。此后折柳赠别成为我国民俗 ,故南朝范云诗有“ 春风柳线长,送郎上河桥”之句。可见与梅比,柳是更为多情的。过片两句是赞赏柳的袅娜轻盈的美姿,以为春天之神东君好似对柳特地宠爱和迁就,以致娇纵得它的身材苗条、腰肢柔细了。以柳条之柔细比喻妇女之腰肢是古诗词常用的典型意象 。唐代白居易《杨柳枝》的“柳袅轻风似舞腰”和温庭筠《南歌子》的“娉婷似柳腰 ”,便都是以柳喻美人腰肢的。这里作者却能以故为新 ,脱去用比痕迹 ,写出柳如美人之天生丽质。结拍两句也是旧比翻新而表现得更为曲折。唐宋词人已惯用柳叶比喻妇女之秀眉,如“人似玉,柳如眉”(温庭筠《定西番》)或“玉如肌 ,柳如眉”(欧阳修《长相思》),都属常见。这里作者却以表现柳性之风流多情,它好似女子一样,因对离人的思量,愁眉难展,老是皱着。这种句式设疑自释,曲折地暗用旧比而全不落俗套。王观的词,工细轻柔,新丽清新,当行入律,通俗自然,“其新丽处与轻狂处皆足惊人”(王灼《碧鸡漫志》),与柳永的作品有某些相似之处,本篇即鲜明地体现了这一艺术特色。

诗人简介

王观(1035--1100),字通叟,生于如皋(今江苏如皋),北宋著名词人。王安石为开封府试官时,他得中科举及第。宋仁宗嘉佑二年(1057年),考中进士。其后,历任大理寺丞、江都知县等职,在任时作《扬州赋》,宋神宗阅后大喜,大加褒赏;又撰《扬州芍药谱》一卷,遂被重用为翰林学士净土。► 52篇诗文

诗文推荐

同赏败荷疏柳。

天真雅丽。

容态温柔心性慧。

响亮歌喉。

遏住行云翠不收。

妙词佳曲。

啭出新声能断续。

重客多情。

满劝金卮玉手擎。

尊前放手。

铜钵声穷诗已就。

姑射肌肤。

舞罢缠头怎得无。

青腰更巧。

搓粉团酥来斗妙。

不敢方人。

容色依稀似太真。

赵州若在,倒行此令。

夺却刀子,南泉乞命。

清尊白发。

曾是登临年少客。

不似当年。

人与黄花两并妍。

来愁去恨。

十载相看情不尽。

莫更思量。

梦破春回枉断肠。

都不醒。

鸟倦云飞。

两得无心总是归。

古人逝矣。

旧日南窗何处是。

莫负青春。

即是升平寄傲人。

莫非魔境。

强向中间谈独醒。

一叶才飞。

便觉年华太半归。

醉云可矣。

认著依前还不是。

虚过今春。

有愧斜川得意人。

九二玄阴凛凛。

白雪遍铺缘甚。

还许润灵根,接引黄芽悉审。

如恁。

如恁。

北海神龟畅饮。

同尘混世。

谁解忘言无酒醉。

混世同尘。

落魄逍遥甘分贫。

灵源不昧。

剩积无涯真宝贝。

不昧灵源。

一气清成要上天。

心低大小。

细细搜寻玄里妙。

大小心低。

酉上为东卯作西。

心高火出。

走了三田饧与蜜。

火出心高。

转毂轮回又一遭。

峭帆横渡官桥柳,叠鼓警飞海岸鸥。

百丈清规,千古洪范。

藏这则虚空绝迹。

用之则纲令森严。

好笑山翁年纪。

不觉七十有四。

生日近元宵,占早烧灯欢会。

欢会。

欢会。

坐上人人千岁。

五斗粟,不屈人。

五株柳,不出门。

举世不我容,上作羲皇民。

羲皇梦不见,一枕三千春。

几年不到昼桥西。

路依稀。

回首淡烟残柳,昔游非。

笛声何处悲。

故人不见梦魂迷。

草萋萋。

几度倚阑,欲寄旧相思。

相思无尽期。

礼经之重,祭典为宗。

上公揶事,进退弥恭。

庶品岂洁,令备肃雍。

百祥萃止,惟吉之从。

寸步旱黏楫,千里脂染轮。

四国严诸侯,江沙渺无津。

翁令去何之,绿树羞鬓银。

惟应苦吟彻龙室,报以颔珠光比日。

参差弱柳长堤路。

柳外征帆去。

皓齿明眸娇态度。

回头一梦,断肠千里,不到相逢地来时约略春将暮。

幽恨空余锦中句。

小院重门深几许。

桃花依旧,出墙临水,乱落如红雨。

银筝旋品。

不用缠头千尺锦。

妙思如泉。

一洗闲愁十五年。

为公少止。

起舞属公公莫起。

风里银山。

摆撼鱼龙我自闲。

乱云荣浦。

做雪不成还是雨。

知我为何。

一笑仍添一恨多。

不须归去。

琥珀杯深能几许。

草色如袍。

记取从今舞处娇。

晚妆新试碧衫凉。

金鸭犹残昨夜香。

柳际风来月满廊。

一双双。

人对鸳鸯浴小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