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拼音

木兰花慢(虎丘陪仓幕游。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

紫骝嘶冻草,晓云锁、岫眉颦。

正蕙雪初销,松腰玉瘦,憔悴真真。

轻藜渐穿险磴,步荒苔、犹认瘗花痕。

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

开尊。

重吊吴魂。

岚翠冷、洗微醺。

问几曾夜宿,月明起看,剑水星纹。

登临总成去客,更软红、先有探芳人。

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

赏析

作品赏析

【注释】:原序:游虎丘,陪仓幕,时魏益斋已被亲擢,陈芬窟,李方庵皆将满秩。这是一首饯别词。吴文英曾在苏州仓幕任职,同僚魏益斋离开苏州,前往京城杭州之前,同事们为他饯行,同游虎丘,梦窗写了这篇记录游宴,抒惜别之情的词,并寄寓了自己的身世和兴亡之叹。“紫骝嘶冻草 ,晓云锁,岫眉颦”。开篇就通过景物描写点明这次游宴的时令和气氛 ,并暗示分别。天空中阴云密布 ,虎丘也好象双眉紧皱。“锁”字点明没有一点阳光给人以沉甸甸的感觉 。马嘶、冻草、云锁 、岫眉颦几个意象奠定了全篇凄凉的基调。“正蕙雪初消 ,松腰玉瘦 ,憔翠真真”。三句凭吊真娘。这里用“ 蕙 ”来形容雪 ,并和下面凭吊美人相应。“松腰”二句用憔悴的美人来形容松树枝干之瘦,又把它和楚宫细腰纤细的名妓真娘联系起来,立意颇为新颖。实际上这二句也是一笔双写,既是描写虎丘前的松树,又是凭吊真娘(真娘墓就在进山门不远外)。并借以寄托对亡妾的怀恋“轻藜渐穿险磴 ,步荒苔,犹认瘗花痕”。这是写登虎丘的过程。“轻藜”指很轻的藜杖,意指梦窗等人扶杖而攀登虎丘。这个“穿”字 ,意在表明虎丘道上林木浓密。“瘗花痕”指埋葬美好事物的痕迹。借指词人在险磴荒苔之间辨认过去的繁华遗迹。“千古兴亡旧恨,半丘残日孤云”。这是词人在辨明了过去美好繁华遗迹后发出的感慨。阖闾振兴了吴国 ,最后在与越国交战中身亡。其子夫差,为父报仇,灭了越国,但最后却因一念之差放走了越王勾践,日夕滋意于酒色,最终又被卧薪尝胆的勾践灭国杀身 。“千古兴亡旧恨”一句,喻意深刻,既有夫差如何励精图治,兴邦雪耻;也有夫差如何被胜利冲昏头脑 ,沉溺于享乐而最终导致亡国杀身。“半丘残日孤云”是写吊古的环境,把“兴亡旧恨”融入到半丘残照孤云的苍桑当中,不仅写出吊古在词人心中引起的凄凉之感,而且这个凄凉的画面也正是南宋残山剩水的真实写照。过片紧承下片而来。说“重吊”,如果“步荒苔”之时只是由于繁华遗迹所触发的一时惆怅的话,那末此时便有开尊细论之意 。“吴魂”是包括了吴地的英雄美人的,如阖庐、夫差、伍子胥、西施等。“岚翠”即指山岚,山间雾气因绿树映衬而呈翠色,而这种翠色往往日暮时分最浓。此与上“残日”呼应。湿润的山雾如寒水浸面,使得微有醉意的人们顿然清醒,所以他们才能“重吊吴魂 ”。接下来,是借吊古抒发自己的怀抱 。传说阖闾死葬虎丘之时曾以扁诸 、鱼肠(均为名剑)三千殉葬 ,阖闾墓外有一个水池环绕,名曰剑池。古代传说宝剑沉埋于地下,剑气可以上冲斗牛之间,于夜晚可以看到。因此吊吴魂,必然说到剑池之下的宝剑,谈到宝剑沉埋,又必然要说到夜间可以在此看到剑气上冲的斗牛的奇妙景观。其中有感叹自已和同事们久沉下僚不甚得志之意 。“登临总成去客 ,更软红先有探芳人”。二句写送别魏益斋。言登临之后魏就要离吴进京了 。“软红”喻指繁华的京师,意思是说魏被亲擢,到杭州后一定春风得意,有如先去探花寻芳的使者,这既切合当时节令,又有祝贺魏进京和预祝即将离开苏州仓幕的陈芬窟、李方庵之意。“回首沧波故苑,落梅烟雨黄昏”。二句以写景总结了全篇 ,其表达的情感是相当复杂的。“故苑”即长洲苑,汉吴王林苑 ,此处借指苏州 。亦有吊古意 ,所以称“故苑”。站在虎丘上回望苏州,在一片迷茫浩渺的烟雨沧波中,黄昏来临了,梅花也已为风雨所败。但梅花的飘落也正预示着春天的到来已为时不远。这幅画面所蕴涵的感情是极复杂的,既有吊古伤今、惜别怀人所产生的怅惘情绪,也有因友被拔擢而产生的希望之情。这首按时间顺序写的记游词,从早晨到虎丘,一直写到傍晚宴会结束。但词人在选材和结构上颇具匠心 。开篇即干净利落地点明“游”,并用“紫骝嘶冻草 ”五个字分别交待了出游,时气和离别时的气氛。结尾处用景语收 ,溶情入景 ,给人以充分想象的余地。通篇读来,在叙写中富于变化,在结构上亦极严谨。

诗人简介

吴文英(约1200~1260),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原出翁姓,后出嗣吴氏。与贾似道友善。有《梦窗词集》一部,存词三百四十余首,分四卷本与一卷本。其词作数量丰沃,风格雅致,多酬答、伤时与忆悼之作,号“词中李商隐”。而后世品评却甚有争论。► 377篇诗文

诗文推荐

玄上玄玄且莫寻。

日常除划我人心。

清闲欢乐作知音。

莫向灵台留一物,自然结正水中金。

恁时云步上瑶岑。

冠盖盛西京,当年相府荣。

曾陪鹿鸣宴,◇识洛阳生。

共叹长沙◇,空存许劭评。

堪嗟桃李树,何日见阴成。

至哉坤元,持载万物。

继天神圣,观世治忽。

颂祗之堂,芳以圭黻,孰为邦休,四海无拂。

於穆圣祖,宅神皇极。

降鉴在下,子孙千亿。

羽衣玉佩,旗纛旄节。

巍巍煌煌,秩祀万国。

无言屈指也。

算年年底事,长为旅也。

凄惶受尽也。

把良辰美景,总成虚也。

自嗟叹也。

这情怀、如何诉也。

谩愁明怕暗,单栖独宿,怎生禁也。

闲也。

有时临镜,渐觉形容,日销减也。

光阴换也。

空辜负、少年也。

念仙源深处,暖香小院,赢得群花怨也。

是亏他见了,多教骂几句也。

细雨晓莺春晚,人似玉,柳如眉,正相思。

罗幕翠帘初卷,镜中花一枝。

肠断塞门消息,雁来稀。

娉婷标格神仙样。

几日珮环离海上。

小春只隔一旬期,菊蕊包香犹未放。

霞觞满酌摇红浪。

慢引新声云际响。

玉颜长与姓相宜,寿数三回排第行。

久晴不雨则旱,旱固可忧。

久雨不晴则涝,涝亦可忧。

不旱不涝,尤为可忧。

不曾下得春时种,空向田头望有秋。

咿咿轧轧橹声歇,凄凄切切寒蛩鸣,满空星斗不解语,时与渔火争晶荧。

觉天无云,性海无风。

玉轮蘸影,金浪翻空。

非惟观世音,我亦游其中。

糟糠相乐。

早共梁鸿同隐约。

著籍天门。

隔品新封感帝恩。

满堂儿女。

妇捧金杯孙屡舞。

白发卿卿。

与尔尊前作寿星。

半世行天下,同心寡友生。

故人今又去,此意向谁倾。

白发三更语,青灯一点明,看渠还玉署。

老我正归耕。

衲僧蹊径,千眼莫窥。

鸟道无私,经行岂碍。

要关在手,通变刹那。

一味醍醐,莫嫌淡薄。

有时毗卢藏内,优缽华开,嗅之不闻,是何境界。

灵山仿佛,少室依稀。

抖擞提撕,人天兼济。

绣鞅玉钚游。

灯晃帘疏笑却收。

久立香车催欲上,还留。

更且檀唇点杏油。

花遍六么球。

面旋回风带雪流。

春入腰肢金缕细,轻柔。

种柳应须柳柳州。

风萧萧,雨萧萧。

天高地厚,水阔山遥。

达磨大师无端游梁历魏,二祖大师平白失了一臂。

水潦和尚不合吃马师一踏,天下大禅佛枉自吃了四藤条,说着令人恨不消。

我尊我亲,承天之祉。

寿名兼美,家国咸喜。

公傅秉礼,实册有糨。

惟千万祀,令闻不已。

初学莺簧响露梢,还疑凤吹拂云)。

金屏笑剧如花女,红豆凭将记曲抛。

可怜拾得,侧望徒劳。

墨有消时恨不消。

禽寒时动竹,露重忽翻荷。

神曰司天,居南之衡。

位焉则帝,于以奠方。

南讹秩事,望礼有常。

庶几嘉虞,介福无疆。